从零开始的FPGA学习1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蓝牙模块发送的数据格式不对怎么解决 从零开始的FPGA学习10

从零开始的FPGA学习10

2024-06-28 1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UART串口/HC-05蓝牙模块接收数据 基本原理协议简介工作原理 源代码仿真代码波形硬件连接

基本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协议简介

协议简介:

UART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每一位(Bit)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数据传送。

工作原理

发送数据过程:空闲状态,线路处于高电位;当收到发送数据指令后,拉低线路一个数据位的时间T,接着数据按低位到高位依次发送,数据发送完毕后,接着发送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停止位为高电位),一帧数据发送结束。

接收数据过程:空闲状态,线路处于高电位;当检测到线路的下降沿(线路电位由高电位变为低电位)时说明线路有数据传输,按照约定的波特率从低位到高位接收数据,数据接收完毕后,接着接收并比较奇偶校验位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通知后续设备准备接收数据或存入缓存。

由于UART是异步传输,没有传输同步时钟。为了能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UART采用16倍数据波特率的时钟进行采样。每个数据有16个时钟采样,取中间的采样值,以保证采样不会滑码或误码。一般UART一帧的数据位数为8,这样数据即使有一个时钟的误差,接收端也能正确地采到数据。

本文采用的比特率是9600bps,也就是1s传输9600bit的数据

源代码 module UART_Ctrl( input i_clk, input i_rx, output reg[1:0]LED ); reg [1:0]ack_o_buff=0; wire [7:0]o_rx_data; wire o_rx_rq; //实例化UART Driver_UART UART0( .i_clk(i_clk), .i_rst(1), .i_en_rx(1'b1), .i_set_baudrate(1'b1), .i_baudrate(31'd9600), .i_rx(i_rx), .o_rx_data(o_rx_data), .o_rx_rq(o_rx_rq) ); always@(posedge i_clk)begin ack_o_buffset_baudrate_i[0],i_set_baudrate}; baudrate_iclk_uart_buff[0],i_clk_UART}; rx_i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