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茶叶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04-24 1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乡镇人民政府,芹阳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茶业提质增效、茶农持续增收,助推我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地,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文件精神,结合开化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高端茶引品牌价值、大众茶促百姓增收”为发展思路,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生产方式转变提升为手段,以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提升为追求,努力构建生态化、品质化、融合化、市场化的产业结构,实现茶资源全价利用、茶产业全链开发、茶品牌全城共建、茶效益全民共享。

二、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红绿并进”发展理念,以“稳中有进、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途径,强化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主体培育、品牌引领,加快龙顶茶全产业链建设,深入推进茶产业生态化、标准化、市场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茶产业总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到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茶叶一产产值突破16亿元;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4万亩,新建标准化茶厂20家,SC认证企业达到45家;建成茶叶特色强镇3个,培育形成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0家;引导建设一批茶旅融合基地,茶叶全行业产值超40亿元,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到4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我县由龙顶名茶之乡向茶业综合强县转变。

三、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综合运用安全投入、生态技术、信息技术、绿色防控等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坚持文化引领,丰富产业内涵。以文化引领茶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升级的发展模式,将品质意识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培育文化内涵深、质量效益优、发展可持续的产品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产业效益。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换力度,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扩量,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培育新增长点,提高产品质量效益。

—坚持品牌带动,提升产业层次。实施品牌战略规划,推动市场建设,着力打造“开化龙顶+钱江源”双区域公用品牌,扩大“开化龙顶”“钱江源开门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茶业领军企业。

—坚持统筹融合,拓展产业空间。将茶元素深度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进茶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扩展,推动茶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与城乡建设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提高茶产业发展的延展度和丰富性。

四、主要工作

(一)实施良种繁育工程

按照“引进一批、选育一批、推广一批”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开化龙顶、钱江源开门红适制性品种,通过基地标准化提升、品种特色化选育、良种化更迭,不断调整我县茶树品种结构,从品种源头提升茶叶品质。

1.巩固茶园基础。持续开展茶产业“三改三提”五年行动计划,按照“三改三提”目标任务,选择基础好、区域优势突出的茶叶生产基地,按照集中连片原则,提升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新建高标准茶园5000亩,确保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

2.引进优良品种。加快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拥有全国各地100种优良品种的百种园、用于保存县内外优质种质资源的种植资源圃,以及用于良种繁育的母本园,引进龙井43、中茶108、春雨一号等茶树主推品种。到2025年,全县茶树良种率达到65%。

3.加快品种选育。依托中茶所,持续开展“开化龙顶品种选育”和“开化龙顶适制性品种筛选”课题研究,对已筛选培育出的中龙22、中龙113、中茗2807等3个本地特色新品种进行品种登记,并选择最优品种作为全县当家品种“龙顶1号”,推动县域内品种更迭,促进茶叶品质化、特色化、地域化发展。

(二)实施质量管控工程

依托“中国生态茶之乡”,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为核心,打造全域绿色原材料基地,通过精准化防控措施,实现资源利用生态高效、产品供给优质安全、产地环境绿色清洁、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1.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强化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拓展投入品减量增效路径,加强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严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到2025年,高质量培育茶叶“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13家。

2.构建“精准防控”体系。以“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打造、“全县域”绿色发展方式引领的“四全”目标为指导,打造精准防控茶园、数字化智慧茶园、有机生态茶园、茶旅融合四个示范区样板,到2025年,建成绿色防控技术核心茶园3000亩,完成26家茶叶主体绿色食品认证,逐步实现我县茶叶基地“全域绿色”。

3.加快推进“SC认证”。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打造清洁化、智能化的加工流水线,推行茶叶清洁加工,提升茶叶加工品质,结合全县茶厂加工布点规划,以村集体为单位,新建或改造一批标准化茶厂。严格茶叶质量标准认证制度,鼓励规模茶企(专业合作社)开展“SC”认证,提升生产加工条件,到2025年,全县“SC”认证茶企达45家。

(三)实施品质提升工程

推进加工规范标准化、加工链条延伸化、加工效益多元化,保障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类、厚植产品内涵、提高产品效益,切实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1.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坚持“标准兴茶”“质量强茶”,制定开化龙顶、钱江源“开门红”加工技术规程市级标准,完善开化龙顶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茶叶生产加工、质量标准,推动茶叶标准化生产。

2.推动产品链条延伸。细分消费群体,打造高、中、低端相结合的产品结构,在生产开化龙顶、钱江源“开门红”等名优茶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开发中端茶品,开发符合青年消费习惯的抹茶,速溶茶,胶囊茶、茶盖、茶饮料、茶食品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全力拓宽开化龙顶消费市场。

3.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建茶叶技术服务队,定期下乡开展指导,服务茶农,计划每年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培训3000人次,进一步提升茶农基本加工素养,提升产品加工质量。

(四)实施主体培育工程

坚持龙头带动,大力引进和培育茶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一批资金雄厚、潜力大、具有产业种植、加工等方面优势的企业,不断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茶叶种植大户。引导茶叶企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做强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对现有茶企、茶厂、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整合重组,打造重点茶叶龙头企业。到2025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引导重点茶企、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组建茶产业联盟,推进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策略同向和行业自律。

2.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增强规模茶企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农户抱团发展的格局。以产业集聚化为导向,构建“茶农采摘鲜叶+专业合作社制茶+龙头企业跑市场”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社会化分工体系建设。

3.吸引县外资本注入。鼓励引导域外产业资本、行业龙头、上市国企与县内企业合作。通过引流华祥苑、艺福堂等多家大企业入驻,依托对方平台和资源,推动开化茶产业迈向更大的市场。

(五)实施市场拓展工程

多渠道拓展茶叶市场,构建县内外销售网,紧跟新兴市场趋势,创建新型销售平台,多点着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打通销售网络。

1.加快县域外市场拓展。巩固长三角市场,以济南为桥头堡,主攻北京、天津等北方大城市。鼓励茶企进大型商超、商场,到2025年,在县外开设开化龙顶门店(点)100家。

2.壮大提升县域市场。加快县内高端茶叶交易市场的谋划,打造一个集茶叶历史与工艺展示、数字管理、茶表演、茶具展示、休闲品茶、展销、茶艺培训、茶学研究、观光旅游接待于一体的茶旅互融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配套冷链仓储设施,完善整个茶叶交易链条,形成贸易闭环,实现茶叶可持续销售供给。

3.推进茶叶电商销售。推进“茶+互联网”等行动,对茶叶线上销售进行政策扶持,鼓励广大茶企、茶农积极利用淘宝、天猫等线上交易平台和网红、抖音、微商等模式手段,开展直播卖茶、扩展线上销售。依托现有的大型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富有特色的“网上茶市”、“特产馆”等,发展茶叶电商销售。

(六)实施品牌打造工程

实施系统品牌战略,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加快形成“开化龙顶”“钱江源开门红”两大品牌的品牌形象,构建品牌价值体系。严格品牌管理保护,加强茶叶品牌商标、标识的监管和依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

1.制定品牌发展规划。以品牌化发展为思路,分别设计“开化龙顶”与“钱江源开门红”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架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管理体系及战略路径等,设计特色化的形象体系、统一渠道、统一传播,制定“开化龙顶”与“钱江源开门红”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从顶层规划品牌发展路径。

2.规范公用品牌管理。制定“开化龙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钱江源开门红”商标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品牌运作模式、商标授权要求、申请使用程序等,建立健全商标常态化管理机制规,规范证明商标使用,加大打假维权力度,强化执法检查。推行诚信承诺,由名茶协会开展信用评星评定,每年评定诚信茶农10户、星级茶企5个。

3.加强包装物流通管理。规范包装物市场流通管理,全面升级顶级茶及茶叶公用包装设计,建立茶叶分级制度,对不同等级产品进行分级分类包装,推动茶包装提档升级,提升市场品牌价值。

(七)实施营销保障工程

实施名茶名牌战略,加大县内外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的品牌宣传力度。与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加强合作,唱响开化茶产业最强音。

1.强化县内宣传。每两年举办一次“茶王争霸赛”系列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开茶节、茶商大会、评鉴会”等系列县内茶事活动,进一步凝聚县内茶人合力,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2.鼓励县外推介。鼓励茶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省绿茶博览会、农博会等有影响的展会,前往杭州、上海、宁波、济南等重点城市开展高质量开化龙顶品牌推介活动。

3.加强媒体合作。与中央、省级媒体加强合作,开展开化龙顶宣传推广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在机场、重要车站、港口码头和重要交通干线上,设立具有一定水准的开化龙顶专题广告。

(八)实施数字产业工程

以数字化为抓手,实现茶产业改革和创新发展,建立可追溯的茶园体系建设,推进智慧茶园、智慧茶厂和智慧茶城的建设,推动茶园智能化发展、产品追溯化管理、产业集群化提升,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推进智慧茶园。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通过数字化茶园运营控制中心、虫情测报系统、茶树水肥营养系统的打造,实现茶园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计划到2025年,打造智慧茶园3-5个。

2.开展产品溯源。推进茶园证建设,对全县茶园进行新一轮调查摸底,弄清存量,对符合条件的茶园经营主体颁发开化龙顶茶园证,经营主体设立相应数字身份证,根据确权面积,核定开化龙顶总产量,控制开化龙顶包装物数量,确保原产地开化龙顶来源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以数字化为抓手,新建5个地标产品区块链+物联网示范茶园,实现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事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加工储运等质量安全关键环节信息全程可追溯监管。

(九)实施茶城融合工程

营造浓厚茶乡氛围,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茶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衔接,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

1.推动茶融合。按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发展思路,打造茶+旅游,茶+文化,茶+数字化,将茶产业融入国家公园城市建设中,打造开化龙顶茶公园。推出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等茶文化旅游线路,培育一批以采茶、制茶、品茶为内容的旅游体验项目。做好茶文创、茶周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断丰富茶业态。

2.营造茶氛围。在重点景区、街区、道路两旁,特别是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打造中融入开化特色茶元素。通过现有景区平台联动,依托景区伴手礼等媒介,融入茶文化元素,加大对外宣传,打造持续输出的本地平台;在高速服务区、道路沿线、火车站等处增添茶文化元素,形成支点式爆炸扩散宣传;在县域范围内,打造5-8个高品位茶楼,不断烘托饮茶氛围,培养饮茶习,浓厚茶叶氛围。

3.提升茶文化。成立县级茶文化研究会,做好茶文化挖掘与保护、技艺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梳理开化茶起源、茶品质、茶民俗,形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茶文化体系,讲好开化茶文化故事。创新茶文化载体,提炼和编排开化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艺、茶诗,助力茶文化发展。

(十)实施人才培育工程

提升茶产业人才发展和培育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茶产业专业人才,不断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推动乡土人才培育,打造人才蓄水池,有效保障人才持续供给。

1.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强与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引进和培养技术、管理和茶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充实基层茶叶技术人才队伍,增强发展活力。

2.强化乡土人才培育。实施茶叶乡土人才培育计划,把茶叶土专家、农民企业家、营销人员、茶叶加工工、茶艺师、审评师等乡土人才纳入管理和服务对象,建设一支适应乡村振兴的乡土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到2025年,全县茶叶乡土人才队伍达到500人。

3.注重茶二代的传承。培育产业发展内生动力,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茶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开展技术传承,通过老带新完成技术延续,保留传统也实现创新,推动产业可持续化发展。

五、保障措施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茶叶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聚合力量、合力推进,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资源规划、林业发展公司等单位为成员,负责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领导、协调和管理。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年度计划、主要政策措施,落实联席会议议定的各项具体工作,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全力配合好相关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强政策扶持。持续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整合茶产业有关专项资金,规范茶产业项目资金用途导向,加大在主体培育、品牌建设、技术研发和文化挖掘上的投入。鼓励采用市场化方式探索设立支持开化茶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3.加强督查考核。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对乡镇、部门综合争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考核权重,细化考核办法,强化日常督查,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各乡镇、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