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导航,灵活控制:航天科工三院33所惯导产品亮相珠海航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航天科工研究所分布 精准导航,灵活控制:航天科工三院33所惯导产品亮相珠海航展

精准导航,灵活控制:航天科工三院33所惯导产品亮相珠海航展

2024-06-28 15: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陆用定位定向系统)

陆用定位定向导航产品是地面车辆的“指南针”,可为各型技术装备车辆提供精确航向,具有精度高、启动快、使用灵活等特点。该产品采用系列化发展道路,可根据用户精度需求实现各类规格惯性器件的定制化配置设计,目前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水面/水下平台惯导系统)

遨游大海同样少不了“指路明灯”,本次航展中,既有为舰艇指引方向的高性价比产品TWX-13C航海中低精度导航设备,也有能够精密测量船体的姿态变形,启动快、灵敏度高、全国产化设计制造的光纤局部基准惯性导航产品。即使远渡重洋,也能依靠导航精度高、可靠性强、环境适应性好、多场景可配置的FOSN光纤捷联惯导系统实现科考船长达几个月时间的高精度定位,同时为舰船的水声设备提供高精度姿态基准。哪怕深入海底,耐压耐腐蚀、被称为“深海之眼”的FOSN6000光纤惯导系统也能够给出潜水器在深海探险过程中的具体位置和航行状态,让潜水器“看清”方向。该产品可为深海潜水器提供准确、稳定的导航信息,成功填补了国内深海型组合导航系统的空白,并获得国防邮电产业2018军民两用产品“长樱杯”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目前该产品已形成3000米级、6000米级以及11000米级系列深海导航产品型谱,最高设计耐压达11000米水深,实现全海深覆盖。

无人装备领域同样离不开惯导系统“定位精准、飞行可靠”的助力。105D激光惯性导航系统作为三十三所的典型激光惯导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被称为惯导系统中的“沙漠之鹰”,并在多款旋翼、固定翼无人机中经过了恶劣环境和各类复杂航迹的考验。此外,作为飞行器与外部地面设备的信息传输纽带,高精度、长航时一体化控制单元集成飞行器内信息综合计算与控制、导航、通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长航时、精度高、抗干扰抗欺骗能力强、功能集中度高等优点使得其未来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化产品,适用于多种平台。

除此之外,微机电(MEMS)组合导航系统也以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性,建立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在火柴盒大小的体积内,该产品集成惯性、卫导、磁场、气压等多种传感器,具备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姿态等导航信息的能力。作为通用化、系列化产品,该产品配置灵活,应用领域广泛,已在无人机/车辆、稳定平台、民用航天等领域多个项目实现批量应用。微机电组合导航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精度高、成本低等显著优点,特别符合未来精打武器的发展需求。

植入“感知神经”

全新惯导明目达聪

(机载惯性视觉导航系统)

惯导系统就像植入装备的神经“天眼”,能敏锐感知装备的姿态,给出位置、速度等精准信息。为了实现装备在各类复杂场景条件下的自主导航,视觉、地图匹配等方式为惯导植入多方位“感知神经”。

机载惯性视觉导航系统就像给惯导装上了“火眼金睛”,它主要由惯导、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AI数据处理电路等组成,基于光学成像与惯性测量原理,三十三所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无人机导航领域,结合电磁对抗环境下无人机自主导航需求,研发了惯性视觉导航系统,通过智能检测跑道标识、地表结构特征编码、惯性视觉信息融合等技术手段,实现无人机从起飞、巡航到着陆全过程的高精度相对位姿测量,具有智能、全天时、自主性强等优势,相比同类产品大幅降低了保障需求,提高了自主导航精度,且降低了自主导航系统体积重量和成本。该产品已在多型无人机上完成飞行测试,为解决复杂场景条件下无人机的自主导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地图匹配导航设备是无人车的“眼睛和耳朵”,可精确测量无人车的航向和位置信息,是实现自主驾驶的关键设备。该产品采用开放式架构,可通过各类总线,接收视觉、激光雷达、惯性、北斗卫星等传感器信息,在全国产化处理器中完成导航信息融合。此外,内部可预存地理GIS数据库用于匹配定位,也可实时在线构建周围环境地理GIS库;甚至在卫星使用受限环境下,还可实现无人车在行驶数公里后,仍可为其连续提供亚米级定位精度信息。目前产品广泛用于无人车作战、侦察领域,为用户提供无人车综合传感和融合导航整车技术方案,解决无人作战/侦察车辆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定位问题。

坚刚能抗压

牢牢把握火箭“方向盘”

(大功率电动推力矢量伺服机构)

大功率电动推力矢量伺服机构是火箭的“方向盘”,火箭精准地抵达目的地,探索浩瀚宇宙,离不开“方向盘”的指引。本产品单台额定功率达到30kW,负载力矩达到40000N.m,并安装在运载火箭上环境最为严酷的部位,经历复杂的高温、强振动冲击等自然和力学环境条件,是除了推进装置以外能耗最高,功率最大的箭上设备。在火箭扶摇直上时,它通过接收通讯指令,在伺服电池的供电下就能让喷射火焰巨龙、推力达到数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发动机轻松、快速、精准摇摆,引领火箭畅游宇宙星辰,尽情飞舞。在箭载领域首次实现了大功率电动伺服对传统液压伺服技术的替代应用。

与其他同类型产品相比,本产品具有输出功率大、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维护性好等显著优点,能够有力支撑未来新一代武器装备、运载火箭等领域全电化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各类惯性器件)

本次航展中,三十三所展出的石英加速度计、MEMS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挠性陀螺仪等惯性器件同样吸引了不少航天迷的目光,它们作为重要的测量元件,在各类航天防务装备和航天器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其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以及以它为核心器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陆续参与神舟、天舟系列飞船以及空间站各舱段的发射任务,性能稳定,留下了连战连捷的美名。

延伸阅读:

《消费类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产品对比分析-2022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