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历代大汗?蒙哥是怎么当上大汗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古的历任大汗 蒙古帝国历代大汗?蒙哥是怎么当上大汗的

蒙古帝国历代大汗?蒙哥是怎么当上大汗的

2024-03-07 01: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蒙古帝国历代大汗

大蒙古国历任大汗如下:

第一代,成吉思汗(1206-1227):孛儿只斤铁木真

第二代,窝阔台汗(1229-1241):孛儿只斤窝阔台

第三代,贵由汗(1246-1248):孛儿只斤贵由

第四代,蒙哥汗(1251-1259):孛儿只斤蒙哥

第五代,阿里布哥汗(1259-1266):孛儿只斤阿里布哥。忽必烈(1260-1271):孛儿只斤忽必烈

其中,忽必烈大汗未经过大蒙古国的“忽里勒台”推举,因此遭到其他黄金家族成员的抵制。1259年11月黄金家族和其他蒙古贵族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举行“忽里勒台”大会,推举阿里布哥为大汗。但是,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自立为汗,并于1264年打败阿里布哥。

 

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哈台汗国反忽必烈,致使蒙古帝国陷入内乱,史称“海都之乱”。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至此,大蒙古国分裂为五个汗国:大元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利汗国。

蒙古帝国(英语:Mongol Empire),又称蒙古汗国 ,是后世学者对13世纪蒙古人所建政权的称呼。狭义上的帝国指的是作为统一体存在的蒙古帝国(1206年-1259年或1260年)。广义上的蒙古帝国还包括了分裂后的元朝和四大汗国,时间范围大体从1206年到元朝、四大汗国灭亡。

蒙哥是怎么当上大汗的

蒙哥

  “蒙哥汗”孛儿只斤?蒙哥是拖雷长子、成吉思汗的孙子,曾随拔都西征,派旭烈兀远征;派忽必烈灭大理、招降吐蕃。贵由死后,蒙古帝国的继承权交到了蒙哥手里。

  蒙哥是怎么当上大汗的?

  1248年农历三月贵由去世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临朝称制,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拒绝前往,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唆鲁禾帖尼则命长子蒙哥率诸弟及家臣应召前往。

  1250年,忽里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唆鲁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拔都派其弟别儿哥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很多宗王仍不肯应召,大会拖延了很长时间。

  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台大会,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们共同拥戴蒙哥登基,蒙哥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即位的当日,尊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此后,为了巩固汗位,唆鲁禾帖尼镇压反对者毫不留情,并亲自下令处死元定宗贵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伏笔。

蒙哥汗之死的真相,从出土的哪件神兵利器中能得知

所谓抗蒙36年的铁城遗址,其实就是位于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这是一座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城市,因为不仅抗击蒙古铁骑36年,还击杀了一个蒙古帝国皇帝“蒙哥汗”,所以又被西方誉为“上帝折鞭处”。

1259年,蒙哥汗率领几十万兵马,围攻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却始终无法攻克,战乱中连蒙古大汗蒙哥也阵亡在城下,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守将王坚将军可谓中华英雄。

然而,钓鱼城军民如何击杀蒙哥汗,以及蒙哥汗的关键死因,史书却语焉不详,让人难以一窥真相,800余年来,蒙哥之死就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根据《元史》记载,在钓鱼城保卫战中,蒙哥是6月“帝不豫”生病了,7月“帝崩于钓鱼山”。

六月丁巳,汪田哥复选兵夜登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城者。王坚率兵来战.......是月,帝不豫。秋七月辛亥,留精兵三千守之,余悉攻重庆。癸亥,帝崩于钓鱼山,寿五十有二,在位九年。

从凉爽蒙古到火炉重庆,蒙哥汗出现水土不服,又连年征战东征西讨,52岁时病死,这也能说得过去。纵观古今创业期的帝王宿将,超过50岁算是高寿了。

但,关键是史书上还有很多其他不同记载,除了病死之外至少还有11种,其中比较靠谱的大约有三种。

一,南宋诗人刘克庄的《蜀捷》,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蒙哥死于宋军床子弩。

《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床子弩击杀蒙哥完全有可能。

二,明朝万历《合州志·钓鱼山记》:蒙哥为“炮(炮)风”所伤,文曰“为炮风所震,因成疾。”

蒙哥汗所中的是石炮,还是火炮?且,“炮风”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理解为火器爆炸时或礌石坠落后产生的冲击波。但此前的钓鱼城遗址考古,一直没有挖出古老的火炮,所以传统观点认为“炮风”是发射礌石导致。

据史料记载,早在1163年,中国南宋军队就发明了最早的火炮——火石炮(霹雳炮),但仍有争议。黑龙江出土的元大德二年火炮则是最早的火炮文物。

三,随军官员耶律铸《述实录·四十韵》:蒙哥汗战死沙场。

书中描述了蒙哥汗战死之前诡异景象,比如狂风大作将旗杆折断,嘉陵江上浮桥忽然折断,蒙哥亲自擂鼓声传十里之外,却又突然鸦雀无声。这些描述表明,蒙哥死于沙场。

2004年,重庆文物考古所对钓鱼城遗址进行过大规模考古勘探,想要找到“钓鱼城保卫战的总指挥部”,但一直未能找到。直到2013年,经过不断探索挖掘,专家将目光瞄准了位于山腰的范家堰地区,最终在2017年找到了南宋衙署遗址和钓鱼城战时指挥中心。

在范家堰衙署遗址中,一共出土3000余件文物,其中二枚铅球大小的文物极为特殊,因为这是二枚铁雷,这是衙署遗址内首次发现爆炸性火药武器。考古发现的铁雷,与南宋史料中记载的铁火炮、震天雷一致。

学者经过科学检测确认:铁雷片口、底、身及铸造痕迹完整清晰,为上下合范法铸造,为白口铸铁,内填火药,两枚铁雷已经爆炸过,里面装置的火药能把超过1厘米的铁壁炸裂。

如今看来,这两枚铁雷非常简陋,随便一个小厂都能制造出威力强大百倍的铁雷,但在13世纪,这却是妥妥的高科技黑科技神兵,足以让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认为是天神发怒。中国社科院学者齐泽垚对此评价是,世界中古史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开创阶段的珍贵见证,并为元宪宗蒙哥汗败亡钓鱼城的学界争议提供了新的线索。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可以还原一下蒙哥汗死前遭遇。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人筑起一座台楼,与城墙一样高,楼上连接桅杆,上有飞车,既可以观察城内情形,又可弓箭压制狙杀城内士兵。但,钓鱼城守将王坚应对得当,蒙古大军攻城依然不畅,为此蒙哥汗亲自瞭望指挥,甚至还曾有耶律铸记载中的“擂鼓”行为。不料,蒙哥汗可能被守城将士发现,于是炮矢密集攻击台楼,铁雷可能点然后被投石车抛出。

为炮风所震,因成疾”,说的应该是火炮冲击波,而耶律铸《述实录·四十韵》中诡异描述,说明铁雷爆炸声音太大,导致耶律铸突然听不到声音等现象。综合多种说法,可以推测蒙哥死于火器,或许他就是第一个死于热武器之下的帝王。

堂堂蒙古帝国大汗这么死,肯定是一件很羞耻很打击士气的事情,所以元朝正规史料中隐瞒了真相,只说蒙哥汗生病而死。

钓鱼城军民想不到,他们一次没有太大把握的斩首行动,却改写了世界历史。蒙哥去世导致了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随后又引发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分裂。所以说,钓鱼城拯救了世界,拯救了西方,这是一座世界历史上的英雄之城。

蒙哥汗是怎么死的(详细)

狂言灭亡南宋、受阻于钓鱼城,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哥是怎么死的

等某了

17-10-1619:10

史海争鸣40:蒙哥是怎么死的

南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元宪宗)狂言一举灭亡南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亲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四川,短期内接连攻克南宋许多州县。次年二月,蒙哥率军渡过渠江鸡爪滩,进驻石子山,向着钓鱼城进发。当时的钓鱼城号称“倚天拔地,雄峙一方,三面临江,形势陡绝“,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峻之地。

险峻至极的钓鱼城

由于侵华以来连连获胜,蒙哥全然不把钓鱼城放在眼里,他趾高气扬地说:“不出一月,我将会踏平钓鱼城。”可是钓鱼城的坚固都远超出他的想象,从该年二月起,蒙哥亲自督战,指挥蒙军数次进攻。虽然缺兵少将,但南宋军民的爱国热忱还是让他们团结一致,拼死抵抗。蒙军接连损兵折将,就连总帅先锋汪德臣也毙命于钓鱼城下。蒙哥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耻辱?他横扫欧亚,未见敌手,欧洲各国之人也是闻风丧胆,因此他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他更加疯狂地攻击钓鱼城,但仍是一无所获,七月的时候,蒙哥也折于钓鱼城下。因此钓鱼城也被各国史学家称之为“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由于当时蒙古人不重历史,因此这位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上帝之鞭”蒙哥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元宪宗蒙哥

一是说他是被宋军飞矢射中而死。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在《蜀捷》诗中说:“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叙利亚史学家阿部耳法剌底编著的《世界史节本》、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张传玺、李培浩编著的《中国通史讲授纲要》等书都采纳了这个说法。现存于重庆市合川县钓鱼城旧址钓鱼山忠义祠内的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合州立的《新建二公祠堂记》的石碑碑文也说蒙哥是“中飞矢而死”。

二是说挫辱而愤死。曾经在南宋度宗咸淳初年参加编修两朝实录的黄震在其所著的《古今纪要逸编》一书中有两处言及蒙哥之死,认为他是因为屡攻钓鱼城而不克,且多次被当时的合州知府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气愤交加,以至于活活气死。

三是说他是淹死的。小阿美尼亚的史学家海屯于1307年口授的东方史《海屯纪年》中,说蒙哥是在进攻宋军之时,乘坐的战船被宋军的潜水者凿穿船底,船沉浸而没入水中,蒙哥因此而被淹死。

四是说病死。波斯政治家和文学家刺施特哀丁在1307年编著的《史集》中说,蒙哥好饮酒,当时天气火热,蒙哥军中流行痢疾,蒙哥因此染死而亡。据蒙古史官《蒙哥实录》撰写的、号称正史的《元史·宪宗纪》中说蒙哥在当年六月身体有些“不豫,七月癸亥崩于钓鱼山”。这里肯定了蒙哥并非战死而是病死。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沿袭了这一说法,并在附加的《考异》里说蒙哥是“因顿兵日久,得疾而死”。经后晚清的魏源编写的《元史新编》中又说蒙哥是因为“触暴雨,不豫”而死。

五是说为炮风所震伤而死。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钓鱼城记》一文中说蒙哥是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遭到城内的宋军的炮石轰击,蒙哥为“炮风所震,因成疾。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市北碚山温泉)而殂”。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明朝四川巡按谢士元在《游钓鱼山诗序》中也说蒙哥是遭“炮风致疾”而死。民国时期张森楷先生主编的《合川县志》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并说蒙哥中炮风的地方就是今钓鱼城嘉陵江对岸的东山(现称炮台山)。1980年出版的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编写的《钓鱼城史实考察》一书采纳了这样的观点,还说合州知府王坚在蒙哥中炮风之后,又命人把从钓鱼城天池里捞起来的三十多斤的大鱼和几百个面饼送到蒙哥营中,并附书一封,告蒙哥把鱼煎了和面饼吃,并说城中粮食和水都十分的充足,蒙军就算再攻十年也不可能拿得下钓鱼城。重伤中的蒙哥见到信和物,又羞又气,退兵温汤峡而亡。

电视剧《魂断钓鱼城》剧照,中为王坚

六是说为炮石所伤致死。刘泽华、冯尔康等著的《中国古代史》中说,蒙哥率军攻打钓鱼城时,遭到了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蒙哥亲自指挥攻城,为城内宋军炮石所伤,死于军中。邱树森著的《元朝史话》中说蒙哥是在先锋汪德臣死后,“亲率大军攻城,宋军发炮石,蒙哥被击中负伤,回营后因伤势过重而死于军中。”现重庆市合川县钓鱼城旧址的脑顶坪,据当地人说,即是当年蒙哥中炮石的地方。而钓鱼城的喊天堡传说是蒙哥负伤后在此顿首呼天之处,“喊天堡”之名因此而得名。

综上所述,蒙哥究竟是怎样死在钓鱼城下的,至今没有一个定论。但不管怎么说,蒙哥这个强盗头子死在了钓鱼城下是事实。强盗头子一死,强盗集团中的另两个重量级人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展开了汗位的争夺,内耗也使得强盗集团实力大损,以往那种铺天盖地的侵略战争慢慢消减。钓鱼城一役,也使蒙古内部知道了中国人的坚忍和顽强,也很少采取屠城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中国人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钓鱼城一役不仅挽救了中华文明,也挽救了世界文明。而以钓鱼城守将王坚为首的南宋军民,他们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世界文明的英雄!

最后说一句,在金庸小说的《神雕侠侣》中,蒙哥则是在襄阳被杨过用飞石所杀,这只是小说家言,没有任何的史实依据。虽然是小说,也不能这样胡编乱造,这是对以王坚为首的南宋军民的大不敬。

蒙哥汗的政绩有蒙哥汗在位时期政绩怎么样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死于合川东钓鱼山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1252年六月,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七月,忽必烈率军出发。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大理国灭亡,云贵高原并入大蒙古国版图。1256年,段兴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宫觐见蒙哥,被蒙哥任命为大理总管,子孙世袭。从1254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到1382年驻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战败归降明军,元朝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1253年六月,蒙哥命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旭烈兀的西征军从漠北草原出发,1256年大军渡过阿姆河后所向披靡,先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政权,1256年攻灭位于波斯西部的木剌夷国(阿萨辛派),1258年灭亡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1260年3月1日,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并派兵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攻占叙利亚后,旭烈兀西征军兵锋抵达今天地中海东岸的的巴勒斯坦地区,即将与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交战,此时旭烈兀得到使者带来的帝国最高统治者蒙哥在四川去世的消息,于是只派先锋怯的不花率不到一万军队驻守叙利亚,自己率大军开始东返。1260年9月3日,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趁着旭烈兀攻率主力东返,攻占叙利亚,杀怯的不花,旭烈兀愤怒至极,本想率军继续西征,但此时他和钦察汗国的别儿哥汗因为争夺阿塞拜疆爆发了战争,只好结束西征。旭烈兀东返途中得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的消息,于是留在西亚,自帝一方,并宣布支持忽必烈,后来被忽必烈封为“伊儿汗”,西亚的伊儿汗国从此建立。

蒙哥汗的死意味着什么,会给当时的局势带来哪些影响

十三世纪,注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不平凡的一个一百年。在这个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蒙古草原。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上看似极其平凡的一瞬间,却在日后的岁月中迸发出强烈的火花,照亮了整个天空。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便立马开始了不断对外扩张的步伐,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蒙古人开启的这次扩张,竟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尤其是第二次西征,又被称为“长子西征”。其兵锋直指,当时亚平宁半岛上的威尼斯,后因窝阔台突然去世,才宣布告一段落。正因当时蒙古帝国的强大,只要蒙古帝国有一丝风吹草动,在那个时代都会掀起无限的涟漪。

也正因如此,历史上蒙哥汗的死,就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他的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南宋得以延续

首先,蒙哥汗的死,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南宋。因为在其离世前,蒙哥汗正在进行着灭宋的战争。当时的形势下,蒙军事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因为,那个时候的蒙古军队,已经降服吐蕃诸部,并且绕道迂回消灭了大理国。

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当时的南宋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但是,蒙哥汗的死使得这次灭宋战事,彻底功亏一篑。在得知蒙哥汗的死讯后,蒙古军队匆忙北撤。

这就使得整个南宋获得喘息的时间,并且因为蒙古帝国内部的汗位之争等诸多原因。南宋王朝得以延续了二十年的时间。

蒙古帝国分裂

历史上蒙哥汗的死,有着很多的说法。但是,能够确定的是,蒙哥汗死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这就使得整个蒙古大汗的汗位,陷入了虚悬的情况。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先后召开了忽里台大会。这场汗位之争,虽然最后以忽必烈的胜出,而宣布告终。但是,自此以后四大汗国也开始了各自为政。

当时,四大汗国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在蒙哥汗死后,显现的异常激烈。作为忽必烈的支持者,伊尔汗国与钦察汗国甚至在中东地区大打出手。

这当然只是日后彼此互相征伐的一个小插曲,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各大汗国之间,你来我往成为了日常。这样的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北元时期。

西征放缓

同时,蒙哥汗的死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当时的第三次蒙古西征。在得知了蒙哥汗的死讯后,西征的旭烈兀便停止了西征,仅留下了两万人,在当时的叙利亚一带,而自己却率领主力部队东返。

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人的扩张脚步被迫放缓。如果,当时的旭烈兀没有率领主力撤出中东地区的话,那么这次西征对于当时的格局,必然会产生别的影响。

蒙哥之死,对于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他的死,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了连锁反应。正是在这样的连锁反应下,南宋得以幸存二十年之久,也正因他的死,蒙古帝国陷入了分裂与对峙。同时,他的死也意味着蒙古帝国的西征放缓。

蒙哥汗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为什么成吉思汗不传位给他

首先蒙哥不是成吉思汗的长子,而是其孙子,是拖雷的长子,成吉思汗死后由窝阔台继承汗位,而后是贵由,贵由去世后蒙哥才在拔都的帮助下荣登汗位。

成吉思汗共有8个儿子,但只有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才是第一斡儿朵(正牌皇后)孛儿帖所生。本来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应该是由拖雷继承汗位的;但成吉思汗从蒙古帝国的前途出发,指定由治国才能比较全面的窝阔台接手掌管帝国。公元1217年年迈多病的成吉思汗在攻打金国时因积劳过度去世,因为蒙古还存在部落议事会制度,需要进行选举,所以暂由拖雷监国,汗位空缺。1219年在库里勒台大会上,经过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的反复协商沟通,窝阔台在察合台的支持下登上汗位。

1241年窝阔台因病去世,本来窝阔台想立孙子失烈门为继承人的(失烈门父亲阔出1236年已死),皇后乃马真为了让儿子贵由当上大汗,就采取了皇后称制的策略,在位5年,此间各方拉拢诸宗亲大臣。1246年在库里勒台大会上贵由即位,不过这次大会术赤之子拔都不满并未参加,为日后蒙哥登位创造了条件。公元1248年,即位2年的贵由因病死在征讨拔都的路上。

蒙哥生于1209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并被窝阔台收为养子,直到1232拖雷去世后他才回去继承父亲的封地。1248年贵由去世后贵由的皇后海迷失也效仿贵由母亲临朝称制,因为拔都与贵由的矛盾,拔都在1250年在其封地上召开的库里勒台大会上指责贵由及其后人违背了窝阔台的遗命,没有资格继承汗位,并推崇蒙哥。同时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因为拖雷监国所以威望较高,她也积极为蒙哥活动,获得宗亲大臣的支持。1251年蒙哥在库里勒台大会上当选为汗,后称蒙哥汗。

可以说本来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可以说是强盛极致,就坏在没有一套完整的继承制度,最后导致四分五裂,风光不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