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在惠州的时光,是什么让苏轼文思泉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轼在贬官期间写的诗句 【惠州文脉】在惠州的时光,是什么让苏轼文思泉涌?

【惠州文脉】在惠州的时光,是什么让苏轼文思泉涌?

2024-07-11 21: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羊城派记者 夏杨

从1094 年10 月抵达,到1097 年4 月离开,苏轼在惠州不足两年零七个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水照曾做过统计,就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苏轼创作了400 多篇(首)诗文、序跋等。更有一说,包含书画创作,总数多达580 篇、首、幅。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如此大致算下来, 在惠州的时光, 苏轼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到两篇作品问世。这比很多现代人发“朋友圈”都多,可谓文思泉涌、笔耕不辍!

苏轼在惠州短暂停留的这段时间, 给惠州带来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当然也可以说,是惠州收留了失意中的苏轼,给了他心灵的温暖和诗文创作的条件。

那么,在惠州的时光,到底是什么因素,让苏轼文思泉涌?

【拥抱自然】 大美山水,诗意游走

纵观苏轼在惠州900 多天的行踪,你会发现,尽管由于“惠州安置”,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但他或有官员朋友陪伴,或就近灵活安排,还是去了不少地方。苏轼的很多创作灵感, 就来自他亲眼所见的岭南风物。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苏轼一向豁达, 每次被贬外放,尽管内心惆怅,但最终都成了他的采风之旅。显然,这次也一样。他一路坐船南行,每到一地, 凡遇佛寺道观或山水胜迹, 都会利用琐碎时间弃船前往。过广州时, 他上了白云山, 在蒲涧寺“神会” 安期生。他写诗曰:“昔日菖蒲方士宅, 后来薝卜祖师禅。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

没到惠州前,苏轼的小舟经过他心仪已久的道教圣地罗浮山。他与葛洪神交已久,当然不愿错过拜山机会。“人间有此白玉京, 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山中留住的那晚,他情绪激动,一口气写下六篇散文和一首诗。

葛洪像。苏轼与葛洪神交已久  图/视觉中国

这一路所见,客观上给他郁闷的心情一些释放。风景与他相遇,便产生了一篇篇诗文。

到了惠州,他被太守詹范安排住在了风景绝佳的合江楼。当年的合江楼建在东江和西枝江的交汇之处。登上此楼,近有江帆,远有山树,都尽收眼底。“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寓居合江楼》)可见当时的苏轼心情大好。

惠州合江楼,广东六大名楼之一 制图/杜卉

虽遭贬谪,但苏轼仍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地方官和百姓对他都有几分景仰和尊重。除了当时的惠州太守詹范,还有后来的继任者方子容,及循州太守周文之、博罗县令林抃、广州太守王古等,都不时前来探望他,给他送来生活所需,邀他携酒访幽。

比如苏轼刚到惠州不久,程乡(广东梅县)令侯晋叔、归善县(今惠州城区和惠阳区)主簿谭汲等,就邀他坐船去大云寺, 并在松树下野餐饮酒。此事他记述在《浣溪沙》中:“罗袜空飞洛浦尘, 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对爱好游历山水的苏轼来说,等人邀请显然不够。大云寺出游不久,他听说白水山风景不错,就带着儿子苏过自行前往了。他们在汤泉里洗澡,傍晚才返回。他当日的诗文间流露出对这方山水之爱:“此山吾欲老, 慎勿厌求取。溪流变春酒,与我相宾主。”(《白水山佛迹岩》)

惠州山水秀美, 即便不出市区, 还有西湖让人流连。于是,西湖周边,留下了苏轼密密匝匝的足迹。其《江月五首》写道:“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你看,他夜晚还在游西湖!

西湖上的泗洲塔 图/视觉中国

苏轼幸甚,在他失意的时候,惠州给了他安顿。惠州幸甚,苏轼每行一处都留下了故事和诗文。这又成了惠州新的风景线!

【赤子情怀】 混迹民间,生活入诗

尽管受到惠州当地的照顾,但毕竟是贬官,刚在合江楼住了十多天, 朝廷就责令惠州府对他严加看管。苏轼不得不搬出合江楼,迁往嘉祐寺(荒郊野外的一座破庙)居住。

接连的打击令他心情郁闷。他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定居之后,杜门烧香,闭门清坐,深念五十九年之非耳……”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思无邪斋”,并作《思无邪斋铭》、《思无邪丹赞》。此后, 他对宠辱、得失、进退、贵贱等有了更深的认知。“心若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记游松风亭》)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贬官“不得签书公事”,这客观上免去了他的“案牍劳役”。在惠州,他走出官府,走进了民众生活,“杖履所及, 鸡犬皆相识”。他找屠夫买菜,和邻里攀谈, 这些人都成了他的朋友。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透着地气,读来生动鲜活!

绍圣二年三月, 他游览白水山佛迹岩, 归途中遇到一位80 多岁的村叟, 老者热情地请他饮酒, 并约他待荔枝成熟时再来一游。他写诗记事:“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 此后他一

直记挂着这件事, 又写诗曰:“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这就是淳朴的乡间生活。

因与民众的感情, 苏轼热情地歌颂岭南风物。比如荔枝,他写过多篇诗文, 最著名的当然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成了千百年来推介岭南的第一广告词。

爱荔枝, 他还饱含深情地写道:“海山仙人绛罗襦, 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因感怀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差点误国的故事, 他还写下了为民请命的千古名篇《荔枝叹》:“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东坡食荔枝雕像 图/王锭铨

苏轼是个富有情趣的人,他把日常种菜、种药、酿酒、做饭等都写进了诗文。

他爱酒, 一位道人朋友给他一个酿酒方,他便亲身试验,果真酿出了桂酒。为此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不仅邀请朋友来品尝, 还写成了《新酿桂酒》、《桂酒颂》、《书桂酒颂》等多篇诗文。后来又得到酿真一酒的方法,他又很快酿出了真一酒。

对于真一酒酿造方法的来历,他叙述得神秘而充满仙气:“予在白鹤新居, 邓道士忽叩门,时已三鼓,家人尽寝,月色如霜。其后有伟人,衣恍榔叶,手携斗酒, 丰神英发如吕洞宾者,曰:‘子尝真一酒乎? ’三人就坐,各饮数杯,击节高歌。合江楼下,风振云涌,大鱼俱出。袖出一书授予, 乃真一酒法及修养九事。末云九霞仙人李靖书。既别,恍然。”

苏东坡是个爱酒之人/资料图

在惠州的生活是艰苦的,有时需朋友接济方可度日。即便如此,他仍是乐观的。买不到肉的时候,他就和屠夫商量,把别人不要的羊脊骨卖给他。回到家,他先下锅煮, 然后涂上酒和盐,再放火上烤,结果香气四溢。他兴奋地把这一“发明”写信告诉弟弟苏辙。我们今天读这封信颇为心酸,却又能从中感受到他当时苦中作乐的劲头。

就是这样,苏轼用他的华彩健笔记述着日常琐事,诸如《记惠州土芋》、《菜羹赋》、《记菊帖》、《种茶》等等。有人统计过,此间苏轼所写咏茶诗有4 首,咏荔诗词有5 首, 咏梅诗词有6首, 有关酒的诗文更有8 篇之多。这些诗文都十分清新有趣。

透过这些“琐碎”的文字,900 多年后的我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位智慧而乐观的老人,其赤子之心,熠熠闪光。

【心灵沟通】 跨越时空,唱和陶潜

被贬惠州的苏轼, 其心情总体是苦闷的。到惠州的第一个上元夜, 他写诗回首自己生活的变化:“前年侍玉辇, 端门万枝灯……去年中山府, 老病亦宵兴……今年江海上, 云房寄山僧……”如此变故,心灵强大如苏轼, 也努力地寻求着精神的寄托。

这一时期苏轼的诗文中,有一类很特殊,是跨越时空,与距他约600 年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隔空唱和之作。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图/视觉中国

虽然苏轼一生中写唱和陶渊明的诗最早不是在惠州,但最集中、最多的无疑是在惠州。有人统计过, 在惠州的两年多时间, 和陶渊明的诗竟然多达109 首!

陶渊明厌倦官场, 担任彭泽县令仅80 多天就弃职而去,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归去来兮辞》。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 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仰慕陶渊明, 曾想象着把自己与葛洪、陶渊明画在一张图上。“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他多次游走于葛洪生活过的罗浮山,为他的丹灶、药池题字写诗; 更流连于陶渊明用诗文营造的“桃花源”里,隔着时空与之唱和。

唱和陶渊明, 是苏轼在惠州的贬谪生活的一种特殊表达。他没有直接述说自己的不满和苦痛, 而相反, 他随遇而安, 努力去适应当时的生活处境。“环州多白水, 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 寓我有限年。”(《和陶归园田居》)

葛洪曾隐居在罗浮山 制图/杜卉

为何苏轼要和陶渊明诗?东坡研究学者王启鹏曾专门做过分析: 他们心境相同、心灵相通。

具体说来, 一是苏轼仰慕陶渊明。陶渊明了解自己的心性,决然离开官场,苏轼在心灵上认同陶渊明, 自己却未能做到这一点。“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追和陶渊明诗引》)。

二是他当时的处境, 很容易被陶渊明诗歌触动。陶渊明“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在仕途中跌跌撞撞身心受伤的他,这样的诗句有扎心之痛,容易形成心灵的共鸣。

其三, 也是苏轼的无奈之举。回望自己坎坷的仕途,可谓“成也文字败也文字”, 乌台诗案中差点丢了命, 在被贬黄州时“廪入既绝”,“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生活之艰辛可见一斑。而被贬惠州,亲人离散,只有朝云和小儿子苏过陪伴, 不久朝云也病逝了。体弱多病,举目无亲,当时处境下的苏轼, 心境难免有所郁结,又不敢多说话,就想出了追和古诗的方式, 实现特殊的心灵表达。

这一推断, 苏轼留下的文字可以证实。他给朋友程全父的信中说:“仆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耳。”

正是用这种方式, 苏轼营建了他在惠州时光的精神世界。他品读陶渊明,并用自己的感受与之“交流”。“门生馈薪米, 救我厨无烟”“米尽初不知, 但怪饥鼠迁”“典衣作重九”“落英亦可餐” ……生活的艰辛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仍令人心潮起伏,感慨良久!

东坡故居原址改建成了东坡祠 图/王锭铨

【学者访谈】

申东城:惠州山水风物给了他创作灵感

嘉宾:惠州学院副教授、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申东城

羊城晚报: 苏轼在惠州留下大量诗文,是不是惠州的山水风物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申东城: 地域文化无疑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来源和土壤。我们说物候和气候会影响主体创作意识,这对苏轼和惠州来说也是如此。苏轼把惠州以及岭南的一些风俗习惯写到自己的作品中, 还有当地物产,比如最著名的那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惠州风物在苏轼诗文中的体现。苏轼在惠州是闲职,政治上无法大展拳脚, 只好寄情山水,所以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诗文作品。

羊城晚报: 您觉得,苏轼为何会大量写作“和陶渊明”诗?

申东城: 陶渊明在历史上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 苏轼跟他不一样,苏轼是被贬的,但是苏轼被贬后, 尤其是到惠州,一点实际权力都没有了,情况也有点像陶渊明。苏轼主动“和陶渊明”,也是在调节自己的情绪,开阔自己的心胸眼界,学习陶渊明的一些思想,对身边的山川风物更加注意观察,用心去体验生活,忘却烦心事。

苏东坡在惠州建造了房舍  制图/杜卉

羊城晚报: 这些唱和诗,对苏轼、对惠州有怎样的影响?

申东城: 这也让苏轼在思想上逐渐发生了转变, 从原先的坚定的儒家思想者, 慢慢开始在儒家中加入了佛道思想, 让苏轼开始在哲学上也有了一些认识。对于惠州来说,苏轼有意地去变化诗风,使得他更关注当地风貌,能够产生更多的诗文作品,也让惠州更多的景色习俗风貌呈现在苏轼的作品中,被后人所熟知。

羊城晚报: 现代人看来, 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申东城:对苏轼的评价有很多, 他也确实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成就,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在书法、绘画等领域的成就也很突出之外,他在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都有所贡献。评价苏轼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一点都不过分, 他具有球形发散思维,不断地在学习、在进步。难得的是,苏轼还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人,很亲民,诙谐幽默。总的来说,我觉得苏轼身上体现了一种文人士大夫的形象,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各取所需。

东坡食荔枝雕像 图/王锭铨

羊城晚报: 苏轼是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您觉得这和他的人生起落有没有关系?

申东城: 肯定是有关系的。文化成就自不必说了,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地位以及作品, 决定了后人对他的评价看法。苏轼的人生起落丰富了他的见闻、经历, 也丰富了他的内心。他内心很坚强,也很自信, 用豁达幽默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苦难出诗人, 苏轼的人生起落对他文化的提升、思想境界变化, 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羊城派记者 黄翔宇)

【文脉观察】

学者探讨:如何让东坡文化走近现代人?

2019 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近日在惠州举办。共举办了40 余项主题活动,东坡元素融进了一个个文旅项目中。11 月23日, 东坡文化圆桌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东坡文化研究学者和惠州本地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东坡文化。

研究:东坡在惠州时处于“思想转型期”

研究东坡文化有多少现实意义? 中国苏轼硏究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苏东坡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名誉会长杨子怡对此很感慨:苏轼为惠州文化做出的贡献,对惠州本土文化的影响,至今惠州人有口皆碑。杨子怡认为:“东坡是一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文化高山,有掘之不尽的丰富文化宝藏。”

杨子怡说,现代人关注东坡文化, 应该学习苏东坡身上的优良品质, 继承弘扬其精神内核。具体来说,包括东坡为官时爱民悯世的情怀、廉洁刚直的品格、幽默豁达的人生态度、不断自我完善的精神等。这些即使放在今天, 也十分具有借鉴和学习意义。

在惠州,苏轼的思想在转型  图/视觉中国

东坡是如何不断完善自我的? 杨子怡说,苏轼早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传统儒家, 有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但在惠州时,固有思想发生转变, 不再一味盲从愚忠,“惠州是苏轼的思想转型期”。

建议:打造大湾区研学基地、办“诗人节”

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该如何开发和利用东坡文化?中国苏轼研究会副秘书长、《苏轼研究》主编刘清泉倡议,应该让更多人熟悉立体的东坡文化,大力发展东坡旅游。

刘清泉说, 在全域旅游时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苏东坡就像一个旅游形象大使,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就要用好这张文化名片。惠州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东坡文化研学教育, 吸引更多海内外学者、学生到惠州研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坡文化研学基地,形成“文化+ 研学”效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内与海外》杂志主编朱小平则认为, 苏东坡在惠州写了那么多优美诗词,并留下了很多足迹,这是很重要的文化痕迹, 许多侨民都非常喜欢。建议惠州对此加以保护、宣传,并作为旅游资源。甚至还可以以苏东坡寓惠故事为由头,举办类似“诗人节”等活动,吸引海内外华人前来观摩、旅游,扩大东坡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羊城派记者 黄翔宇)

学者建议惠州举办“诗人节” 图/王锭铨

【文脉链接】这样走,寻觅东坡足迹

11 月23日,惠州文旅部门发布了两条“东坡游径”旅游线路指引,为自由行游客到惠州寻找苏轼的足迹提供参考。

东坡游径1

起止点:惠州西湖—金带街—东新桥—合江楼—水东街—东坡纪念馆—东坡祠—中海汤泉- 罗浮山

线路里程:60 公里

推荐缘由:“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惠州西湖是苏东坡在惠州期间留下最多故事和诗文的地方。

惠州著名景点 制图/杜卉

东坡游径2

起止点:惠州西湖—丰渚园—朝京门—合江楼—东坡纪念馆—东坡祠—中海汤泉—巽寮湾—双月湾

线路里程:100 公里

推荐缘由:东坡在外放岭南为官时,常寄情于岭南山水之间,尤其是惠州西湖、合江楼等地方是东坡先生抒胸怀情、托湖海言志之处。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夏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