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友推|「冷冻街」专访主唱高川子:人生过半了,粉丝过万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伦入侵是什么 欧拉友推|「冷冻街」专访主唱高川子:人生过半了,粉丝过万了

欧拉友推|「冷冻街」专访主唱高川子:人生过半了,粉丝过万了

2024-06-30 08: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设计:CP1919

在乐队启程之前,我们和冷冻街的成员们聊了聊。见到高川子那天,几支烟的时间,从乐队说到星座,从南京人说到外星人…… 他思维跳跃,金句频出;他欣赏悲剧美学,自带强烈鲜明的黑色幽默。

高川子做音乐二十年有余,其中的辉煌与失意,都在这一晚娓娓道来。就像他唱的那样——

“陌生的人,不重要,

面对面去聊,人生像今夜。”

○ 高川子 (Photo by 印子)

追溯起来,高川子第一次听摇滚是在小学。那时候正流行盒式磁带,同班同学借了他一盒Beyond乐队的专辑。就在那盘磁带的AB面中,少时的高川子听见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

后来Beyond乐队的主唱黄家驹意外离世,Beyond的知名度再次达到巅峰。在高川子的记忆里, 那是一个被Beyond和Disco音乐席卷的年代:“走在大街小巷,路边理发店放的歌都是Beyond……我们家有一个老式的收音机,我每天一边写作业一边听电台里放Disco。”

到了高川子读高中时,国内摇滚乐已经开始有兴起的势头。高川子也从听Beyond逐渐转向听崔健、唐朝乐队、黑豹乐队、“魔岩三杰”……

○ “魔岩三杰”:张楚、何勇、窦唯(从左至右)

当时的高川子并不懂乐理,更不会乐器。高中毕业后,高川子来南京读大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逛琴行。

“那时候我常去南京大学附近的柏斯琴行,每次去都是看琴。但是最便宜的琴也要一千多块,对于2000年的普通大学生来说,真的很贵。后来我去得太频繁,老板都嫌烦了,见到我就说‘你怎么又来了?’”高川子笑着回忆,“老板说要不拿一把试试,我连忙说不用了,我看看就行—— 因为我不会弹。”

○ 冷冻街早年演出现场

其实高川子早就有心仪的一把吉他,要价一千三。为了这把吉他,他开始缩衣节食。那段时间高川子几乎很少去学校食堂,午饭就是两块五一包的方便面,掰开来就着水吃。“ 那时候我的脸都是瘪下去的,还会流鼻血,因为营养不良。”

两三个月后,高川子终于攒够了一千三,他骑着淘来的二手自行车一路冲向琴行,拿下了那把黑色的琴。“ 但没想到那把琴竟是‘炸弹’——假的,广东小作坊做的山寨货。如果是正版的可能就更贵了。”

辛苦买来的琴是盗版,也没能打击到高川子的热情。对于高川子来说,那一段日子是难的,但也是无畏的,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音乐上。

他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吉他书籍,自学自弹。“我没有跟任何人学过,所以那时候我的很多指法都不太正确,我甚至不认识每根弦的名字。 但我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式,我知道怎么样可以弹出我想要的音。”

吉他并非说起来那样容易上手,高川子也曾经差点放弃。“弹得手指全是血泡,我得用针把脓挑破了,等它结成痂,好了再继续弹。后来丢过一阵子,又拾起来重新弹,因为我不想放弃。后来我还去新街口买了一本Beyond的歌谱, 当时我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学会弹唱Beyond的歌。”

大学时的高川子也很早就有了“包装”自己的前卫意识。他开始留长发,特意去外贸市场买了一身黑色装扮。

“我存钱买了个音箱,没课的时候我就拉个接线板到宿舍走廊上,开始弹吉他。那时候还在学,弹得很难听,同学们也不知道我在弹什么。有的人调皮,会故意向我扔一毛钱,当我卖唱。”

高川子学吉他学得差不多了,学校里同样喜欢音乐的同学们也注意到了他。高川子觉得,是时候组一支校园乐队了。他在各个系奔波很久后,找到了一位美术生弹贝斯,和一位舞蹈学院的男生弹另一把吉他。

“那时候都讲 ‘三大件’,就是一定要有吉他、贝斯和鼓才能搞乐队。当时我特地在钢琴调律专业班里找了一个会打鼓的学生。”

有一天,一位同学带高川子去了南京随家仓附近,说南京做音乐的人都在那里。“那个地方就是大家说的‘防空洞’,2000年左右,南京的摇滚乐队基本都在里面。”高川子曾经也在那里租住过一阵子。“那里总是有一股臭味,有人在里面开赌场,还有人在里面种豆芽,有很多玩重型摇滚的乐队……它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但最后还是被查封了。”

他们在学校里参加了几次演出后,高川子一直在摸索着做原创音乐。那时候开始流行新的音乐风格:“大不列颠入侵”。“那会儿还没有‘英伦’这个词,后来才叫‘英伦入侵’。”

英伦入侵是指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国摇滚乐队纷纷登陆美国的狂潮,并且彻底改变流行乐和摇滚乐的一段历史。 高川子开始迷上了山羊皮乐队,并从此确定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但高川子还没来及正式做出一首歌,就迎来了大学毕业。乐队里的同学各奔东西,分散在不同城市,只有高川子继续留在南京。

人生中第一支乐队就这么潦草地散了,高川子一边忙着毕业,一边想着乐队的事。“ 不甘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想法都没实现,还是得继续做音乐。”

建一支新乐队的事被排上议程。高川子先后遇见了鼓手郭子敬和贝斯刘睿,直到寻找吉他手时,经由朋友介绍,认识了赵永庆。

“赵永庆那时候在另外一只乐队弹吉他,披长发,玩金属。我还看过他的演出,太帅了!”

○ 冷冻街早期照片

高川子邀请赵永庆加入时,和他认真聊了一次。“我告诉他,‘咱们这可不是金属乐队,咱们这叫英伦,你知道吗?’”高川子笑着回忆道,“我说赵永庆这个发型不对,不是搞英伦乐队的。 然后我带着他去把一头长发剪了……赵永庆就这样正式加入了冷冻街。”

○ 剪去长发的赵永庆

冷冻街正式组成后,2007年,他们录制了第一张专辑《卡带庄园》,之后安排了乐队的第一次巡演。

“ 那时候我们自己包办了整个过程,联系场地、买票、住宿……为了宣传演出,我每天骑着我的助力车去大街小巷贴海报。”

高川子说,以前在南京宣传演出,都是靠贴海报贴出来的。“现在可以发布信息的平台渠道多了,也就不用这么做了。但我觉得贴海报的这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去路边的服装店门口贴,还有网吧门口,其实很少有人会因为海报来看演出,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演的是什么。但经常有老人家和女同学好奇,会伸头看看。”

第一次巡演,他们走了十三座城市,每一站都坐着绿皮火车的硬座过去。“ 郭子敬毕业典礼的当天,刚好是我们出发的第一天。他连毕业照都没拍,背上包就跟着我们走了。”

中途到天津站时,还发生了一个意外。由于主办方的疏忽,弄错演出时间,导致冷冻街经历了 第一次零票房的演出现场。“台下一个人都没有,但我们还是演了……干嘛不演呢,没人也演!”

○ 冷冻街早年演出现场

一路巡演下来,冷冻街四个人几乎身无分文。“我们第一次巡演,不仅要付场租费,还经常要倒贴钱。 那时候的澡堂子过夜只要十块钱,我们就去那边睡一夜,第二天一早再出发。”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冷冻街逐渐收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曝光。他们接受了《东方卫报》的专访,他们走进了音乐节、在南京各大高校登台演出,南京十八频道也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冷冻街的乐迷群体日益壮大。

但冷冻街的创作环境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2009年,冷冻街开始制作第三张专辑《唯美一代》,由于没有资金找录音棚,他们在一幢快要拆迁的老楼里租下了一间房,自建了一间简陋的录音棚,所有设备都是他们自费购买或是二手淘来的。楼下是卖烧烤的,每天晚上摆摊子。白天时,冷冻街就在房子里排练。

○ 冷冻街当年自建的录音棚

“ 房子太老了,隔音效果不好,我们就把一床床厚棉被堆在墙边。那时候是夏天,室内还没有空调。走进去,人不用动,没一会儿汗就流下来了,太热了。”

倍受好评的《唯美一代》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录了出来。说起这张专辑中耳熟能详的歌曲《人生像今夜》,高川子分享了一个秘密。“2009年的时候,一直在流传2012是世界末日的说法。我们是准备2012年发行这张专辑的,当时就想凑个数字14——谐音梗‘要死’,应对世界末日。专辑里已经有13首歌了,我赶在录制截止前连夜写了一首新的,这首歌就是《人生像今夜》。”

《人生像今夜》的反响非常热烈,并荣登了江苏音乐台FM89.7音乐榜中榜冠军。这是高川子最初没有想到的。“《唯美一代》刚刚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听,我们一开始也失望过…… 可能有些东西就是要等一等。”

《唯美一代》中有一首《为我而来》,歌曲中有一段小女孩的哭声,那段采样是高川子亲自录下来的。“ 当时是夏天,我走在街上,有个小女孩在哭,我就过去问她妈妈,可不可以录她的哭声。是很即兴的,我喜欢放一些真实的东西在歌里面。”

冷冻街的每一张专辑都有特别的新意和全新的元素。“《卡带庄园》那个时候大家都在玩重型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和别人不一样。所以这张专辑的风格比较慵懒一些,慢一些,有些迷幻。《2π》是非常标准的‘英伦入侵’风格,也跟我当时看了许多电影有关系,我希望画面感更强。”

高川子的歌词总是能够给人无限想象的画面感,这也正是他想构建的音乐世界。“这可能和我画画有关,我喜欢比较朦胧的画面。写歌也是,我会给你营造出一个氛围,你听完后会联想到什么都是自由的,是属于你的故事。 这是一个能看清又看不清的界限,对我来说这个非常有吸引力。所以我希望我的歌是可以让人有耐心一遍一遍去听的,每一次都会在歌里发现我设计的小细节。”

录制《唯美一代》时,高川子曾经给乐队成员们精心包装过。“我跟他们说,万一我们要成名了呢?我们得把自己当偶像,对吧?我们得包装起来!” 高川子忙着和成员们抹BB霜,画眼线,乐此不疲。

高川子一直以来似乎都是一个苦中作乐的人。学吉他很苦,手磨得全是血泡,他想放弃,却还是每晚抱着心爱的吉他,笑称“这是我女友”。录制专辑时环境恶劣,经费紧缺,他却一本正经地研究起化妆,打造“偶像”形象……

幽默,前卫,包容,这可能也是他的学生们喜欢他的原因。“很多学生一毕业,暑假就来买票看我演出。我刚上台,就听到他们在台底下喊‘高老师!高老师!’我脸都红了!”高川子笑得一脸无奈,却打心底地爱着他的学生。

○ Photo by 贰伪罵

在他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正在做音乐。学生们来请教,高川子总是很大方地借给他们一些乐器和设备,又帮忙介绍给身边的音乐前辈,带一带后生。

他们既是学生也是乐迷。但高川子却说:“总有一天,他们会忘了我的。人生路上,他们最终会发现老师这个角色只是他们太短暂的一个片段,没有几年就会忘了。”

“我记得十多年前有个乐迷,他自称是我们的头牌粉丝,每场演出都来看。你看,我现在已经见不到他了……乐迷是更新迭代的,早一批的进入了中年,可能已经不听我们的歌,也不知道我们的情况了。 年轻的时候,对喜欢的东西会很狂热。但十年后,我们跟他们的生活、爱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都过去了。”

随着网络传播速度的加快,线上的新粉丝一直都在源源不断涌入。前不久,冷冻街在网络音乐平台上的粉丝数破万。高川子看到那串数字后笑了笑,打趣道:“ 嗯,人生过半了,粉丝过万了。”

END.

撰文 | 印子

编辑 | 印子

冷冻街×浪打浪

2022周末双城巡演即将启程

点击 即刻试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