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散杂居苗族语言现状分析:苗语的未来在何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苗族文化宣传标语 昭通散杂居苗族语言现状分析:苗语的未来在何方?

昭通散杂居苗族语言现状分析:苗语的未来在何方?

2024-07-16 0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全国分为三大方言,即:东部方言(湘西方言)、中部方言(黔东方言)、西部方言。

昭通境内居住苗族主要使用西部方言(滇川黔方言),主要分为滇东北次方言和滇川黔次方言两大支系。

经过对彝良洛旺苗族乡茶园村及苗族居住人口较多的威信县湾子苗寨、荒田苗寨、高田后山苗寨调研后,分门别类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对昭通苗族语言现状有了较为直接的了解。

01 苗语使用频率逐步减弱

在多语社会中,基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越是人口较少民族,学习其他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多民族语言的可能性就越大、几率就越高。

昭通苗族居住的地方是集边远、高寒、基础设施滞后为一体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70%以上的耕地为陡坡地,农民基本属于靠天吃饭。

在此情况下,苗族在长期与汉族的接触中形成了较强的双语能力。

在对村民的访谈中发现,仅有58%的人能非常熟练地讲苗语,21%的人听得懂但不会说苗语,57%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汉语,70%的人在家里时会用苗语互相交流。

从访谈结果看,昭通散杂居苗族语言运用与汉语运用频率平分秋色,特别是在对外交流当中,汉语交际能力要明显大于苗语。

02 对苗语的认知呈正面评价状态

语言认知是展示苗族对苗语的语言态度最基本的体现,表现为个体对苗语的功能价值和地位的认知。

在访谈村寨干部和本民族杰出人物中发现,50%的人认为苗语是该村寨苗族文化的一大特色,89%的人认为所在村寨的苗族文化氛围浓厚,原因是大多数村民都会说苗语。

同时,他们大部分人表示,苗语是苗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说母语有助于了解民族文化,能加强民族自信和有利于本民族团结。

总体而言,当地苗族人民对苗语的认知主要呈正面评价状态,对苗语认同度较高,但由于汉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苗语的实用功能低导致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对苗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保护愿望较为强烈。

二、苗族语言的困境

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这包括民族语言的平等,使用本民族语言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苗语的传承和发展是本族文化得以延续的关键,也是彰显文化多元和文化繁荣的有力证明,更是促进民族平等的生动实例。

但苗语在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一定程度阻碍了苗族文化的发展。

01 环境的挑战

普通话的普及致使昭通散杂居苗族讲汉语的机会日益增多,说苗语的机会日渐减少。

特别是年轻人在外出学习和务工后,本族语言逐渐淡化甚至汉化,表现为一些苗语已经出现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

在此环境下,苗语平时表述的借词普遍存在,连最基本的“父亲”“母亲”之类的词汇,都已用汉语表达。

在对文化部门、民族管理部门人员的访谈中,当问到“您认为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时,回答“外部环境的冲击”“外部文化的影响”等外部因素占据一半左右。

02 缺乏文字载体

新中国成立后,对全国苗语进行普查后,195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在黔东南、湘西、滇川黔、滇东北4种苗语区分上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从此苗族有了自己的文字。

但苗文并没有因此走向大众化,一般苗族人民很少用苗文,文化传承主要通过祖传和师传,方式大多还是采取口传心授,基本没有文字记载。

在对茶园村的访谈中,30%左右的人对苗族文化的未来比较担忧,原因是很多传统文化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记载。

一旦语言缺乏了文字的载体,也就缺少了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3 缺乏语言自信

昭通大部分苗族群众仍相对贫困,在对外交往和交流中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认为苗语不实用,没有保留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主要表现为对本民族语言的不自信。

在对苗族人口有2100多人、汉族200多人、彝族100多人的茶园村村民进行访谈时,有一半的人在家里与家人交谈时用汉语,与家人交流用苗语的人中大部分在对外交流中也基本用汉语,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对本族语言的不自信。

三、苗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语言的消失是一种损失;对人类来说,语言的消失也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

语言的实用性与语言的价值不能相提并论,不能因为使用的群体少,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价值与魅力。

因此,对于苗族这个世界民族而言,重视苗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对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意义深远。

01 强化传承与保护意识

进一步提高对苗族语言保护意识,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科学整合时代赋予其的新内涵并合理地保护运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职责,通过政策引导苗族语言发展,激发苗族群众的苗族文化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苗族群众要发挥苗语的主体作用,增强语言保护意识和语言自信,推动苗族语言发展前景不断发展。

02 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父母对苗语的态度直接影响子女对苗语的认知,父母要鼓励子女多说苗语,在家尽量用苗语交流,为学习和使用苗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引进人才,开展汉语和苗语双语教学,设置苗族相关的文化课程,培养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新一代接班人。

探索、培养了解当地主体民族的应用型人才,如云南民族大学实施“专业+语言”和“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傣语、彝语、苗语等)本科班,文山州招录通晓本民族母语的苗族学生等方式,均有利于苗语的保护与发展。

03 重视文字的载体作用

昭通苗族所使用苗文为老苗文或石门坎苗文,在经过不断修正后在滇东北次方言中使用。

经过一百多年发展,苗文已逐步走向成熟,为苗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保护苗族语言的同时,要不断丰富和加快苗文的推广学习,根据老苗文简单易学、可根据需要自行复制的特点,发挥苗文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作用,正确把握苗文与苗族文化传承、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老苗文碑刻

04 扩大苗语的使用范围

改变目前苗语仅用于本地区、本民族内部的现状,通过经济的往来、文化的交流,利用新媒体,积极加强与其他地区苗族同胞的交往与交流。

1979年,云南文山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后便用苗语广播,2009年,更开设了苗语电视新闻节目。

借鉴此方式,还可用苗语译制电影、电视、动画片等方式,加大苗语的使用范围,让苗族群众通过自己的语言便可获取信息、了解国家大事,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

在昭通散杂居苗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上,不仅要充分挖掘苗族同胞的内生动力,而且要整合外部力量,加强交流与合作,保护传承苗族文化,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多元民族文化,形成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助理讲师)

声明: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三苗网任何立场或看法。

留言哦!

图文来源:微昭通 及网络

本期编辑:九妹—小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