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 · 第01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般若彼岸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讲义 · 第01课

金刚经讲义 · 第01课

2024-07-11 0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该经共有六种译本,译者分别是姚秦鸠摩罗什、北魏菩提流支、陈朝真谛、隋朝达磨笈多、唐朝的玄奘及义净等法师。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我们此次学习,也采用此译本。

本讲分二:一、以五重玄义释题;二、劝勉以殷重心学习。

一、以五重玄义释题

“五重玄义”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提出的解释佛经的方法——解经之初,以“五重玄义”首先阐述经中的玄妙之义,“五重玄义”也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此处也首先以“五重玄义”介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01. 释名

“释名”是“解释经名”的意思。所有佛经的题目中无外乎“人、法、喻”三个要素。“人”是指人物,可以是说者、听者、问者等;“法”是指所说之法;“喻”是指比喻。佛经的题目有的只具备其中一个要素,有的具备两个要素,也有的具备三个要素。

例如,《维摩诘经》的经名只有“人”这个要素,《大般涅槃经》只有“法”这个要素,《梵网经》只有“喻”这个要素;《佛说仁王般若经》具有“人”和“法”两个要素,《妙法莲华经》具有“喻”和“法”两个要素,《如来师子吼经》具备“人”和“喻”两个要素;《大方广佛华严经》则具备“人、法、喻”三个要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名是以“喻”与“法”二者命名的,其中“金刚”是“喻”,“般若波罗蜜”是“法”。

“金刚”的字面意思是指“金刚石”,金刚石是世间最坚硬的物体,能钻破任何其它物体,却不能为其它物体所毁坏。

“般若”是梵文,不读bān ruò,应读作bō rě,翻译成“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世人所说的了知现象的智慧,而是特指人内心了知或证悟一切现象空性本体的智慧。有时为了区别于世间的智慧,也翻译成“大智慧”。

需要注意的是,“般若”是能知,“诸法空性”是它的所知,也即“般若”与“空性”,一个是能知,一个是所知,不可混淆。虽然在证悟空性时,能知和所知是一体无分的,但在名言中,还是用“般若”与“空性”这两个词将能知与所知区别开来。

“波罗蜜”也是梵文,是“到彼岸”的意思,有时简单地翻译成“度”,也即“从此岸度越到彼岸”之义。

“般若波罗蜜”合起来,就是“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度”的意思。所谓“智慧到彼岸”是说,我们的心没有了知诸法空性而仅仅了知诸法外相时,就是住在此岸,了知与证悟诸法空性后,就到达了彼岸。

经名中“金刚般若波罗蜜”将“金刚”放在“般若波罗蜜”之前,是用“金刚”来比喻“般若波罗蜜”,意思是:就像金刚石能摧毁世间一切物体却不能为其它物体所摧毁一样,“般若波罗蜜”可以摧毁世间一切痛苦之因——邪见,却不被任何邪见所害。

在佛经里,“经”特指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言教。之所以被称为“经”,是因为这些言教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途径。

02. 辨体

“辨体”中的“体”是指世间一切现象的“本体”,“辨体”是指这部经所承许的世间一切现象的本体是什么,对此加以分析。

例如,金子制作的各种人物形象,不论其形状如何,其本体都是金子;木头雕刻的各种艺术品,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形状,其本体都是“木头”;陶瓷做的杯子,不论形状大小如何,其本体都是陶瓷。

而这里所说的“本体”,是指包括金子、木头、陶瓷等在内的世间一切现象的本体。也就是说,外在的物质现象——小到原子、夸克等微观粒子,大到山河虚空、日月星辰、宇宙天体等等,内在的心灵现象——短到一刹那的感受,长到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的喜怒哀乐感受等等,这些现象一定不能没有任何“质地”,这些现象的“质地”就是“辨体”中的“体”。

对世间一切万象本体的承许,包括《金刚经》在内的所有般若经都是一致的,也即本体只有一个,但名称却有多种,如“法性、空性、无相、非相、离边、离戏、不二、双运、平等、等性、真如、实相”等等,下面一一解释:

一、法性或空性。诸法之本性故,称为法性;此法性犹如虚空,故也称为空性。空性不是指什么也没有,而是指犹如虚空一般没有任何有相的质地,也就是说,万象的本体超越了一切现象,不是任何现象层面的质地,犹如虚空一般无形无相,但也不是断灭的无。如《心经》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中,“五蕴皆空”的“空”指的就是万象的本体为“空性”。因为这种空性不是断灭的无,而是真常不变,所以又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二、无相或非相。无相或非相实际上是“空性”的别名。本体无相或非相,是指本体没有任何相状,不是青黄赤白、不是大小方圆、不是美丑善恶,也即不是任何眼耳鼻舌身意的所知,如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三、离边或离戏。“边”是指分别心执著的相,粗略地分为“有、无”二边,拓展开来则有“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边;诸法本体远离一切边,故而称为“离边”。“离戏”中的“戏”是指“戏论”,“戏论”的原意是指演戏时在人物上临时安立的不真实的角色,这里是指凡夫以分别心认知的一切境相,因为都是分别心制造出来的,并非真实而有,所以称为“戏论”。有些经论中将人们常有的八种戏论“生、灭、常、断、去、来、一、异”称为“八戏”,这“八戏”有时也与“四边”合称为“四边八戏”。“离戏”是指诸法本体不是分别心所制造的戏论,换句话说,本体根本不是分别心的所知境。因为本体远离一切相状故,所以并非分别心可知。如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中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五、“不二”或“双运”。本体并不脱离现象而有,现象也没有脱离本体而有,因而现象与本体是不二的,是一体双运的。如《心经》中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中,“色”是指外在的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指内在的一切心理现象,这些与本体都是不二双运的。

六、平等或等性。诸法的本体也称为“平等”或“等性”,因为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若证悟这个本体,一切万法从此变得一味平等,不再有差别相,因而称为“平等”或“等性”。

七、真如或实相。在般若经中,诸法的本体也称为“真如”或“实相”,这是相对于现象的虚幻不实性而对本体做的命名。例如,水面的波纹看起来有,但实际上除了水之外,别无他物;金子做的莲花,看起来好像有一朵莲花存在着,但实际上除了金子之外,根本找不到一朵所谓的莲花。同样的道理,一切现象也都是虚幻不实的,除了这个本体之外,现象本身根本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03. 明宗

所谓“宗”,是该经所提出的证悟“诸法本体”的方法。《金刚经》所说的证悟诸法本体的方法就是在发起无上菩提心的基础上实修“般若波罗蜜”。若对“般若波罗蜜”展开叙述,可以说为六种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安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其中前五波罗蜜实际上是对般若波罗蜜的外相进行强调。

所谓菩提心,就是认识到一切有情众生都是自性众生,因而发起要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的大愿;此外,又认识到只有证悟诸法本体,才能实现这个大愿;如此,为了实现救度众生的大愿而生起要证悟诸法本体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所谓的菩提心,也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起了“为救众生而证悟诸法实相”的菩提心之后,就要实际行持六度或者说六波罗蜜。六度的本质就是般若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这五度实际上是般若度的外相,也即前五度必须用般若来摄持,才能成为“波罗蜜”之法,否则只是人天善法。

如本经云:“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是以般若度摄持布施度的教言。所以,六度的本质就是“方便与智慧不二”——前五度是方便,是般若度的外相;般若度是智慧,是前五度的内涵;方便与智慧不可分离。

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六度”实际上可以含摄于“般若度”之中。

所谓“般若”,是指内心对诸法本体的了知——在了知诸法外相的同时,也清楚地了知了诸法的本体。这种对诸法空性本体与外相的同时了知,就是所谓的“般若大智慧”。

实修般若大智慧应按三个次第而增进:文字般若、觉照般若、实相般若。

一、文字般若。是指学人依止通达般若智慧的老师学习般若经典,用分别心了解诸法的本体空性。这个传授诸法本体空性的老师,在佛经里称为“善知识”。由于人的分别心总是伴随语言文字而起,因此这种从善知识处学到的分别心对诸法本体空性的了达也称为“文字般若”。

文字般若只是分别心的知,不是通达本体的真实般若,因为本体是离戏的,不是分别心的所知境,所以分别心对空性的了知,只是“指月之指”,并非真实的“月亮”。文字般若虽然不是真实的般若,但也不可缺少,否则就不会引发后续的觉照般若。

二、觉照般若。就是学人在了达文字般若的基础上,在远离分别心的状态下,对内在身心以及外在现象的本体空性进行觉照而体认,渐渐远离分别心的扰乱,建立对诸法本体的稳固体悟。如《金刚经》中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对觉照般若很好的归纳。

“觉照般若”在经论中有时也叫做“胜观”,也即观照诸法的胜义本体。行人处在胜观状态时,既不是脱离了相,也不是住于相,而是一边了知着相,一边了知着诸法的空性本体。这种对万象“空有不二”之性的照了,就是所谓的胜观。行人若欲实修般若智慧,就应该在获得文字般若的基础上,学会这种“胜观”。

按照诸大经论的说法,修习觉照般若应该次第而行。先要觉照自己的身体,体验身体的本体,在身体上体悟空有不二,这就是大乘的“身念住”;身念住具有一定熟练度后,就开始觉照在身体上生起的苦乐觉受,体验这些苦乐觉受的本体,这就叫“受念住”;受念住具有一定能力后,就开始觉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认识起心动念的本体空性,这叫“心念住”;心念住具有一定能力后,就开始觉照并体认一切万法的空性,这叫“法念住”。修行觉照般若,应按照这“四念住”的次第而增进。

若不断实修“四念住”而娴熟,自然就会进入“四正勤、四如意”的境界;这样渐次增进,“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境界就会渐次圆满,从而圆满三十七道品。

三、实相般若。是指通过修持觉照般若而获得的对本体的稳固而真实的体认。了义而言,实相般若只有断除一切无明烦恼、达到无学道的佛陀才具有;但从不了义的角度而言,无学道之前、见道之后修道位的一地到十地也会不同层次对空性有所体认,可安立为相应层次的相似实相般若。

下面再对“文字般若、觉照般若、实相般若”再作简单辨析:

最初通过学习,用分别心建立的对万法空性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空性,只是分别心面前的一种“空相”而已。这种“空相”是分别心捏造的虚妄相,与真正的诸法本体——真如实相,犹如标签与实物般,并非一回事。

尽管如此,文字般若也不可或缺,因为它是引发后续觉照般若的基础。我们知道,世间人口中所说的“苹果”并非真实能吃的苹果,但依靠口中“苹果”的发音,能循声发现身边所存在的真实苹果;同样的道理,依靠分别心制造的“空性”标签,能引发对诸法本体的觉照。这就是文字般若的作用。

在初修觉照般若时,由于分别心不能完全息灭,因此对诸法空性的觉照,往往偏堕在“空”的层面,此时的体验,在中观论典中称为“单空”。行人处于“单空”境界时,“有”与“空”很难同时起现。以身念住为例,体验到身相时,就体验不到身相的空性;体验到身相的空性,就体验不到身相。此时,“有”与“空”,或者说“相”与“性”还不能同时起现。

如果进一步实修“单空”,减损分别心在觉照中的作用,就能渐渐做到“空有双融”或者说“性相不二”,但此时由于分别心的作用尚未完全褪去,“空”与“有”还不能达到均衡,也即有时会偏堕于“有”,有时会偏堕于“空”。

进一步在觉照中减少分别心的作用,就能基本做到不照而照,此时“有”与“空”的双运不二,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就会自然呈现,这种境界可以叫做“自现”。

在“空有不二”自现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娴熟,就能达到“空”与“有”完全平等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叫做“平等”。

如此修炼觉照般若,会经历“单空、有偏、自现”三个境界,最终达到空有完全“平等”的境界——也即证悟实相般若的境界。

如《三主要道颂》中云:“现相缘起不虚妄,性空离许之见二,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一旦同时不轮番,已见缘起不虚妄,若证灭尽诸境执,尔时观察见圆满。”也就是说,若“有”(世俗的种种显现)与“空”不能双融,就还没有通达佛陀的密意;若“缘起”与“性空”完全一味双融,没有偏堕或轮番,此时见解就达到圆满。

禅宗也说,最初修持般若时“见山不是山”,这是“单空”或“空有偏堕”的境界;到了功夫娴熟的时候,“见山还是山”,这是空有不二“自现”乃至“平等”的境界。

04. 论用

“论用”中的“用”是“作用”或“功用”之义,是指一个有情生命(佛经里面也叫“补特伽罗”)通过“宗”证悟本体后,所获得的离苦得乐之果位。

归纳而言,修炼般若波罗蜜可以得到三种层次的离苦得乐之果:一是现世与来世的安乐,二是脱离轮回的永恒安乐,三是成就佛果而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一、获得现世与来世的安乐。

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执著有“我”相与“非我”相,并在“非我”上执著有“人、事、物”之相,又在这些“人、事、物”上执著“对我有利”相、“对我有害”相与“对我无利无害”相,因而产生无量贪嗔痴与苦恼,并造作种种害他恶业而感受现在与未来的痛苦。

若修持般若空性,了知无“我”相,无“非我”相,无“人、事、物”相,无“利、害、非利非害、亦利亦害”相,这样内心就会远离现世的种种烦恼与痛苦,并且不会造作害他恶业。

此外,由于了悟了种种相虚妄,就会知道这些虚妄相只是自心所造,因此必然会策发自心只制造善相、不制造恶相,如是取舍善恶,来世必然会得到善妙的人天善报。

二、获得脱离轮回的永恒安乐。

有情的内心坚固地执持有“我”与“非我”相,也即感觉有一个真实的“我”以及与“我”相对的“非我”的器情世界,这就是轮回的体性。若心住在这种“我执”分别中,则永远不可能获得永恒的安乐,“苦苦、坏苦、行苦”三大苦以及“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等八苦,就会一直伴随,挥之不去,这就是佛陀在“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中所宣说的道理。

实际上“我”相与“非我”相的存在与对立,只是自心的执著所产生的妄觉,并非真如实相。修持般若空性,首先要摧毁的就是这种执著。当这种执著被摧毁后,就会获得出离轮回的永恒安乐。

三、成就佛果而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仅仅摧毁“我执”,只能让自己远离轮回的痛苦,却无法救度无边众生一同出离轮回苦海。要想救度无边有情,必须在摧毁“我执”的基础上,进一步断除一切“法执”。

所谓“法执”,就是对“我相”之外的一切“相”所产生的执取,当内心执著有种种“法相”时,就会障碍获得佛果,不能知道一切众生是自性众生,因而不能自性自度,无法获得救度无边众生的智慧、慈悲与力量。

一旦通过修持空性而摧毁“法执”达到“见道”的境界,就获得了登地菩萨的果位,此时救度众生的事业就能充分展开。这样救度无边众生无有众生可度,历经菩萨十地,最终成就佛果时,就能获得“十四无畏、十八不共、四不思议”等救度众生的功德,就像《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所说,能令任何一个祈祷的众生远离痛苦、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

05. 判教相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讲法四十九年,其间所传授的所有教法,按照传授时间可分为三类:初转法轮时、二转法轮时、三转法轮时,也简称为“初转时、二转时、三转时”。

相传转轮圣王出世时,自然拥有“轮宝、象宝、马宝、神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兵臣宝”这七宝,其中的“轮宝”可以承载转轮王到达四方,征服一切。“法轮”是对佛陀所宣说佛法的比喻,是说佛陀所宣说之法犹如转轮王的轮宝具有征服四方的能力一样,可以摧毁一切邪见与痛苦,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转法轮”就是“说法”的意思。

初转时,佛陀宣说了小乘“苦谛灭道”四圣谛之法。所谓苦谛,即是具有“我执”之凡夫必定会遭遇的种种痛苦——“苦苦、坏苦、行苦”三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八苦等;所谓集谛,即所有痛苦的根本因必定是“我执”;所谓灭谛,是说我执烦恼是可以灭除的,而且灭除之后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所谓道谛,是依靠戒定慧无漏三学,也即出定守持别解脱戒、入定修持“人无我”的空性智慧,必定可以灭除我执烦恼,远离痛苦及痛苦因。

二转时,佛陀宣说了大乘无相般若法门,宣说一切清净与不清净现象的空性本面,也即从空性的角度抉择了万法的真如本性。

三转时,佛陀在二转无相空性法门的基础上,宣说了如来藏的光明,也即从光明的角度抉择了万法的真如本性。万法的本体不仅如二转所说是空性的,而且还是光明的,若将二转与三转结合起来说,那么万法的本体就是“明空不二”的。

所以,三转法轮是层层递进的,前前为后后的基础或铺垫,后后为前前的增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于二转时的无相般若经典,在藏文版的译本中又叫《般若三百颂》。所以该经所说义理,是初转小乘四谛法的增进,是三转光明法的基础。

达摩祖师有《破相论》与《悟性论》两本著作,这两部论典的要义刚好可以对应二转与三转的意趣。二转无相般若法的目标就是要破相,使得学人摆脱诸法外相的束缚,三转如来藏光明法的目标就是在破相的基础上悟性,也即悟到如来藏的光明。若没有二转所说的“破相”基础,有情之心就会一直住在自心所制造的种种相中流转不息,永远都不会有三转所说悟性机会。

所以,学习《金刚经》所说的无相般若智慧,对行人证悟心性光明具有重大的意义。若没有掌握《金刚经》所说的无相要义,就根本不会有了悟心性光明的机会,只能住于种种生灭之相中流转。

此外,若越过二转无相般若法,在不解无相般若之意趣的基础上冒然修持三转所说的光明法门,那么所修的心性光明,很容易成为外道所说的不可思议的“神我”。

五重玄义中的“体宗用”在藏传佛教里面又称为“基道果”,是决定一个宗派的三要素。也就是说,学人要把握任何一个宗派,都应该从“体宗用”或“基道果”三个层面入手。如果对一个宗派的“体宗用”或“基道果”一无所知,则不能算了解了这个宗派。

“体(或基)”是指在凡夫位所见到的世间种种现象的实相本体,“宗(或道)”是证悟本体的方法,“用(或果)”是部分或完全证悟本体后所得到的功用或果位。

小乘承许的“基”:一切外境的基是无分微尘,一切内识的基是无分刹那的心识。“道”是入定以此见解实修四念住,出定守持别解脱戒;“果”是历经小乘资粮道与加行道而达到小乘见道,随后渐次获得小乘“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果位。

二转所承许的“基”:一切外境与自心的基都是无相真如本体;“道”是发无上菩提心之后,以觉照般若渐次修习四念住,照见五蕴皆空;“果”是历经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达到大乘见道,随后渐次成就菩萨十地的果位,乃至十一地普光地的佛果。

三转所承许的“基”:一切外境与自心的基都是光明的如来藏;“道”是觉照明空不二的万法本体;“果”与二转时并无二致,也即渐次获得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的果位。

二、劝勉以殷重心学习

下面分别从思维人生短暂、人生苦多乐少、心灵的奥秘、听经闻法的机会难得以及般若法的功德这五个角度,劝勉学人认真学习《金刚经》所说的般若法要。

01. 思维人生短暂

人在孩童与年轻时期,对时间会有一种错觉,觉得人生很漫长。但步入中年或老年,就会对人生的短暂有比较客观真实的体验。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人生就只是几十个这样的一年而已。

在此世间没有不死的人。无论你生在什么时代,生活在什么地方,身处怎样的境地——贫穷亦或富贵,聪明亦或愚笨,丑陋亦或美丽,快乐亦或痛苦,死亡终有一天会到来。正如国外一部名著《简爱》中的主人翁所说:“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像我们都要穿过死亡的坟墓,将同样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如果把这句话中的“上帝”理解成“阎罗法王”,这句话是完全符合事实的,也就是说,人在死亡面前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此外,寿命是有减无增的,人活一天,寿命就减少一天,离死亡就更近一天,如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再观察人一生的时间中,能用于听经闻法、依教奉行的时光则非常稀少。首先睡眠占去了一生的一半时间;醒着时,大多数时间又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忙;在剩下的极其可怜的空闲时间内,又必须为吃饭、上厕所等琐事忙碌。所以,这样观察下来,人一生中,用于学习佛法的时间不会很多。

很多人以为自己能活到八十乃至九十岁,于是就将人生的计划一拖再拖。不少人想:“等我退休了,再学习佛法吧!”其实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拖延一件事,就等于用一种隐蔽的方法欺骗自己不做这件事。

另外,人的寿命是不定的,有些刚出生就死掉了,有些在孩童时代就离开人间,有些在壮年时撒手人寰,有些在中年时就奔赴黄泉,有些人昨天还生龙活虎,今天就不在人世。正如人们常说的:“黄泉路上无老少。”

在此世间,让人死亡的因缘极其繁多。疾病会让人死亡,内心大喜大悲也会让人死亡,外在的天气变化会让人死亡,火灾、地震、车祸、工伤事故、打架斗殴、甚至吃饭喝酒、饮食不当都会导致人死亡。

观察人的身体就会发现,它是极其脆弱的——一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一顿饭不吃就会饿得发慌,吃多了会行动不便,天气稍热就感觉很不舒服,急跑一百米就累得气喘吁吁,甚至一根血管破裂都会流血而亡,有时一拳就能被人打死,摔个跟头也会死亡。所以,人身极其危脆,极其不可靠。认为自己会长久地活下去,理由太不充分了。

人在死亡时,平时贪执的眷属亲友等帮不上忙,不能让自己不死,也不能随同自己前往后世;自己极其珍爱的身体,都不得不舍弃,更何况是财物资具呢?平时苦苦经营的一切所谓的事业,此时都必须放舍,留在此世。

死亡之时,唯有生平修持的佛法对自己有用——若活着时,行持了利他善法,依靠善法的力量,可以转生善处;若修持了了义的善法,也即了生脱死的般若法,则可以往生极乐或者彻悟心体而解脱。

所以,想到此生的短暂,想到死后的漫漫轮回,今生有机会闻法时就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宜拖延懈怠、坐失良机。

02. 思维人生苦多乐少

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由此可见,人生其实是苦多乐少。人们都愿意将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说于人听,展示在人前,而刻意隐瞒自己的种种辛酸与不如意,于是导致不少人都觉得别人活得比自己好。

其实,“苦多乐少”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这与人的贫穷或富贵没有什么关系。贫穷与富贵只是决定了人们痛苦的内容有所不同,而痛苦的数量与程度往往与贫富没有必然联系。实际上人的痛苦是由内心对外境的执著所引发,而并非贫富等外境所决定。

贫穷的人,因为对摆脱贫穷很执著,所以觉得贫穷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但实际上心灵的痛苦不是贫穷本身造就的,而是自心对贫穷的厌弃导致的。富贵的人,对生活也会有很多不满,这些不满也会导致内心的痛苦,而且不满越强烈,痛苦也越严重。

而且,富贵的人也会生病、也会衰老、也会死亡,也会遭遇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仇敌,眷属也会死亡离自己而去,也会有很多“求不得”之苦。总而言之,只要人内心的执著没有减轻或去除,痛苦就会一直伴随。而且执著越多,痛苦就越多;执著越沉重,痛苦就越沉重。

有人说:虽然世间苦多乐少,但毕竟还是存在快乐啊,这少许的快乐也是值得追求的。

其实我们应当知道,如果一个人真正想获得快乐,关键是通过学习《金刚经》等般若经典,去除内心的执著。如果内心的执著没有去除,世间的所有快乐都只是未来痛苦的铺垫与序曲而已。

譬如,一个长相靓丽的人,当衰老降临时,就会极度痛苦,因为长相靓丽原本是她的骄傲与执著,所以衰老导致的容貌丑陋,必定会打击她的执著,使她陷入痛苦。相反,长相丑陋的人,因为对自己的长相没有执著,衰老反而不会带来多少痛苦。同样的道理,普通百姓不会体验失去官位的痛苦,穷人也不会体验巨资耗尽的痛苦。

所以通过分析,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若内心的执著没有去除,现在的快乐只是为未来的痛苦做准备而已,犹如自掘坟墓一般——快乐增长了贪欲与执著,一旦引发快乐的对境消失,痛苦就不可避免地降临;而引发快乐的对境是缘起法,根本不会长久存在,一定会有失去的一天,所以对于内心有执著的人来说,现前的快乐导致痛苦是早晚的事情。

03. 思维心灵的奥秘

在此世间,人人都希望得到安乐,但很多人却是越忙碌离安乐越遥远;无人愿意遭遇痛苦,但不少人却不期而遇种种痛苦。究其原因,就是不明白心灵的奥秘。如《入行论》云:“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心灵的奥秘,归纳而言其本体即是万法的本体,无形无相但却真实存在,此本体之所以呈现眼前的种种现象,完全是分别心的造作。如经云:“十法界唯一心所现。”《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中说:“菩提实性是心实性,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所以,般若智慧所了知的对境,胜义中即是心之体性(也即心性),世俗中即是唯心所现的种种缘起现象,胜义与世俗无二双运即是心之秘密。只有通过学习般若经典,才能彻底通达这个秘密;只有通达了这个秘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谨慎取舍善恶,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历代祖师大德都异口同声地说:“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致。”为什么呢?因为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心之自性,对心性证悟越深,对心性上的因果规律就证悟得越深,对因果规律证悟越深,取舍善恶就越细致。如憨山大师《参禅法要》中说:“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

也就是说,心性虽然无形无相,本来空寂,但它却会记录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中的心相,记录下来的心相在经论中叫做“业”;这个“业”的力量成熟之后,就会展现为六根前的种种现象。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律”,“因”就是起心动念,“果”就是六根前所呈现的种种现象。在“起心动念”与“六根所见之现象”间建立“因”与“果”的连接,这就是真正的“因果正见”。

心的体性是一个无形无相的存在体,它的一个奇妙之处就是可以记录分别心中的“心相”,然后将其呈现出来。我们见到的山河虚空大地,乃至周围的鱼虫草木等等,都是自己过去的分别心在心性上创作的“作品”。

所以,心在何处,命就在何处;心思维什么,人生的遭遇就是什么。

心念嗔恚,就在创造地狱道的境相;心念吝啬贪婪,就在创造饿鬼道的境相;心念愚痴,就在创造旁生的生活;心念善恶参半,就在创造人道;心念善而好嫉,就在创造阿修罗道;心念善而傲慢,就在创造天道;心念善而无我,就在创造声闻缘觉的有余涅槃境界;心念善而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在创造菩萨的清净世界;心念悲智平等,空有不二,就在创造佛的无余涅槃境界。

通过学习《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很容易可以通达上述的心灵秘密;一旦通达了这些秘密,就真正睁开了智慧之眼,人生的道路从此就好像有了一盏明灯在照耀,一切身口意的取舍都会变得非常明了。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会成为自己的人生信念。

不仅如此,通达《金刚经》的般若智慧,还能彻底地去除执著,脱离三界轮回,远离一切痛苦,获得永恒的大安乐。

《入行论》中说:“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众生不欲苦,反行痛苦因。”人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不通达般若智慧所致,因而每一个真正想离苦得乐的人都应该认真地学习《金刚经》中所说的般若大智慧。

04. 思维听经闻法机会难得

在人的一生中,有机会听闻与学习像《金刚经》这样的大乘佛法,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而是极其稀有难得之事。

据佛经记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佛陀出世说法的时期非常短暂,大多数时间处于无佛之时,因而也没有佛法流布。我们非常幸运地生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住世的时期,因而有机缘听闻到佛法。但这样的时期也不会持续很久,数千年之后,佛法就会在人间彻底消失。

虽然目前释迦佛的教法还在人间流布,但也只是在少数地域有传讲与听闻,大多数地方根本没有佛法。比如,在如今的一些大城市,虽然也有佛法的传播,但是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就像与佛法绝缘一样,根本接触不到佛法。

有些人即便知道世上有佛法的存在,但由于根本不信,因而也无缘听闻与学习;有些人因为整天忙于生计及琐事,也无暇学习佛法;有些人因为愚痴暗钝,连世间法也学不懂,更不用说佛法了;有些人虽然想学,但却遇不到宣说正法的善知识。

总之,外在能够遇到系统传授佛法的善知识,内在具备知言解义的能力,且对佛法具有信心,想要闻思修佛法,这样的人真是少而又少。佛经里将具备这种种条件的人身称为“暇满人身”。

关于“暇满人身”,佛经里广说了八种闲暇与十种圆满,不过也有经论说八种闲暇与十种圆满可以简单地归纳在“外内密三相圆满”之中,也即:外得到善知识的圆满摄受,给自己传授完整的佛法;内六根具足,没有缺陷,具有知言解义的学习能力;密对佛法有信心,具有强烈的闻思修佛法的愿望。

佛经中说,这样的暇满人身是往昔多生累劫中具备因果正见、守持清净戒律,才获得的。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纵观当今时代,相信因果的人都甚为稀有,能够守持居士五戒的人更是少得可怜,更何况在多生累世中都深信因果、护持戒律呢?

佛经里有一个“盲龟值浮孔”的比喻,用来描述“暇满人身”极为难得:假设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一只瞎眼乌龟平时沉没在海底,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海面有一块木板随波逐流,木板上有一个小洞,刚好够乌龟的头伸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相遇极为难得,因为无心的木板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而盲龟也不具备能看得见木板的眼睛。但是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板的孔隙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

如果用手指甲在地上挑起一点泥土,那么指甲上的土与大地土相比,数量极其微小。佛经里说,因作恶而堕入三恶道受苦的众生数量就好比大地土,具备因果正见而守持五戒,来世还能投生为人的人,少如指甲上的土;在人中,不信佛法的人多如大地土,而相信佛法且有机会学习佛法的人,少如指甲上的土。

世间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因缘积聚才能成办,而学习《金刚经》的机会也是诸多因缘积聚的结果,这些因缘并非永恒坚固,而是稍纵即逝。

从讲法者的角度而言,并非一生中都有讲授《金刚经》的机会,而是在方方面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会讲授。从学习者的角度而言,学习《金刚经》的条件也不一定恒时具备,有人因工作繁忙而无法学习,有人因家庭琐事所扰而无法学习,有人因罹患重病而无法学习,有人因被某件痛苦之事所笼罩而无法学习,有人因内心放逸、耽著娱乐而无法学习。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今生遇到学习《金刚经》这样的大乘般若法要的机会,绝非偶然,一定是过去世供养诸佛、布施众生、广修慈悲、修行六度、守持净戒所感召的果报。因此,此次有缘学习《金刚经》的人,一定要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不要错失这样的大好时机。

05. 思维般若法的功德

经书上说,即便用手触摸一下《金刚经》等般若经典,或无意中听闻他人读诵般若经典,或自己用散乱心读诵般若经典的四句偈,也会积累不可思议的福德,更何况认真听闻、思维乃至实修其中的般若法义呢?

《续高僧传》中有这样一则公案:过去有一个高僧名叫僧安,他持戒精严,每日都坐禅、讲经。一次,他在王屋山,对二十多名弟子开讲《涅槃经》。刚开讲经题时,来了一只母野鸡,也趴在一旁听他讲经。僧众吃饭时,野鸡就很自觉地自己去觅食。每晚讲经时,野鸡都按时来听闻。讲到还差三卷就要结束时,野鸡就没有来了,此后就再未见到这只野鸡,僧众对此事都感到奇怪。

僧安对大家说:“此野鸡已转为人身,你们不必奇怪。”武平四年,僧安带领弟子行脚至越州,路过一户人家时,僧安对大家说:“往年消失的野鸡应该就转生到了此户人家。”僧安走入院内,听到有人喊“野鸡”,从家中走出一女孩,与僧安仿佛相识,见面就欢喜地礼拜僧安。

女孩的父母感到很希奇,于是请僧安入内接受斋饭供养,僧安问:“此女为何以野鸡起名?”家人回复说:“孩子出生时,头发就像野鸡毛,所以就叫她野鸡。”僧安听后大笑,于是对这家人讲了“野鸡”的前世因缘,这个女孩听了之后大哭,哀求父母,恩准她出家,父母也高兴地同意了。

出家后,僧安为她讲《涅槃经》,她听闻之后就能明白经义,没有半点遗漏,但对最后三卷,却茫然不解。女孩十四岁时,就可以讲经,远近之人都来听经,赞叹她的宿世善根。因她的劝化,跟随她学佛的人也很多。

由此公案可知,闻法功不唐捐,一定有大利益。野鸡以听《涅槃经》的功德脱离野鸡身而转为人身,并且有出家善根,这就是闻法的利益。听法时虽然是旁生之身,不解经义,但因所闻之法通过耳根进入阿赖耶识中,因此种下了善根习气,所以转世再来时,一遇因缘,这个善根立即就现行了,以至使得往昔所闻的《涅槃经》,一经于耳就能理解其义。但因为当时没有闻受最后三卷,所以今世就觉得陌生,无法理解。

古德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意思是,殊胜的般若经典,一旦通过耳朵听闻,就在阿赖耶识上种下了悟道的种子。所以要想悟道,应从听闻般若经典开始。例如,过去有个坚慧菩萨,以鸽身听闻比丘诵经,转世再来,就成了大菩萨。

所以应对闻法充满欢喜,即便暂时不能领会某些法义,也不要紧,只要诚心诚意地闻法,一定会在心田中种下殊胜的善根习气,将来必定会因此而开显般若智慧、证悟诸法实相而脱离生死苦海。

佛经里对听闻般若经的功德,这样用比喻说明:一个人在大森林里迷路了,走了很久都没能走出森林。一天,他继续寻找出路时,看到一个牧童在放牧,于是他喜出望外,知道已经走到了森林的边缘,很快就会走出森林,因为牧童只会出现在森林边缘。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今生听闻到了般若经典,也表明此人已经到了轮回的边缘,很快就能出离轮回苦海,证得究竟的大涅槃果位。

《金刚经》中也广泛宣说了读诵与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如云:“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又云:“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又云:“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云:“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又云:“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释量论》中说,能够无余洞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显现的遍智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说妄语的因,故而其一切所说堪为正量,无有错谬。佛语如是宣说听闻与受持《金刚经》的功德,这些功德肯定不是夸大不实之词,而是真实不虚之语。故而每一个有机会听闻《金刚经》的道友,应当心生欢喜、倍加珍惜,认真听闻与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实修般若妙智。

偈颂摄要

名体宗用与教相,五重玄义释此经,

由此略知经大义,知后当起勤学意。

一切痛苦邪见生,能断即是般若智,

如同金刚破坚物,邪见未除在此岸,

若断即名到彼岸,如是理解经名义。

般若智慧乃能知,诸法本体即所知,

本体无相如虚空,故名空性或非相,

离四边故名离边,离八戏故名离戏,

与相不二名双运,相无体真名真如,

无相之相名实相,本体名称有众多。

证体之法名曰宗,文字觉照二次第,

文字般若虽是妄,能引觉照不可缺,

觉照般若离分别,能证诸法之本体。

身受心法四念住,觉照之力渐增上,

历经道品三十七,最终能获佛正觉。

初修觉照落于空,后虽双运却有偏,

远离勤作空自现,渐能无偏现平等。

离苦得乐般若用,总说略有三安乐:

能令学人明因果,取舍善恶现来乐;

倘若断除自我相,即离生死获永乐;

倘若断除诸法相,能令他众得安乐。

佛陀说法有三期,初转四谛小乘法,

二转无相般若法,三转光明如来藏,

如是次第悟实相,此经乃属二转轮。

人生不过数十载,转瞬即逝趋死亡,

死定来临无能免,死期不定难预料,

死时定舍身与财,眷属亦定离己去,

死苦唯有善能救,故当认真学般若。

人生苦多乐稀少,若未去除执著习,

乐亦定成苦前奏,若未去除我执习,

苦根定会结苦果,故应听闻般若法,

断除我法二执著,如是方能永离苦。

诸法皆由心想生,心之本体乃法性,

若未了知心奥秘,善恶颠倒能招苦,

故应勤学般若法,了悟心性与因果。

暇满人身实难得,如同盲龟值浮孔,

故应百般勤珍爱,以此度越生死海。

般若功德难思议,见闻忆触皆获益,

读诵受持证菩提,自利利他无穷尽。

思维鸡身闻法事,理当生起踊跃心,

发愿闻思妙法义,发愿证悟大菩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