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怎么吃最健康(食用油该怎么吃)健康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葡萄籽油耐高温吗 食用油怎么吃最健康(食用油该怎么吃)健康生活

食用油怎么吃最健康(食用油该怎么吃)健康生活

#食用油怎么吃最健康(食用油该怎么吃)健康生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食用油怎么吃最健康

食用油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是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一般的人在炒菜的时候都会用到食用油,当然平时大家会发现食用油的种类比较多,有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等,不同的油功效和作用也不一样,那食用油怎么吃最健康?什么食用油比较好?。

什么食用油比较好

1.大豆油

大豆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并含有少量α-亚麻酸,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则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亚麻酸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所以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不过,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

若用大豆油炒菜并不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炖煮菜用它挺合适,炒菜的话尽量别烧到10成熟别冒烟。另外大豆油全部是溶剂浸出法制造,精炼后维生素E损失比较大。在购买时也要特别注意,凡是没有写着“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产品。

2.花生油

花生油三种脂肪酸的成分构成基本是1:1:1,可以说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含有4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很多人认为花生油对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其实真正起到降低血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效果的还是花生蛋白质和其中的大量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而不是花生里面的油脂。

买花生油要优先选压榨油,还要选优质产品,因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不过,花生油风味特别好,耐热性也不错,更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但不适合用来煎炸食物。

3.橄榄油

橄榄油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能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多种癌症,还有非常好的美容功效。它的优点在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70%以上,也就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可以降低血脂,却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却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单不饱和脂肪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HDL),缺点是缺乏维生素E。不过,橄榄油还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当中,能让皮肤光润柔滑,延缓衰老。所以特别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

由于它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热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险也比较小。所以,它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不能加热。橄榄油用来凉拌固然清香可口,用来炒菜炖菜也完全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橄榄油当中也分不同等级,市面上的进口橄榄油的掺假现象相当普遍,老百姓很难尝出来,所以购买时切不要贪便宜哦。

4.玉米油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其中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绝对优势,亚油酸含量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类似,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1:2.5,玉米油的优势是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油,还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对皮肤和抗衰老比较有益。玉米油可以用于炒菜,也适合用于凉拌菜。

玉米油不是非常耐热,适合用于制作加热时间较短,或者加热温度不到发烟点的烹调。很适合用来制作成沙拉酱或者色拉油。

5.茶籽油

茶籽油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相似,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占80-83%,甚至比橄榄油更高,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于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有意义,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尊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油脂。精炼茶油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希望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它耐热性较好,适合用来日常炒菜,且完全可以替代橄榄油用于化妆和护肤用途当中。由于这种油脂是木本植物所产,种植于少污染的山区,不破坏植被,化学品使用较少,是最为环保的烹调油选择。买的时候也要优先选择压榨的产品,安全性高质量也更好。

6.稻米油

稻米油也叫米糠油,来自于米的糠麸部分,是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和玉米油一样,含不饱和脂肪酸在80%以上,还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E。它的特殊优势是含有米胚中丰富的γ-氨基丁酸,它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对血压控制有益。米糠油的脂肪酸构成和花生油比较像,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也含有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比较平衡。

稻米油的耐热性玉米油要好,适合用于一般家庭烹调当中。因为大米也容易生黄曲霉,也要注意其中是否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

7.葵花籽油

风味很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亚油酸比例比大豆油还要高,含量可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但现在研究发现,亚油酸它既能降低坏胆固醇,也能降低好胆固醇,可以说是“不分好坏”,所以实际上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亚油酸属于欧米伽-6脂肪酸,而膳食中这类脂肪酸已经相当过剩,欧米伽-3脂肪酸的比例过低,这种情况对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相当不利。所以,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这类含有大量亚油酸的油脂慢慢地退出了“保健油”的行列。

由于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较高,耐热性比大豆油好。所以精炼葵花籽又适合温度不高的炖炒,但不宜单独用于煎炸食品。

8.调和油

调和油即由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而成,可取长补短,有利于膳食脂肪酸的平衡,对健康有利。但混搭时要让脂肪酸搭配均匀,比如大豆油和葵花油都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大豆油混搭茶籽油比大豆油混搭葵花油更好。由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是不一样的,合理的比例最为重要。目前认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在1:(1-1.5):1。

调和油用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适合于日常炒菜使用。

9.核桃油

核桃油味道出众诱人,非常适合做调味作料。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接近80%,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为其他食用油类品种之冠。对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积极作用。但是核桃油比较不稳定,常温放置容易变质,少量购买并冷藏保存为宜。维生素E的含量很少,价格比较高昂。

核桃油适合拌蔬菜色拉、直接食用,或加入饮品(如蜂蜜、牛奶、酸奶)中。

10.麻油

麻油有“植物油之王”的美誉,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卵磷脂、维生素A、D、E,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防治便秘、冠心病、糖尿病、头发早白以及润肤美容的作用。

中医认为肺气肿患者,在睡前及次日起床前喝一点麻油,可减轻咳嗽症状。

11.猪油

猪油含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等,但也不要不敢吃,因为其含的胆固醇是人体制造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自行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猪油中的α-脂蛋白能延长动物的寿命,这是植物油中所缺乏的。

在熬制猪油的时候不要用大火,当油温超过200℃时,其营养物质将会发生变化,不仅产生异味,而且食入后能影响消化,并引起咳嗽、眩晕、呼吸困难、双目灼热和气管炎等症。此外,猪油不宜贮存过久,当猪油变质并有酸味的时候,切忌食用,因为其中含有胆固醇,能够使人患动脉粥样硬化,危害人体健康。

12.色拉油

色拉油是植物油中加工等级最高的食用油,已基本除尽了植物油中的一切杂质和腊质,所以颜色最淡。

色拉油适用于炒、炸、煎和凉拌,这是其他食用油所不及的。

如何健康吃油

单元与多元不饱和脂肪搭配食用

油脂可分为饱和脂肪、单元不饱和脂肪、多元不饱和脂肪三大类。动物性油脂都是饱和脂肪,应该要少吃,最好是吃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较优,单元与多元可以互相搭配食用;至于反式脂肪虽然是不饱脂肪酸,但却是氢化油,就不宜吃。

植物油发烟点在摄氏180到200度

吃植物油最重要的是要看其发烟点,即指加热的油开始产生烟的最低温度。植物油的发烟点大约在摄氏180到200度之间!植物油无论是芝麻油、大豆色拉油、橄榄油或是葡萄籽油,都是不饱和脂肪,可以互相搭配吃。例如橄榄油适合凉拌,而中火炒的油则是大豆色拉油、花生油与玉米油。

动物油发烟点在摄氏230到240度

若是要高温烹调油炸,由于动物性油脂发烟点大约在摄氏230到240度,因此理论上是以动物性油脂较佳,但是饱和脂肪比较会造成发炎反应;猪油、黄油所含有饱和脂肪酸比较高,但是椰子油、棕榈油所含有饱合脂肪酸也比较高,如果摄取过量都会造成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病。

乳玛琳是反式脂肪

还有最近的乳玛琳风暴,原来乳玛琳是反式脂肪!乳玛琳是一种氢化油,也是反式脂肪,而造成身体容易出现发炎反应的就是反式脂肪与饱和脂肪,所以这两种油最好少吃。

食用油该怎么吃

为了研究「油」,我还正经儿下了点功夫。

即使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我也只局限的认为,「油」只是一种调料,只是因为「油」的种类太多了,需要研究一下怎么选择。

后来恶补了一波知识,才发现「油」的讲究还真不少,涨姿势了。

先说沥掉水分的干货:

1、不能单恋一枝花,油要换着花样吃。

2、煎炸推荐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

3、炒菜推荐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

4、做汤、凉拌推荐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

5、坚决不吃回锅油。

6、椰子油最适合人体吸收。

掌握这些,你就可以健康的选油吃油了。哪怕你以后不打算做一顿饭,也可以冒充「厨房小达人」了~~

如果还能接着往下看,那就厉害了。(看完后出去跟人讲,绝对会惊掉别人的下巴)

「油」,油不单单是一种加温的介质,更是我们体内部分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真是深藏功与名啊。

【油里都有啥?】

油里面主要的营养成分有「甘油三酯」(脂肪)、维生素E、植物甾醇,其中「甘油三酯」占食用油的99%以上。

而「甘油三酯」又是由10%的甘油和90%的脂肪酸构成,这样重点就很明确了。说白了,评价一个人,呸!评价一个油,主要看他里面的脂肪酸(并不代表其他的小伙伴不重要喔)。

脂肪酸

脂肪酸有三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研究显示,「不饱和脂肪酸」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免疫调节、补脑健脑等功效,尤其是「亚油酸」和「亚麻酸」这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合成不了必须从外界摄入的,可见油并不只扮演加加温那么“酱油”的角色。

「饱和」和「不饱和」这个绕口令怎么区分?

为了使蜜妞儿们理解这个概念,我在这客串一下化学老师。

是否「饱和脂肪酸」要看构成他的分子式中「不饱和化学键」的数量,没有的就叫「饱和脂肪酸」,有一个的就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好几个的就叫「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化学键又是个啥?不饱和化学键就是双键。(啊~啊~双键,你比单键多一键~)打个比喻,两个人手扯手,可以在不分开的情况下各腾出一只手来干点别的,双键的功能就是——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能干点兼职,实际上,我们的身体主要利用这个功能摄入营养。

各种油的特性

上学时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油也一样,so~酱酱先带大家看看油的各种各种。

①高油酸型

代表:橄榄油、茶籽油

油酸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含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0%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油酸有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此外橄榄油还含抗氧化物,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②均衡型

代表:花生油、芝麻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属于均衡型植物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营养成分。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③高亚油酸型

代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之前提到,亚油酸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的营养元素,必须通过食物摄入,它的作用是降低人体胆固醇和血脂,软化心脑血管,促进新陈代谢等。

不过他们都不耐热,所以这类油脂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健康有害。

⑤高饱和脂肪酸型

代表:猪油、黄油、牛油

额——不得不说,这个东西比较不招人待见,食用会使胆固醇增高,但问题是,人家很耐热。

⑤椰子油

点击图片详细了解椰子油

当然,无论哪个圈里都有那么几个异类,油界里有个叫椰子油的家伙,它表示自己恨不一样恨傲娇。(看来椰子以后可以是时尚或异类的标志了,想想椰子鞋)

的确如此,椰子油虽然是高饱和脂肪酸类型的油,但人家的特别之处在于——“短”。

椰子油主要由中链的饱和脂肪酸构成,什么概念?普通的油都是长链的,进入身体后还得剁成好几节才能被吸收,椰子油由于尺寸正好,就省了不少麻烦,说的直接点就是易吸收。

而正因为其独特的吸收过程,中链饱和脂肪酸不仅不会增高胆固醇,相反会对降低血脂有着促进作用,hiehiehie~很腻害有木有?

【用油的讲究】

大概了解了油的几个主要分支后,酱酱就可以开始讲解怎么吃了。

①换着花样吃。

平时经常听到的吃油多样化,长期食用脂肪酸结构单一的油并不是什么明智选择。

吃油多样化≠吃不同名字的油,事实上,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以上列出了每种油所属的类型,蜜妞儿们酌情调换就好,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

②慎用回锅油。

很多人舍不得扔炸过食物的油,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尤其是不耐热的那几苗选手。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回锅油”可以用来煮汤、做花卷。

③不同烹调方式用不同的油。

不同油的成分不同决定了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煎煮烹炸要用合适的油。

煎炸应该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炒菜应该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做汤、凉拌应该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④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油。

各种脂肪酸的效用各有不同,针对身体所需选择合适的油。

心脏病人群,应该优先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芝麻油、等;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肉吃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

总结起来,要把油吃的明白无非就是弄明白下面三件事:

一、你的身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二、哪种油能满足你的需求;

三、要把油放在合适的岗位,煎煮烹炸不能乱来。非要补充一条就是别逮着一种油吃到死。

最后强调一下!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一般人每天烹调油25_30克,大概就是白瓷勺两勺半的样子。所以。

事要多知,油要少吃。

食用油怎样吃更健康

玉米油炒菜色泽最好在营养保健方面,植物油比动物油要好,但是,在植物油中,玉米油要比豆油、菜子油和花生油及其他食用调和油好,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玉米油取自玉米胚芽,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在50%以上,维生素E的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植物油。玉米油一般经过脱色、脱臭、脱酸、脱蜡、脱胶等“五脱”处理,燃点高,稳定性好,外观色泽透明,在炒菜时不易形成油烟,减少了厨房污染。高温处理后的玉米油水分含量极低,很适合炒菜和炸制食品。且炒出的菜能保持菜的色泽,炸制的食品也比一般食用油炸的要脆要酥,口感好。不同的油营养不同,不能绝对的说哪一种好。单一的吃一种油长期来看并不好。从这个角度来将调和油就比较均衡。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本文来源于: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926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email protected]),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