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巨头又一大单并购!艾伯维宣布将以630亿美元“买下”艾尔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艾尔建和艾伯维的区别 制药巨头又一大单并购!艾伯维宣布将以630亿美元“买下”艾尔建

制药巨头又一大单并购!艾伯维宣布将以630亿美元“买下”艾尔建

2024-06-26 21: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美国时间6月25日早上,制药巨头艾伯维AbbVie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BBV)和Allergan plc(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GN)宣布,两家公司已签订最终交易协议,AbbVie将根据该协议收购Allergan。

根据2019年6月24日普通股78.45美元的收盘价计算,此次交易股权价值约为630亿美元。Allergan股东每股可获得0.866股AbbVie加上120.30美元(约188.24美元/股)补偿,这相较于Allergan前一天收盘129.57美元/股溢价45%。预计收购事项完成后,AbbVie股东和Allergan股东分别将以全面摊薄基准拥有约83%和17%的AbbVie。

“这是两家公司的转型交易,实现了独特和互补的战略目标,”AbbVi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ichard A. Gonzalez说,“AbbVie和Allergan的结合,凭借我们增强的增长平台,推动行业领先的增长,这一战略能够使AbbVie的业务多元化。”

根据双方的说法,合并之后的公司将包括多个具有领导地位的领域如免疫、血液肿瘤、医美、神经科学、女性健康、眼科护理和病毒学,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迎来高增长率。根据监管机构和Allergan的股东批准,预计到2020年初交易将完成。

艾伯维在公告中列举了一些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此次交易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是什么?

此交易为两个组织实现了独特且互补的战略目标。将Allergan多元化的市场产品组合与AbbVie的增长平台以及在研发,商业实力和国际足迹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相结合,将创建一家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2019年的总收入约为480亿美元。

进行这种规模的交易的好处?

凭借Allergan的市场多元化产品组合,其立即向AbbVie增长平台提供规模的能力符合我们的战略目标,即减少对Humira的依赖,并使我们能够在未来十年继续扩大对高创新科学的关注。

与交易相关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任何这种规模的交易都涉及一系列监管审批和整合复杂性。两家公司都拥有在整合业务方面经验丰富的组织,我们希望这一过程高效彻底。

“药王”迟暮?

艾伯维拥有全球史上最赚钱的药物修美乐(Humira)。2018年修美乐卖了199.36亿美元,给艾伯维贡献了60.9%的收入,也是该免疫药物第七年夺冠。但由于修美乐在世界各地的专利相继到期,艾伯维对于其他创新药物的需求愈发强烈,以减少对于修美乐的依赖。

跨国药企的并购一向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次并购也是今年第二笔制药巨头的巨额交易。2019新年一过,1月3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将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Celgene),如顺利完成,这是生物制药史上第四大并购交易。

1月7日,礼来宣布将以235美元/股的价格全现金收购Loxo Oncology公司,交易总额约80亿美元,预计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末完成。1月8日,武田制药也宣布完成对罕见病公司夏尔(Shire)的收购,交易金额约624亿美元。

艾尔建是一家总部设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药企,产品组合主要集中在医学美容、眼科护理、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病学四个领域。

促成交易的原因可能有多重,从行业趋势、监管宽松、交易价格、管线互补、规模效应、竞争、分担研发投入等都是大公司考量的因素。对于那些越来越依赖于大型治疗领域的老牌药物公司,对新型研发管线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增强研发管线、投资在研或即将上市的重磅药物、产品组合的互补和协同规模效应是很多制药企业发起并购的基本逻辑。

2018年,并购方向上,抗癌药依旧是并购双方最看重的交易领域,占比28%,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传染病。另外,罕见病领域不仅是FDA2018年审批的“明星”——59种新药中有34种罕见病药物,也是并购的新热点,如武田并购夏尔,成功让武田迈入全球一线制药巨头。合并后的武田制药,年总收入将超过300亿美元,主要来自肿瘤、消化、神经科学、罕见疾病以及血源制品等业务领域。

除了武田收购夏尔,2018年的大项目还包括GSK以130亿美元收购诺华的消费者保健业务,并在12月19日宣布与辉瑞合并两家的消费者健康业务总销售额约为98亿英镑(127亿美元),GSK还以51亿美元收购肿瘤药公司TESARO;赛诺菲以116亿美元收购血液病公司Bioverativ;诺华花了87亿美元收购AveXis,以获得一款治疗晚期脊柱侧肿瘤肌肉萎缩的基因疗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