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热潮“:赫鲁晓夫访美后掀起农业改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喜欢玉米吗 “玉米热潮“:赫鲁晓夫访美后掀起农业改革

“玉米热潮“:赫鲁晓夫访美后掀起农业改革

2024-03-25 2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期就跟您聊一聊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喜欢我们视频的朋友,先点赞,后观看,养成好习惯,相信我们后面的讲述会更加精彩!

战后初期,苏联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其中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最落后的部门。由于遵循传统的耕作方式,苏联的主要农作物只有小麦、马铃薯和玉米三种,而且,也只有小麦播种的范围最广,遍布全国各地,产量也最高,而玉米种植则只限于乌克兰、北高加索、摩尔达维亚和格鲁吉亚等南方地区。

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扰乱了农业的生产秩序,国内农产品既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不能满足苏联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

据统计,苏联50年代初的粮食产量仅相当于1913年的水平,而单位面积产量也仅是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然而,斯大林的主要农业顾问李森科认为,春小麦要比冬小麦更能增产粮食,只要将南方一些地区的冬小麦实施"春化处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迅速提高粮食产量。

但是,李森科与他的农业专家们对小麦种子进行了一系列"无产阶级"的"春化处理"后,收到的却是小麦的持续减产,他的"伪科学"作乱致使苏联农业困境愈加严重。

在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赫鲁晓夫是大力倡导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的第一人。从当时世界粮食作物的发展走势来看,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确实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所以,赫鲁晓夫执政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以扩种玉米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改革,在他看来,解决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障碍是饲料的严重不足,玉米恰恰是自然界中用来喂牛的最好的青贮饲料,因此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

赫鲁晓夫坚信,"玉米这个粗壮的作物,蕴藏着发展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对于苏联的每一个家庭来说,"玉米就是牛奶和大油"。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本人来自农村,是从抓农业起家的。早在乌克兰任职期间,他就为恢复和发展当地的农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自己赢得了"农学家"的美名。

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在当时苏联农业生产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同年底,赫鲁晓夫调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第一书记,来到莫斯科后,赫鲁晓夫希望在莫斯科这座俄罗斯的中心城市,也能创造出玉米丰产的奇迹,为此他专门在莫斯科郊外自家的别墅菜园和邻近的集体农庄里,先后进行了两次试种,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使赫鲁晓夫振奋不已。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农场

1959年,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问美国。访问期间,他亲自参观了美国以种植玉米而驰名的加斯特农场,目睹了北美洲辽阔的大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还了解到了有关杂交玉米种子及种植技术等知识。

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坚定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他认为只有开垦荒地才能解决粮食问题,只有扩种玉米才能解决畜牧业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苏联家庭的餐桌上才会主食丰盛、副食充足,人们的身体和思想素质也都会大大增强,进而社会主义也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绝对胜利。

于是,赫鲁晓夫开始了他的伟大实践。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有机会,赫鲁晓夫就不厌其烦地大肆宣传种植玉米的诸多好处,并声称"玉米是最高产的作物,应当在我国所有的地区广泛推广",为了推广玉米种植,他还到处奔波、督促、检查和指导,并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灌输他的"玉米理念"。

对于那些不积极种植玉米的农业领导干部,赫鲁晓夫非常不满,批评甚至更换他们的职务,而对种植玉米积极的集体农庄和农业领导人,赫鲁晓夫常常给予他们重奖。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苏联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从哈萨克斯坦到西伯利亚、从乌克兰到楚科奇半岛都被玉米所覆盖,玉米被称为"农田里的女王",播种面积从1953年的350万公顷,迅速飙升至1962年的3700万公顷。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苏联社会还兴起了一股"玉米热潮",比如:农业部专门创办了一份名为《玉米》的科学杂志,乌克兰建立了专门的玉米研究所,全国进行关于玉米的大讨论,莫斯科的展览馆专门开辟了一个玉米展厅,农业机械制造部门也加紧设计和制造播种玉米的专门设备,等等。

玉米不仅步入了苏联科学的殿堂,还走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大街小巷上流行起了"玉米"的话题,许多城市还开设了专门的玉米食品店,在各大电影院里热映起了题为"玉米魔法师"的影片,一些晚会的舞台上也出现了模仿玉米果穗的舞蹈,唱起了关于玉米的歌曲,甚至把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也改成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玉米化"。

然而,尽管苏联全国上下的"玉米热情"十分高涨,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许多地方非但没有实现先前预言的高产和稳产,不少地方播种的玉米还在减产,甚至一无所获,尤其是196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中的62%颗粒无收。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小麦等其他农作物,导致人的口粮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毫无疑问,在无情的事实面前,这场玉米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1964年,"玉米热潮"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逐渐冷却。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的"玉米运动"会以失败而收场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赫鲁晓夫是冲破传统阻力的勇士,但是他忽略了一条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结合实际。

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在推广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赫鲁晓夫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即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苏联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适合在乌克兰种植的玉米难以在西伯利亚的冰原生长,而苏联1955年后在扩大的播种面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适于种玉米的,这些地区的夏季总是气温偏低,而玉米生长需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再加上在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下,苏联甚至连大量的农用化肥都供应不足,所种植的玉米大量减产甚至颗粒不收,实属意料之中。

其次,赫鲁晓夫在大种玉米运动中的激进主义、主观主义、瞎指挥和行政命令的领导方法,同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赫鲁晓夫

作为一个政治家、改革家,赫鲁晓夫的确具有改革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他却同时犯了鲁莽冒进的错误。虽然运动之初,他曾亲自主持过大种玉米的试验,试验结果也表明,在远离乌克兰的莫斯科郊区,"玉米这种作物也可以长得很好",但赫鲁晓夫的试验时间短、规模小,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轻率倡导大规模推广玉米种植,试图把个别经验强行向全国推广,甚至采取许多行政命令手段,也不肯接纳他人意见,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这就难免会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了。

到了1963年,赫鲁晓夫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农民们把这项工作搞得一塌糊涂","玉米运动"失败了。"玉米运动"的失败,不仅给苏联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危害,也使赫鲁晓夫个人在苏联人民中间彻底丧失了威信,最终影响到了他的政治前途。

参考资料:

赵荣:《赫鲁晓夫及其玉米运动》,《俄罗斯文化》,2010年第6期

李华:《赫鲁晓夫与前苏联五六十年代的"玉米热"》,《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赵荣、常华进:《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32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