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舆情速度反馈机制是什么 董向慧

董向慧

2024-07-01 17: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转化逻辑都出现了巨大变化,网络舆情与舆论的重心由“倒逼真相”和“追问真相”朝着“掌握真相的解释权”转移。与之相应的是,舆情反转、网络暴力、信任异化、道德相对主义、塔西佗陷阱等现象愈演愈烈。因而,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面临着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需求。在理论方面,需要将重点从传播机制转向对人、社会情感的关注;在现实方面,需要理清“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中情绪、情感的调动与动员机制。简而言之,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需求都指向了作为舆情主体的人的情感、情绪动力机制。已有研究就“后真相时代”舆情特征、舆论引导已作出回应,但就其深层的情感、情绪机制研究仍不多见,而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这一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我们既能够将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的研究深入到社会心理层面,也能够回应“后真相时代”带来的挑战。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

互动仪式链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提出,由于其理论关注情境、情感,也被贴上“情感社会学”的标签。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初衷是弥合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之间的“裂痕”与冲突。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社会情绪、社会情感与群体动力作出的深度描述,尤其是与社交媒体网络动力机制的高度契合,这一理论在传播学领域尤其是网络传播研究中日益引起重视。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也为揭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关系提供了良好的解释框架。

(一)互动仪式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在柯林斯看来,情境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起点,而互动仪式是社会情境的核心。“互动仪式最富激情的瞬间不仅是群体的高峰,也是个人生活的高峰。对这些事件我们刻骨铭心,它们赋予了我们个人生命的意义:或参加某次大的集体事件,譬如一次大的政治示威游行;或作为观众参加某一激动人心的流行的娱乐或体育活动。”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构成了社会和群体的动力来源,这一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参与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人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互动仪式核心机制图示如图1。

图1

互动仪式包括四个要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能够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而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互动仪式产生了四种主要结果: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

在互动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概念。柯林斯在对互动仪式分析中特别强调了情感能量概念,他认为情感能量是社会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而符号资本是由某一特定群体所共同享有、认知的符号,是象征社会关系的符号,比如体育比赛中的队徽、政治人物的照片、特定宗教的象征物等等。当不同的个人在互动仪式中完成了情感能量、符号资本的储备,又根据情感能量最大化的原则开始下一次互动仪式,整个社会便形成了互动仪式构成的链条,这便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图示如图2:

图2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与网络传播研究

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揭示社会心理、群体动力机制提出了全新的视角。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多引用互动仪式链理论来对网络传播、新媒体进行研究。譬如:李霞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博进行研究,分析了微博互动仪式链对个体自我、社会结构和群体心理的影响。李赫、吴牡丹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信人际传播做了分析。沈霄、王国华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对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互动作了研究,分析出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情境分层与互动成功的标准。杨萍以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为研究对象,以互动仪式链视角对网络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秦艺轩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网络电台APP所成功建构的仪式平台,探讨了用户使用网络电台APP的动机和心理特征。邓昕以互动仪式链视角对弹幕视频进行解析,认为弹幕视频观看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自我认同为ACG文化族群成员身份的网众,以身体的非物理在场为空间站位所开展的虚拟互动仪式。廖克凯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网络游戏进行研究。此外,袁光锋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对公共舆论中“情感”政治的分析,认为互联网的连接使得网民不必亲身在场就能参与到“互动仪式”中来,在仪式中,个体的情感被公共化,使得情感呈现出激进化的形态。

从文献梳理可发现,互动仪式链理论在网络传播尤其是新媒体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上述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乃至大众传播基于互动仪式的链式结构,进而挖掘了人类传播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动因——获取情感能量。需要指出的是,柯林斯在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时明确指出,身体在场是互动仪式的关键,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并不十分符合互动仪式的条件。但他也同时做出了具有远见性的预见:将来的电子媒体被设计成可以模拟人们的生理方面,以实现互动仪式链的运转。互动仪式链可建立起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可以想象将来的通讯设备能够尝试通过神经系统之间收发信号,而这些信号能够增强共享的体验。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成为电子媒体产生互动仪式链的关键。而在今天,伴随社交媒体、视听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高度融合,使得虚拟在场与身体在场创造出了几乎相同的在场效果,在虚拟空间中生产了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互动仪式链。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互联网虚拟空间传播动力机制的揭示也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和视角。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的网络舆情与舆论

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与新媒体的发展紧密相关,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新媒体、社交媒体动力机制作出深刻描述的同时,也为认识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我们在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下将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与过程图示如图3。

图3

通过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可发现,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过程构成了互动仪式的完整过程。

首先,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完整地勾勒出了网络舆情的生成初始阶段:1.社交媒体、直播等创造出了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使得人们以虚拟在场的形式产生群体聚集效应;2.社交媒体、直播等以粉丝、关注的形式设定了界限,参与者清晰了解谁在参加;3.网络事件、网络信息成为人们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并通过社交媒体转发的形式而彼此知道关注的焦点;4.在关注、转发网络事件、信息,人们分享着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其次,互动仪式的结果反映了网络舆情向舆论转化、作用的阶段。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仪式中,产生了四种主要结果:1.群体团结:拥有共同关注焦点的网民有了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在传播、评论网络事件、信息,参与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兴奋、自信、愤怒、沮丧等;3.符号资本(网络舆论)的出现:能够解释、概括网络舆情事件的图片、文字、符号等;4.道德感:参与者在转发、评论舆情事件中产生了强烈的道德感、正义感,对不同态度和言行会有愤怒情绪,这一过程一般发生在次生舆情灾害和互联网集体记忆的唤起中。

在网络空间的互动仪式中,参与者获得了情感能量,同时形成了以网络舆论形式存在的符号资本,并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最大化其情感能量,吸收更多的参与者,从而形成不断扩展的互动仪式链条,形成更大范围、更强有力的网络舆论。互动仪式链的不断扩展类似于一种“核裂变”,以链式的结构在网络空间中扩展。而扩展的强度、广度则取决于情感能量的强度、符号资本的凝聚力。而这种链式结构传播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连接形式十分吻合。这一过程图示如图4。

图4

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我们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有了几点新的认知:首先,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与互动仪式链理论十分契合,这一转化过程类似于“核裂变”中的链式结构;其次,情感能量是人们参与互动仪式的内在驱动力,这为我们认知网络舆情中的“情”提供了新的视角;再次,互动仪式中生产的符号资本对应着网络舆情事件中生成的网络舆论,作为群体的社会关系符号,网络舆论本身就蕴含着道德标准和对违反这一符号的愤怒,能够很好地解释舆情危机、次生舆情灾害的形成机制。尤其是就舆情危机这一现象,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更重要的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情感、情绪等“情”的动力机制给出了恰当、富有洞察力的描述,这为解释以情感与信念优先为特征的“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三、“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

当下,舆论生态已呈现出明显的“后真相时代”特征,即公众对情感与信念的诉求优先于理性和事实。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演变出现新的变化:舆情生成难预测、舆情演变速度快、情感宣泄压倒理性商谈、舆情背后力量错综复杂;同时,网络舆情呈现出舆论场域上的反相共生性、内容上的真假同构性、评判上的情理倒序性等新的特点。简而言之,“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反转、情感宣泄、舆情危机、信任异化等成为常态,这对于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互动仪式链这一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我们不仅能够勾勒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也能够对“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给出相应的解释。

首先,“后真相时代”的“情感优先”是互动仪式链理论情感能量最大化的逻辑产物,为把握网络舆情新特点的心理基础提供全新视角。柯林斯认为,情感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也是社会动员、群体团结、社会冲突的主要因素,是“合法性”“价值”等宏大概念的现实和生活基础。简而言之,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互动中追求情感能量的最大化是本能。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而互动仪式是情感的变压器,通过互动仪式,人的短暂的情感(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建立起了情感协调,形成了持续、长期的结果,称之为情感能量。情感能量类似心理学中“驱力”的概念,但具有特殊的社会取向。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而较低的情感能量是对社会互动疲惫、逃避的感受。在任一时刻,一组个体会拥有不同程度的情感能量和不同存量的情感符号,同时人们会趋向于获得相对于当前资源的最高的情感能量回报。

将情感能量作为理解社会互动、群体行动的心理驱动力,为我们认识“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新特点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每个时代、时期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构成了其情感能量的基调和底色。把视线拉回到今天,从世界范围来看,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媒体的垄断都加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信任对立,成为了“后真相时代”的现实基础。而就中国而言,伴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社会心态方面有了四个显著转变:从实现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高品位物质文化生活转变;从实现外在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精神心理满足转变;从注重现实安全向同步追求长远安宁转变;从单纯个体受益向同步追求参与社会事务转变。舆情作为政治指向性很强的心理活动,其表达、诉求与民众的社会心理、社会心态紧密相关。在民众社会心态出现显著变化下,追求公平感、正义感、安全感、个体自我实现感成为我们所处时代最显著的情感能量。与之对应的是,不公平感、不正义感、不安全感、个体自我实现挫败感则会引发“正当愤怒”感。因而,遵照互动仪式链情感能量最大化的逻辑,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最值得关注和最容易引发舆情危机的则是与公平感、正义感、安全感、个体自我实现感相关的事件,而非传统的维权事件、利益诉求事件、群体性事件等。这为我们理解“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事件起因提供了新的角度。

其次,社交媒体发展使得网络空间产生了高度的互相关注和情感连带,降低了互动仪式的成本,使得“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事件具有脱域特性和拟态、难以预测的特征。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是形成互动仪式的关键机制,而这一机制建立在人类神经系统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柯林斯认为,只要媒体能够远程建立起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互动仪式便可以以身体不在场的方式发生。“如果神经系统能够直接远程产生连带作用,那么其效果与亲身在场将会是一样的。”事实上,今天的社交媒体不仅建立起了与身体在场“媲美”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关系,更大大降低了互动仪式的门槛和成本。在前互联网时代,互动仪式往往与政治活动、宗教仪式、大型集会紧密相连,而这些互动仪式掌握在极少数的精英人物手中。而在当下,社交媒体以互相关注的设置将人们聚拢在虚拟空间,同时以信息转发、直播等方式使人们的情感连带高速运转,互动仪式的成本和门槛大大降低。与之相应的是,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脱离了现实社会时空的束缚、社会关系的“制约”,具有了脱域的特征。而在“后真相时代”,情感与情绪优先的逻辑使得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主动迎合受众的认知模式、心理特征,“以情绪带节奏”“以情绪带流量”。另一方面,受众以情感与信念去有选择地信任信息。这两方面极大加剧了网络舆情事件的脱域性,使得网络舆情事件具有难以预测、拟态化的特征。难以预测性指的是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不仅基于现实社会的运行逻辑,更基于虚拟空间中的运行逻辑。“任何一个能够与网民认知和思维模式有联系的事件,只要遭遇网络炒作,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无法预测的网络舆情事件”。譬如,作家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在社交媒体引发网民对“中年油腻男”大讨论,随之引起了社会对中年危机、生存压力的焦虑情绪。同时,网络舆情事件的脱域性也使得其产生具有拟态化的特征,即由媒体所创造的信息也能够引发舆情事件。譬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对反腐败、阶层固化大讨论的网络舆情事件,电影《战狼2》点燃了网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滋生了不少“战狼式”爱国行为。

最后,在“后真相时代”,互联网传播形态的视听化使得网络舆情事件中的符号资本“升维”,强化了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速度,增强了情感、情绪的能量,提升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当下,互联网传播形态走过了文字、图片阶段,向着视听化的方向发展。这一传播形态的变化对于网络舆情与舆论关系有着深刻影响。在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舆论是经由互动仪式生产出来的符号资本,承载着网络舆情的群体共识和情感。柯林斯认为,符号资本对于生产高水平的互动仪式链至关重要。而判断符号资本成功与否的标准有三个层次:1.符号资本的可接近性,是否被赋予一个在空间上隔离的地带,是否受到情感的、强烈的和自我正当性的维护;2.符号标志的扩展性,是否能将符号应用在超出互动仪式参与者群体的实际聚集之外的其他互动仪式情境中;3.符号的内化性,即个体单独时如何利用符号,能否存在于构成思维的内心会话和自我想象中。从符号资本的可接近性、扩展性、内化性三个维度考量,网络传播形态的演变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十分深刻。网络传播形态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这一“升维”过程也是符号资本的“进化”过程,极大提升了符号资本的扩展性和内化性。就扩展性来说,图片比之文字、视频比之图片都更具扩展性,能够在不同的互动仪式情境中进行符号资本的传播。就内化性而言,图片比之文字、视频比之图片在情境的完整性、沉浸性等方面都大为提升,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地进行思考,从而使得符号资本成为内心对话和思维现象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升维”提升了符号资本的扩展性、内化性,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在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互动仪式链中,网络舆论(符号资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起参与者的情感能量,动员更大范围的人参与到互动仪式过程中来,同时强化了网络舆论的动员力、感染力及其作用。

结 语

通过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研究,我们能够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机制、结构、作用方式、心理动力作出新的、更深入的阐释。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被称之为“情感社会学”,这一理论十分契合“情感与信念优先”的“后真相时代”,为更好地解释“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特性,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速度、强度提出了可行性路径。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基础上,我们可以为政府在“后真相时代”的舆情应对、舆论引导提供不同视角的对策、建议。譬如:从阻断互动仪式链的角度进行舆情支持,从塑造成功、高水平互动仪式的角度进行舆情应对与舆论引导等。

本文刊发于《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5期,为方便阅读,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