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民族的装饰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苗族房屋建筑风格特点 广西多民族的装饰艺术

广西多民族的装饰艺术

2024-07-02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广西民居》

广西传统建筑屋顶艺术中运用凿刻、雕塑、叠砌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各式各样的装饰艺术,不仅增添建筑的艺术美感,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凿(雕)刻技术是广西民居建筑的常用装饰手法。雕塑手法还大量运用在修饰建筑外部体形上,如屋脊。一般硬山搁檩式民居屋脊的正脊和垂脊皆为砖砌和灰砂筑成的清水脊,则将正脊两端各塑一条鲤鱼,重脊两端各塑一只凤鸟,正脊和垂脊皆施灰黑和朱红(上黑下红)相间的颜色。

屋脊处理

来源:《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

二、墙体艺术

墙体材料确定了民居建筑总体的质感和色调。一般来说,广西民居建筑是土木混合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并存,而砖木结构以汉族民居居多,大量分布于广西东南部地势较平的丘陵地区。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其民居建筑大多采用当地原生的生土、木板、石头、竹子等,墙体材料以自然的原材料和色调为主,色调接近自然,使得民居更为亲切近人。民居建筑的墙体大约有如下几种:砖墙体、木板墙体、竹编墙体、石墙体、泥墙体、编条夹泥筋墙;一般在表面做装饰的不多,通常暴露墙的原材料,材料之间有砖缝、木板纹、石头缝、竹编缝。两堂式以上的民居有青砖墙和生土墙两种,其中青砖墙较少,大多是局部的,如山墙或裙肩以下以及门窗等部位用砖,其余为生土粉墙。有的山墙底部用石头,中部用木板,上部用竹子;或者底部用石头,中部用泥土,上部用竹子、秸秆、茅草之类,即经济实惠,又美观大方。

彩画也是传统建筑中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装饰手法。宫廷建筑常常使用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而一般民居、寺院等建筑上装饰的彩画均不能按官式做法的样式,但可以自由选题材绘画,富于地方特色。一般民居大多与白墙、灰瓦和栗色的门窗相搭配,采用蓝、绿、红、粉等素静的色调,模拟自然植物、动物的纹样,如一些带有神话色彩和代表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老鹰菊花、孔雀玉兰等图案,或者一些抽象的“福、禄、寿”等中国书法字样。例如,茶山瑶居檐墙上方绘有彩画,画面是梅兰花鸟图或人物山水图。

封山墙及彩绘装饰

来源:全峰梅拍摄、整理

阳朔渔村墙体艺术

来源:韦阳朔渔村墙体艺术 韦纲 摄

三、门窗艺术

装饰是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增强主体建筑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在广西传统建筑中,门、窗总是人们费心装饰的部分,并且追求简洁雅致之美。

广西传统建筑中以“漏”为门窗构造的主题,通透灵巧以利于视线穿越、建筑通风和室内外空间的联系。雕刻精美的隔扇窗门,把室外景色分割成许多美丽的画面,同时又把室外景色引入室内,变成剪纸一样的黑白效果。除此之外,漏窗、门扇也可以引申运用作为各式各样的隔断。大多数民居内部的门窗、隔板等木构件,有的装以木格或花格窗门,有的用木条于外壁镶几何图案,其上的各种动植物均是精雕细琢,美仑美奂。窗扇是重点装饰对象,上面通常用木雕刻成各式各样的花纹,有横竖棂子、回字纹、万字纹、寿字雕花、福字雕花和动物花纹。除木质花窗外,漏花窗也有陶瓷雕花、石雕花、砖雕花等,它们的雕花图案也大多是动植物花纹。在木雕技艺发达地区,有些民居门隔扇心全为透雕的木刻制品,花鸟树石跃于门上,完全成为一组画屏。

广西民居特色窗棂图案

来源:李艺根据资料绘制

玉林高山村民居漏明门窗图

阳朔渔村民居漏明门窗

来源:《广西民居》

四、结构细部

建筑结构构件主要包括立柱、大梁、挑手、脊顶、斜撑、柱础、栏杆等,其结构细部的做法集中体现了工匠精湛的技艺和简朴大方的建筑风格。广西传统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有机结构体。穿斗木构架的承重方式使得实墙体从整体结构中解放出来,同时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隔、门窗的开启更为自由。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形成三角、正方、八角、圆形及其它特殊的平面布局形式。

穿斗木构架除了承担房屋的墙体、楼板、屋顶的重量,其结构细部构件如梁、柱、穿枋、斗枋也常常成为建筑装饰的载体,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有些大户人家、宗祠、寺庙的室内,直接在梁上施彩绘、彩画、或者雕刻,在三架梁和五架梁以下部分增设镂空的木雕,正所谓雕梁画栋。支撑梁架在端头承檩的部分更是彩画和雕刻的重点对象,有的把梁架上下两条梁雕刻成一个整体来承檩,或者把梁架上的瓜柱底端雕刻成连头形状,使瓜柱更富有装饰性。卷棚下承檩的弯曲的梁架也是整块木雕刻出来的,既富有装饰性又是一个应力传力构件。

除了梁和柱的装饰外,插拱、挑手、斗拱也是梁架中极富装饰性的构件,它们的端部常被雕刻成动、植物的花纹样。干栏式建筑房屋四周的檐柱到楼层处均伸出“挑手”,有单挑、双挑、三挑;栏杆有石栏杆、木栏杆,以木栏杆的造型最为丰富。这些装饰手法蕴涵着雕刻、绘画、楹联、匾额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而这种艺术又与古代的风雅如历史、诗歌、文学等诸方面有着历史渊源,和房屋的总体风格形成完美的结合。一般民居用凿(雕)刻进行装饰的部位是檐口、挑手,这些装饰的造型朴实,刀法简练,且一般不施色彩。相比之下,一些大户人家家宅及大型庙宇、祠堂、衙门、戏台、鼓楼等公共建筑的对建筑细部如檐板、雀替、卷棚墙和挑手等则雕梁画栋,描金画彩,极尽奢华。这些装饰手法不仅构图匠心独具、工艺细腻,纹饰更是千奇百态、寓意丰富,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传统挑手、檐部等装饰艺术

来源:全峰梅拍摄、整理

更多内容,请关注↘

广西卷编写组

组织人员:彭新唐、刘 哲

编写人员:雷 翔、全峰梅、徐洪涛、何晓丽、杨 斌、梁志敏、尚秋铭、黄晓晓、孙永萍、杨玉迪、陆如兰

调研人员:许建和、 刘 莎、李 昕、蔡 响、谢常喜、李 梓、覃茜茜、李 艺、李城臻

订阅购买

以上内容均来自《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广西卷》的原文,本文仅为本书的缩略,若想要了解更多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本系列丛书第一批和第二批已经出版上市,第一批共九卷,分别为:安徽 、广东、湖北、江苏、四川、云南、浙江、内蒙古、贵州。第二批共十卷,分别为天津、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甘肃、上海、山西、福建、陕西。

本系列丛书共31卷,北京卷、河北卷、吉林卷、黑龙江卷、山东卷、河南卷、海南卷、重庆卷、西藏卷、青海卷、宁夏卷、新疆卷还在出版发行的路上,敬请期待!

目录欣赏

内文赏析

本文内容由建工出版社提供

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