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文听说读写 重磅推荐

重磅推荐

2024-07-16 2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国内文人、学者有关读写关系的论述

国内有关读写结合的研究始于语文教学领域,一般是从写作的角度论述读写的关系。国外有关第二语言的读写研究也始于对母语教学的研究,大都也是从写作的角度透视读与写的关系。

国内的相关论述最早可追溯至西汉辞赋家扬雄的《答桓谭论赋书》: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他最早阐明了读对写的重要作用。后来的唐、元、明、清各代也都有名家论述读写的关系(汪潮,2002)。唐代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下笔就会得心应手,通过写进行创作的时候就如有神功相助。

到了现代,国内对于读写结合的研究开始从经验描述转向对方法的研究。姚铭恩在1915年出版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小学校国文教授之研究》中就提到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问题:读法与作法有密切之关系。形式上有吸收文字、文章之力。内容上有启迪思想感情之能。文字文章、思想感情之二者,乃作文之要素也。

20世纪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出版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主张在低年级实行先读后写,以阅读课本为主,然后让学生仿写、扩写、改写或编成剧本;而在高年级则先写后读。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故事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些具体方法(汪潮,2002)。

叶圣陶先生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他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叶圣陶,2007)。

2

国外学者有关读写关系的论述

国外有关读写关系的研究也颇为丰富。

早期人们对于读与写的关系尚无清楚的认识,例如,成长发展理论认为,写作能力是建立在早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的,不主张过早教授写作(Arnold,1928)。受此影响,很多学校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踏入了先教阅读后教写作的误区。

后来,认知发展理论更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明确了读与写的发展是紧密关联的,并提出了三种读与写的关联途径(Tierney & Shanahan,1991):修辞关联路径、程序关联路径、共享知识关联路径。

修辞关联路径指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来建立读写联结。这一路径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互惠的过程。作者写作的时候会预先假设一个读者,而读者阅读的时候也会揣度作者的意思(Kruidenier et al.,2010)。实证研究表明:

(1)在写作时具有读者意识能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Midgette et al.,2008;Black,1989;Roen & Willey,1988)。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任务面前也能表现出优秀的读者意识(Wollman-Bonilla,2001)。

(2)在阅读时揣测作者的意图也能相应提高阅读水平(Beck et al.,1996)。

程序关联路径具体指通过读写合作完成任务来建立读写联结,即将读写任务关联起来,比如读后写读书报告,读后续写等。这种关联在大规模考试中也颇为常见(Kruidenier et al.,2010)。有关这一路径的关联研究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阅读中做笔记以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Slotte & Lonka,1999),或利用阅读文本修改作文(Beal,1996)等。

共享知识关联路径指从阅读和写作具有共享知识的角度来建立关联,这是近年美国读写关系研究中关注最多的一个路径(Fitzgerald & Shanahan,2000)。研究者认为,阅读和写作在认知过程上有相似性,共享多个维度的知识。

例如:了解阅读和写作的目的与作用;知道读者与作者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在读写过程中,关注对意义的解析、词汇的识别或策略的运用;同时,监控读写中共有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拼写、正字法、语义、句法和语用知识等。

因此阅读与写作的发展需要同时进行,两者结合的教学会更为有效(Fitzgerald & Shanahan,2000)。

虽然阅读和写作有很多共享的知识基础,但两者还是两个不同的技能领域(Shanahan,2006;Tierney & Pearson,1983),只教授阅读技能或写作技能并不能自动带来另一项技能的增长(Abbott, Berninger & Fayol,2010;Foorman, Arndt & Crawford,2011;Shanahan,2006)。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均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培养。研究还表明,阅读对写作带来的影响要高于写作对阅读带来的影响(Ahmed, Wagner & Lopez,2014)。因此,如何基于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值得关注和探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