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德国:莱茵河的污染治理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莱茵河的流向及原因 【世界环境日】德国:莱茵河的污染治理之路

【世界环境日】德国:莱茵河的污染治理之路

2023-11-06 17: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环境日】德国:莱茵河的污染治理之路 国际新闻(原创)来源:央视网 2017年06月05日 15:14 A-A+ 二维码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一条以风光旖旎蜚声世界的河流——莱茵河。莱茵河流经欧洲中西部多个国家,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它也被誉为“欧洲母亲河”。虽然,如今的莱茵河有着清澈的河水和秀美的两岸风光,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莱茵河也曾一度被严重污染。那么,莱茵河的河水污染是如何治理的?央视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安妮·舒勒特。

莱茵河一角

莱茵河一角

  莱茵河全长约1300公里,沿岸居住着5000多万人口。20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莱茵河遭到了严重污染。位于德国西部的科布伦茨市,是莱茵河边的一座小城。由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9个莱茵河流经国所组成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总部就设立在这里。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安妮·舒勒特向记者讲述了莱茵河曾遭到污染的那段黑暗历史。

安妮·舒勒特

安妮·舒勒特

  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安妮·舒勒特:当时的情况非常不好,莱茵河的河水被重度污染,被人们称为“欧洲的下水道”。现在我们可以说,莱茵河是一条生命之河,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在那段时间里,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放,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打击。在污染最严重的70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河水污染也使旅游业和葡萄酒业遭受重创。安妮介绍,真正意义上的对莱茵河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开始于一次大事故后。

  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安妮·舒勒特:30多年前,1986年11月1日,发生了桑多兹污染事故。起因是这家化工厂的仓库发生火灾,有超过30吨的农药,随着大量的灭火用水排入莱茵河,导致下游超过400公里,河段内的生物全部死亡。

  这起事件发生后,法国、瑞士、德国共同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用以交换信息和紧急联络,并达成了一系列防治河水污染的相关协议。同时,各国从控制河流污染源入手,建立了大量污水处理厂,并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河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安妮·舒勒特:可以说为了在整个莱茵河流域,建立污水处理厂,一共花费了800多亿欧元。污水处理厂不仅连接了化工企业,还连接了各大市镇,现在96%以上的人口产生的污水,都有污水处理厂处理,而这也是我们河流的水质,能够恢复的主要原因。

  现在莱茵河流域共设立了56个水质监控站,定期监测水质,同时各国水污染防治部门也对企业的污水排放进行长期监督。安妮认为,充分的污水处理配以有效的监督机制,让莱茵河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美好。她希望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河流都不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从头开始就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发展之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