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草业科学毕业论文 科学网

科学网

2023-04-23 02: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草学与草业的发展历程

已有 563 次阅读 2023-4-20 16:24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国草学与草业的发展历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内容通俗易懂,读之自然流畅;自古传颂至今,可谓千古绝唱;既是野草的颂歌,也是生命的赞歌。

草,无所不在,处处可见。草,矮小低微,默默无闻。草,生命顽强,无私奉献。草,用途广泛,作用巨大。但是,人类对草的重要性认识,我国对草的探讨研究,却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冷门变热门、逐渐发展壮大的漫长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类生活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小草日显重要,身价与日俱增,教学和研究内容逐渐拓宽,发展日益迅速。

牧草和草地作为一个学科,原本附属于畜牧业。自从1984年,草业的开拓者钱学森先生提出:“草业产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及草业的奠基者任继周先生提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之后,我国的草业科学和草业教育,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一)草学教学及人才培养

孙逢吉先生,1938年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开设牧草学课程,为我国传授草学的第一人。

王栋先生,1942年在西北农学院开设牧草学教学;1946年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农学院讲授牧草学和草原学。50年代,先后出版了《牧草学通论》、《草原管理学》和《牧草学各论》,并指导学生进行草原调查及野生牧草研究。王栋先生无疑是我国草学的奠基人。

贾慎修先生,1945年在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开设牧草概论;1950年起在北京农业大学从事草地学教学与科研,为我国草学及其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

孙醒东先生,1953年在河北农学院开设牧草栽培学课程。其后出版了《重要牧草栽培》、《国产牧草植物》和《重要绿肥作物栽培》,为我国牧草科学做出了传之不朽的贡献。

由于局部地区对草原利用过度,日显退化。为了保证畜牧业的稳定高速发展,合理利用与改良天然草场以及建立饲料基地,便成了当务之急。因此,造就专门科技人才从事上述工作,提上了日程。

1958年,在许令妊等先生的倡导下,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创办了我国首个草原专业。从此,我国开始成批的培养草原科学专门人才。

1972年,甘肃农业大学成立了我国首个草原系。

1981年,草原学第一批获批为硕士学位学科。

1984年,草原学第二批获批为博士学位学科,甘肃农大建立了我国首个草原学博士学位点。

1985年,周寿荣先生创办了我国南方最早的草学专业-四川农业大学草学专业。

1992年,甘肃农大建立了我国首个草业学院,下设6个系:草地资源与管理系、草地农学系、草坪工程系、植物病理系、昆虫学系和农药系。

1998年,教育部将草业科学升格为本科一级学科,设有7个专业,2002年增至15个,2004年增至23个,2010年达到32个。

2011年,草业科学研究生专业由二级学科晋升为研究生一级学科。到2017年,全国有草学硕士点30个、博士点15个。

21世纪,草业学院犹如雨后春笋,从2002至2021年,相关大学先后创建了10所草业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02)、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2006)、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201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20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2018)、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2018)、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2020)、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0 21)。此外,有草业专业的大学有:青海大学、宁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

为奖励草学研究的有功之臣,推动草业快速发展,中国草学会先后设置了王栋奖学金(2003)和中国草业科学技术奖(2010)。

(二)草地定位研究

草地定位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需要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气象等多学科参加。 

1955年,中科院在宁夏沙建立了我国首个与草相关的定位站-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的任继周先生建立了我国首个草原定位研究站-天祝高山草原站。

1964年,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建立了川西北草原工作站。

自1976年起,中科院开始建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其中与草有关的定位站有:青海海北高寒草甸站(1976年)、内蒙古草原站(1979)、新疆策勒沙漠站(1983)内蒙古奈曼沙漠化研究站(1985)、新疆阜康荒漠试验站(1987)、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站(1991)。  

2005年开始,科技部牵头组建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至今,与草有关的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河北沽源草地站、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区草地站、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站、山西五台山山地草甸站、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站、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站、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站、吉林松嫩草地站、甘肃甘南草原站、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站、青海三江源草地站、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站、云南香格里拉草地站、湖南南山草原站,以及山西长子精卫湖湿地站、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辽宁盘锦湿地站、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站、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站等。

(三)草地资源调查

1951年,王栋先生曾在甘肃山丹县大马营和裕固县皇城滩进行草原调查。

1951-1953年,贾慎修先生参加政务院和中科院组建的西藏工作队,对西藏地区的天然草地进行了考察。

1956-1965年,北京农大的贾慎修先生和中科院综考会廖国藩先生,先后参加新疆队和蒙宁队,对这两个自治区的草原资源进行了调查。这是对我国北方草地资源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调查。

1964-1965年,中科院综考会杜占池等参加中科院西南队,先后考察了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和铜仁专区、云南省的楚雄地区和大理自治州,以及四川省的西昌地区进行了草地资源考察。这是对我国南方亚热带草地资源首次进行的区域性调查。

自1973年开始,贾慎修先生曾先后考察了我国南方山地草地、冀北山区草地、坝上草原及内蒙古农牧文错地带的草地。

全国性草原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第一次始于1980年,由农业部组织实施,在中科院综考会廖国藩和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刘起主持下,历史10载,完成了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第二次于2017-2018年进行,开展了草地资源清查。第三次,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自2019年开始,实施了以综合植被覆盖指数为主的草原资源专项调查。

(四)草坪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坪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愈来愈受关注,身价日益提高。目前,与草坪有关的大学有18所之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五)草地研究机构

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了我国首个草原研究所。

1978年四川省成立草原研究所,1981年甘肃成立草原生态研究所,1986年祝廷成先生等创建了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其后,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甘肃农业大学(1996年)、兰州大学(2018年)、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2001)、宁夏农林科学院(2022),陆续成立了草原(或草地)方面的研究所。

(六)草学和草业论著

  从论著,亦可明显看出草学和草业的发展轨迹。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专著达10余部之多,源于相关作者40年代的研究积累。60-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见相关著作出版。从80年代起,此类著作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不足10部,90年代10余部;21世纪0年代30余部,10年代40余部,进入20年代的2年中,出版了近20部。

在众多的专著作者中,任继周先生出类拔萃,硕果累累,出版专著达20部之多,发表论文约250篇,内容几乎囊括了草业的各个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

此外,草学和草业的论文,浩如烟海,难以统计。现仅列出各专业发表的首篇。据粗略统计,20世纪:50年代11篇,60年代10篇,70年代5篇,80年代49篇,90年代12篇;21世纪:0年代5篇,10年代1篇。

(1)专著

20世纪50年代:《牧草学通论》(1950,王栋)、《动物营养学》(1951,王栋)、《草田轮作的理论和实施》(1953,王栋)、《家畜饲养概要》(1954,王栋)、《重要牧草栽培》(1954,孙醒东)、《皇城滩、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1954,任继周)、《草原管理学》(1955,王栋)、《草原类型学》(1955,王栋)、《国产牧草植物》(1955,孙醒东等)、《牧草学各论》(1956,王栋)、《重要绿肥作物栽培》(1958,孙醒东)。

20世纪60年代:空白。

20世纪70年代:空白。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天然草场》(1980,廖国藩等)、《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1981,许令妊等)、《中国草原资源及其培育利用》(1982,胡自治等)、《中国南方草场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1981,廖国藩等)、《北方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1986,章祖同等)、《贵州草地》(1987,苏大学等)、《中国饲用植物志(第1卷)》(1987,贾慎修等)、《草地生态研究方法》(1988,姜恕等)、《中国饲用植物志(第2卷)》(1989,贾慎修等)。

20世纪90年代:《中国草场资源图集》(1990,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北方草场资源调查办公室)、《西南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基地建设》(1991,黄文秀等)、《中国饲用植物志(第3卷)》(1991,贾慎修等)、《中国饲用植物志(第4卷)》(1992,贾慎修等)、《草原改良与利用》(1993,陕西省仪祉农校)、《中国草地资源数据》(1994,孟有达)、《西藏自治区草地资源》(1994,苏大学等)、《中国饲用植物志)(第5、6卷)》(1995,贾慎修等)、《草地生态学》(1995,周寿荣)、《中国草地资源》(1996,廖国藩等)、《草地生态与生产》(1997,樊江文等)、《实用牧草种子学》(1997.韩建国)、《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1999,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等。

21世纪0年代:《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2000,胡自治)、《牧草种子学》(2000.韩建国)、《海南饲用植物志》(2000,刘国道)、《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2000,许鹏等)、《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2001,云锦凤)、《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2001,陈宝书}、《中国草地饲用植物染色体研究》(2001,阎贵兴等)、《优质牧草的种植与利用》(2002.张伟)、《优质牧草栽培与利用》(2002,张伟)、《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2002,胡自治)、《牧草种子生产技术》(2003,曹致中)、《饲草生产学》(2003,沈益新)、《牧草育种技术》(2004,云锦凤等)、《中国农业系统发展史》(2004,任继周)、《中国农业伦理学史料汇编》(2004,任继周等)、《草原合理利用与草原类型》(2004,任继周)、《野生牧草引种驯化》(2004,苏加楷等)、《野生牧草的引种驯化》(2004,苏加楷等)、《非粮型饲料高效生产技术》(2004,董玉珍等)、《旱生牧草应用研究》(2004)、《旱生牧草利用与研究》(2004,贾明)、《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草地畜牧业现代技术》(2004,汪玺)、《羊草生物生态学》(2004,陈佐忠)、《牧草栽培学》(2006,王贤等)、《草原生产力与草地农业系统》(2005,任继周)、《青藏高原甘南生态经济示范区研究》(2005,胡自治)、《牧草栽培学》(2006,王贤)、《内蒙古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6,刘永志等)、《草业系统耦合与生态生产力》(2007,任继周)、《草业大辞典》(2008,任继周)、《中国审定登记草品种集》(2008,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原学和草原调查规划》(2009,任继周)、《草业琐谈》(2009,任继周)、《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09,张英俊等)、《草坪学通论》(2009,张自和等)、《草地学(第三版)》(2009,韩建国)等。

21世纪10年代:《草业科学系列专著-禾本科牧草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2010,米福贵等)、《草地学》(2010,毛培胜)、《草地生态学》(2010,刘洪来)、《禾本科牧草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2010,米福贵等)、《干旱荒漠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2010,周志宇等)、《饲草生产》(2010,贾玉山等)、《草业科学系列专著-针茅属植物分子生态学》(2011,韩冰等)、《草地生态化学和草地农业生态学》(2011,任继周)、《牧草倍性育种原理与技术》(2011,周禾等)、《熔岩山区的绿色希望-中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考察报告》(2011,任继周等)、《荒漠草原定位研究》(2011,韩国栋等)、《湖北省常见牧草名录》(2011,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草产品质量检测学》(2011,贾玉山等)、《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011 田福平)、《草原分类学概论》(2012,胡自治)、《中国北方草产品》(2012,贾玉山等)、《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2012,任继周)、《中国半干旱草原的恢复治理与可持续利用》(2012,金昌杰等)、《呼伦贝尔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草业》(2012,杨殿林等)、《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2012,贾玉山等)、《中国草地资源调查与地图编制》(2013,苏大学等)、《中国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研究》(2013,卫智军)、《黄土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研究》(2014,程积民等)、《青藏高原高寒人工草地生产-生态范式》(2013,董世魁等)、《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2014,任继周)、《中国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研究》(2014,科学出版社)、《草地可持续性管理》(2014,赵萌莉)、《食物安全与草地农业》(2015,任继周)、《中国农业伦理学史料汇编》(2015,任继周)、《海南莎草科饲用植物志》(2016,杨虎彪》、《北方常见牧草种子、种苗特征及萌发特征研究》(2017,曲善民等)、《中国草业教育史》(2017,胡自治)、《中国西部天然草地疯草概论》(2018,刘建枝等)、《草业科学研究方法》(2018,任继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2018,任继周)、《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2018,任继周)、《草原生态与牧草倍性育种》(2018,田福平)、《草业良种良法配套手册(2018)》(2019,全国畜牧总站)、《苜蓿青贮高效生产利用技术》(2019,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问答》(2019,贾春林等)、《甘肃天然牧草与主要栽培植物图谱》(2019,田福平等)、《旱生牧草新品种选育指南》(田福平)、《松嫩草甸草原与宁夏荒漠化草原生态系统绵羊放牧与管理研究》(2019,杨智明等)等。

21世纪20年代:《草业科学论纲》(2020,任继周)、《中国农业系统发展史》(2020,任继周)、《中国农业伦理学(1)》(2020,任继周)、《中国草原与荒漠鸟类》(2020,邢莲莲)、《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2020,高海秀等)、《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2020,徐庆国)、《贵州常见野生牧草营养价值评定》(2020,韩勇)、《呼伦贝尔牧草饲料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2020,陈申宽)、《现代草畜实用新技术》(2020,张成虎等)、《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2021,任继周)、《新疆昌吉州草类植物资源及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技》(2021,田福平等)、《典型草原天然牧草收获关键技术研究》(2021,王伟等)、《牧草种子学》(2021,毛培胜)、《饲草栽培与利用技术》(2021,詹秋文等)、《乡土草抗逆生物学》(2021,南志标)、《中国南方牧草志(第一、二卷)》(2021,刘国道等)、《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植被和土壤退化机制》(2022,安慧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模式》(2022,董世魁等)、《种草养畜禽关键技术彩图详解》(2022,张桂国等)等。

(2)首篇论文  

20世纪50年代:

首篇研究牧草形态的论文:《橡膠草的研究 部分Ⅰ.新疆产橡膠草的形态观察》(1951,罗士苇等)。

首篇研究绿肥草本植物的论文:《绿肥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1952,茹皆耀)。

首篇草原畜牧业简介的论文:我国草原區畜牧業概况和改進意見(1953,王棟)

首次揭示西藏高寒草原特征的论文:《西藏高原自然概况》(1953,贾慎修)。

首篇草原分区轮牧的论文:藏羊羣自由放牧與分區輪牧的觀察(1954,任继周等)

首篇研究草田耕作制的论文:草田耕作制及其在我国试行的情况(1954,孙醒东)。

首篇研究草原毒草论文:西北草原上几种常见的毒草(1954,任继周)

首篇草地生态论文:《黑龙江省萨尔图附近植被的初步分析》(1955,祝廷成)。

首篇研究干草调制的论文:青干草调制问题(1955,熊德邵等)。

首篇牧草栽培试验的论文:武汉地区苜蓿栽培试验初步总结报告(1956,吴仁润等)。

首次草原类型的论文:按照苏联先进理论划分我国草原类型的原则之商榷——以甘肃省中部草原为例试行划分首篇草原植被简介的论文(1957,任继周)

20世纪60年代:

首篇研究草原植被的论文:内蒙古草原区植被概貌(1960,刘钟龄)

首篇研究绿肥根系的论文:华北地区重要绿肥作物根系的研究(1962,孙醒东等)。

首篇微量元素对饲草增殖影响的论文:微量元素对藻类增殖的影响(1962, 胡自治)。

首篇研究草坪的论文:《北京地区三种草坪植物绿化效果的观察》(1963,胡叔良)

首篇啮齿动物对草原影响的论文:啮齿动物对草原的影响和调查方法的初步探讨(1963,张荣祖等)

首篇论述草原建设的论文:我国东部四大草原的建设问题(1964,孙醒东)

首篇草原群落研究方法的论文:关于草原羣落研究中样方面积大小的初步探讨(1964,楊宝珍等)。

首篇研究草原群落水分生态的论文:《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草原区羊草、丛生禾草群落水分生态的初步研究》(1964,李博等)。

首篇人工草地施肥实验的研究:《微量元素根外追肥对留种綠肥的增产效果》(1964,陈举鳴)。

首篇研究草原产草量动态的论文:《东北羊草草原产草量动态的观测》(1964,祝廷成等)

20世纪70年代:

首篇研究草原虫害的论文:《低毒新农药防治草原蝗虫和毛虫的药效试验》(1976)。

首篇研究草地热量平衡的论文:海拉尔东部开垦地与草场地表热量平衡及其对尘埃输送的影响(1978,谢贤群等)

首篇天然草原施肥实验研究的论文:《呼伦贝尔羊草草原施用微量元素试验报告》(1979,刘正学)。

首篇研究草地演替的论文:《关于草地类型及其演替现状的调查》(1979,赵光明)。

首篇研究牧草叶片解刨的论文:大米草生物学特性 (Ⅰ)叶解剖结构的初步观察(1979,王慧姬等)。

20世纪80年代:

首篇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的论文:《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981,贾慎修)。

首篇研究西藏草地类型的论文:《西藏草地分类的初步研究》(1981,邓立友)。

首篇研究草原光能资源的论文:《呼伦贝尔草原的光能资源》(1981,谢贤群)。

首篇牧草育种论文:《高牛尾草的选育和栽培品种》(1981,吴仁润等)。

首篇论述草原牧草品种的论文:温带草原优良牧草品种引进的补播技术(1981,刘富渊等)

首篇研究草原害虫的论文:试论草原害虫的发生与防治(1981,吴亚等)。

首篇探讨草地开发利用的论文:对我国南方草山开发利用问题的初步探讨(1981,吴仁润等)。

首篇草原第二性生产力的论文:草原第二性生产能力的评定(1982,任继周)

首篇灌水改良草原研究的论文:《荒漠化草原灌溉改良方法的研究》(1982,刘亚田等)。

首篇探讨光合测定车的论文:光合测定车及其应用(1982,盛修武等)。

首篇研究草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论文:《羊草光合生态特性的研究》(1983,杜占池等。

首篇研究牧草抗热性的论文:羊草(Leymus chinensis)抗热性的初步观察(1983,宋炳煜等)。

首篇研究草原植物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论文:《内蒙羊草草原群落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1983,戚秋慧等)。

首篇研究草地资源数据库的论文:《关于我国草地资源数据库的研究》(1983,苏大学等)。

首篇研究草原氮素储量的论文: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氮素贮量及其分配(1983,陈佐忠等)

首篇研究牧草化学元素特征的论文: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十二种豆科牧草的元素化学特征(1983,陈佐忠等)。

首篇研究草地营养元素循环的论文:《英国Hampsfell的蕨菜草地生态系统的营养元素循环》(1983,陈灵芝)。

首篇评价西藏草地资源的研究:《西藏草地类型及其资源评价》(1983,邓立友等。

首篇研究草原蝗虫食性的论文: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食性的研究1.罩笼供食下的取食特性(1983,李鸿昌等)。

首篇论述草原生产潜力的论文:《论草原生产潜力及其挖掘的途径》(1983,李博等)。

首篇探讨草原生产潜力的论文:论草原生产潜力及其挖掘的途径(1983,李博等)

首篇研究牧草病害的论文:《大规模种草时应当注意牧草的病害问题》(1983,刘若)。

首篇研究牧草抗热性的论文:羊草Leymus chinensis抗热性的初步观察(1983,宋炳煜等)。

首篇草地农业系统:建立草地农业系统 保证战略转变实现(1984,胡自治)。

首篇草地区划:谈中国草地区划问题(1984,章祖同)。

首篇研究沙地植物蒸腾的论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沙地植物的蒸腾特点》(1984,宋炳煜等)。

首篇将南方草地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论文:《南方草山是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1984,任继周)。

首篇提出草业概念的论文:《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1984,钱学森)。

首篇放牧对草原微生物影响的论文:草原放牧对羊草草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1984,杨靖青等)

首篇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草业的论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看草业的发生与发展》(1985,任继周)。

首篇草地草畜系统氮循环的论文:高山草地—绵羊系统的氮循环(1986,任继周等)

首篇研究草甸生产力的论文:《中天山北坡山地草甸草场生产力及饲用植物的评价》(1986,蒋瑞芬)。

首篇研究草原凋落物分解的论文:东北羊草草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其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研究(1986,杨靖春等)

首篇研究草原群落数量生态的论文:库木库里盆地高寒草原群落的数量分类(1986,张希明)。

首篇研究草原植物种群叶面积指数的论文:羊草种群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初步观测(1986,张军)。

首篇研究牧草种质资源的论文:云南牧草、饲用植物种质资源考察初报(1986,吴仁润等)。

首篇研究人工草地退化的论文:贵州山区人工草地退化原因及更新方法研究(1987,任继周等)

首篇研究草原火灾的论文;《浅析草原火灾的原因及预防》(1987,阎登云)。

首篇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的论文:《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多年生牧草育种》(1988,周名海等)。

首篇区域性草地资源图编制的研究:《四川省草地资源图的编制》(1988,姜跃祖)。

首篇研究草甸光能转化的论文:天祝高寒珠芽蓼草甸初级生产力的研究Ⅰ.生物量动态及光能转化率(1988,胡自治等。

首篇探讨我国草原植物光合作用午间降低原因的论文:《土壤干旱条件下羊草和大针茅光合作用午间降低内因的研究》(1988,杜占池等)。

首篇研究草原群落演替的论文:山地草原人工草场植物群落演替动态(1988,杜国祯)

首篇研究草原微生物的论文:东北羊草草原微生物在能流中作用的研究——常微分方程稳定性在能流上的应用(1988,杨靖春等)。

首篇研究草原植物光合季节动态的论文:《不同生长时期羊草大针茅光合速率与气温关系的比较研究》(1989,杨宗贵等)。

首篇研究草地补播的论文:《补播是改良退化草地的有效途径》(1989,贾慎修)。

首篇研究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的论文: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研究(1989,杨靖春等)。

首篇研究草原蒸腾的论文:羊草群落水分状况的初步研究(1989常杰等)。

首篇研究天然草地营养物质循环的论文:草地土壤-植被系统的产力及其营养物质循环(1989,张小川等)

20世纪90年代:

首篇研究人工草地演替的论文:甘南山地草原人工草场的演替(1990,张大勇等)。

首篇研究牧草加工的论文:《北漂市牧草加工利用成效显著》(1990,张吉涛)。

首篇建立草地资源数学模型的论文:《亚热带草地资源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1991,徐泽荣等)。

首篇研究果草复合系统的论文:亚热带低山区果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1992,徐泽荣)

首篇研究草原植物呼吸生态特征的论文:《羊草呼吸作用与温度、光照和土壤水分的关系》(1993,杜占池等)。

首篇建立草地生物量动态数学模型的论文:《天然草地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动态数学模型》(1993,樊守义)。

首篇研究放牧对草原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论文:放牧影响下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1993,李永宏)

首篇研究草甸群落垂直结构的论文:甘南亚高山草甸群落垂直结构的季节动态(1994,赵松岭等)。

首篇研究人工草地化学元素在土-草-畜之间循环的论文:《亚热带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土壤—牧草—家畜中微量元素循环规律》(1995,傅林谦等)。

首篇研究全国草地资源图编制的论文:《1:1000000中国草地资源图的编制与研究》(1996,苏大学)。

首篇研究草地叶面积指数动态的论文:草地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季节动态的研究(1997,杨云贵)

首篇研究人工草地元素生物循环的论文:《红三叶人工草地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1998,杜占池)。

21世纪0年代:

首篇评价全国各类人工牧地营养价值的论文:《我国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价值评价》(2001,杜占池)。

首篇以能量作指标对全国不同自然区域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生物生产力进行评价的论文:《中国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的生产能力及其开发》(2002,杜占池)。

首篇草地牧业生态经济的论文:高寒草地牧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价值流的定量分析(2002,惠苍等)。

首篇研究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论文: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研究(覃光莲等)。

首篇详论草原、草地和牧地之异同的论文:《草原、草地和牧地辨析》(2009,杜占池)。

21世纪10年代:

首篇论述草类能源植物的论文:《能源植物新看点-草类能源植物》(2010,李平等)。

上述草学和草业论著共计128部,首篇论文93篇,均为初步统计,尚有待各位同仁指正和补充。

(七)草原组织机构-草原学会的发展

1979年,中国草原学会成立,贾慎修先生首任理事长。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创办了我国首个草原专刊《中国草原》,贾慎修先生任杂志主编。其后,1980年四川草原研究所创办《四川草原》,198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创办《草业科学》,1990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创办《草业学报》,1991年中国农业大学创办《草地学报》。2002年更名为中国草学会。

1980年,学会之下设立了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其后,又陆续设置了17个专业委员会,依次为:牧草育种专业(1981)、草坪专业(1982)、草地资源与利用专业(1983)、草地生态专业(1984)、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987)、自然灾害和火风险分析与防控专业(1994)、牧草遗传资源专业(1995)、草地植保专业(2002)、教育专业(2006)、青年工作专业(2007)、草业生物技术(2013)、能源草类专业(2013)、草地管理专业(2017)、农业伦理学(2017)、草产品加工专业(2017)、草业经济与政策专业(2017)、草业机械专业。

(八)草产品加工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草产品加工微乎其微。90年代之后,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政策,随之产生了许多大型牧草加工企业。随着全国生态建设规模的扩大,牧草资源增加,牧草的收获加工、产品加工、青储加工等草产品加工产业亦快速发展。牧草加工产业发展最快的是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其次为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已达300多家,分布在21个省区。其中年加工5万吨以上的有33家。

(九)草原部门的中央领导机构

20世纪50年代,草原属于农业部畜牧兽医司畜牧处管理。60年代,成立草原处。

21世纪,为适应草业的迅速发展,行政管理部门亦随之跟进,成立了草原司。2018年创建国家自然资源部林业和草原局。自此林业草业并驾齐驱,小草大树等量齐观。

俱往矣,小草由冷变热,逐步壮大。看今朝,草业飞速发展,蒸蒸日上。望未来,草业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664-1384987.html 上一篇:《千字散文》(10)贝加尔湖科考记 收藏 IP: 123.113.47.*| 热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