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三大民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莆田地域文化 莆仙三大民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莆仙三大民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莆仙三大民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莆仙话保留大量古汉语的古音,是中国最古老的声音之一,

              被学术界称为“古汉语语言的活化石”

 

     由于莆仙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称为“古汉语语言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莆仙话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兴化方言在中国的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语、闽越语音的结合体为主,并逐渐吸取现代语汇和一些外国语(如:莆田方言叫自行车车条叫“实不起”就是在英文里“spoke”的发音直译过来)为辅的地方话,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莆田地处偏僻与外界交往较少,于是从北方移民过来的先民,把古汉语带过来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今天的汉语比古汉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千年之前的古汉语在今天的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的古词汇,不愧是“古汉语语言的活化石”。

   莆田方言词汇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从中可以看出莆田方言的古老以及莆田文化的悠久历史。

  莆田方言中至今还保留下来千年前中原汉民族先民的“古音”和“土音”,例如:莆田方言管公鸡叫“鸡公”,管母鸡叫“鸡母”,管母猪叫“猪母”等等,据史料记载在千年前中原汉民族先民就是这么称呼的。如单音词中有称“锅”为“鼎”,称“绳”为“索”,称“筷子”为“箸”,称“问”为“勘”,“脚”为“骨交”,称“书”为“册”、称“晚”为“晏”、称“哭”为“吼”、称“蛋”为“卵”、称“立”为“企”、称“房”为“厝”、称“饭”与“糜”、称“藏”为“囥”,称“踩”为“蹂”、称“尝”为“味”等;双音词有“草草”指“随便”,“独步”指“唯一的方法”,“盘缠”指“旅费”,“叨承”指“多谢”,“灶下”指“厨房”,“何如”指“怎样”,“知晓”指“知道”;多音词有“大有缘”指“难得”,“下气苟容”指“谄媚”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从古籍史料中找到例证。又如一个十分普遍的小称词尾“囝”,莆田人不说“儿”或“子”,而用“囝”来指称。男孩是“丈夫囝”,女孩是“婶娘囝”,《集韵》说:“囝,闽人呼儿曰囝”,这说明闽语莆田方言的古老。而且本字无考的读音也很多,许多用普通话填词的歌曲都无法改用莆田方言演唱,如勉强唱出,也显得不伦不类。其原因就是莆田方言受北方方言影响相对较少,所以保留了许多古代语言特色。

    莆田方言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声音之一,保留了大量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入声,构成完整的八音。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莆田方言中可找到许多例证。这些唐以前中原古汉语的遗存在莆田方言中鲜活存在,并在日常生活中热热闹闹地传承下去。

    莆田话流行区域除莆田市的莆田县、仙游县、涵江区、城厢区、湄洲湾北岸、湄洲岛外,还分布在福清、永泰、惠安等市、县的部分村落。宋、元后,不少莆仙人因谋生或飘洋过海,或迁徙他乡,随着他们的足迹,兴化方言也被带到各地。远的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兴化方言的分布,近的如闽东、浙南沿海均发现兴化方言岛。在台湾,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不乏兴化方言的踪迹。

     莆田话在语音上的发音特点是,大部分词汇发音没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音调,学术界把莆田话音调归到第5音调,无前后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韵;无平卷舌音之分,仅有舌齿音,因此莆仙人说普通话常闹笑话。莆田话还有个音变特征。所谓音变就是某些字、词在同其他字、词连读时,语音发生了变化。虽然其他方言也有这个特征,但远比莆仙话来的简单。这也是莆仙话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莆田话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某些特点方面较其他汉语方言显著,国际音标中的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独特标志;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兴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在广化寺有两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石经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译本中的“伽、迦”等与兴化方言读音相同。

     莆田话中不仅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语音,也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词汇,一直被莆仙话继续沿用着,只是读音发生了变化而已。莆田话在词汇上除了大量继承古汉语词汇外,另一特点是词汇的通用性较其他汉语方言发达, 特别是动词。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达120多种不同意思的动作,仙游人的“装”字,几乎可代替所有动词使用。

    所以,莆仙方言和现行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外人确实会感到陌生。

 

 

二、莆仙戏: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莆仙方言口语的“语言活化石”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流行于莆田、惠安县北部等地。2006年,莆仙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戏是莆仙方言进行演唱的,采用当地的方言,改造当地的民间歌舞而成。莆仙戏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因此利用方言来研究戏曲史显然是重要的途径。一般来说,戏曲词汇比方言口语保守,反映较古层次的方言面貌。如莆仙人今天称母亲为娘、妈,但在莆仙戏中却称为“姊”。“姊”是古代称母之词。戏曲语言的保守性跟它主要是口耳相传的传统分不开,这一特点客观上给方言演变的历史层次提供了活的证据。同时,戏曲术语也会对方言的口语产生影响,当然,这个过程有时很不容易觉察。如明代姚邃《露书》谓:“打敌都,莆田语,不知何辞,亦不知所本。第徐文长《四声猿》中亦有此语。”查《四声猿狂鼓吏》杂剧中有唱词曰:“那里一个大鹧鸪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唱得好时犹自可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不好之时低打都打敌都。”看来低都是当时唱戏的衬词,所以可以随心变换为打敌都、低打都以配合节奏。因为在演唱中此语多次重复,所以后来进入方言以形容刁嚣难制者。今其他方言皆无此词,唯莆仙方言依然流行,足见明代戏剧活动之繁盛。

 

 

 

三、莆仙特色美食文化

  ----莆仙风俗习惯文化的“活化石”

 

     “莆田小吃”是莆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影响与莆田方言一样,是莆仙文化的“活化石”。例如:煎粿、红团、鱼丸等就享有盛誉,莆田有句口头禅:“红团,红团,家人吃了年年团圆年年红。”莆仙地区风味小吃,品种繁多,颇具地方传统特色,无论是本地人,或是到莆仙的中外游客,都为风味独特的兴化名菜和小吃所吸引。莆仙的风味小吃,其质优物美,色、香、味、形诸方面均极考究,尤注重于“味”。故莆田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谚。丰富多彩的兴化菜谱中,既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为特色,又以清鲜淡雅见长。各类菜皆讲究题目、内容和含义。并渗入地方历史、民俗、民情。有的风味食品,驰名全国,流芳海外。兴化米粉风味小吃,具有很浓厚的民俗趣味。莆田饮食的风味独好,乡人不忍离去。罗列莆田美食文化的部分“莆田特色小吃”如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