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判的四个“维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舆情研判分析处理工作办法规定 舆情研判的四个“维度”

舆情研判的四个“维度”

2023-05-15 0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研判方法:定量分析。舆情研判中的定量分析法,是将传播数据(比如浏览量、回帖量、转发量、点赞量等)代入此前建立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传播态势的各项指数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是定量的前提,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可以使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三维:风险排查——定向分析

在特殊的场域背景下,非理性诉求、社会反向情绪、解构政府职能往往是舆情风险的突出点。研判人员结合舆情基本事实,根据专业舆情监测系统呈现的传播态势进行风险排查,可以判断舆情及所反映事件的严重性和敏感性,有针对性地把握事件的走向,推动事件平息。

研判方法:定向分析。定向分析就是针对舆情风险点进行趋势性研判,目的在于根据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事件的动态性发展。如在重大事件、特殊节点以及突发事件爆发初期,研判人员可进行及时的风险排查,通过定向监测分析,避免舆情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协助职能部门管控舆情风险。

四维:对策建议——定位分析

舆情研判的目的在于引导处置。舆情处置不是简单的舆论对冲和管控,研判人员要抓住事件背后的疼点或痒点,研判舆情消解的拐点或消点,通过定位分析把握舆情因变事项,采取“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抱薪灭火”的方式推动矛盾解决,给舆论场一个客观而满意的交代。

研判方法:定位分析。舆情的发生是由舆情因变事项所引起的,有其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对应的演绎特点。研判人员在核查信源掌握基本事实、动态跟踪传播态势、分析媒体焦点及民意倾向排查舆情风险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定位分析,提供专业的处置措施和咨询参考意见,有效避免舆情的扩散。

舆情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做好舆情工作,就是通过多维研判,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了解舆论背后的民意诉求,然后做出相应的回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赢得舆情应对的主动权。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颜陈

来源:《网络舆情》第6期 政府应对·舆情课堂

页面编辑: 林敏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