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莲花汽车中国有卖的吗现在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24-06-30 2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行车点评。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莲花L3GT 入手后,目前里程跑了2万多公里了。之前在论坛发表了买车选车动因,现在跑了这么久,是时候发表使用感受了。

       首先,买这部车时想想为什么要买它?当然奔着动力、操控、掀背造型、性价比去的,咱是一半代步另一半玩车,内饰、装潢不是选车重点,主要看机器、结构。

     

      当时为了选一辆好底盘,十几万带涡轮增压的车,选来选去这个价位没遇到合适的(当时车市),且各品牌的车均有优点和缺陷(板车、鼓刹、转向、双离合),而能看上的手动档车,价格都在40万-60万以上,不现实。

         早年游戏里见识过英国莲花,性能出众、不可小瞧……逛了很多店后,缘分来了。当走进了莲花4S店,了解到该车其实是国产车,使用了英国莲花汽车技术。

       关于该车身世,简单聊聊。莲花L3是引进国外原型车“Gen 2”,其隶属宝腾公司。宝腾收购英国莲花后,拆分为“英国莲花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和“英国莲花跑车”(路特斯跑车)。正是“莲花工程”这个大厨帮宝腾设计了原型车并提供技术。当然,英国莲花跑车,也是由“莲花工程”这个大厨设计,完成后,再交由其生产……

        “莲花工程”与宝腾从运动、经济、实用几个角度出发,共同合作,设计了GEN2原型车。再由宝腾生产。随后,东南几国,台湾、亚太等普及,英国也有少量车。因价格亲民,又被化运动调教,老百姓称其为“平民轿跑”,“初级赛车”。

       国内,青年与宝腾洽谈,引入了该国外原型车的生产线,国产化后一没叫宝腾二没有叫宝腾莲花,却更名号为“青年莲花”。  刚开始,进入国内时主要为宝腾进口车型,造价也相对高。国产化后,降低造价。     青年又与英国莲花工程接触,因该车由“莲花工程”全程参与设计,破天荒的准许青年,使用路莲花工程LOGO,向世人揭示L3的真实身份。

      最后,L3GT,由厂家在国产化L3基础上做了一些外观、包围、内饰小变化,机器核心部件与L3很多是一致的。

     由于“莲花”二字,引发众人争议,但大家在争论时,往往忽略了汽车本身。那,管他洋花国花……!咱就说这几万块亲民座驾,是个什么车,是骡子是马出来溜一溜?能给咱老百姓带来什么就行了。

       总体来讲,该车按照欧洲标准设计定型,底盘、发动机(宝腾)等主要部件质为进口件。而车壳子,内饰等其他部件为国内制造,该车装配工艺一般。小毛病嘛,常有异响需打理一下。庆幸的是该车核心部件底盘、引擎质量佳,钢架全、铁皮厚、轻量化设计。销售介绍,这款车使用德国"采埃孚"ZF底盘、转向系统,50:50配重,与宝马底盘一个产品。真假还求网友验证。

     

       第一次进店还没看上,嫌内饰、1.6排量小不咋地,也没上涡轮(当然喜欢大排量自吸,国情原因……只能,唉)。接着试驾。首先对这机器的排气轰鸣很意外,跑起来象赛车?也非想象那么弱……试驾第四次时,工作人员介绍,原厂车不改装可以做特技。将信将疑?结果,坐在车里感受动作,伴随机器轰鸣声声……不说了,还不错,买!最终花了几万元把事情办了。

        这预算,也节省了多半。先用个3、5年再说,等后面市场出新型车了,面儿宽了再选。

       莲花车除了国人要的牌子,面子没有,试用后,大体满意,值得购买的。奉劝大家,如果买莲花纯家用,选东安三菱1.5L引擎,经济省油;如果还追求动力和操控,进口这款1.6L手动前驱不二选。当然,如果谁手头有60万想买手动、后驱、四驱,那请君直接绕路,太有才了。好了,话不多说,直接谈感受。

       该车属于1.6自吸高转速引擎,双凸轮轴设计。进气口在车头迎风口设计,风压有利引擎进气。进气口冷热隔离设计,有利空气增大密度,进气位置也高,有利涉水性好,该进气口已能看的出,该车在设计时已参考赛事运动车的技术。个人觉得这款进气,设计的优秀之处。

       S4PH引擎在攀升转速中有三个峰值,而4000转左右动力达到最大峰值,此时伴随推背感和排气声浪,开起来非常带进,很有乐趣。该车排气,也是厂家有意设计的,令人意外的是这小口径鸟枪,平时安静的在城市中驾驶,一旦深踩油门,车内立即被声浪包围,居然高转速时能小幅度炸街。周围的车听见后以为改装车,排气声浪刚柔相济,想静想闹,凭玩家心情随兴发挥……恩,赞一个!

    引擎内部,N/A 顶置双凸轮轴(DOCH)缸径76×88 mm。有民间传言该引擎,很象隔代Mirage架构的4G93/4G92引擎。这么说吧,GEN 2 是的确是人家,重新开发设计的一款车型,那为什么会很象?真正原因,宝腾早年与三菱曾合作过,在前一代Satria和三菱的Mirage共同开发时,互为借鉴了双方技术。所以,全程设计的引擎和底盘时会使用一些共用技术,而起名GEN 2 (也就是Generation 2全新第二代意思)。 传言,EVO 的经典红顶4G63,直接对号入座,轻易装进该车机舱。

     唯一可惜的是该车没有上宝腾的红顶 CPS动力总成,一款,集成欧美性能、日系节油的高转速红顶引擎。既新增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和VIM可变进气歧管系统。而L3车上 S4PH引擎,在设计时也考虑可变气门升程等功能,只是厂家最后把该功能阉割了。当然,国内信息比较闭塞,也没有相关红顶CPS与S4PH两个引擎合体、移植、提升性能先例。

     恩,请教请教,看看Campro S4PH是否,能改造或直接移植EVO 4B11或2JZ-GTE等“魔王引擎”。

        本人上班买菜之余,有时约个人跑到人少的场地撒个欢,发动机一直没什么毛病,比想象的要皮实耐受的多。温柔时2千转换档,日常2千—至3千换档。性质来了,高兴了,玩车时至少把转速推进到4千转,峰值扭矩过后才肯换档。转速拉高快接近红线附近晃一晃,另再来个2档破百,也常有之,玩玩加速,推背,听听排气声浪。(有疑问看官自行搜索,莲花二档破百,不解释了。)

       性价比方面略谈一下。

      内饰装潢的确不是该车所长,花哨电子配置赶不上潮流。但是,在机器核心构造方面,换其他车配同样“配置的机器”,会贵出好几万,甚至一倍价格方能入手。动力、操控方面也为同级别车里上乘。(当然,该车投入市场后,动力总成一直没有新鲜血液,市场潮汐、不进则退,迟早会被新技术更新。)

     听这话,常有车友开玩笑,欲开2.0T车跑过来,比性能高低。嘿嘿,田忌赛马听过,这跨级别价格……?再用涡轮对自吸……?哈哈,可否先给莲花1.6L加个涡轮,1.6T对比2.0T,稍显些公平嘛。

        说到这儿,顺带聊聊汽车文化差异,国人对汽车的理解,是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随大流开始买部车。我们对车的了解,可谓刘姥姥进大观园,万象丛生。 而选车多数人理解为坐官轿,且有头有尾。懂车人少(机械、电子、材料、结构等),主要看牌子、面子、外观、内饰装潢、省油,的确跟风人较多。汽车在中国也是刚刚起步和认识阶段,中老年喜欢“迈腾”,“SUV”等四平八稳车;富二代买Gallardo小牛。

     在国外,因汽车发展历史久远,工业发达,市场透明,汽车价格便宜,2万3万就能买部中高档轿车,高档跑车4万以上就能够得着,10-20万买法拉利、保时捷等超级跑车,当地普通人月收入3-5千元(当然是当地的货币)。所以汽车在人家老外眼里就一代步工具或玩具对待,趋向理性、务实和操控,对装饰兴趣不大。至于说怎么玩?那就凭自己爱好和取向。

     老外,用1/2年工资买部B级车,咱吃个亏,用一整年工资买部A级车。其实,没必要用4、5年工资,甚至10年省吃俭用代价,买部车。国内车价很冤大头。有这钱,搞搞投资,好好旅游,干干自己想做的事情。

     钱是自己的,面子是别人的。

        国外,年轻人买1.5经济车,秃子老头有实力,爱买法拉利。所以,汽车和电脑一样属于消费品,换代加快,3、5年就换手(收藏除外),哪象国内“老三样”生命周期10-20年。

       用车方面:国内的司机,看见你开车,引擎转速超2千仍不换档?眼睛直直的一副揪心样子,怕怕的,接下来还骂娘,说你不懂开车、不心疼……这 ~~~~把汽车弄成了玻璃水晶做的文物,着实有点过?其实,这就是70、80年驾校时代遗留的古董规矩,现代高转速引擎可没有“古老引擎”那么娇贵。这些人观念落后沟通有代沟。

      从维修保养层面来讲,引擎在2千以内运转,这叫恶劣工况。普通车2千转才刚刚睡醒,出了个头,涡轮车2千转,刚要介入,就被国人给闷回去。所以,开一段市区车后,挂低档,保持4000转,高转速运行,让车长长呼吸一下,这也是保养车。

      依据自吸引擎设计原理,超2千转引擎方省劲。莲花车接近3千转,才开始发力。有的车4千转才准备发力……剩下的,就是美滋滋的看着指针往红线爬升了,这个区间才叫乐趣。

     有的车主说,这咋跟平时一样?你不拍弄坏了?嘿嘿,放眼世界吧,少年。经济我们有了。但对车来讲,放眼百年工业发达国家,借鉴人家的经验。毕竟对方是爷孙几辈人的传承,我们是刚开始摸车,差了一个世纪。 

      唯一庆幸的是,国内出现了新气象。老板组团买4X4越野车,在自然中挑战极限乐趣,这些人把车再不当作官轿,而是乐趣产物,真正迈进了玩车层次,车终究是堆机器嘛为人服务,何必用来区别身份等级。还有,近两年国人热衷抢购城市SUV,现在已有声音劝说,很多国人基本被销售用“皇帝新衣”给架空了。为什么?扯远了,不是咱讨论的内容……

        继续说咱车。

        手动变速箱,F5M41,与三菱F5M411只有齿轮比不同,其他设计基本相同,也可代换。也可用F5M421、F5M422带换。

       档位杆低,行程短,换档时,伴随有清脆的金属机构声,悦耳动听。稍一动作就轻快入位,再伴有手感一震。这种金属机构声响配合换档手掌一震,操作起来很带劲,很爽,很有乐趣!配合齿轮比设计、提速很猛,这也是手动档魅力所在之处。

       不知怎么搞的,近期换3,5档时金属机构声音消失了,换档手感变得很生涩,顿失驾驶乐趣,换了一次油档位还是涩。到4S店修了N回,修不好,修不了。用人家话说,各车组装好后有些异同。敷衍啊,脱保、脱保。

        换别人3年的车再试试,档位比我刚提车时还轻快,顺滑,弹性。换档时金属声,手感震动俱佳……唉,任命吧,买车运气不好。如同关闭音量去看武侠电影,只见屏幕里人物功夫如何开练,而出拳脚,剑气,呼和声,这些音效全无,静如止水,岂不恼火?

 

     也许有磨损了。再次更换齿轮油,这回尝试用“红线”重负荷手动齿轮油,适合极限苛刻环境中使用,试试看,之前比有何反应。

     新齿轮油和旧齿轮油对比,气味中有家用然气味道,手感粘磨后滑动感基本一致,仅能从视觉观感上来加以区别。

        底盘,德国采埃孚产品,再经英国莲花工程调教,前、后均安装独立悬挂,后独立悬挂为多连杆,并附带前后稳定杆,发动机仓防倾杆,很运动。一般街道,跑高速路稳定,紧急情况变线,均为同级别上乘。加上车身原厂安装的稳定杆等协助,花这点钱体现出该车的亮点。很不错的底盘,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也是该车最大亮点。宝腾的GEN 2 底盘曾在台湾、英国、澳洲多地实测过,评价颇高。

       说起底盘,开惯豪车后,再开这几万元小车,一般人提不起兴趣。但只有你亲身坐进L3 GT后,亲自上手一开,随即推翻了刚才想法。稳,高速很稳。几万元车的怎会有如此底盘功力?随即带来驾驶乐趣,打破了人的思维惯性。

         但是…等等…但是,我还是有真相要向大家道一明白:“在引进中国后,底盘悬挂也同时调整了。很多人反映减震太硬,过烂路时人感觉颠簸“……的确,老人妇女嫌不舒服。

      就本人来言,有不同看法。感觉这减震偏软,仍属于生活舒适类型。不信慢慢过个减速带,听听悬挂压缩声音,感受一下行程有多长。

       极限过弯时,有时会觉得车身宽度很窄(该综合感受,比喻一下:像是车身上装载着一个又高、又窄、橡胶弹性的一个瞭望塔。被惯性大幅度一闪甩向外侧,接着连同车一起被高速圈进了弯道)。

        那,为什么会有车身很窄的感受?其实,该车在高速极限弯道状态下,也会出现支撑不足,偏软,减震压缩行程过长忽闪,左右悬挂压缩时反差对比过大,而造成。

 

       减震在初段压缩时阻尼较硬,感觉有些颠(正常现象)。后段阻尼确支撑较软(有点怪)。怪怪的英伦味儿,也许没运动到底,向舒适性妥协的缘故。

 

        这也是,我前面论坛里,说望早日更换原厂减震、轮胎的原因。经试验:把原厂60%厚的胎肩,更换为45%的轮胎,就明显感觉悬挂在弯道中,利索了很多。

        总结一下,莲花L3 GT底盘偏运动调教,高速行车稳,中低速任意变道有信心,车身转向灵活,弹跳响应快,沉稳中体现灵活迅速,紧急状态可控,公平的讲,即生活用车偏向一些运动,在普通家轿中,这车操控的确可圈可点。         

       这些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但出了这个圈,不适合高速极限状态下运动,反差就大。也罢。原厂的生活用车减震,怎能适应在极限高速下纯运动,要求高了,那还得换竞技类型“绞牙减震”。

   

        方向盘,设计很酷,有些赛车的感觉。握感和质感稍显点单薄,没关系自己加了方向盘套,完成后很满意。

       该转向机构采用德国ZF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方向阻尼较沉稳,爱死人了,车操控好有很大关系。纯机械比电助力转向实在,在路感反馈方面更好,更可靠,希望继续保留。

       电动转向,大致由控制模块,传感器,电动机构成,路感不如液压机械丰富,关键时刻,一瞬间打不准的。这也体现莲花的原始操控乐趣车的理念。

完成后,方向盘操控起可以。

         离合器,力度很沉,加上方向沉,符合运动车正宗味道。

 

        有人觉得长途时很累,但对于喜欢运动的玩家,完全可以克服。否则,弄个自动档。

        有一点,不知大家留意了没?离合器接合点柔,且分离不清,陕西话叫比浆糊还“燃”的很,即“粘”的意思。去4S反复调试多次,仅能调高低改变不了现状。这“粘”字具体表现为:离合器接合点行程过长,接合点在哪个位置不精确、很模糊。用脚控制离合器,接合点初段时,脚底感觉不明显,而动力也传不到变速齿轮上,同时却对换档操作产生负面影响,弄不好轻微打齿。帮倒忙的家伙,非得让你把脚抬的很高后,(不知在哪个点位,反正在很长一段行程范围内,感觉结合点不很精准)动力才结结实实传递给了传动齿轮。

        我单位有一同事,有部国产东南三菱“蓝瑟”,也和咱一样几万块便宜车。随意开了开,莲花略胜一些,但有些地方值得借鉴。人家离合器接合点,更象性能车“硬朗”。自由行程只要已过,离合很低抬脚就走,接合点行程动即短,又清晰、精准、利落。东西虽便宜,多少有一些走街范儿EVO的技术,借鉴了一丁点。

       说一圈,实际见识一下。莲花车中低速任意变道开,也安全,下面请观赏

绕桩视频

  

优酷网站直接搜索     

或复制链接: http://v.youku.com

        这是一个练习绕桩的视频,探究莲花L3悬架调教和极限体验很好的方式。

        上传转码后,图像质量有很大损失,但还火爆。(因视频频录制的晚,轮毂已更新过了)

       机械手刹,大爱,继续保留。现在出的电子驻车系统,连看也不看,咱不用。

       轮胎,唉,算了,赶紧换了安心。自看见了它装在车上,脊背立马出凉汉,开车人野心也收了一半。

        喇叭,太尖了声音难听,像电动车。直接换了副蜗牛喇叭。B级车常见的那种声音。

 

        制动,“博士”,四轮碟刹,刹车距离一般般,有点肉。但仍属该级别家轿正常范围。要善于掌握好每个车脾性,所以速度快时,应当凭经验预先刹车,如果有人凭反映刹车那你就等吃亏了。刹车一直很稳定没出过毛病。提醒各位玩家,下山时走一段路,刹车片刹车盘把热量会传递到轮毂、轴承,附近温度很高。等把轮毂加热了,继续再向橡胶轮胎加热,接着……还是算了吧,老老实实让车停到空地,歇一会,让刹车散散热。咱这不是赛车部件,民用产品,小命要紧。

        油门,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两者设计尚可,很容易做跟趾动作。

        油门响应方面,调教积极。轻踩油门,车子很乐意快速攀升转速,进入战斗状态,让人一大惊奇,速度立马起来,似乎子催你快点跑,也体现了该车的性格。

        而降档补油时(普通人无需做这个动作,它是手动迷和运动偏执狂的挚爱)有新发现:当使用踩下离合方式补油时,油门稍慢,做几个跟趾动作,好歹也能跟得上几下;而松开离合,把档放入空挡方式补一脚油时,哎呀,明显慢如乌龟,踩下去后,先停顿一下之后如梦初醒,引擎转速迅速提升。踩下离合与不踩,两种补油方式反差这么大?跟不上节拍,同步和器齿轮组有那么沉吗?让引擎如此费劲,还是ECU设定?

        其他的,安全、油耗、保养等之前说过,这方面等等不谈了。这次,依照动力操控为主,提出本人一些感受,希望为广大车友提供借鉴,也为厂家免费测试,提供依据,望后期改良。

 

       最后,谈谈赛道和山路感受。

...........................................................................................................................................................................................................

公路赛道感受视频  优酷网站搜索     -苹果5S拍 

      苹果5S拍摄,画面、声音采集较好。声浪清晰。(录制该视频时,机器均为原厂,连轮胎也为原厂锦湖牌)

      或复制链接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链接已关闭)

 

        自己美名其曰称:“半封闭小角度弯赛道”,模拟试一试。

       挂入高档位后,再没敢豁油门,后面高速伴随路面坑洼,车子高速弹跳一跃而起,拉力赛特写啊。但车身方向异常稳健,反复弹起几次,根本不觉得方向乱飘 ;最后一处,路面一侧积水,还有纸糊轮胎极限太低,托了后腿。车基本上,在轮胎极限状态,吱吱的叫,略惯性漂移下,走了一个弧线,绕过障碍。民用车非赛车,一出极限吱吱……任由其漂吧,不过莲花还能在极限下控制,这底盘调教,坐到车里,才能体会现场那种感受。

       LSD,啥,这几万元的车可弄不起。ESP,嘿嘿……真正玩车的,看见这些辅助,有也给拆掉了,追求原始驾驶。

       莲花高速稳,但毕竟是民用车不是改装赛车,在高速逼他出了极限,那就不大好再往回收车了,不能再随心所欲去驾控,除非运气和技巧并存。而中低速的话,任意变道,极限状态任意操车均可控,安全。就从上面两个视频能体现出来。

      下山视频

       故地重游,山路体验。

       可在优酷网站搜索视频

       http://v.youku.com/v_(链接已关闭)

        

        莲花l3GT原厂车,高速紧急变道可控,中低速各种弯道(相对过弯时的极限时速)是很有乐趣的。而高速发卡弯、螺旋弯或急弯这种原厂车,不改装,当然开不成。而高速过小角度弯道时,悬挂压缩幅度大、伴随推头现象严重,前驱车共性。但是,唯一奇迹的是,当你高速过弯时,被惯性甩向一侧,但车辆还是继续被无情的力量高速甩向路的边沿,直到接近时那一刻,下一步预示着什么?被这种力量甩到公路一侧绿化带,翻滚、车辆损坏?看着车一点一点的走向失控……命运之神突然降临了……在此刻,时间是静止般的,很美妙,天平完全倾向另一端,那种威胁力量顿时消失,车辆完全恢复控制,接着凭你经验掌控,化险为夷。呵,莲花车,怪哉,妙哉。蕴含有这种巨大功能!

        大家开车均有上路有惊无险之时,不知怎么、方向一打就安然无恙越过一劫,回头一想,只能下意识的拍拍脑壳,挤出一句话,操控真棒!

        

         下面视频,车速虽未放开,但可以感受莲花原厂排气声浪,感受前驱车转向不足共性。

         请复制链接或在优酷网站搜索         —苹果5S拍摄 

         http://v.youku.com/v_s(链接已关闭)

    

        这辆莲花L3GT,机器方面 ,绝对保证没改,排气,轮胎都是原厂的。车速随没开快,听听排气声浪吧。

        除了个别弯道视线好,其他几个弯道,前面是盲区。不保证对向没有行驶车辆,所以走线没大胆切弯。正好体会一下所有前驱车转向不足。

有个莲花底盘介绍帖子:http://www.autohome.com.cn/drive/201107/214413.html

   

结尾总结一下:

      该车优点:1.轻量化设计 2. 底盘优秀50:50配重 3. 钢架保护全 4.动力好 5.空调好 6.大件皮实通用件可代换 7.小众低调、实用能跑。

       缺点:1.车身异响 2.内饰不时尚 3.装配工艺不行。4.动力迅猛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动力好油耗会高。

      花这点钱买莲花这部车,前驱手动,性价比好。谁米多能弄辆手动后驱,当然有福气。谁想用它来当家用轿车,还是选1.5L东安三菱那款。还是那句话,国内车价畸高,很无奈。大家一定理性,量力而行,切不可当冤大头。选择适合的代步工具。不要为了面子,10年不吃不喝,买了堆铁皮而已。哦,对了,还有车位……最后,导致生活品质下降。

帖子结尾,还有好戏。秦岭一行。咱也配合、配合网站的需求口味,求个精。美女、闺蜜,有合适机会再上了,众乐,独乐,孰乐呼?

秦岭深处有美景,油菜花盛开遍地,美不胜收。

山路视频

秦岭深处行车观光视频,复制链接:

 

无限风光在险峰,越过弯弯道道后,视野顿开阔,大好秦岭。 

器材:索爱LT 18i  光圈:嘿嘿  焦距  手机的  快门:傻瓜式  ISO: 快抓拍

陕西秦岭有一“龙脉”,风光独特。还有众多发卡弯道。器材:LG G3

之所谓“龙脉”,这在小说和史记中听过,但具体不知何物。这次秦岭中,还真的见识了一回。秦始皇陵位于龙脉额头之处,风光不是盖的。

壮观!古代劳动人民观天象,识地理的本领,技术领先。 那个时代世界领先,比NASA强的多。

古镇大道    谁有超大号反光板,补个光。一路上高速堵车,所以借国道,秦岭路段(全国最险要的几处山路)。

4月秦岭深处,油菜花盛开。此处山路平坦,沿河道弯曲行驶,一路上太阳照在弯弯的山路上 ,美美的。

器材:三星S3

山水一体

器材:三星S3 

古镇平面

古镇建筑历史悠久

人文风景融为一体

器材:三星S3 

沿途风光,赏菊、赏梅、赏花、赏秋香。

全文照片、视频,均为手机拍摄,画面不及单反和摄像,还请各位看官鼓励、鼓励,捧捧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