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的世界印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为什么要和中国建交 新中国70年的世界印记

新中国70年的世界印记

2024-07-14 0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国际社会感同身受。《参考消息》推出“新中国70年的世界印记”专题报道,围绕70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历程,探访历史事件发生地,采访历史事件亲历者,以世界视角,以讲故事的形式,系统勾勒中国与世界多层面的互动历史,介绍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伟大贡献。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本文解读了中苏建交对中国外交的深远影响。

参考消息网9月17日报道(文/刘显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月2日苏联表示承认新中国。次日,周恩来复电,对苏联政府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表示热烈欢迎。苏联成为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帮助中国走上世界外交舞台,对当时的中国是极大的支持。

毛周亲自主导建交会谈

中苏两国外交关系是在美苏冷战第一次高潮的大背景下确立的。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也公之于世,美苏冷战迎来了第一次高潮。当时,良好的中苏关系对苏联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1949年初,斯大林派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访问中共中央当时的驻地西柏坡。米高扬在西柏坡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会谈,涉及中国局势、中共历史、中共对外政策和民族关系、军事问题、经济问题、新政府的组成等。毛泽东在会谈中表达了亲苏立场及希望苏联给予援助的愿望。米高扬的西柏坡之行,使中苏两党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化解了两党间的隔阂,坚定了两者未来合作的信心。

6月26日,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苏联表示将率先承认中共建立的新政权,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低息贷款,派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各方面的建设等。刘少奇的这次苏联之行为中苏未来的建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国大典刚刚结束,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就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关于愿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函,10月2日苏联复照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并在次日收到周恩来复电。

中苏建交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签订什么样的条约问题。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1950年2月14日,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莫斯科近两个月的艰苦谈判,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签字仪式上,中苏两国外交部长以换文形式声明1945年8月苏联与中华民国政府缔结的各项条约与协定均失效。

助力维护中国主权利益

中苏建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符合中国的愿望。在刚成立的新中国急需广泛国际承认的情况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苏联首先承认,无疑是对新中国的极大支持,对新中国地位的巩固,经济、科技及文化教育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苏建交及中苏结盟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也使苏联放弃了它在东北的权益,有利于彻底清除外国在中国所享有之不平等特权。

条约签订后毛泽东强调了该条约的意义,“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同时,中苏建交和结盟也符合苏联的利益,为其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盟友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开辟了前景。

展开全文

苏援为中国工业打基础

从经济上来看,中苏建交使中国赢得了进行和平建设的时间,为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打下了牢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苏结盟后,苏联按约定开始大规模援华。1950年至1954年,苏联以设备、机器和各种类型的材料、商品的形式提供给中国共计3亿美元的贷款。

苏联还大规模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1953年5月,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协定,规定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业项目。加上1950年已确定的50项和1954年增加的15项,共156项列入“一五”计划。后多次调整,确定为154项。因156项公布在先,故仍称“156项工程”。这些为中国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中国的经济上的相互协作,苏联也是获益者,它获得了食品及战略原料,换取了销售自己的机械制造业和军事工业产品的巨大市场。

新中国掀起一股“留苏潮”

中苏建交对中国掌握当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苏联对华大规模的技术转移,使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后来回忆说:“苏联帮助我们,的确为我们的基础工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说他们给我们的东西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水平。”

中苏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掌握当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这批人为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刚成立时,文化教育交流主要是向苏联学习,教育部及其他各部门大批向苏联派留学生,形成了一股“留苏潮”。50年代的留苏学生,由于受过很好的学术训练,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相关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