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舞王被蒙面,观众还能看什么?丨专访《蒙面舞王》总导演徐向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面舞王第二季名单揭晓汇总 当舞王被蒙面,观众还能看什么?丨专访《蒙面舞王》总导演徐向东

当舞王被蒙面,观众还能看什么?丨专访《蒙面舞王》总导演徐向东

2024-06-12 2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绯飞

每周日晚上九点二十,打开江苏卫视,你或许会看到一个带着夸张面具的人站在人群中央起舞,这些制作精美的面具很难不令人联想到江苏卫视的另一档歌唱节目《蒙面唱将猜猜猜》;而舞者起舞时,身边出现的例如“情景演绎”“都市编舞”“手臂电流”等硬核赛博风注解字体,又不禁让人联想到另一档大火舞蹈综艺《这!就是街舞》。

这种熟悉感并非是空穴来风。前面提到的这档有些个性、又十分新颖的舞蹈综艺,正是与《蒙面唱将猜猜猜》《这!就是街舞》一样,出自灿星文化的舞蹈“竞演+竞猜”综艺《蒙面舞王第二季》。

自第一季播出后,《蒙面舞王》的收视率便不断破1,这样的成绩也同样一路稳定到了第二季。而在江苏卫视公布的2022综艺片单中,《蒙面舞王第三季》也赫然在列,显然,《蒙面》系列已经被江苏卫视列为一大特色系列综艺持续制作,蒙面形式对观众好奇心的调动作用依然有效。

然而,蒙面的形式并非百利而无一弊。与以歌唱竞演为主的《蒙面唱将猜猜猜》不同,以舞蹈为主要看点的《蒙面舞王》沿用面具遮面形式,虽然在悬念设置上给足了节目效果,但舞者舞蹈过程中面部情绪的传达、后续营销过程中明星选手身份未知性带来的传播不便等问题,都是面具的“另一面”。

带着这些问题,骨朵对话了《蒙面舞王》总导演徐向东,与他聊了聊关于《蒙面舞王》面具背后的那些事。

选择面具,是借“巧劲”

说起做舞蹈综艺,徐向东有着满腔的情怀。

从最初的《舞林大会》,到后来的《舞林争霸》《舞出我人生》《中国好舞蹈》再到后来的舞综“王牌”《这!就是街舞》,徐向东与团队从2006年起就开始与舞蹈综艺打交道。从几大卫视做到央视,再到后来跟上网综潮流,虽然播出平台、节目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徐向东对于舞蹈综艺的热情一如当年:“我们就是想做舞蹈综艺。”

做了这么多年舞蹈综艺,徐向东在热爱的同时,也深知舞蹈综艺相比起唱歌、真人秀等综艺形式更难出圈、难出爆款的处境。“舞蹈欣赏是有门槛的,很多舞蹈的形式,比如现代舞、古典舞它都是一种阳春白雪的东西,与大部分观众是存在隔离的。另外从技术上来讲,要将好的舞蹈呈现在荧幕上,镜头、灯光等技术的配合也是有门槛的。”

“如何能让舞蹈更接近观众?这是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档综艺,普适性一定是徐向东在策划中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对于如何提高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普适性,徐向东给出了两个答案:“要么,做明星竞演;我们请知名度很高的明星,利用他们的明星价值吸引观众愿意来看跳舞,《舞林大会》就是这个思路。要么,就将舞蹈水平做到天花板级别;美的东西它一定是有吸引力的,《这!就是街舞》和《舞林争霸》的成功,说明这个思路是对的。”

那么,在这两种思路之外,会不会有第三条“新路”可以让舞蹈综艺多一种可能性?在做《蒙面唱将猜猜猜》时,节目中用到的面具给了徐向东新的灵感。“给艺人带上面具跳舞,会不会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集中在他们舞动的肢体上?明星选手遮面参赛,观众们被未知身份勾起的好奇感,会不会是一种能够吸引他们的、巧妙的力量?”

这种“巧劲”,是徐向东一直在寻找的,不让舞蹈成为“镜框里的一幅画”的一个桥梁。《这!就是街舞》利用街头感的场景设计拉进观众与街舞的距离,而《蒙面舞王》则选择用电音party的形式来带动屏幕前的观众一起high。“蒙面,一方面可以做为这场party的主题;另一方面,也让参与party的艺人们放下自己的资历、名气、流量,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这个party中来。”

表情?流量?做节目,要有所取舍

作为一种肢体艺术,舞者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在《蒙面舞王》中,为了不暴露身份,舞者们基本都带上了能包住整个头的头套面具,虽然具有十足未来感的面具设计与节目“电音party”的定位相吻合,但目前的面具制作技术也确实尚未达到可以传达情绪的水平。

面具遮挡是否影响舞者表演效果?徐向东无疑是认同的,但认同之外,他觉得这点小损失相较于整个节目效果来说尚属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其实对于表情的重要性,在舞蹈中也是分流派的。比如国标舞、民族舞,这些表现力强的舞蹈形式,离了表情是万万不行的。但对于现在许多流行的舞蹈形式,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面无表情跳舞的舞者,对于他们来说,表情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徐向东表示,为了保证观众的观看体验,在前期选择舞种甚至舞者的时候,他们会有意选择一些对于表情要求不那么高的舞蹈形式。

面具遮面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参赛艺人身份的未知,这对于一档明星竞演综艺来说,无疑意味着在前期就放弃了这些明星艺人身上自带的流量和热度。

在徐向东看来,为了后期“揭面”环节的惊喜感,前期放弃一点流量和炒作的机会是必须的。“观众看了前面几期的表现,会在心里为选手们预设一个身份,或者说会有一张自己想象出来的脸。带着这种预设到揭面环节看到真人,如果符合预设,那么观众会有满足感;如果和想象出入很大,那就是惊喜感。如果艺人们一直亮明身份表演,是绝对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后期宣发传播的问题。”徐向东向骨朵透露,第五期最后“人间精灵”选手刘些宁的那段“揭面后舞蹈”,实际上就是录制现场临时决定,让她以不戴面具的状态再跳一次“生死一舞”。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或者从粉丝的角度来说,他们一直看到的都是戴着面具的人跳舞,所以如果我们在合适的时机让他们以揭面的状态去跳一支舞,这不管是对于节目效果还是视频平台的传播度、点击量来说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徐向东认为,戴着面具跳舞对于一档竞演节目来说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平性,同时也强调了舞者的肢体,带动了观众的参与感,带来了揭面时的节目高潮。“综合对比来看,面具带给这档节目的,远比因它而失去的要多。”

选人、赛制,戴面具也要真人秀

是否戴上面具,嘉宾的选择能适当随意一点了?徐向东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戴面具比不戴面具更难选。”

徐向东表示,为《蒙面舞王》选择嘉宾,一方面要考虑嘉宾的知名度,为了保证揭面时的戏剧效果,嘉宾一定要有粉丝基础,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去选择有一定舞蹈表演水平,能够保证舞台效果的艺人,这样一来,可选择的艺人就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反差感”也是《蒙面舞王》嘉宾身上必备的一大特质。“比如我们找到陈汉典来,或是让容祖儿上台跳舞,这些都是出乎观众意料的嘉宾,很多我们节目的选手在揭面之前,观众都没想到他们会跳舞的。”

由于受到体力、录制时常等因素的限制,徐向东表示每期节目的真人秀与舞台占比大概在1:2左右。为了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在《蒙面舞王》第一季的经验之上,徐向东将第二季的赛制升级,通过提升舞者之间的对抗性来增加节目真人秀部分的可看性。

“对比第一季,我们第二季赛制最大的特点是在最初阶段将参赛舞者分成了两个队。”由于第一季的赛制设定,参赛舞者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舞者与舞者之间的火花和化学反应受制于赛制,难以在节目中展现。而第二季一开始就将舞者分为两队,舞者和舞者之间产生连接和集体感,如此一来,既能在舞台的对抗中展现舞者之间的团结协作,也能在竞技中让两队人马摩擦出火花。

“我们节目的另一大看点是齐舞。”《蒙面舞王》中,每位舞者的第一轮对抗都要选择齐舞形式,但同时,这种多人大齐舞的形式,也引发了部分观众的担忧——会不会作为C位的明星舞者在如此众多的伴舞中被埋没了光环?

对于这个担忧,徐向东表示这并不是问题。“其实选择这种齐舞形式,我们作为节目的创作者还是优先保证舞台效果。舞台好看绝对是第一位的,至于明星舞者是否会被伴舞老师埋没,这就要看他的个人能力了。如果他的个人能力特别突出,例如舞侠,大家的关注度自然就会落在他身上;那么如果他还没有达到某种出众的水平,观众通过观看齐舞也会收获美的体验。”

事实上,不论是赛制的革新还是选择齐舞舞台,对徐向东来说都是为了保证节目的可看性。“《蒙面舞王》是一个小而美的节目,在没有巨星扎堆、超大预算的情况下,只有好看的、优质的节目内容才能真正吸引观众。”

原标题:《当舞王被蒙面,观众还能看什么?丨专访《蒙面舞王》总导演徐向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