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形象与模仿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茶花女的作品影响 茶花女形象与模仿艺术

茶花女形象与模仿艺术

2024-04-20 1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喜欢 0

阅读量:

35

作者:

张苗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为研究主题,并分析其与中国相关领域作品的联系和影响。以中国清末作家钟心清的《新茶花》为切入点,两者的契合点建立在模仿艺术上,保持各自的独特性,但又同时有明显的模仿艺术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两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各方面的关联和不同,从新颖独到的研究角度对中法两部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加深化茶花女这一艺术形象,以及以茶花女为代表的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高级交际花的生存状态和感情生活,探究边缘人物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中法文化的差异,中法思想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上的表现由此研究可充分体现无疑。具体到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意识,都在研究过程中一一呈现,并被深入剖析。 此外,这一研究主题,也可以解决很多目前存在的中西思想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深层问题,当然,在揭示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多方面原因的同时,我们也对两国社会边缘人物精神层面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这种特殊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发展,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社会的成长与进步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和必定要付出的代价。 并不仅仅停留在强调人物形象的相似和相异方面,而更加注重当时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这个小范围的对《茶花女》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模仿写作。这并不是一种偷工减料的写作,而是基于某部非本国作品的创作活动。因为人物和故事均被放置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作者本意是要传达与原作相通的理念,塑造具有相似气质和性格的人物。这一特殊的创作活动,在当时中国还不开放互通的背景下,无疑是起到了传播法国文学的作用,并推动了法国乃至西方小说等文学作品传入中国,开阔国民的眼界,了解更广泛世界里的人文和生活形态,从而也促进了中国文学多样性的发展。 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对比基础上,找出两国不同的审美观,进而另辟蹊径从医学方面分析阐述肺结核等疾病的病理,从而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国文化是如何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两女主人公身上共有的病症现象,身体的疾病痛苦是如何使女主人公的形象变得更加楚楚动人,使其品质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从中发掘不同的文学解读理念。 深入探究这一模仿艺术,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两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各方面的关联和不同,从新颖独到的研究角度对中法两部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加深化茶花女这一艺术形象,以及以茶花女为代表的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高级交际花的生存状态和感情生活,探究边缘人物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中法文化的差异,中法思想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上的表现由此研究可充分体现无疑。具体到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意识,都在研究过程中一一呈现,并被深入剖析。 通过这种对比研究,来发掘两种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两段同样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引起大家对社会边缘阶层的生活状态的进一步关注和理解。同时,指出“茶花女”的言行虽然是高级交际花的言行,但她的深层品质确是所谓的大家闺秀都不具备的,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和忠诚,反而更加强烈和真挚。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心灵品质与社会地位的极大反差。

展开

关键词:

中法文学形象 模仿艺术 社会变革 茶花女

DOI:

CNKI:CDMD:2.2009.17295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