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荀子成相篇名词解释 教育学

教育学

2023-10-22 15: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教育学 | 名词解释每日一句 08 【虚一而静】

【虚一而静】

荀子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一”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要用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虽然荀子的“虚一而静”认识论思想有一定的局限,但还是展现了巨大的理论魅力,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影响尤为突出。

难度系数:★★☆☆☆ 重要系数:★★☆☆☆

内容扩展

【内容声明】

以下内容是提供参考,背景知识参考来自历史书籍、考研书籍、百度等,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记忆。每天看一看,加深记忆。2020考研加油,有问题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出纠正,谢谢!

【记关键词】

荀子 - 强调要专心学习- 虚 (虚心)一(专心)而静(静心)-历史影响(糖和巴掌相结合)

以后对于评价、历史影响,一般都是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总之要扬抑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扇一巴掌给颗糖的原理。

【背景知识】

虚一而静出自《荀子·解蔽》篇又作”虚壹而静“。

“虚”,指虚心,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一”,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 荀子 告诉我们要做到清明,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

荀子论曰:“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说的是只有虚心、专一,安静,才能达到清晰、明净的思想意识境界(不被世间各种假相所蒙蔽)。进入这种境界,世界万物没有不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的都能加以归类、排列次序,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个名词解释不是很重要,大家可以看看,关键词中的几个字记下来即可,还有谁提出来的要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