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后妃流行的妆容:珍珠花钿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钿意义 宋代后妃流行的妆容:珍珠花钿妆

宋代后妃流行的妆容:珍珠花钿妆

2024-07-16 2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花钿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没有消失,更在隋唐五代时大为流行。唐代时妇女热衷于在脸上画出不同类型的花钿,当时的化妆顺序就可窥其一二: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额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在脸颊酒窝处画上小点)、七贴花钿。从考古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也能看到不少女性以花钿装饰脸部,甚至整张脸都是大大小小的花钿。

另一个知名的妆容是在脸颊上的酒窝位置点上小红点,称做“面靥"。这个妆饰则与三国时代孙权(182-252年)之子孙和(224-253年)有关。孙和相当宠爱邓夫人,有次不小心用水晶如意碰伤了她的面颊,尽管抹了药膏,但药膏中琥珀太多,使邓夫人脸上还是留下“赤红如珠”般的斑点。然而,愈是近看却愈加美丽,从此蔚为风潮(诸嬖人欲要宠,皆以丹脂点颊,而后进幸。妖惑相动,遂成淫俗。)

上述三种妆容都在唐代大放异彩,宋代妇女也依然习惯用花钿来妆扮自己,不过宋代的主流化妆风格已与唐代大不相同。词人晏几道(1038-1110年)的《菩萨蛮.娇香淡梁胭脂雪》称:“娇香淡梁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花月镜边情,浅妆匀未成”,词句描绘出宋代妇女脸上浅淡的妆容。这是由于理学盛行,不仅改变宋人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也连带改变审美风尚,如文人苏轼(1037-1101年)曾说:“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有了追求自然的思想转变,导致宋代审美普遍偏向清秀质朴,所以宋代女子妆容极为素雅,尽管仍有额黄、鸦黄(妇女涂额头的黄粉)、眉黛、红粉、口脂与花钿等妆扮,但用色上相当典雅,不如唐代女性艳丽。

在淡雅的妆扮下,宋代花钿的样式不如前代多,但都非常精致。且宋代后妃命妇们还流行在眉间贴珍珠做为花钿装饰,即前述“珍珠花钿妆”。黏贴珍珠的位置,与唐代的花钿、斜红和面靥是相同的。这样的打扮,可以从后妃命妇的画像看到。由于珍珠相当稀少,因此在脸上黏贴珍珠的妆扮只流行在后妃之间,元明时期,妇女只有在重大场合才会贴上花钿,到了清朝,花钿就从妇女妆扮中消失。

从过去清宫戏《延禧攻略》的热播,民众开始注意到清代妇女流行的妆容,如绛唇妆,带起了仿妆风潮,也让往后的几部古装剧如《长安十二时辰》、《鹤唳华亭》除了专注服饰、道具、礼仪方面的考据外,顺带重现当时妇女流行的打扮,让观众对于过去朝代的流行文化有更多不同层面的印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