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爱情诗的起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国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 中国现代爱情诗的起源

中国现代爱情诗的起源

2024-04-28 20: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几期,小编为大家集中介绍一批中国古代著名的诗社。期望用这种方式,带着大家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丰富文化活动和丰厚文学修养,了解他们因志趣而结社的历史担当和文化意义。

湖畔诗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中国新诗社"后成立的第二个新诗团体,由四个志趣相近、性情相契的年轻人发起组成,他们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真正的现代爱情诗。

它于1922年4月4日成立于西泠印社四照阁,创始人是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湖畔诗社得到"五四"新文坛最著名的三大名家鲁迅、胡适、周作人的精心培养、赞赏爱护。当时请三大名家为湖畔诗社导师,请叶圣陶、朱自清、刘延陵三位老师为湖畔诗社顾问。

朱自清曾说:"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候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潘谟华氏最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

他们四人志趣相投,就连入社条件都想得极有诗意,在西子湖畔,应修人提出:我们四人是好朋友,以后只有诗写得好而又是好朋友才吸收入社;不是好朋友,即使诗写得好,不要加入,而诗写得不好,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要加入。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成了不成文的"以文会友"的入社条件。

湖畔诗社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以诗社名义出版的《湖畔诗集》系列仅有第一集的《湖畔》,第二集的《春的歌集》,以及第四集的谢旦如《苜蓿花》。此外还有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寂寞的国》(1927年9月)等。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小而美"的新诗社团。

1925年以后,五卅运动发生,他们各人思想发生了很大变迁,投入了革命的洪流,湖畔诗社不复存在。因为它的"小",在短短几年后就湮没在时代的洪流里,但也因为它的"美",多年后终于又再度重见天日。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湖畔诗社纯真、质朴、清新的诗歌。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字修士,笔名丁九、丁休人。现代作家。早年在上海钱庄当学徒,五四时期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同潘漠华等合出诗集《湖畔》,并主编小型文学刊物。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州黄埔军校和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1927年赴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并参加"左联"。 1933年在上海同国民党特务搏斗时牺牲。

妹妹你是水(节选)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潘漠华(1902-1934),浙江宣平(今属武义)人。原名训,又名恺尧,学名潘训,笔名潘四、田言、锡田、若迦、季明等。1920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年底,由于左联内部混入敌探,潘漠华在天津的河北大旅社第五次被捕。1934年12月24日,当狱中第三次绝食斗争取得胜利之际,潘漠华竟遭敌人浇灌滚烫的开水而惨烈牺牲,时年32岁。

离家(节选)

离家已有六百多里路。

母亲底悲苦,从衣缝里出来;

姊姊底悲苦,从头发里出来;

哥哥底悲苦,从手掌心里出来:

他们结成一个缜密的悲苦的网,

将我整个网着在那儿了!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1941年被捕,1942年11月下旬被营救出狱。1943年到重庆,在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1976年患肺癌去世。

花影(节选)

憔悴的花影倒入湖里,

水是忧闷不过了;

鱼们稍一跳动,

伊的心便破碎了。

汪静之(1902.7.20—1996.10.10),安徽绩溪人。农工党成员。上海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商务印书馆特约编辑,国民党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国文教官,江苏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浙江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顾问。

伊底眼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

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

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

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

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作者:张废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