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花滑之王”诞生!22岁耶鲁学霸陈巍夺冠惹热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滑冠军陈威 新一代“花滑之王”诞生!22岁耶鲁学霸陈巍夺冠惹热议

新一代“花滑之王”诞生!22岁耶鲁学霸陈巍夺冠惹热议

2024-01-17 1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拉燕

【新智元导读】昨日,22岁华裔花滑选手陈巍一举夺下金牌。2018年冬奥会,他与金牌失之交臂,四年后一战成名。

22岁华裔运动员陈巍一举夺下金牌。

2月10日,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自由滑决赛中,陈巍以总分332.60分夺得冠军。

比赛中,他完成的四周跳闪耀全场,并且动作质量非常高。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陈巍曾与金牌失之交臂。四年后的他,一战成名。

而排在他身后的名将如云,18岁键山优真和24岁宇野昌磨分获银牌和铜牌。4A失败的卫冕冠军、日本名将羽生结弦屈居第4。

首度奥运封王,陈巍的冠军之路

1999年5月5日,陈巍(Nathan Chen)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出生。

他在家中排行老小,父母一共有5个孩子。陈巍的家庭有独特的「家庭基因」。全家5个孩子从小都喜欢各种冰雪运动。他的两个哥哥热爱冰球,两个姐姐也都擅长花样滑冰。

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在3岁的陈巍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那时的他每天都跟在两个哥哥的屁股后面,帮他们拿冰球球杆。

当时的他肯定想不到,有一天他也会像03年看到的那些哥哥姐姐一样,出现在冬季奥运会的舞台上。

自那次冬奥会之后,陈巍开始接触冰雪运动。起初,他和两个哥哥一起打冰球。但是激烈的碰撞让他妈妈很担心他会受伤。于是他从冰球运动转向花样滑冰项目。

他很快就在这项运动上展现出自己过人的天赋和才华。从2003年开始,陈巍就开始参加各类适龄的花样滑冰比赛。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还报名参加芭蕾舞课程,参加过《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等舞剧的表演。

陈巍的身体素质、仪态气质等等都在那时打下了基础。

10岁的他,就获得了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业余男子组冠军。成为该项目历史上最年轻的业余选手。

2012年,陈巍正式踏入国际赛场的舞台,开始参加国际滑联青年组大奖赛。可以说,他的天赋和才华让他在滑雪的道路上一帆风树。

2015年,陈巍获得个人首个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青年组男子单人滑冠军。2016年,首次参加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便以总成绩282.85分摘得男子单人滑银牌。

2017年,陈巍先后夺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男子单人滑冠军。

2019年,陈巍以总成绩323.42分卫冕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男子单人滑冠军;同年夺得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男子单人滑冠军。2021年,陈巍第三次夺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男子单人滑冠军。

要么金牌,要么完蛋

他在冬奥会的征程却并不是未曾留下遗憾。

2018年,陈巍在平昌冬奥会自由滑不敌羽生结弦,最终获得第5名。虽然,他是奥运会上首位在自由滑完成六个四周跳的选手,但他想夺金的目标却从未改变。

回顾18年的那场比赛,陈巍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失误。

年仅18岁的他,却背负着美国队最沉重的期望。

时报广场的广告牌上,Cornflakes玉米片盒子上.....到处都有他的照片,还没夺冠前已经被人们捧为世界级滑冰实力干将。

问题是,这些期望很快就变成了要求,而陈巍却把它们内化了。当时,他一心想,要么金牌,要么完蛋。

这种压力导致他在短项目团体赛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误,而且在男子单人项目中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18年冬奥会之后的几个月,陈巍正式进入耶鲁大学。在校园里,他发现了滑冰之外的生活。

四年后,一个崭新的陈巍以奥运花滑界从未有过的方式后来居上。他用了4年时间来消化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夺得金牌。而羽生结弦则位列第四。

新一代「花滑之王」引热议

现在,陈巍终如愿拿到了金牌。

但这位华裔夺冠,却让许多国人高兴不起来,甚至骂声一片。

他还被很多人称为「男版谷爱凌」。他和谷爱凌,同是天才,同是学霸,两个人却截然不同。

陈巍成功夺金后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但作为华裔选手,其在中国网络的热度与羽生结弦差距甚远。

在同一时间,羽生相关热搜话题多达五六个,甚至有微博网友发文质问凭什么让他拿一个冰墩墩。

网友表示,「我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没有感情的陀螺。」

「论艺术感还是羽生第一。」

你是如何看待陈巍成为新一代「花滑之王」?

参考资料:

https://stylecaster.com/nathan-chen-net-worth/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6205a0d980c2a01638e0a19b?from=latest-posts-panel&type=previewimag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