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赏析】“后海派”代表吴昌硕作品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菊花国画名画欣赏图片 【名画赏析】“后海派”代表吴昌硕作品赏析

【名画赏析】“后海派”代表吴昌硕作品赏析

2024-04-25 1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用杏花枝干纵横斜倚交插自然分割形成几个不等边三角形的空白,调节了画面的疏密,高空缀石般的用笔点出丛丛杏花,绯红粉白翠绿蔚为奇观,色彩清新明快,艳而不俗,自成面目。整个画面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如同一首有韵律的交响乐。全局开合纵横,朴茂浑厚之气纵横流淌,扑人眉宇,难以名状。左上角落款书法险仄奇崛,堪称三绝。

02《牡丹水仙》

此幅作品是吴昌硕的“之”字形格局的典型作品。他将题识作为画面不可分割的部分来筹划,左上角题跋颇似“之”字一点,牡丹花与山石的倾斜之势则如“之”字动态。

《牡丹水仙》

画面安排独具匠心而又统一和谐。吴昌硕晚年喜爱用重色,并喜用西洋红,所谓“而今用此嫣红,要与山灵争艳”。此幅牡丹以洋红画出,牡丹的红与水仙的绿及山石的浓淡墨色相应成趣。

03《延年益寿》

吴昌硕 54 岁时在苏州所画的《延年益寿》,画面上勾勒出两丛菊花,花朵团簇绽放,一深红,一黄艳,俯仰向背,大小错落,相互映衬,煞是好看。用彩墨泼写菊叶,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显得菊花枝繁叶茂,生气盎然。再以赭墨写竹篱,淡墨画石,四块石头远近高低,极富质感,一派秋菊华茂的景色。

《延年益寿》

在左下角出枝,添上几株枯枝野草,使线条与块面形成强烈对比,全幅画面,笔酣墨饱,浑厚苍劲;用笔徐疾有致,空灵松动;造型简练,构图紧凑严密,繁而不乱;色彩清新明快,艳而不俗,自成面目。

04《错落珊瑚枝》

此幅《错落珊瑚枝》为吴氏花卉画之力作,“错落珊瑚枝,铁网出海底”,如其款识中所题,画面结构严谨,用笔遒劲,吴昌硕善于用线,每枝枝干、每片花叶都似铁杆般坚韧,富有生命力。其构图极为讲究,首先用两尊顽石坐落于画面两侧,稳住了画面重心。数枝天竺从顽石后方穿插向上,更与树叶形成疏密对比,几簇天竺果高低错落、顾盼生姿、扶摇而上。

《错落珊瑚枝》

吴昌硕画花卉,常于繁枝旁点缀以枯枝,以此来增强画面的苍老美感,晶莹剔透的红色枝条与天竺的粗枝大叶相交错,层次丰富,加上行笔老辣厚重,用墨色泽古厚,整个画面顿时苍润烂漫,变化无穷,一种吴氏稳重、典雅、古朴的趣味洋溢其中。

05《仙木桃实图》

吴昌硕画桃,笔蘸浓艳的西洋红,直落宣纸,以淡黄色衔接,再加深红点染,画面立即呈现出色彩淋漓,凝然一体的仙桃。融进了文人画家的笔意,汲取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借东方朔食仙桃而长生不老的典故,来祝愿人们长寿美好的愿望。

《仙木桃实图》

笔墨劲爽老辣,设色浓丽沉着,更为突出的是这幅作品在构图上的疏密呼应,桃树主干从画幅左侧斜势擎天而上,上幅密枝繁叶,下幅一枝垂实,与主干构成三角的视觉界面,密与疏的交织让人一目了然。

06《玉兰图》

白描的玉兰与墨染的山石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相互依托,虚实相生。兰、石以金石篆籀的笔法入画,浑厚老辣的笔墨融入简率疏野的写意花鸟画格之中,营造出“豪放而馨香”的绮丽效果,与图中苍劲有力的书法相映生辉。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

《玉兰图》

07《苔石桃花》

这幅《苔石桃花》是近代海派名家吴昌硕的作品,他笔下的桃花结合了果桃和花桃的特点,采用大写意技法,画出了桃花的风骨,也画出了桃花的生命力。

《苔石桃花》

吴昌硕在大写意创作中引入金石气,赋予作品古朴厚重的美感。吴昌硕对金石篆刻有过深入研究,他通过古人留下的金石铭文,体会运笔的手法。他从石鼓文和篆书中获取灵感,笔下线条呈现出柔中带刚的美感。画中桃枝好像有“弹性”,似乎随时都能“弹出”画外,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08《芙蓉花开》

该幅芙蓉花卉,花开烂漫,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显得生机蓬勃。芙蓉枝叶皆以大写意写出,独芙蓉花与花蕾用洋红以小工笔勾勒;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成为一绝。

《芙蓉花开》

09《凌波仙子》

此图为三段式法,图下一片水仙,中间有顽石相接,顶端为数株天竹遒劲的技巧,落笔纸上,浑厚却能半深半浅,再用墨点心,立体感强,散落有致,一丛丛,树以墨绿的叶子,形成了红绿互为补色,红色为暖色素,给以热情奔放之感;绿色为寒色,给人冷静平和之感,吴昌硕常能将红与绿这种强烈对比的补色运用在同一画面中,有着艳而不俗的效果。

《凌波仙子》

10《山家清供图》

此幅《山家清供》在吴昌硕老师的设色作品中极为稀有、是用色非常娇艳的一件奇珍。画面内容富厚而多样;构图饱满、紧凑;设色极其豁亮和美丽。虽属于以“清供”为题材的画作,刻画的倒是平凡黎民、山里人家一样寻常生存中的部署和粉饰。朴素、浓厚、却展现着甜蜜与温馨的田舍气味。这是在吴昌硕老师文人气质与气势派头的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一幅奇品。

《山家清供图》

注: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