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中“一树梨花压海棠”是畸形的婚恋观吗?更有人说是“恋童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轼一树梨花压海棠原诗 苏轼诗中“一树梨花压海棠”是畸形的婚恋观吗?更有人说是“恋童癖”

苏轼诗中“一树梨花压海棠”是畸形的婚恋观吗?更有人说是“恋童癖”

2023-09-14 15: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苏轼有一个忘年交的老友,名叫张先,活了八十八岁,在他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张先80岁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甚是兴奋,于是写下一首诗为证: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事情后来被苏东坡知道了,觉得好笑,就写了下面一首诗调侃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自此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成了“老夫少妻”“老牛吃嫩草”形象而委婉的说法。诗中梨花是白色的,喻指白发老男人,海棠是红色的,喻指红颜少妇。那么苏轼诗中这种“老牛吃嫩草”的婚姻是畸形的吗?为什么现在这种“老少配”越来越多?

看到网友的讨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是畸形的婚恋观,甚至有人觉得老夫少妻的人都是有恋童倾向的人。老少配是不是畸形,和恋童倾向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个人认为老夫少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年龄相差极大(甚至几十岁),结婚目的是功利性的(男方有钱什么的);另外一种是女方是“大叔控”或“恋父情结”,喜欢年长成熟的伴侣可以依赖,而正好男方喜欢年龄幼小的女子。

对于第一种带有功利性结婚目的而去找大龄男人或女人结婚的,我想整个社会都会唾弃的。关键是对于第二种情况,男女双方是你情我愿,情投意合,真心喜欢的,就像苏轼的这位好友张先老先生一样,这种就真的合适吗?

就算他们之间真的有感情,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而言,也是一种畸形的,不正常的爱恋。为什么呢,首先年龄悬殊过大(差30岁以上),本身就不符合道德伦理,生孩子是个困难,不出几辈人类也要灭绝了,其次这本来就不符合社会主流,违背人伦的,就像有些老先生找了孙女辈的,见到老婆的爸爸还真是尴尬,不过我也真难以置信女孩子的父亲会开放大度到让如花似玉的亲生闺女去天天面对一个耋耄老人!

有人说老夫少妻是自己的事,对社会不具危害性。其实不然,这样虽然是自己的事,但是你是社会的一员,你生活在社会中,就已经做出一个不好的示范,倘若人人都这样,社会如何正常发展?还有,有人说找年老的人是因其身上具备年轻人不具备的成熟,关爱,深沉等等,我想说的是,这可能是时代造就人,浮夸的时代,让一些年轻人变得浮躁且清薄,而并不是年龄相当的婚姻关系中存在这样的不足。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听起来是那么的浪漫唯美,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这只是浪漫主义诗人写出的文学作品。并且,爱情不是婚姻唯一的基础,还需要面对经济、社会背景、家人性格等一系列因素的权衡,有些因素需要互补,有些因素需要均衡。

关于老少配的问题,《易经》也有论及,不得不佩服易经真乃大道之源!《易经》第28卦“大过卦”说:“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在先贤看来,老夫少妻,已经枯萎的杨树又生新枝,“无不利”。而且,“过以相与也”,虽然有点过分,但是由于刚柔相济,没什么不好的。易经虽然说老少配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也没有说好,并且易经是讲究阴阳的,刚柔相济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太过了,也就是如果年龄相差太多了,也必然是物极必反!

/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