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董磊:向黑镜头说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董磊 摄影师董磊:向黑镜头说不

摄影师董磊:向黑镜头说不

#摄影师董磊:向黑镜头说不|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摄影师董磊:向黑镜头说不

2016年02月15日13:45   南方都市报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绿尾虹雉——— 栖息于四川西北部的中国特有鸟类。 棕尾虹雉——— 邂逅于藏东南的南迦巴瓦峰下。 白尾梢虹雉。 受访者供图 董磊

  41岁,自然摄影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老师,英国Nature Picture Li-brary图库签约摄影师。2008年开始正式加入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将自然拍摄作为职业之一。目前中国野鸟图库收录了董磊拍摄到的600种鸟类,他是我国鲜有的拍到世界上全部三种虹雉(绿尾虹雉、棕尾虹雉和白尾梢虹雉)的摄影师之一。

  董磊,四川成都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师。

  这是董磊第二次来到广州,距离他上一次到来已经过去11年了。

  当年,他刚接触自然摄影,跟随团队到中山大学观鸟。

  现在,他是奚志农创办的“野性中国”工作室摄影师,影像生物调查所的技术总监,中国野鸟图库里收录了他拍摄到的600种不同的鸟类。

  当年,他对广州的印象仅仅是一座“爱吃野味的城市”;现在,他眼看着广州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爱好者,广州人的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1月22日,董磊带着他在四川卧龙新拍的纪录片又回到了广州。董磊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通过影像搭建公众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唤起公众对环保的重视,然而,真正看到效果,也许仍要一两代人的努力。

  从“菜鸟”到行家

  1997年大学毕业后,董磊成为了四川大学的教师,因为喜欢户外运动,参加了四川大学的登山队,“无意中就开始拍摄了一些野外的动植物”。

  “2000年左右,中国的网络普及了,我开始在网上看照片”,董磊发现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上聚集了大量自然爱好者,交流拍摄心得。

  “看着看着,开始跟着这些爱好者去观鸟”,2003年,董磊调任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师,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跟随观鸟会,到深圳、厦门等的自然保护区观鸟。

  由于并非科班出身,董磊虽凭着一腔热情观鸟,对鸟却一窍不通,“刚开始觉得所有鸟都长得很像,基本只认得麻雀之类的常见鸟种”。

  很长一段时间,当爱好者们对着飞鸟狂按快门的时候,董磊只是默默地拿着望远镜在旁边看,“先从特征明显的开始辨认,在心里默默地记,回家再对照各种图片”。

  一直到2004年底,董磊突然“有了感觉”,他能辨认出200-300种鸟类。他开始上手拍摄,“就像开车,道理容易明白,想熟练就难了”。

  现在,董磊已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自然摄影师,走遍四川、云南、西藏、青海、辽宁、陕西等多个地方,拍摄到至少600种不同的鸟类。2012年,他还成功地在四川、西藏和云南的高黎贡山,拍到了世界上全部三种虹雉(绿尾虹雉、棕尾虹雉和白尾梢虹雉)。

  影像生物调查

  自然摄影需要大量的经费。在欧美国家,摄影师如果想要拍摄一个自然项目,可以向基金会、杂志社等申请,一旦申请成功,就能获得至少5万美元的资金去拍摄。拍出了优秀的照片后,就可以申请更多的项目,“在国外,这种职业化的途径是可复制的”,董磊说。

  然而在中国,自然摄影师却几乎无法靠这一职业养活自己。愿意投资自然摄影的基金会少,资金也少,“杂志社最多是几千元一张图片,根本无法维系整个拍摄费用”。

  自然摄影师奚志农因拍摄和保护滇金丝猴和藏羚羊而闻名,他创办了“野性中国”工作室,当年,这个工作室几乎聚集了全中国最好的自然摄影师。

  “奚志农是中国自然摄影师职业化比较成功的例子,但他的模式不可复制”,董磊说,没有名气的摄影师很难筹集到足够的项目资金。

  徐健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前编辑,2008年他开始探索中国自然摄影师市场化道路,并创立IBE影像生物调查所。

  当时,各地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商业生态旅游公司等偶尔会委托专业的自然摄影师,对某个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我们在这中间看到了商机,为什么不组建个团队专门干这个呢?”

  这是一种把专业自然摄影和生物调查结合起来的方法。

  “我们希望用这种方法快速记录一个区域比较完整、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最后把成果汇集起来,形成一个中国自然影像志,让更多中国公众认识中国的生物和自然。”徐健说。

  2008年,董磊加入IBE,成为IBE的技术总监。IBE为自然摄影师的职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起码是勉强养活了这群人”,董磊说。

  大自然的“惊喜”

  “自然摄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董磊说,大部分时间很煎熬,但冷不丁地,大自然又会给你一个“惊喜”,“你就兴奋得像打了鸡血一样”。

  2012年左右,云南省林业厅邀请董磊等人到高黎贡山拍摄,一个重点任务是拍摄怒江金丝猴。

  当年夏天和秋天,董磊与团队共上山两次,却不见猴子踪影,打算放弃。“当时已经开车到另一个县里了,突然接到护林员的电话,说看到了怒江金丝猴”,董磊马上驱车返回,到达片马镇时已经凌晨2点。

  此时,天下起了大雨,一直到4点,雨势依然不减。“猴子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出动,这时候如果不出发,就很难赶得上他们活动的时间”,董磊和另一名摄影师决定冒雨上山。他们跟着三名护林员,在高黎贡山上行走了近五个小时,“背着器材、衣服全都湿了,非常冷”。

  “我们说话都压着声音,害怕惊吓到金丝猴”,可惜的是,直到上午10点,依然没有找到金丝猴的踪影,“我们想,这次又失败了”。

  由于身上湿透,董磊等准备在太阳下把衣服烤干再离开,“我们一边烤衣服,一边吃干粮,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开始大声说话了。”

  聊着聊着,站在董磊对面的护林员突然身躯一震,“猴子!”

  董磊扭头一看,一只大公猴在树林里正探头看他们,“它可能是好奇,看到我们也很惊讶”,这是一只探路的公猴,正带着自己的家族觅食归来。

  “陆陆续续,一下子来了十几只猴子”,董磊等被这突如其来的收获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开包取器材,“一片混乱,完全措手不及。”

  金丝猴群停留了几十秒的时间,便钻进树林里去了,就是这短短的几十秒,董磊拍到了珍贵的照片。”

  “不打扰”原则

  在自然摄影中,难以避免会对拍摄的动物产生干扰,董磊认为,摄影师应尽量以“不打扰”的原则进行拍摄。

  “在我们圈子里有几条不成文的规定”,董磊说,第一,要从心里尊重所拍摄对象,包括尊重它们的习性、生活方式,要敬畏生命。

  “第二,如果拍摄对动植物会造成伤害,就要坚决放弃。”董磊表示,在自然摄影中有很多“黑镜头”,有些摄影师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不惜用石头驱赶飞鸟、把鸟巢附近的遮蔽物剪掉,使小鸟暴露在野外。

  这一类照片乍一看很美,但行内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比如大冬天,按天鹅的习性是会尽量蜷缩保暖,这时候有大量的天鹅飞起来,一看就是人为驱赶的。”而青蛙、蜥蜴等低等生物,因为无法看出面部表情,“黑镜头”的痕迹更加难寻。曾经风靡网络的“青蛙打伞”照片,后来便被爆出是摄影师强行用细绳绑住青蛙拍出的。

  董磊说,“动物没有办法像人一样表达自己的不满,我们需要心怀敬畏,才能知道度在哪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