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音,画同源”丨探寻绘画与音乐中的共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舞蹈音乐绘画的艺术的基础中包括语言 “诗,书,音,画同源”丨探寻绘画与音乐中的共通

“诗,书,音,画同源”丨探寻绘画与音乐中的共通

2024-03-20 0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巴洛克风格的出现,音乐的领导地位转到了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提香式的音乐。是一种新的牧歌,这种演奏技术需要的是艺术家而不是虔诚的参与者。在17世纪,发展了组曲,交响曲,大协奏曲的奏鸣曲式。音乐的内部结构和乐章的构成、主题的展开和变调,越来越稳固的确立起来。由此达成了一种伟大的,极具动态的形式,这种形式被科莱利,亨德尔和巴赫提升为西方统治地位的艺术,在弦乐四重奏和小提琴奏鸣曲中,会让人体验到完全是启发出来的最具超越性的神圣时刻。

埋没多年、传世已500年的达文西画作《救世主》,刚刚拍出4.5亿美元天价!

1.2、色彩在古典绘画风格中的音乐调性

严格的古典绘画的风格把调色板局限于黄色、红色、黑色和白色,为什么要回避蓝色和绿色呢?自从威尼斯画派一直到19世纪,一种细微,暗闪效果的蓝绿色作为空间创造的要素贯穿于我们的透视法的油画的整个历史中。它如同诵奏低音支撑着整管弦乐队一样;而温暖的黄色和红色基调,则被节制地运用。拉斐尔和丢勒在服饰中时常用到一种蓝绿色,并以千万种细微的差别将其运用在白色,灰色和褐色中,这本身就是种具有深刻音乐性的色彩,整个画面气氛被浸染其中(达芬奇称之为“空气透视法”)生成了越来越浓郁的视觉深度效果,例如法国的普桑,克劳德罗兰,华托到柯罗,意大利的达芬奇,圭尔奇诺,阿尔巴尼,荷兰的雷斯达尔和霍贝玛那里,蓝色同样都是种透视色。总与黑暗,暗淡,虚幻不实的印象有关系,会把人拉向远处,而黄色和红色则是古典色,是质料性的,切近的,充满血性的。只是一种临时情绪产生的或欢快或激动的点式的生存,他与蓝色是相对的,蓝色和绿色是命运的色彩,这种命运似乎能从内部支配着宇宙。

像音乐借用绘画的名词“色彩”一样,绘画也借用音乐的名词“调子”来形容色彩的性质。主要的色调称为“基调”。各种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红,橙,黄是暖色调,相当于音乐中的大调式,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而绿,青,紫是冷色调,相当于音乐中的小调式,给人寒冷,宁静的感觉。著名作曲家姆斯科萨科夫、斯克里亚宾都认为调性中充满了色彩而且是明显的,并把各种调性与具体的色彩相对应,如:C大调白色,红色;G大调棕色,金色,橙色,玫瑰色;如:D大调黄色;A大调玫瑰色;E大调蓝宝石;B大调铁青色;#F大调灰绿色;bD大调暗淡的紫色;bF大调沉闷的黑色。

威尼斯画派贝利尼《诸神的盛宴》

1.3、威尼斯画派和荷兰画派的音乐性

威尼斯画派发明了具有笔触的画法,使笔触可见,并将音乐性引入了油画中,在提香的晚期作品中第一次作为全新的形式语言出现,这也是画家风格的表现,是蒙特威尔第的管弦乐色彩中的典型特例。也是同时代的威尼斯牧歌的旋律流动的典型特征:色彩和节拍并置在一起,相互交叉,并把永无终止的流动性引入到色彩的平面要素中,时间的特性也是这样使它的对象成为生成物,而不是现成存在。

荷兰画派中哈尔斯的“急速的版块”和凡戴克的“运动的行板”使“速度”在绘画中成为现实,临空的笔触直接融入事物可感觉的表象中,轮廓融入明暗对比之中,观者退远了自己的脚步来从有价值的色彩空间中获得任何有形的形象,而维米尔的素描和色彩不再截然分开,一边运色,一边素描,色彩越和谐素描越精确,当色彩丰饶之时,形亦臻于饱满。色调的对比和呼应,是素描和立体感的秘诀所在……余下的就是诗意,像活生生的流动的乐曲。

凤凰艺术之《威尼斯画派》

2、音乐与绘画的共通处

2.1、音乐语言的四大要素

音乐语言是指音乐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及其表现方式,音乐的物质媒介是音响。表现方式为: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也称作音乐语言的四大要素。音响是音乐的物质性因素,基本特征是运动性和表情性。   

运动性:是音响的存在状态,表现出音乐美得时间属性。不同音高的声音一个接一个,相继出现,形成有规则的运动关系即节奏。这种既有起伏变化又有长短强弱规律的声音给人带来律动的美感。与存在于世间中万物的运动有对应关系,使得音响具有运动的,时间的哲理性。

表情性:音乐中的音响量没有表意功能,但它的长短,高低,快慢,清柔,轻重与人的情绪的某种状态吻合。人类情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有一定的结构用式成模式,如喜悦时跳跃欢快;忧伤时氛围沉重;恐惧时紧张混乱;恋爱时舒缓平稳;怨恨时狂乱爆裂。

节奏是生命的韵律,是活的生命的显现。他是指音响的长短,强调的组织形态。节奏使音乐既有变化又统一。

和声,引导听者进入更加丰富的审美场域的动力。

音色是指不同发生器和发生方法所产生的审美品质。

运动性:是音响的存在状态,表现出音乐美得时间属性。不同音高的声音一个接一个,相继出现,形成有规则的运动关系即节奏。这种既有起伏变化又有长短强弱规律的声音给人带来律动的美感。与存在于世间中万物的运动有对应关系,使得音响具有运动的,时间的哲理性。

表情性:音乐中的音响量没有表意功能,但它的长短,高低,快慢,清柔,轻重与人的情绪的某种状态吻合。人类情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有一定的结构用式成模式,如喜悦时跳跃欢快;忧伤时氛围沉重;恐惧时紧张混乱;恋爱时舒缓平稳;怨恨时狂乱爆裂。

节奏是生命的韵律,是活的生命的显现。他是指音响的长短,强调的组织形态。节奏使音乐既有变化又统一。

和声,引导听者进入更加丰富的审美场域的动力。

音色是指不同发生器和发生方法所产生的审美品质。

拉斐尔作品

2.2、绘画语言与音乐语言要素的相似性

首先在运动性上,绘画是视觉运动的体验,色彩间的相互组合交融构成如音乐流动般的话物,在创作构图布局意识上,画家也会有意牵引观者的目光先看到哪,后看到哪儿,这点与音乐家创作乐曲时的体验也是相似的,绘画也是有表情,情绪的,可以从线,形体,和色彩上表现,本文第一本分已经论述过。

绘画的材料与技法正如音乐表现形式中的音色,不同的材料额技法用于表现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写实绘画需要长时间,步骤反复且严谨,重视精心制作细节刻画,以求所绘物接近自然真实。油画材料正好适合此画种的表达。油画颜料与不同媒介剂结合,干燥时间长短不一,利于把握,且覆盖性强;便于写实绘画反复与深入描绘刻画。

《写生珍禽图》

3、我国的诗,书,音,画同源

我国清代画家王原祁有较精辟的论述:“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 形象反映出画中的音乐感,在这里中国画艺术的气韵,境界,韵味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映证。我国魏晋时代的瘦肩吾在论述书画中的音乐流动美时说:“或横章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留,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尖……《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烟华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凝神化之所为,非人世之所学。”《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并非巧构比拟,故弄玄虚,而是形容摹书画之“欲飞”动态;“将放而更留,因挑而不贸”,“烟华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等,使之视之,犹如听乐。这里既说明了艺术鉴赏中听觉对于视觉的“通感”,又说明了书画艺术本身就具有音乐的特征。即用以表现流动不居的万象之美,也借以抒发表现心灵,情思的千变万化,从美学角度找出音乐与绘画的这种亲密关系,就可以发现它们的相通基点。无声之形与有声之音的形式上的差别并没有排斥绘画和音乐共同存在的一种内在的艺术感情,而感情就会打破音乐与绘画之间的障碍。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4、结束语

艺术本是一个有机体,音乐与绘画的关联,具有审美功能,引发欣赏者的喜爱,并引起人们在情感上或情绪上的共鸣。音乐与绘画有各自己的表现手段与媒介,但两者都不同程度上浸透了认识因素与教育因素,给予欣赏者在心理上感知上获得效果各异的启迪作用。

往期小提琴主题:1、小提琴家列宾访谈丨“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2、海菲兹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3、帕尔曼与林耀基谈小提琴教育丨对于同样内容的提问,两位大师的回答和而不同;4、小提琴家克莱默丨艺术和名气从来不是一回事丨跨界就像毒药丨演奏家们都应投身室内乐丨真爱音乐,就该远离媒体宣传攻势丨谈挑选曲目的原则;5、郑延益丨追忆用小提琴歌唱的西盖蒂丨巴赫无伴奏之帝丨不听上十年小提琴,想接受他很难?讲硬技巧他在诸大师中最差,但音乐演绎独树一帜;6、小提琴教育大师林耀基专访丨他的成功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明白音乐比金钱高得多,当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路,音乐还在我们脑子里面神游。”7、海菲兹谈拉琴丨我从来不相信苦练,一个人如果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一个曲子拉成形,这就说明他正在把这首乐曲判处死刑;8、郑延益丨纪念胡贝尔曼丨每一位乐迷都应该听听这位怪杰,小提琴真奇妙!9、小提琴教育一代宗师谭抒真丨“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10、一张小提琴家西盖蒂在上海的老照片;11、穆洛娃谈演奏巴赫的巨大转变丨“持续演奏和研究巴赫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12、纪念小提琴家内弗丨弗莱什对她说:“你从上天得来的才赋,我是不会碰它的。”13、温暖的琴声丨聆听米尔斯坦最后的音乐会;14、为何从1937到1968年,奥伊斯特拉赫在舞台上的演奏都显得非常拘谨、内敛?1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