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的港口海运连通性时空演化(189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航运网络稳定性研究 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的港口海运连通性时空演化(1890

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的港口海运连通性时空演化(1890

2024-07-09 15: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知网  喜欢 0

阅读量:

193

作者:

张圣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个国家甚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从单个国家作为独立经济活动空间主体逐步发展成为跨国的经济空间和巨大贸易圈.这一南至马六甲海峡北至日本海的巨大狭长海上廊道(亚洲海上贸易走廊)因实体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员流动等"流"的作用下,被连接成为跨国家的区域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在1890至2017年间,海上实体物流即航运网络连通在亚洲海上贸易走廊区域的时间和空间的演化,探究演化规律和未来因素的影响.研究目标包含:首先,为跨区域联通提供历史与现状的海事证据.其次,研究中国在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经济背景下,港口的崛起和贸易参与是否打破本走廊区域的长期固定的航运格局分布,中国港口成为航运网络核心历经怎样的发展过程.最终,基于实用性考量,连通性时空演化规律和鲁棒性测度为海上承运人为主体的港口海上连通性提升提供策略指引.本文基于"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行文逻辑将全文分为网络演化,影响机制,未来影响和策略建议四个主体进行研究.在实证研究前,本研究以行为影响主体为分类依据,将研究时间划分成基于殖民者为主体的殖民时代(1890-1945)和以当地国家港口自主发展的二战后港口重组时代(1946-今)两个时间段.研究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网络演化.航运网络演化主要研究港口间海上航运联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使用英国最大保险组织——劳合社提供的1890-2016年的航线OD数据,以"点","线","面"三个尺度展开.分析节点功能,横向层次连通结构和纵向社团模块分区.从港口功能来看,港口节点属性包含联系广度,强度和转运能力.其中港口从发展趋势上可划分为三种,稳定发展港口,后期跃升港口和先升后降型的港口;从航线连通来看,基于无权重的航线连通结构,亚洲海上贸易走廊核心网络具有稳定性,核心网络的节点成员变化较小并逐渐扩容,区域港口群成长发育,而东南亚港口逐步被边缘化.从纵向社团模块分区来看,亚洲海上贸易走廊基本可分为走廊北部(日本,韩国和中国东北部地区);走廊中部(中国沿海和沿江港口);走廊南部(东南亚港口)三个模块.港口社团经历融合,分裂,扩张和突破等发展形态.第二,影响机制.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经历链式主干线路连通,网络形成,枢纽提升,港口群聚等发展阶段.本文引入分析模型(钻石模型)对港口发展影响因素的进行解析.其中港口发展地理位置等生产要素和管理者的政策促进港口发展长期维持稳定性.国家经济发展等需求条件和国际局势等外部机遇推动港口兴衰和区域组团的形成与改变.管理者的主体在时间上发生转移深刻影响港口组织模式.管理者从殖民国家变为在地国家自主发展.而近代更多的是航运企业的市场行为影响航运网络连通与布局.第三,未来影响.本文通过2017年全球前18家市场占有率约85%的船公司的全球航线,通过筛选构建亚洲海上贸易走廊集装箱航运网络,测度航线网络节点在蓄意攻击和随机攻击下的影响.在亚洲海上贸易走廊集装箱航运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的前提下,分析网络抗毁性,单个港口和主航道失效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规划重点保护港口和高航运价值的通道.第四,策略建议.本文主要从海运连通提升策略和海运安全提升策略二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针对扩张海陆向腹地;培育转运枢纽,提升港口货物处理能力;提升港口城市航运服务能力;加强区域海洋合作和各国海洋战略协同等方面提出提升港口海运连通性以及港口货运吸引力的具体措施.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上,我们要在数据上将港口吞吐量和航运网络相结合,仿真模拟所考虑要素将更加多元.在研究主题上,以物流供应链为切入点,将海上连通研究和陆上连通研究相结合,更加真实反映现实的航海运输状况.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