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核大功率设备热设计,瞬态热分析你应该这样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航空公司客服一直繁忙怎么办 校核大功率设备热设计,瞬态热分析你应该这样做

校核大功率设备热设计,瞬态热分析你应该这样做

#校核大功率设备热设计,瞬态热分析你应该这样做|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读:去年的任务实在是有点忙,熬了无数的夜,就一直没有时间和大家交流。今年感觉稍微好了一些,没有那么紧张,就继续分享一些工作中的有限元分析心得,推荐大家查看文末的相关阅读,绝大多数是笔者先前发布在仿真秀平台的有限元分析干货文章。

在短时工作的大功率设备热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校核热设计的方法是瞬态热分析。大家都知道瞬态热分析的目的是计算设备的温度时间历程的,那么就会遇到两个热力学相关的物性参数热阻和热容,这两个参数对瞬态热分析到底有什么影响?谁对抑制温升的效果更好?该如何选取相关材料达到更好的热设计效果?

一、典型设备

这是一个典型的短时工作的大功率设备,该设备基本为圆柱体,中间为大功率热源,顶部覆盖均温冷板,四周为储能单元,其中热源由多个片状的发热单元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片

二、物性对比分析

先介绍下工况,每个发热单元热耗均为100W,工作3分钟,初始温度30度。首先热源、冷板、储能单元我们都采用铝合金,计算下结果。结果如图2所示。

图片

最高温度70.6℃。温升曲线如下所示。

图片

可以看出温升基本是线性的,如果初始温度增加30℃,最高温度也会增加30℃。

我们将材料变为紫铜,再计算下。

图片

最高温度58.8℃.温升曲线如下所示。

图片

通过对比分析看出,铜确实比铝的温升要低11.8℃。但是各个零件之间的接触热阻没有设置,如果设置了接触热阻结果会不会有变化。

三、接触热阻

在ansys workbench中,接触热阻是以接触传热系数定义的,如下所示。

图片

当涂抹导热硅脂后接触传热系数,可以设为,如果不设置这个数值,默认的值为无穷大,即接触热阻为0。

在接触传热系数为 ,材料设为铝合金,计算结果如下。

图片

图片

最高温度为78.2℃,同未设置接触热阻相比,温度增加了7.6℃。通过云图可以看出在接触面的温度明显不连续。

接触传热系数为图片,材料设为紫铜,计算结果如下。

图片

图片

最高温度为66.1℃,同未设置接触热阻相比,温度增加了7.3℃。

四、理论对比

我们采用简单的温升计算公式,来计算下温升。

图片

c为比热容,q为热耗, t为时间, m为质量。铝合金和紫铜的相关物性如下所示。

图片

将铝合金和紫铜的物性参数带入计算:

图片

这个温度计算出来应该是模型的平均温度。究竟是不是平均温度,需要用仿真分析的结果验证下。首先模型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如下。

图片

为节点总数,要计算平均温度 ,需要读出模型中的节点温度,在workbench中需要插入命令流来完成。在这里主要采用APDL语言中的*get命令来完成,具体命令及设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 11命令流

计算结果从这里读取,如下所示。

图片

五、对比分析结果

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总结,总结结果如下所示。

表 1物性对比表图片

通过上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值的平均温度误差较小,但是随着接触热阻的变大,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得出的平均温度的差距也在变大。紫铜在抑制温升方面要比铝合金更好,虽然铝合金的比热容较高,但是铜的密度要比铝合金的密度大得多,综合下来,同等体积下,铜的热容更大,但是这是以牺牲重量的代价得到的,在航空航天领域,重量往往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不能盲目采用铜作为储能材料。目前经常使用的是相变材料作为储能单元,关于相变材料的相关特性及仿真分析方法在将下篇介绍。

相关阅读:

有限元仿真分析误差来源之网格划分

有限元仿真分析误差来源之固有频率

有限元仿真分析误差来源之边界条件设置-动载荷

有限元仿真分析误差来源之边界条件,约束和point mass

有限元仿真分析误差来源之材料参数设置,小心为妙!(完)作者:青梅煮酒 仿真秀专栏作者声明:本文首发仿真秀App,部分图片和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