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员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做好药品养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药品盘点的流程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药品养护员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做好药品养护?

药品养护员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做好药品养护?

2024-06-27 0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⑤易挥发的药物:麻醉乙醚、乙醇、挥发油、樟脑、薄荷脑、碘仿、酊剂、十滴水等 。

⑥具熔化性的药物:以香果脂、可可豆脂为基质的栓剂,易发生共熔现象的药物(水合氯醛、樟脑、薄荷脑等) 。

⑦具升华性的药物:碘、碘仿、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 。

⑧易发生冻结的药物:含有药物的水剂、以稀醇作溶媒的制剂、鱼肝油乳、松节油搽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 。

⑨具吸附性的药物:淀粉、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等 。

⑩近效期、首营、已发现不合格的相邻批号的药品。

2.养护人员与职责

药品养护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养护员的工作需要质量管理、仓储保管、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要求各相关岗位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保证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① 质量管理人员(拿主意的、指导方向并监督,是其主管领导)负责对药品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考核,审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

② 仓储保管员是具体的执行者,协助养护人员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操作。根据养护员指示负责对库存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做好货位编号及色标管理),对仓间温湿度等储存条件(有效地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电子温湿度仪),发现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或接近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保温等措施进行有效调控,并记录。对库房的温、湿度条件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一般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进行管理,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③ 养护员定期(一般药品每季度一次,重点品种每月一次)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及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的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二、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1.药品储存的合理性

(药品选择仓库的地点准确,确保药品按规定的要求合理储存)

药品养护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对在库药品的分类储存、货垛码放、垛位间距、色标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巡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2.仓储条件监测与控制

主要包括:库内温湿度条件、药品储存设备的适宜性、药品避光和防鼠等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消费设施的运行状态。

库房监测没有节假日,药品经营企业在节假日也应安排值班人员,对仓库的储存条件进行监控。

3.库存药品质量的循环质量

除采取适当的保管、养护外,还必须经常地和定期地进行在库药品检查。通过检查及时了解药品的质量变化,以便采有效的防护措施。 现实工作中企业的检查方法都不同,特别是现在应用计算机管理,非常方便,如通过设置电子表格自动提醒近效期药品功能(设置离效期近6个月时就会在电脑表格中变成红色起到警示作用)。养护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定期对库存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循环养护检查。养护时应做好养护记录,对药品质量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检查方法有:

①随机检查法:当气候条件出现异常变化,遇高温、严寒、雨季或发现药品有质量变化迹象时,应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局部或全面检查:为避免漏查,应严格规定检查顺序,如按每个货架、货垛顺时针检查等。随机性大不利于及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及近效期药品。

②日查法:设专职养护员、每天巡查,非常细致,可以及时发现变质不合格药品及近效期药品,但费时、费力。

③月末清查法: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及近效期药品,但一次性清查量大,易出错。

④季末盘点法:季末盘点法,购进药品入库后三个月起进行第一次库存药品检查。

间隔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及近效期药品,错过处理最好时机。

⑤“三三四制”:每个季度三个月,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

4.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

药品养护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包括技术操作、设施设备、药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①养护员应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

②挂醒目的黄色标牌,并暂停发货并及时上报

③质量管理部核实、处理(2小时内)

④已销售的通知客户并召回

⑤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采取措施对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改进,从而有效地控制药品储存质量。

三、药品养护措施

要了解药品储存的要求,通过阅读说明书、和供货单位了解。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做好养护工作。有些企业的硬件设施设备比较先进,养护员在做工作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

采取何种养护措施应依据于该措施能否提供满足保持药品质量标准中“储藏”项下规定的条件,并考虑到药库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库药品的养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提供符合规定与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医疗机构应根据所进药品在温、湿度方面的储藏要求与数量情况,设立相对应的冷库(柜、箱)、阴凉库(柜、箱)及常温库(区、房)、特殊药品库。并配有温、湿度调节与监控设施。

(2)提供合适的、有效的避光条件对相当部分易受光线影响而引起质量下降的药品,应存放于已有避光措施的库房内,如悬挂深色窗帘(门帘)、库房不采取自然采光设计等。

(3)提供合适的、有效的防虫及防霉条件库房应保持其结构与外部环境的严密性,并配置适宜的、有效的防虫、防霉设施,通风口处应装有严密的金属滤网。

(4)提供必要的、有效的防火、防爆及通风条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提出了“另设仓库/单独存放,并采取必要 的安全措施”,同时还规定了药品仓库应具备通风、防火的条件。

(5)主要试剂及中药饮片的保管方法

◇ 中成药、化学药制剂

注射剂:水针剂应注意防冻;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温度过高易失效、变质,适宜冷藏。

片剂:注意防潮,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避光保存,片剂活性成分对光敏感,易受光照而变质。

胶囊剂:应控制温度,胶囊受热易吸潮粘连、变色,应存放于阴凉库。 水溶液剂、糖浆:水溶液剂应存放于常温库;糖浆剂宜阴暗保存。

软膏、霜剂:冬季应防冻,秋季宜常温库保存。

栓剂:温度过高(超过36、5℃)会融化变形,宜阴凉存放。

◇ 中药饮片

温度:温度在20度以上时,对含脂肪、树脂类、芳香气味的饮片有影响。适合阴凉库储存。

湿度:一般中药含水量为7-15%,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极易发霉。

空气:某些中药的某些成份易被挥发,如薄荷的变色和气味散失等。有些化学药制剂易被氧化,如维生素C等。

日光:日光对某些中药的色素有破坏作用。如黄芪晒后变白,槟榔片晒后变红等。

◇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

中药材、中药饮片作为药品中的一个特殊分类,由于其形态、成分、性能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异的几率、程度相对较大。因此,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的方法、标准及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其用用的手段也多样性。

按照养护目的的不同,在养护过程中要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为防止霉变腐烂,可采取晾晒、通风、干燥、吸湿、熏蒸、盐渍及冷藏等方法;为防止虫害,可采取曝晒、加热、冷藏、药物、熏蒸等方法;为防止药性的挥发,可采取密封、降温等方法;为防止变色、泛油可采取避光、降温等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药品养护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日益广泛,主要有降氧、远红外干燥、微波灭虫、电离辐射等方法。 对抗储存养护药材及药材饮片是利用一些中药材所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和特有驱虫防霉化学成分与易生虫、易发霉中药材共同存放,达到防治中药材及饮片虫蛀、霉变的养护方法。

四、药品养护档案与信息

企业应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收集、分析、传递养护过程中的信息资料。

1、药品养护档案

药品养护档案是指企业记录药品养护信息的档案资料,改进养护方法,积累技术资料的管理手段。其内容包括药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药品养护档案的品种应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一般应按年度调整确定。

2、养护质量信息

按照GSP规定,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的质量信息。以便质量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储存药品质量信息,合理调节库存药品的数量,保证经营药品符合质量要求,其报告内容应汇总该经营周期内经营品种的结构、数量、批次等项目,统计并分析储存养护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的相关指标,如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比率,进而提出养护工作改进的措施及目标。

文章仅供参考,具体的药品养护流程还需药企、药店按照GSP规定,根据各地的规定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

文章来源于百度文库

本文为转载,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

来源于:龙邦科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