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水手还能当国王?文莱如何成为东南亚石油富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丹文莱国王 欧洲水手还能当国王?文莱如何成为东南亚石油富国。

欧洲水手还能当国王?文莱如何成为东南亚石油富国。

2023-09-16 2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我是陪你看世界的王骁。

这次咱们先看地图,这边是马来西亚,咱们放大放大再放大,这个亮点就是我们要讲的国家,文莱。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地方的印象是什么?

在这个小小的地方,靠着老天爷赏的石油天然气,成了全世界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福利完善,全国免税。

那么透过文莱这个国家的历史,我们可以窥探东南亚古代的传统秩序,以及这个秩序是如何崩溃的。小国寡民,坐拥金山的文莱,为什么能够在殖民与二战之后取得独立?这一期我们就聊聊祖上冒油烟的文莱。

文莱油田

朝贡秩序下的东南亚

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兰国,意思是文莱和平之国,位于中国南海南岸,别看它小小一个,还被马来西亚的砂拉越给割了一刀,分成了两个部分,全国面积5700平方公里,约等于0.17个海南岛,人口46万,约等于0.023个海南省。

今天的文莱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属于边缘国家,本来的命运应该是变成一个单纯消化鸡屁股的旅游国家,但是靠着老天爷赏饭,挖出了石油、天然气,摇身一变成为东南亚,甚至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富到苏丹可以成为全球最富的人之一,同时还有大量的钱买断老百姓的忠诚,不需要追求政治和社会的现代化,也不需要卷,只要化石能源时代不终结,保持现状就是最好的。

我问室友对文莱啥印象,她脱口而出就是吴尊,然后就没了。

著名艺人 吴尊

确实,文莱并不复杂,这个国家的秘密和问题都在表面上。

正好我们也借着这次机会,跟大家聊聊古代东南亚世界的运行逻辑。

咱们现代国家主权,是西方通过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创造出来的,在东方并不存在,所谓领土范围,更多是一种反应军事影响力的意识流。地区国际关系上,中国和印度次大陆是两个中心,对外输出社会解决方案。

东南亚正好在两个中心的交汇处。

中国的解决方案建立在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上,强调中央集权,和建立在孝文化之上的社会等级秩序。

印度次大陆则是一个缝合怪,因为在古代,从奥地利到中国之间这个广大的地区,基本都是游牧军事贵族,伊斯兰教、波斯文化和各地原生文化的大杂烩。

比如印度13世纪的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就是信仰伊斯兰教,讲波斯语的突厥军事集团。

《神探狄仁杰》中的突厥颉利可汗 (剧照)

古代中国不主动推广文化,但是开放大家留学,你爱学我就学我。穆斯林喜欢传教和做生意,就会把文化给主动带出去。

所以东南亚这些国家,如果在古代就农业文明发达,统治者就会从中国取经,看起来就会更像中国,比如越南。

种水稻的越南人

农业欠发达,需要靠贸易来推动发展的地方,就会变成伊斯兰印度化国家,比如马来西亚。

马六甲上的海峡清真寺

说完文化,我们说政治,由于印度次大陆缺少大一统帝国的延续,而中国,不说远的,光是元明清三朝,就都是以北京为首都,高度延续的大一统政权,所以中国还能通过朝贡体系,给地区提供法统支持。

说白了,你凭什么当大哥?因为有一个大爷说我是大哥,那我就是大哥。

最后在经济上,由于缺少现代金融体系,贵金属比纸币好用,而且那会流行的是以物易物。中国地大物博,主要是对外输出商品,仅仅需要进口极个别的商品。

文莱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区小国,我们以文莱为例,把上面的总结,展现给大家。文莱在古籍中叫做婆利、汶莱或者渤泥。

文莱适合做生意,不适合种地,所以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文明占优势。他们的民族史诗说,有个半神,生了14个孩子,在文莱河附近定居。兄弟们选了个头儿,娶了马来亚半岛柔佛苏丹公主,皈依了伊斯兰教,赐头衔穆罕默德 · 沙阿。

穆罕默德不必说,而沙阿是波斯语,王的意思。

中国主要从这里进口翡翠、龙脑和胡椒。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为了突显华夏正统,就开始建立朝贡体系,1370年派了御史张敬之和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南洋诸国要求各国来朝贡。使者从泉州出发,先到爪哇,再到文莱。

泉州天后宫

明史中记载文莱的国主叫“马合谟沙”,我们前头说了,文莱的老大头衔是穆罕默德 · 沙阿,你把穆罕默德 · 沙阿往快了读,是不是就是“马合谟沙”?试试看?沈秩跟马合谟沙说,你给咱大明进贡吧。

可是当时文莱已经在给位于今天印尼爪哇岛的地区强国——满者伯夷上贡,就说我穷,下次一定。

沈秩就说,你不懂,给我天朝进贡,给的少赚得多,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里子。

有这好事儿?立刻派出使者,带上鹤顶、生玳瑁、孔雀、梅花大片龙脑、米龙脑、西洋布这些礼物去朝贡。

朱元璋很高兴,豪气赏赐,在1395年发布的《皇明祖训》里头,将渤泥列为15个不征之国之一。太香了。

马合谟沙获得了实力和声望,被文莱王室认为是苏丹家系的创立者。从此明白了,向天朝朝贡跟向爪哇进贡不是一回事。后来到了明成祖永乐三年,也就是1405年,郑和船队下西洋。

郑和船队

这个时候的文莱首领是马合谟沙的儿子,麻那惹加那。这是个马来语名字,“马哈拉者·卡尔纳”,“马哈”就是梵语“摩诃”,大的意思,拉者是王公,直译就是“卡尔纳大公”。

他再次遣使上贡,朱棣很高兴,将其册封为中华体系中的藩王,赐印诰、敕符、勘合、锦绮、彩币。很激动啊,三年之后的1408年农历八月,麻那惹加那带着王妃弟妹子女陪臣150多人,一大家子亲自来朝贡。

认为我们这个小岛自从被天朝皇帝册封之后,风也调了雨也顺了,珍禽异兽都多了,土特产产量节节攀升,都是沾了皇帝的光。

国王亲自来朝贡,明成祖自然是给足了面子,盛情款待。但是很不幸,待了几个月病了,临死前希望葬在中国,明成祖为此三天没上朝,赐他谥号恭顺,以中国亲王的礼仪,葬在了今天的南京雨花台区,浡泥国王墓今天也是我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葬礼之后,明成祖封麻那惹加那的儿子遐旺继任国王。遐旺和他的叔父趁热打铁,请求下令停止文莱对爪哇的进贡,断绝臣属关系,成为中国的直接朝贡国。

朱棣同意了,并且确定文莱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还派人护送小国王回国,帮助幼主稳定权势。

根据当地传说,遐旺回国之后得到了一位明朝将军的帮助,这人叫做黄森屏,可能是黄总兵或者王总兵的音译,反正就是有这么个将军的帮助,之后也娶了这个中国将军的妹妹。

文莱当时有个对头,就是苏禄国,位于今天的菲律宾,他们也比赛来朝贡,也送了个国王在这里,苏禄王墓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地位很平等啊,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现代化之后,咱们周边很多国家为了搞民族主义建构,都把向中国称臣这个事儿当做一个屈辱。但是文莱不一样,非常热心。因为现代文莱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需要进行意识形态构建,那么“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地方小,古代没有官方记录历史的能力,靠着给大明朝贡,通过中文史料,确认他们神圣的家系最少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后来明朝中后期,往来没有那么密切,信史就断了。

所以有些人就会去质疑文莱的历史,但是好在有中文文献帮他们开了个头儿,起源清楚,中间模糊一些那就算了,算时间不需要信史,有开头的年份就行。

16世纪,文莱掌控的的领土面积达到顶峰,控制了整个婆罗洲,加上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部分。经济上也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纽带。不过文莱作为一个贸易政权,即便在最鼎盛的时候,也只控制婆罗洲的海洋和沿海地区,不插手内陆的土著生活。

那这个古代东南亚世界秩序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16-17世纪,欧洲人来了。

秩序的崩坏

欧洲人通过建立殖民地,改变了地区的政治环境,通过引入金融机制,改造了中国的货币环境,最后通过帝国主义征服和国际条约,最终瓦解了传统秩序。

荷兰人需要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但是欧洲没什么能给中国。发现了中国需要香料,就占领了今天的雅加达,大量收购东南亚香料,拿着香料去中国换丝绸瓷器茶叶、哐哐往欧洲运。

1754年的巴达维亚(即今雅加达)

而趁着荷兰人大量收购胡椒,文莱的胡椒种植业快速发展,甚至很多中国人直接跑到文莱去种胡椒。

美国对中国抬高关税之后,中国大量公司都跑去越南转一手,这种智慧属于是自古以来。

文莱人口4万人,其中3万人是种胡椒的华侨。但是好景不长,其他西方国家为了与荷兰争夺中国货源,直接运载白银去中国扫货。

小小的白银,蕴含着无限的力量。

对于传统经济来说,有价值的东西是实物,中国古代货币更多是一种工具,关键是为了交换实际的货物。葡萄牙和荷兰人来东南亚的时候,刚好是明朝。明朝创建的时候,推出了宝钞作为货币。

由于帝国缺少现代金融知识,结果在明朝初年就因为滥发货币,导致宝钞成了废纸,结果朝廷被迫用粮食发工资。

所以收税也非常麻烦,有田赋,有徭役,还有各种杂费。结果老百姓受欺负,朝廷又收不上来多少东西,最后都肥了中间的官僚。

在张居正时代,也就是16世纪后期,在全国推广了一条鞭法,就是把所有的税,以银子来征收。

这就尴尬了,古代中国产银量不大。我们中学课本学过,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就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课本没说的是,当时最大的产银地区在欧洲殖民下的美洲。

所以士大夫们为了赚欧洲人的银子,就投其所好,投资了大量织布机,茶园,和窑厂。

明代画家仇英《南都繁会图》(局部)

问题来了,中部地区主要种粮食,没什么可以换白银的商品,但是他们又需要用白银交税,结果每次到了丰收的时候,供大于求,只能勉强卖出交税的银子。

等到饥荒的时候,粮食价格升高,老百姓又买不到足够吃饭的粮食,政府又没有货币手段来调控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说句不好听的,当时热那亚变成了中国的中央银行,最后等到小冰河期,直接把大明王朝送走了。

至此,整个东亚就逐步被囊括进入到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世界逻辑中,成为链条里头的一部分。对于东南亚小国来说,白银贸易直接摧毁了古代自然经济下的以物易物,文莱的贸易体系就地崩溃,只能依赖欧洲市场。

18世纪,进入争霸时代,英荷争霸,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荷兰东印度公司解体等等,一出事儿大家就互相搞海上封锁,使得欧洲市场对东南亚的香料需求锐减。

到了1805年,文莱只剩下1.5万人口了,华侨基本上也背起包袱去其他地方讨生活了。曾经基于贸易建立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开始随之瓦解。

18世纪砂拉越风景画

以前,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组织贸易,贸易是经济,也是权力。苏丹对各地贵族的管辖非常松散,靠贸易网连接着,各地贵族与苏丹贸易,苏丹再和外国人贸易,上位者有权对下位者强买强卖,如果下位者交不出货物,甚至要被迫拿自己的妻子儿女抵账。

原本的出口型经济崩溃,文莱就陷入了内忧外患,文莱苏丹的统治权也衰落了,控制区缩至今天沙捞越、沙巴、文莱、纳闽群岛。

有野心的贵族要么抛开苏丹,直接和殖民者贸易,要么就搞海盗,正式将文莱推入混乱的境地。

1823年,砂拉越这个地儿发现了锑矿,当地贵族掌握矿产,文莱苏丹掌握出海口,谁有出口权呢?一般来说打一仗就好了。

但是按照传统文化,打仗会浪费原力,最好是用王霸之气让对方投降,双方都很自信,结果就尬住了。

尬了16年,英国人来了,有一个船长叫做詹姆斯·布鲁克受英国东印度公司委托,打着“感谢文莱苏丹,帮忙打击海盗,营救西方水手”的旗号,来到文莱,顺便,勘察了一下矿产。

詹姆斯·布鲁克

虽然布鲁克只有一艘船,一百多个水手和六门炮,但是对于文莱苏丹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强的力量了。

1840年,苏丹就说服布鲁克,帮他镇压贵族,于是布鲁克率领战船向叛军堡垒开炮,轰开了防御工事。

布鲁克以为接下来要么双方谈判投降条件,要么就该发动总攻拿下堡垒,但是苏丹叔叔认为已经展示了足够的王霸之气,该等对方以礼来降。

虽然布鲁克对于马来人文化非常熟悉,但是文莱大区的武德之低还是让他感到气愤,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不听苏丹的指挥,多次亲率欧洲水手冲锋在前,轻易打败了敌人。

苏丹的霸气战术看上去很墨迹,但后来的发展证明了它的合理性:布鲁克打赢之后就要论功行赏,白人那是好打发的么?布鲁克纠集了自己的水手和一些被他收买的马来人,强迫苏丹承认了他拉者的地位,随后他就成立了砂拉越王国。

布鲁克拿下砂拉越之后,文莱苏丹打仗和做生意都不如他,就被他步步蚕食,甚至把文莱人的水源,巴兰河都给割了出去。

占了水源还不够,1890年又占了林梦,相当于是文莱人的饭碗。最后,就有了现代砂拉越这么大的地方。

反观文莱相当于就剩下个祖坟了,对于文莱来说挺重要,但是对布鲁克来说没那么重要。一看时机已到,英国政府来摘桃子了。他们不希望布鲁克独占北婆罗洲,所以一直不承认他砂拉越国王的身份。

英国代表找到文莱说,你看你不是布鲁克对手,要不然你把主权给我,我来保护你吧。结果文莱就彻底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而布鲁克由于一直用爱发电,自己掏钱建设国家,没有得到英国的认可,还弄了一屁股的债,最后布鲁克把砂拉越扔给外甥,自己跑回了英国,1866年中风去世,他爹留给他的三万英镑遗产只剩下1千了。

关于布鲁克这个海贼王的故事,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这本书,POWER AND PROWESS The origins of Brooke kingship in Sarawak,《权力与技巧:布鲁克在砂拉越王权的来源》。作者是澳大利亚亚洲研究协会的John Henry Walker。

好,那么别的侵略者是图名利,这布鲁克属于贴钱实现梦想,就是个玩,把挺大一文莱抢得只剩下祖坟了。

可是接下来,文莱的祖坟冒了青烟,确切说是冒了油烟。

砂拉越第一口石油钻井

扭捏的独立

成为殖民地以后,文莱的时间仿佛停止了,两次世界大战,东南亚的各种革命运动,全都没有影响到婆罗洲北岸。

英国人走了来,日本人来了走,既没有引起文莱的民族主义革命,也没有引起族群冲突,共产主义的风更是吹不进来。

在全球冷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文莱全都没参与。

为什么呢?30年代,文莱发现了石油。

1928年的一天,英国马来石油公司油田主管,和砂拉越油田有限公司总经理,俩英国人,在文莱的西里亚河散步呢,闻到了一股石油味儿,立马叫手下人来勘探,成立了文莱壳牌石油公司,打下了第一口钻探井,1929年开始产油,一跃成为成为英联邦第三大石油生产国。

日本人上岸的时候,已经日产1.7万桶。

1946年,文莱也成立了一个民族主义政党,叫做北婆罗洲青年联盟文莱分支机构,也没要求独立,就说白领工作应该多留给马来人,而不是华人,得到了苏丹的支持,1948年就没声了。

1950年,文莱已经从战后的混乱恢复了。石油产量达到330万吨。那一年,老苏丹艾哈迈德-塔朱丁二世,和英国马来石油公司谈特许使用费的时候,突然去世,他的弟弟,奥马尔苏丹继位,成为文莱第28任苏丹。

第28任苏丹

1950年代,英国殖民下的马来文明圈开始谋划独立,建立新国家。

文莱很纠结。它知道自己是个小国,需要有大国的保护,在英国退场之后,加入马来西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但是在经济利益上,现在石油收益都是苏丹家的,如果加入了马来西亚,会不会被要求上交给国家?

在这个节骨眼上,1956年,文莱人民党成立,党主席叫做阿扎哈里,曾经被日本人派到万隆学兽医,从印尼独立领袖那儿学了不少本事,在还参加了泗水战争,回国之后发展了一大批追随者。

阿扎哈里

阿扎哈里是有野心的,他反对和马来西亚合并,提出把整个北婆罗洲一块儿独立出来,然后建立君主立宪制,他来当首相。

1957年,阿扎哈里跑到新加坡,和英国人说,马来西亚那边的共产主义太危险了,最好的办法是让我们自己独立。英国人当然是看出了他的想法,拒绝了。因为英国人设想的文莱未来,就是马来亚的一部分。

1961年开始,马来文明圈正式开始为建立马来西亚联邦展开谈判,文莱拒绝加入,继续当英国的附属国。阿扎哈里看独立的希望即将破灭,1962年发动反文莱苏丹起义,结果被英军镇压,败逃印尼雅加达,人民党随之解散。

我们以前说过,没有国家是一张白纸,都是在自己的历史上作画,对于小国来说,历史经验少,容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文莱苏丹来说,加入马来西亚,可能会导致内部安全和石油都受到威胁。文莱最终决定,不加入马来西亚。

1963年 文莱拒绝加入马来西亚

解决了权力和道路问题之后,就可以大刀阔斧搞建设了。早在1953年,文莱就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增加石油产量,然后靠赚回来的外汇,发展教育,通讯,医疗和基础设施。随着引进现代化生活,疟疾等传染病也渐渐消失。

1967年10月5日,现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登基。

1971年,博尔基亚前往伦敦,正式签署了协议,文莱完全自治,苏丹的称呼从殖民时期的殿下His Royal Highness,改为陛下His Majesty。1984年1月1日,文莱正式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59个成员国。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协议,英国依旧负责分担文莱的国防事务,所以今天有一个营的英军驻守在油田,每年文莱因此向英国支付300万英镑。

正如我们最开始所讲,只要石油时代不过去,文莱就不会有大问题,苏丹家族作为专制君主,在国内无人可以制衡,也无人可以监督。

2009年发布的王族富豪排行榜,文莱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以220亿美金卫冕第一。一度拥有2500辆豪车,霸榜各大豪车品牌,多到自己都认不全。

苏丹的豪车收藏

过生日邀请国际巨星来演出捧场,贵族们的娱乐方式也不是我们用金锄头银锄头就可以想象的。其实这些内容,已经有许多八卦新闻媒体都介绍过了,我们就不赘述了。

2014年的时候,苏丹打算推行伊斯兰教法,结果突然发现,以前撒钱交到的欧美政要和明星,纷纷站出来反对,严重冲击了文莱在海外的投资,所以在2019年宣布暂缓推行其中的死刑部分。

当然,也有一种分析,是苏丹需要通过强化信仰,来提高皇室的合法性,不过其实这些对于文莱都是小风小浪,长期来说,文莱可以通过花钱创建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会。

就比如看病,12岁以下免费,公民和政务公务员看病只需要1元挂号费,相当于5元人民币,非公民只需要3文莱元。很爽,不过政策虽然好,但是资源一般,国内医疗人才有限,解决不了看病的绝对需求。

另外教育也是免费的,住房方面有非常廉价的住房贷款和公共住房。不单单要保证国内稳定,文莱甚至主动协助区域稳定,因为区域稳定了,文莱才安全。

所以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文莱给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分别提供了5、10和12亿美元的援助。

在劳动力方面,传统行业,比如搞工程这种基本都是被本地公司垄断的,外资如果想要投资,就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

文莱本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并不需要大量的外国人,因为需要保证本国人的就业。目前咱们和文莱的关系是不错的,文莱可以帮我们丰富能源来源。

而中国庞大丰富的产业,也可以缓解文莱的发展焦虑。文莱主要靠石油,福利又好,把人养的很惬意,本地人推崇公务员,不太想着奋斗。

插一句,虽然比汤加多了石油,但是冥冥之中,有着同样的爱好,也爱吃鸡屁股。其实文莱很清楚,一旦石油弄完了就惨了,所以也希望引进外资来转型。

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很强大,在文莱进行投资。除此之外,文莱还吸引中国直接进行能源配套产业的投资。

2011年,中国企业就在文莱的大摩拉岛投资了一个大型炼化厂,就地使用文莱的原油,和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生产汽油,柴油,航油,和纺织工业所需的化工原料。

中企在文莱的大摩拉岛项目一期工程

这不单单是在帮助文莱的产业变得复杂,也在帮助文莱的社会进步。复杂的产业需要复杂的人才,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学以致用的人。

中国在当地的长期投资,不能依赖从中国调人才过去,所以中资就从文莱大学,选派学生来浙江大学学习,并且进入中国的石化企业实习,最后再回到文莱参加项目。

2014年第一批培训的时候,就有个文莱女孩儿丽亚娜,去浙大学了化工和中文,之后又去舟山和萧山实习,最后回到文莱参加项目。她接受人民网采访的时候就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作为技术人员很受尊重,而且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而对于中资来说,只要是挠中了当地政府的痒痒肉,盘清楚了当地的利益集团,那么在文莱投资没有增值税和所得税,就地生产,直接在东南亚销售,可以极大减少成本。

中国-文莱合作的炼油厂

这就是文莱。

一开始我们也就说了,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国家,对于这个小国来说,我确实也是没什么私货,所以我们也就借着说文莱的这次机会,把古代东南亚社会环境,古代天朝体系,和欧洲对东方除了军事占领以外的经济影响给说了一下,这也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东南亚的传统社会。

好了,这就是本期的内容。

祝大家变得更强,我们下周再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