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究竟是什么含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雄狂想曲的背景音乐有哪些 「波西米亚狂想曲」究竟是什么含义?

「波西米亚狂想曲」究竟是什么含义?

2024-06-19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波西米亚狂想曲」究竟是什么含义?

2018-12-23 22:25阅读:35748古典音乐漫游指南

Queen 波西米亚狂想曲 现场版 ↓

Bohemian Rhapsody (Live Aid)

Queen

下载

0.引子 

这个的话题,来自我半年多前挖的一个坑。 

在之前文章: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狂想曲」吗?https://music.163.com/#/topic?id=18829613的最后,我曾提到皇后乐队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 

当时我留了个小尾巴,问了大家这样一个问题。 

“从这首曲子的内容来看,只是讲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的悲惨故事,它的歌名 ‘波西米亚狂想曲’ ,又是什么意思呢?” 

留下问题后,我来填这个坑了。 

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将分3个部分讨论这个问题。 

先来了解一下这首经典的作品,解释一下为何我会在一篇讲古典音乐的文章中提到它。 

再来解释一下曲名中 “波西米亚”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这个词,是理解这个歌名的关键。 

最后,我们将两部分综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这个名字,是多么的自然而然。 

1. 波西米亚狂想曲 

我们先从这首曲子的背景讲起。 

皇后乐队(Queen)

这首曲子是英国摇滚乐队皇后乐队(Queen)于1975年推出的, 

3个月之内,这张专辑仅在英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00万张,并连续9周登顶英国单曲排行榜; 

除英国本土外,它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荷兰登上过排行榜榜首; 

1991年,主唱弗雷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去世,这首曲子在发行16年后,再次连续5周登顶排行榜; 

2004年,这首曲子被收入格莱美名人堂; 

2012年,在一项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发起的调查中,这首歌被评为过去60年间 “全英国最受喜爱的歌曲”。 

能获得如此之多的殊荣,这首歌自有其不凡的一面。 

它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交响乐,短短6分钟左右的时长,多次转调,混合了多种音乐风格。 

2009年英国卫报曾如此评价这首曲子: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创作风格与19世纪典型的狂想曲风格如出一辙,既像是舒曼或肖邦创作的即兴钢琴作品,又类似施特劳斯或李斯特创作的音诗(tone-poems),就像这些音乐家穿越到1975年完成了这部摇滚乐的创作。

这首曲子用到的音乐技法只有成熟的音乐大师才能具备,从前奏到最后的终曲,将如此之多的音乐风格完美的混合到一起,要完成这样的创作,非得具备贝多芬的交响曲或是莫扎特的歌剧那样的创作水准,或许我们可以为这首曲子专门设定一个风格,叫它 “微型歌剧交响音诗狂想曲(a miniature operatic-rhapsodic-symphonic-tone-poem)” 

我们分段来欣赏一下这首歌,看看这 “混合的多种风格” 是个什么意思。 

请点开这个版本

Queen 波西米亚狂想曲 录音版↓

Bohemian Rhapsody

Queen

下载

(1)开场曲/序曲:(0:00 – 0:51) 

Is this the real life 

这是真实的人生, 

Is this just fantasy 

还是梦幻一场? 

Caught in a landslide 

身陷困境 

No escape from reality 

无法回避现实 

Open your eyes 

睁开眼睛 

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凝视苍穹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我是个贫苦男孩,我不需任何同情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 

我任人驱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时而高昂,时而低落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世事变迁,与我无关 

曲子的开篇是一段多声部清唱,之后钢琴伴奏加入进来,各个声部交织在一起,极富层次感。如果你是用立体声设备欣赏这段音乐,会发现歌曲的左右声道也各有区分,声音交织在一起,重重叠叠,如梦似幻。 

(2)叙事歌谣(0:51 – 2:39) 

Mama, just killed a man, 

妈妈,刚刚(我)杀了人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 

用枪抵着他的头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 

扣动了扳机,现在他已经死了 

Mama, life had just begun, 

妈妈,人生刚刚开始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 

但是现在我却把它完全毁掉了 

Mama, woo, 

妈妈,呜呜 

Didn't mean to make you cry  

无意让你哭泣 

If I'm not back again this time tomorrow 

若我明天这个时候不回来 

Carry on, carry on, as if nothing really matters  

撑住,撑住,就如同 一切都没发生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 

太迟了,我的大限到了 

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 

我后背颤抖 

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 

全身疼痛 

Goodbye everybody - I've got to go 

再见各位,我得走了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得离开你们去面对现实

Mama, woo  

妈妈,呜呜 

I don't want to die, 

我不想死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 

我有时候希望我从未存在过 

这段音乐由一段钢琴旋律引入,请把注意力放到这段简单优美的钢琴片段上,你会发现贯穿这整个部分,这段钢琴旋律都在执着的重复和变奏。 

这段叙事歌谣,讲述了整首歌曲的核心场景,一个少年杀了人之后的悔恨。 

可是这个故事并没有上下文,少年为什么杀人,之后他又要何去何从,还有更多人好奇的,这个少年的原型究竟是谁。 

这个不完整的故事留下的空白,几十年来众说纷纭。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主唱默丘里(Freddie Mercury),从未对这个故事做过任何解释。 

乐队的吉他手布莱恩·梅(Brian May)曾提到过这段故事可能与默丘里成长过程中,曾受到的精神创伤有关。 

鼓手罗杰·泰特(Roger Taylor)则称这段歌词根本不需要加以解释,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 

1991年,墨丘里去世后,这段歌词成了永久的谜团。 

(3)吉他solo(2:39 – 3:03) 

一段摇滚标配的吉他独奏,作为间奏,提示一下听众 “别忘了俺们主业是玩儿摇滚的哦!”,顺带悄无声息的变了个调,结束歌谣部分,引出下一段风格。 

(4)歌剧风格(3:03 – 4:07) 

I see a little silhouetto(1) of a man, 

我看到一个侧影 

Scaramouche(2), scaramouche will you do the Fandango - 

小丑,小丑,你会跳凡丹戈舞吗  

Thunderbolt and lightning - very very frightening me - 

电闪雷鸣,让我战栗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Galileo(3) figaro(4) - Magnifico - 

伽利略 费加罗,显贵们  

But I'm just a poor boy and nobody loves me - 

但是,我是个贫穷男孩,没人喜欢 

He's just a poor boy from a poor family - 

他只是个穷孩子,来自贫穷的家庭 

Spare him his life from this monstrosity - 

把他从这怪相中解救出来吧 

Easy come easy go -, will you let me go - 

我任人驱使,可以让我走么? 

Bismillah(5)! No -,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him go - 

真主啊!不,不能走--让他走-- 

Bismillah!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him go 

Bismillah!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不能让你走--让我走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No, no, no, no, no, no, no - 

Mama mia(6), mama mia, mama mia let me go - 

Mama mia 让我走 

Beelzebub(7) has a devil put aside for me, for me - 

Beelzebub 给我准备好了一个魔鬼 

for me - 

吉他solo之后,钢琴切入进来,提示节奏却没有旋律,然后是一大段胡言乱语一般的唱词。 

咱先来按照歌词中的标记,解释一下其中出现的生僻词汇: 

(1)silhouetto:这是个意大利语单词,对应的英文词汇是 ”silhouette”,意为“剪影”。这个词汇在意大利语与英语中拼法很像,发音也类似,只是意大利语版本中有着明显的“意大利式”的词尾发音,大概是提示听众“歌剧秀就要开始咯!”。 

(2)Scaramouche:丑角,歌剧中常出现的脸谱式的角色。歌剧中最著名的丑角是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里戈莱托。 

(3)Galileo:伽利略,有人说指的是日心说那个伽利略,我倒是觉得,在这里这个人名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放在歌词中与上文的“silhouetto”与下文的“figaro”、“Magnifico”押韵。 

(4)figaro:费加罗,这是个歌剧中喜闻乐见的名字,莫扎特有“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里的那个理发师也叫费加罗,至于在这里出现嘛,我的观点还是,没啥意义,纯粹为了押韵。 

(5)Bismillah:阿拉伯语的英文发音,意为“真主啊!”,对应到中文情境,大致相当于“天啊”,或者“阿弥陀佛”。 

(6)Mama mia:妈妈咪呀,这个词很多朋友都知道,是百老汇著名的音乐剧。不过皇后乐队的这首歌要比这部音乐剧早出现20多年,所以这里用的是这个词的原意,即意大利语 “我的妈呀!”的意思。 

(7)Beelzebub:巴力西卜,原型是腓尼基的邪神“苍蝇王”,也是圣经中“撒旦”的别称,题外话,田村隆平的知名漫画《恶魔奶爸》,原版名称就是 “べるぜバブ BEELZEBUB”,男主之一“小贝鲁”,全名叫凯撒·帝·安皮勒那·贝鲁泽巴布(巴力西卜的另一种译法)四世。 

《恶魔奶爸》中的小贝鲁

这段唱词看似信息量很大,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却非常押韵,与音乐相得益彰。 

这恰恰是意大利歌剧的特点,唱词为了音乐服务,不求逻辑,只求顺嘴押韵。 

这段音乐的编排依然精致复杂,独唱与合唱穿插,音乐与人声交织,有种让人目眩神迷的感觉。 

再加上波西米亚狂想曲发专辑的名字就叫做“歌剧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因此这个唱段也常常被人们称为 “仿歌剧(pseudo-operatic)”。 

皇后乐队 歌剧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唱片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唱段的形式很“歌剧”,但是音乐风格更接近音乐剧,总之大差不差,我们也可以把音乐剧看成是“现代配乐风格的歌剧”。 

(5)摇滚(4:07 – 4:50) 

So you think you can stone me and spit in my eyes - 

你以为你可以用石头驱赶我,唾弃我的双眼? 

So you think you can love me and leave me to die - 

你以为你可以既爱我,又让我去死? 

Oh Baby - Can't do this to me baby - 

哦宝贝,不能这样对我宝贝 

Just gotta get out - just gotta get right outta here - 

(我)只想离开,只想马上离开这 

非常硬核的摇滚,还是一段看似没意义的嗔语,实则与上一段的“胡言乱语”放到一起,还是能分析出一些信息的,我会放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讲,这里先略过不提。 

(6)终曲(4:50 – 5:55) 

Nothing really matters, 

我不在乎了 

Anyone can see, 

所有人都清楚 

Nothing really matters -,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我不在乎了,一切都已与我无关 

Any way the wind blows... 

无论世事变迁 

一段悲剧的结尾,低吟的歌声伴随着钢琴的旋律结束,曲终,意味深长。 

2. “波西米亚” 狂想曲 

讲完歌曲的内容,我们再来看这个曲名“波西米亚狂想曲”。 

“狂想曲”本是古时吟游诗人所传唱的民族史诗,浪漫主义时期到来后,作曲家们开始在自己的民族艺术中寻找音乐创作灵感,于是“狂想曲”变成了一种音乐体裁。 

关于狂想曲的来龙去脉,以及主要的狂想曲作品,在文章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狂想曲」吗?中已有详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来讨论“波西米亚”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 

波西米亚(Bohemia) 

单从字面上理解,波西米亚很好解释,它是拉丁语、法语、德语中对捷克的旧称,我们可以认为,它就等价于“捷克”。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波西米亚地区与今天的捷克共和国的领土并不完全重合。 

波西米亚地区(绿)在捷克共和国中的位置

然而在现代语境中,一般将二者等同,将“波西米亚”这个词儿当成“捷克”的古地名,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用到。 

类似于我们说包公是“庐州”人没毛病,说他故乡是“合肥”就有些别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汝南”就很古雅,换用现在的地名“驻马店”,这韵味就差了不少。 

如此说来,这“波西米亚狂想曲”,就等价于“捷克狂想曲”咯? 

非也,波西米亚这个词儿,作为指代地理区域的词汇,确实能与捷克等同,但如果用它做形容词,形容艺术风格或艺术家时,那它的含义就大不相同了。 

例如,我们都知道,捷克出了两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他们也写关于波西米亚的音乐,但我们从不会将他们称为“波西米亚作曲家”。 

德沃夏克 钢琴四手联弹 自波西米亚的森林 op.68↓

From the Bohemian Forest, Op. 68, B. 133: I. In the Spinning-room. Allegro molto

Antonín Dvořák, Guarneri Trio Prague, Panocha Quartet, Igor Ardasev, Renata Ardaševová

下载

如果我们将这个概念简洁的写下来,大致是这个样子: 

波西米亚≈捷克 

波西米亚风格≠捷克风格 

波西米亚音乐≠捷克音乐 

波西米亚人≠捷克人 

波西米亚人 (Bohemian)

当我们提起“波西米亚人”时,我们在说什么呢? 

简单笼统的讲,在艺术作品中出现“波西米亚人”这个词儿时,它指代的是罗姆人,对这个族群,我们更加熟悉的,也是不怎么友好的称呼是“吉普赛人”。 

在阿尔卡萨跳舞的吉普赛人 阿尔弗雷德·德奥当

罗姆人的来源及其音乐艺术,我在文章弗拉明戈:舞成一团烈火已有提及,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梳理一下“波西米亚人”这第二重含义。 

1851年,法国诗人、小说家亨利·穆杰(Henri Murger)出版了一部名为《波西米亚人的生活场景》的小说,在这本书中,他描绘了一群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不受社会规则约束,过着特立独行生活的艺术家。 

他们来自波西米亚,但波西米亚却并非他们的家。罗姆人的故乡远在印度北部,他们一路迁徙,一路流浪,其中有一支曾在波西米亚短暂定居,后被波西米亚国王驱逐,他们一路逃到法国,法国人将他们称为“波西米亚人(Bohemian)”。 

后来这部小说被普契尼改编为歌剧《波西米亚人》,歌剧大获成功,也让“波西米亚人”的形象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普契尼《波西米亚人》 “我的名字叫咪咪”↓

La Bohème - Act 1: Sì, Mi Chiamano Mimì . . . Ehi, Rodolfo!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Mirella Freni

下载

我们都知道,罗姆人的口碑并不好,他们不务正业、贫穷颓废,居无定所,总是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换个角度来看,他们自由奔放,特立独行,不受陈规陋习约束,生活虽然贫困却也浪漫自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歌善舞,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 

这正是艺术家所推崇的精神,甚至普契尼写这部歌剧的时候,也将其看做对自己年轻时流离失所的生活的追忆。 

于是渐渐地,人们提到“波西米亚人”这个称呼,就会将其与代表的特质联系起来。 

就如同我们提到“山东人”,就想到“大汉、豪爽”;提到“广东人”,就想到“福建人很好吃”一般。 

从这个意义上讲,波西米亚人虽然指的就是是罗姆人,但“波西米亚人”这个词汇,已经不能与“罗姆人”等同。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摇滚乐的兴起,“波西米亚人”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由此而引申出的“波西米亚主义”、“波西米亚风格”等,在全世界大行其道。 

波西米亚主义与波西米亚风格 

波西米亚主义崇尚自由,反叛传统,反对规则与秩序对创意和灵感的压制,推崇绝对的艺术精神。 

从二战后“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文化”等文化群体中,都能看到波西米亚主义的影响;而自由抗争,不羁叛逆的摇滚精神更是与其如出一辙。 

那究竟什么是“波西米亚风格”呢? 

罗姆人是波西米亚主义的精神始祖,在穿着服饰上,这些文化群体也刻意模仿罗姆人的方式。 

罗姆人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常常衣衫褴褛,很少换新衣;他们同时又个性张扬,讨厌繁文缛节。 

所以他们的服饰通常采用棉麻皮革等天然材料。衣衫褴褛?索性直接扯开,做成夸张的流苏;没有成套的衣装?那就混搭,也是一种别致的个性。 

至于颜色则没有什么标准,可以是鲜红翠绿,也可以是黑白或是撞色,可以是材料的原色,也可以饰以夸张的花纹,只要能彰显自己的不羁与个性,没有约束,没有标准才是波西米亚风格的终极追求。 

波西米亚风格服饰

可现实是,如果你在购物网站搜索一下“波西米亚风格服饰”,大概率看到的是小清新长裙。 

某购物网站搜索出的“波西米亚风格”服饰

大概是许多人只是从字面上感觉“波西米亚风格”听起来非常小清新的缘故吧。 

3.波西米亚狂想曲,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讲到这里,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理解了“波西米亚人”的含义,再回头看看这首歌的歌词。 

“我是个贫穷男孩,没人喜欢……” 

“我任人驱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你以为你可以用石头驱赶我,唾弃我的双眼?” 

……

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男孩是谁,但我们却能从中感觉到“波西米亚人”的影子。 

再看第4段歌词中,那大段的看似无意义的唱词, 

从真主到恶魔邪神,男孩的祈祷无所顾忌,这也是反抗传统,抵制宗教的“波西米亚人”的特征。 

而这段“仿歌剧”唱段,明面上采用了歌剧的特点和形式,实际却并未表现什么具体内容,只是纯粹的情绪的宣泄。 

我的看法是,墨丘里在此处其实是悄咪咪的恶搞了一下歌剧,有些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意味。 

这首歌歌名的含义,已经比较明确了。 

可是它讲的故事依旧是一个谜团。它或者是墨丘里青春时的一段梦魇,或者是他的成长经历,或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或者是一个脱离社会主流群体的呐喊…… 

无论如何,墨丘里已经秘密带离了这个世界。 

就像这首歌最后那段波西米亚式的结尾: 

Nothing really matters -,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我不在乎了,一切都已与我无关 

Any way the wind blows... 

无论世事变迁…… 

祝大家赏乐愉快! 

繁星秋水

古典音乐不高冷,探索古典音乐背后那些有趣好玩的故事

关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