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下涉警舆情的应对及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舆情研判流程包括什么 浅析新媒体下涉警舆情的应对及对策

浅析新媒体下涉警舆情的应对及对策

2024-07-03 03: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浅析新媒体下涉警舆情的应对及对策

中皖警韵

|

2021-01-20 11:38:28

0

                                             

2021年1月20日

来源:合肥特警四大队

新时代,公安机关肩负着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神圣使命。同时,作为国家重要的刑事司法力量和治安行政力量,公安业务范围广,执法环境复杂,公安工作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接触的点多、面广,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重点。加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涉警舆情一经发生将快速传播扩散。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安机关在一线执法中的舆情认知不足、应对与处置突发情况的基本技巧匮乏、涉警舆情预警相对滞后,舆情引导策略单一、信息公开不及时等问题极易导致工作被动。加强新媒体视野下涉警舆情应对工作,是互联网时代公安机关宣传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下涉警舆论引导的突出问题

   (一)新媒体下涉警舆情呈高发性态势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性快,实时性高,互动性强,人人参与社会话题,人人评论实时热点变得便利快捷。一方面新媒体的普遍运用,塑造了群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新格局,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公众可以上传、传播、自由探讨热点话题,观察社会动态。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各式信息交流平台例如QQ、微信、微博等,成为公众肆意发表言论、释放不满情绪的虚拟平台,因为缺乏一定的网络巡查监管,很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传声筒”和高效的“发酵器”。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虚拟信息平台的出现,激发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热情,但信息的快速传播导致恶意抹黑警察的舆情舆论时有发生,影响公安机关形象,严重阻碍公安机关开展正常的警务工作,涉警舆情舆论屡见不鲜。现实公安一线执法民警开展工作过程中被抓拍的一张照片,一段视频,被不法分子通过随意剪辑,选择性拍摄,借助媒体炒作,激化群众情绪,引发舆论浪潮,诱发民意激化警民情绪对立,进而抹黑公安机关形象,诋毁公安机关的声誉。例如18年南京交警八大队民警在南京南站附近的执法视频遭到网络疯传,视频中拍摄者一边倒地不起,一边高喊救命,不停向周围高叫着警察暴力执法,随意打人贴罚单等词语,拍摄者刻意掐除自己逃避处罚不成,抢夺民警记录仪,妨碍民警正常执法,甚至阻拦警车等违法行为,在网上恶意诋毁警察形象,造成执法形象受损。

(二)公安机关舆论引导存在滞后性

新时代形势下新媒体在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日益频繁,特别是虚拟信息平台涉警舆情的日益增多。但公安机关舆论信息采集,分析研判,信息发布的相对滞后。公安舆论宣传整体上呈现,有舆情认知意识但作为少或者说引导舆情舆论超前性主动性不强,出现舆情时往往被动应对,涉警舆情经常处于“首因效应”的尴尬境地中,即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继而排斥后续言论一种心理效应。例如2018年发生的昆山宝马“龙哥”砍人反杀案,各种猜测议论点评在各大信息平台传的沸沸扬扬,因昆山公安未能及时在主流媒体和官方平台对传言进行回应,做到信息公开,造成网络舆情事态二次扩大,一时间贴吧微博出现“龙哥”永垂不朽,甚至出现了“龙哥”是黑社会老大,扬言对进行报复等恐吓贴吧微博,导致舆论与真相混淆不清,激化公众情绪。昆山宝马男砍人反杀案暴露出公安机关对于新媒体的监管不到位和公众的情绪爆发点把控不及时,对已经形成社会舆论热点话题、舆论的掌握往往具有滞后性,信息公开的缺位,丧失引导主动权,对信息舆论引导思想上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面对涉警负面舆情,信息收集的不完善导致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应急反应,从而使警务工作陷入被动。新媒体的运用不灵活,无法与新媒体进行有效互动,转变积极态度,切断舆论导向;对涉及警务工作中的虚假编造报道不能及时表明执法机关态度,信息收集缺位则不能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三)涉警舆情中执法民警与媒体沟通存在的问题

随着虚拟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新媒体下的公安机关执法更是备受关注,一方面,一线民警作为社会管控的最小单位,也是最直接单位,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矛盾尖锐,围观群众多,无法完全有效的控制现场,尤其是部分民警不雅的言语举止,不当的法言法语或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不当,存在不规范执法的现象很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的攻击点和舆情发生的导火索。另一方面,部分执法民警对涉警舆情舆论的认识不足,缺乏涉警舆论引导意识和必要的涉警舆情敏感性。其次,民警对接新媒体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对涉警舆情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短板。警务业务能力足但缺乏一定的舆情知识储备,舆情舆论缺乏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力欠缺。部分一线执法民警不擅于与媒体交流沟通。尤其在面对新媒体关于负面新闻宣传时,语言不够简洁概括,缺乏与媒体交流的能力,不会说、不愿说、怕说错成为常态,造成非主流媒体的介入,为赢得公众眼球,引导舆论,变相诋毁公安机关形象。例如广东某报刊曾在未核实情况下发表了一则《警察街头撞人拖出20米血路》的报道,文中将原本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虚假捏造成一场警民关系矛盾尖锐的恶性流血事件,报刊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广东省公安厅立即开展事故排查认定,对当事民警进行谈话,还原真实情况,对接报刊后,督促其发布更正说明。

(四)缺乏有效引导舆情舆论的结构体系

从总体上来看,部分公安机关尚未形成高效有力的舆情预警、舆论引导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一方面,从体系上来说公安新闻舆情收集工作多且杂,公安机关社会管控面广,但信息采集所需要信息平台尚不完善,对于公安新闻的有效信息的筛选和调查、评估缺乏系统化的有效运行,进行公安新闻舆论信息研判机制有待完善,无法及时做出预警,给出应急方案。缺乏统一规范信息平台导致公安机关对舆情舆论应对模式程序性不强,缺乏连贯性,无法进行多部门联合,多警种协调工作,信息共享,丧失舆论阵地话语权。舆论信息的滞后性无法为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辨清舆论导向,确定涉警舆情的立场,以至于后介入,弱手段,信息缺位,形象受损,造成非正规渠道媒体“先入为主”,陷入被动处境。

二、构建涉警舆论引导长效机制的基本构想

      一是构建涉警舆论信息平台,规范涉警信息处理机制。根据涉警舆论的实际情况,及时收集舆论信息,找准涉警舆论信息的关键点和发力点。制订统一的涉警舆情信息采集、上报、筛查、研判、预警,规范流程,保证涉警舆论信息传递,研判及时,预警准确。对于新媒体上的不同类别的涉警舆论信息在做到高效采集、科学筛选和预警及时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坚持信息收集和信息研判两手抓,实现预警准确,制订多元化的应急对策,多警种资源共享,开创新媒体舆论阵地新局面,新媒体下公安机关把涉警舆情舆论工作落实,强调舆情工作机制高效化,规范化,掌握新媒体涉警舆情下公安机关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二是增强涉警舆情研判能力,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公安机关构建信息研判新平台,系统筛选涉警言论,事前舆情引导,事中依法处置,事后有效舆情反馈。通过多警种部门共同参与,例如派出所民警的日常走访收集,网安部门的舆情监控,法制部门的法律支撑等,不断协调多警种舆情工作,熟悉传播规律、灵活运用应对技巧、揣摩、引导大众心理、了解掌握网络技术、善于舆情引导,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涉警舆情处理原则。其次,注重舆情收集与研判相结合,舆情预警与提前干预相结合,信息公开与警民互动相结合,互动反馈与舆情预测相结合的涉警舆情“三结合”工作循环体系,信息采集平台及时对网络巡查,基层信息上报的舆论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形成对一线执法有预警,有指导,有措施的舆论研判。运用信息研判对负面涉警舆沦要找出事件要害点,进行涉警舆情干预,做到有备无患,拓宽舆情信息新局面,逐步提升大数据下公安机关对于舆情工作的先期干预和处置能力。

三是强化涉警舆论引导机制,加固新媒体下舆论宣传主阵地。公安机关积极与新媒体建设良好互动,使新媒体成为公安机关的代言人,加强与新兴媒体的互动沟通,避免消极态度下媒体的不实报道和对公安机关的消极影响。积极筹建公安机关民众参与平台网站,权威发布信息平台,新媒体运用如(官方微博,XX公安抖音账号),形成一批以公安机关为主流新闻品牌,掌握新闻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及时、准确、有序通过权威信息平台发布相关舆情信息,引导舆论方向。公安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主动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架起融洽关系的桥梁,夯实信息平台群众基础,科学有效减少舆情舆论。关于非正规主流媒体的恶意宣传和不实报道甚至谣言,要及时信息公开澄清事实,并把案件事实等信息及时通报媒体,及时发布公开,防止涉警舆情舆论形式扩大化。另一方面要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网络运营法规,规范网络运行管理,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发展网络主流文化,加强网络舆论监管,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觉悟,引导人们既做责任公民、又做责任网民。

四是开展新闻舆论培训,妥善应对涉警舆情。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定期开展面对舆情舆论的培训会研讨会,通过系统讲授了新媒体时代民警媒介素养的特点、涉警舆情处置与应对的技巧、利用新媒体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等知识,也可以通过采取分享真实案例与民警交流互动传授媒体应对技巧,强调公安宣传纪律,挖掘新做法,开发新机制,逐步提高民警与新媒体的互动程度,有效提升全媒体时代民警的媒介素养和应对涉警舆情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安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

新时代下的公安工作复杂多变,面临严峻挑战,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行使监督权力更加便捷,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只有不断提升执法者的综合素质,规范执法,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信息沟通,正确引导舆情舆论,才能使新时代下的公安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