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复杂的贵族等级体系,来了解一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国贵族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英国复杂的贵族等级体系,来了解一下!

英国复杂的贵族等级体系,来了解一下!

#英国复杂的贵族等级体系,来了解一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除了王储之外,君主的其他孩子就只能叫做Prince、Princess了。长女称作Princess Royal即长公主。

这里注意,Prince既可以是王子,也可以是亲王,比如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菲利普亲王The Prince Philip。

王室之外就是各种爵位,大致可分为传统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

传统世袭贵族

就是可以代代相传的爵位,一旦被授予,除非君主把它剥夺,不然就可以一直延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五爵。只是现在已经极少授予王室以外的成员世袭的爵位,最后一次是在1984年封前首相麦克米伦为子爵而已。

公爵(Duke/Duchess)

王室之下的一等爵位。“公爵”是一个极其重要、极有分量的头衔,每个时代获得公爵爵位的人都屈指可数。今天的英国大约还有二十位非王室成员公爵在世。

公爵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比一般的Duke还要高一层次的Royal Duke,是指皇室成员中的公爵,也叫“大公”。

↑大家熟悉的“剑桥公爵及夫人(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就是Royal dukes!

在特殊里还有再特殊的,就是康沃尔公爵(Duke of Cornwall),只有皇长子才能被授予这个爵位。所以查尔斯王子是康沃尔公爵。

在正规场合,公爵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八枚红色金叶片。

侯爵(Marquis/Marchioness)

侯爵一词在刚刚出现时,只是代表其领地位置靠近边界,并不比其他伯爵的地位高,1385年后,侯爵才正式成为在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位,直到十五世纪,这个爵号才被英国贵族们所看重,因此,与其他四个等级相比,侯爵的数量一向最少。

在重大场合,候爵穿红色丝绒外套,帽子上镶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装一银环,带有四片金叶和四个银球。

伯爵(Earl/Countess)

伯爵爵位在英国称为(Earl),是在五爵中唯一一个英文词,十一世纪由丹麦国王克努特引进英国。最初时伯爵多是一人管辖数郡的诸侯,在诺曼大公侵入英国后,担心其权势过重而将伯爵的封地改为一郡。这些伯爵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直接领导权。

在重大正式场合,伯爵穿着镶有白色毛皮边的红色丝绒外套,软帽上缝镶着三条貂皮,冠冕上有一镀金银圈,上沿饰有8个银球。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这一称号源于法国,原意类似于我们说的“郡守”,子爵处于世袭贵族的第四级,最早是伯爵的副手,不过在历史上,子爵有时也会是权倾一方的诸侯。英国比较有名的子爵要属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海军中将Horatio Nelson子爵了。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Nelson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率军勇敢地击退了由法国和西班牙组成的联合舰队,自己却英勇牺牲。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就册封他为子爵。

子爵帽子上有两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银环,饰有6个银球。

男爵(Baron/Baroness)

男爵是五等贵族阶级里的最后一等。英国的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其中少数与王室关系密、封地较多者又被称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间。后来,大男爵中的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也就慢慢变为普通男爵。正因当时男爵在世俗贵族中占了很高比例,以至于“男爵”一词长期作为贵族的集合名词使用。1387年至今,男爵的人数始终是最多的。

在正式场合,男爵穿着与伯爵同样的外套,帽子上镶有两条貂皮,冠冕上有一浅色银圈,饰有6个银球。

终身贵族

除了这些世袭贵族外,还有终身贵族。顾名思义是一人制,是不能被世袭的。终身贵族是根据1876年的《上诉权法案》(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和1958年的《终身贵族法案》(Life Peerage Act)而设立的,为了表彰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或者为了使某些人士进入上议院。

所有的终身贵族都会拥有男爵爵位。

历史上一共有3位华人被授予终身贵族:香港殖民地时期的女政治家、后来任汇丰副主席的邓莲如女男爵,新加坡裔英籍华人医生和政治家曾秋坤,商业顾问保守党议员韦鸣恩。

平民贵族

除了这些贵族之外,英国还存在爵士这个东西。而爵士是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获得的,可以是获得特定的骑士勋章,或者是被授予下级勋位爵士,亦或者是被授予从男爵(一个可以世袭但不算贵族的爵位)。

从男爵爵位(Baronetcy)

从男爵爵位(Baronetcy)是英国特有的,在欧洲大陆并没有同等于从男爵的爵位,地位在男爵之下,大部分骑士之上(嘉德勋爵士、蓟花勋爵士和圣帕特里克勋爵士例外)。

获册封后或世袭继承爵位后,从男爵名字前可冠以Sir(爵士)的尊称,名字后配以“Bt.”的头衔,女性则在名字前冠以Dame(女爵士)的尊称并在名字后配以“Btss.”的头衔。从男爵爵位基本上是为男性而创设,而且一般是传男不传女,只传长子。“女从男爵”在历史上只有三位。

骑士爵位(Knighthood)是从中世纪的骑士制度流传下来,有2种方式可以获得,一种是获得爵士级的骑士勋章(Chivalric order),一种是获得下级勋位爵士。

骑士勋章(Chivalric order)

获得骑士勋章的人在名字前可以冠以Sir/Dame的尊称,名字后配以勋章的缩写,比如Sir Edward Youde, GCMG, GCVO, MBE。

骑士勋章中最高等级的分别是

英格兰的嘉德勋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设立),

苏格兰的蓟花勋章(The 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设立)

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勋章(The Most Illustrious Order of St Patrick,1783年设立,现已废除)。

这3个骑士勋章的地位是要高于男从爵的。

骑士勋章的最末等是大英帝国勋章(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1917年设立)的爵级大十字勋章 和爵级司令勋章。

简单科普一下大英帝国勋章

包括5个级别:

爵级大十字勋章 (Knight/Dame Grand Cross,男女皆简称“GBE”);

爵级司令勋章 (Knight/Dame Commander,男性简称“KBE”,女性简称“DBE”);

司令勋章 (Commander,简称“CBE”);

官佐勋章 (Officer,简称“OBE”);

员佐勋章 (Member,简称“MBE”)。

这其中,前面2个“爵级”表示这两类勋章的被授予人才可以被冠以爵士头衔。

帝国勋章的各级受勋人数均有限额,爵级大十字勋章只限100位;爵级司令勋章只限845位,司令勋章只限8960位。就官佐和员佐两级而言,人数虽不设限额,可是此两级在每年授勋的人数分别不可多于858位和1464位。有很多名人都获得了帝国勋章,比如贝克汉姆获得了官佐勋章OBE,金庸曾在1981年获勋OBE,成龙获得过员佐勋章MBE。但他们都不能称为“爵士”,不能在名字前面加Sir。不清楚的人很容易闹笑话哦。

下级勋位爵士(Knight Bachelor)

而对于下级勋位爵士,这是英国最古老的一种骑士爵位,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在位时就已经出现。不过,下级勋位爵士只授与男性,女性一般会获授DBE勋衔,以作同等待遇。

下级勋位骑士一般授予对社会事业有贡献之人士,所有出任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的男性法官均会获授此勋衔。另外,大名鼎鼎的维珍集团创始人布兰森先生和广受尊敬的TVB创始人邵逸夫先生就是下级勋位爵士,前曼联主教练弗格森获得的也是下级勋位爵士。

好吧,了解了贵族等级之外,我们来看下称呼上有什么讲究。

对于王室成员,会有特定的英语文法称谓,比如称呼女王、国王——“Your Majesty”,对亲王、王子和公主王室成员的称呼则为“Your Highness”。

世袭贵族也具有非常严谨繁复的称谓。

对公爵、公爵夫人尊称为“Grace”。直接称呼时用“Your Grace”(大人、夫人),间接提及时用“His(Her)Grace”。用在信封或信的开头可尊称为“His Grace the Duck of XXX”(公爵大人)或“Her Grace the Duchess of XX”(公爵夫人)。

除公爵外,所有爵位都应该被称作“勋爵(大人)/夫人(Lord/Lady)”,而不是直接以头衔相称。直接称呼时,都可称“Your Lordship”。间接提及时可用“Lord +姓”或“Lord+地名”。信封上或信的开头分别称“My Lord Marquis”或“My Lord”。

任何的爵士男性都被称呼为Sir X,女性被称为Dame X,即“某爵士”,Sir和Dame都是用在名字前面,不是姓。例如Sir John。但是对于爵士夫人是不同的,要被称为Lady X,即“某爵士夫人”,但是这里的“某”是其姓氏而不是名字。

怎么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贵族呢?

很简单,看他的名字!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很长,辣么ta多半是个贵族

比如一个人如果叫:

李昂纳多· 小猪佩奇· 雅典娜 ·花仙子· 魏璎珞· 爱新觉罗

那么ta是不是贵族呢?哈哈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