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日本的摄影大师,除了荒木经惟还有他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著名的时尚摄影大师有哪几位 【那些年,那些事】日本的摄影大师,除了荒木经惟还有他们

【那些年,那些事】日本的摄影大师,除了荒木经惟还有他们

2024-02-02 0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7年9月的初秋,我在朋友的邀请下去参观了在上海举办的PHOTO SHANGHAI国际摄影展。

在众多的作品中一张黑白的画面吸引了我,让我大吃一惊无法自拔,作者署名:Eikoh Hosoe,在我查询下得知,他的名字叫做细江英公。

荒木经惟在国内已经是大名鼎鼎,但是与他同时代的几位摄影大师在国内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我希望用这样一篇较为全面的梳理和个人对他们作品的感受,向诸位呈现他们的生活与历程。

荒木经惟

——知名的摄影殿堂级大神

荒木经惟是日本著名的怪老头,他的一生像谜一样复杂传奇,他有着缪斯女神一样灵感源泉的妻子,也与不少模特有着暧昧不清的往事。

若是仅仅是色情摄影去评价他其实还是比较偏颇的,他的作品游走在情色与清纯的两个极端之间,有着难以掩饰的乖张又没有让人厌烦的咸湿。

在BBC制作的「摄影艺术百年史」,他是其中唯一的亚洲摄影大师。

作为全世界最高产的摄影师,共出版了454本摄影集,在西方屡次引起轰动,在圈内圈外也拥有众多的粉丝。

可能有不了解的人会质疑:摄影不过是生活的记录,为何他可以享誉世界?

这样说的人恐怕是不了解他吧,荒木经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开创了一种“私写真”拍摄方式,每一个他镜头前的人都可以很轻松的展示出自我,讲述自己的故事。

但是仅仅他一个人的故事也许还没有这样传奇。

这个故事自然不能少一个女主角,那就是他的妻子——阳子,阳子之于荒木,就像加拉之于达利。

同样都是艺术天才,同样都是放荡不羁,也同样在背后有一个支持理解他的女人。

荒木年轻就有些怪癖,阳子认为这是可爱的,她不是很懂得丈夫的艺术主张和想法,只是单纯觉得“和他在一起,就可以很幸福”。

在荒木影响下,阳子活的很真实、坦然。

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阳子于1990年离世,荒木此后便深刻品尝到生命中的寂寞无常。

他转而把镜头对向那些天空,还有他们的爱猫奇洛,电影《东京日和》便讲述的这些。

阳子走了,从房间里消失了。我并不只拍空景,走出屋子到露台,从露台上拍天,拍风,拍光影,还拍隔壁的柿子树,晒台上爬满的常春藤,露台犄角里遗落的东西。

——节选自《东京日和》

杉本博司

——光与影的记录人

在日本那个时期的大艺术家中,杉本博司算得是出身优渥的贵公子。

他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经营美容用品的企业的社长,早年因为在家族安排中学习经济以继承家业,后来接触到摄影,便走上了文艺青年的叛逆之路。

在20多岁时,也恰逢政治混乱的时期,杉本博司前往美国攻读摄影,深受到西方的达达主义等流派的影响。

此后他一方面在美国各地拍摄,一方面又在关注着日本传统美学和文化、建筑等,他的身份更像是站在大的文化视角的现当代艺术家。

关于杉本博司的小视频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Seascape(海景)系列,画面中只有天空海洋还有交界线,纯粹干净没有其他物质,明胶卤化银在相纸上形成了特殊的质感。

在一片空无和混沌中,世界仿佛是打开了一道窗口。

这种虚无的空寂之美,也正暗合了日本禅的“虚静空灵”。

森山大道

——智者的观察

《记录》 森山大道

如果要讲森山大道,还得从《记录》14号开始,在这部画册里,森山拍摄了旭川到北海道的旅程。

他曾这样写的:“当我看到这些场量,它的大与宽广一时间让我感到瑟缩……当我想到一个摄影师试图靠这些来捕捉这一宽广时,我感到心中逐渐涌起了笑声。”

在完成了这一趟纵横北海道地区的旅程后,他嘲笑自己只是小虫一只,天与地的宽广早已让他敬畏不已。

无论是荒凉的旷野、还是雪后的郊外,是鲜花亦或是野草,是日照,是民居,是了然于天地间的视界无边,还是城市里流淌着的欲望和生活的味道。

一如他之前和之后拍摄的东西,在看似只是巧合的“浪客”摄影中隐藏了大量的关于构图的构思,基调色与辅助色的安排和人生百味的理解。

因此他的作品才可以具备如此的张力。

现在已经是日本声望最高之一的森山大道,在年轻那会,也是个“两袖清风”、“坦坦荡荡”得差点吃不上饭的穷小子。

森山大道的代表作之一 野狗

森山大道比较著名的作品,便是流浪犬,那些落魄得生活在城市夹缝中的边缘产物,在回眸的瞬间,也可以用精光四射充满愤怒的眼神看着镜头。

森山大道大概是很不服输的人,他于38年生于日本大阪,少年坎坷,在21岁那边因为被朋友赏识,介绍去了首都东京做起了自由摄影师。

24岁的时候,遇到了早年成名的细江英公,给他做助手,负责了大量的工作。

从那时起,他的摄影技巧便与日俱增。

森山大道在著名的“摄影夫妇”荣荣与映里创办的三影堂观展

在早年最苦的岁月里,森山一度要靠妻子的救济度日,一遍琢磨着以黑白的镜头去拍摄城市的街头巷尾。

在日本那样充斥着大男子主义的社会里,能为艺术牺牲到这个地步,也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

渐渐的他的作品被社会接纳,在摄影界崭露头角。也在之后与细江英公、荒木经惟、东松照明等人成立摄影学校(70年代后期),90年的年代后在经历了世界出访后,逐渐走上了世界公认的摄影大师的神坛。

但是时隔多年后,他仍然会在纪录片里说:我的作品并不是艺术品。

还真是个有趣的人呐。

细江英公

——游走于黑白的镇魂歌

黑白色的摄影是跨域了时空的产物,在这个霓虹绚烂的世界,黑白色的物质恰好如人原始本能的精神力量,有着不被世俗染色的纯粹。

也许正是因为摒弃了更多修饰词,让他的画面的人和物如同罗马雕塑一样充满力量和体积。

向世界宣告着他们有着浮华生命所不具备的沉重。

细江英公的作品就是这样的,他用黑白就展现了人与世界的强烈对照。

用细江英公自己的话说:“再看50年前自己所放的照片,觉得是很幼稚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超越老练的幼稚和时代的沉重感。”

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高雅端庄,便是复古印相的存在感。

《男人和女人》

细江英公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个佛教寺院祭师的儿子,青年有志,19岁出道,27岁时,出版了大名鼎鼎的《男人和女人》系列,以实验性的方式展现了灵与肉的冲突。

在日本战后的岁月里,在硝烟落幕后经济萧条、满目疮痍,强烈的社会冲突影响了他的思考。

1961年,细江英公为著名的作家三岛由纪夫拍摄了代表作《蔷薇刑》,在整个画面中,三岛由纪夫裸着上半身,嘴叼一支玫瑰,粗重的眉毛下一双锐利的眼神直视着镜头,是猛虎与蔷薇的写照。

“蔷薇刑”画册,英文名为《Killed by Roses》,寓意着“蔷薇,是一种美与无法接近的痛苦这两者并存的象征”。

《三岛由纪夫·蔷薇刑》

细江英公的画面,充满了如同剧场一样的仪式感,有东方人独有的顿悟。

通过宗教的哲思和超越了一般的世俗生活的羁绊,探讨了人类精神领域的存在价值。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物。在跨越时代跨越国家后,能坦然欣赏另外一个语境的艺术作品。

这种胸怀,也许只有现在这个时代才有。

圆点爱艺术

welcome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

语言,有着温暖世界的力量

有投稿意向的,欢迎联系:圆,[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