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科竞赛、自主招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自主招生和参加高考有什么区别 高考、学科竞赛、自主招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高考、学科竞赛、自主招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024-06-21 19: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科竞赛与高考

正面作用:

1、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员可保送清北

学科竞赛是一个层层选拔的过程,先是省内比赛,然后是省间比赛,最后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

而国家集训队是竞赛超常教育中的国内最高水平,每年能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只有260人,其中数学国集60人,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各50人。这260人是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不用参加自主招生,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的。

2、竞赛学习有助于提升高考解题能力

一是各种竞赛越来越贴近高考,很多高考命题的专家同时也是竞赛的命题专家;

二是竞赛背景比较公平,再加上已经通过竞赛得到了考验,显得较为可靠、成熟;

三是竞赛表述脱俗、立意新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新颖性,选拔功能较强,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

3、竞赛思维可提升日常学习效率

竞赛的难度是高于高考难度的,如果说高考考察的是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那么竞赛考验的就是考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解决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等,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参加过竞赛培训的学生无论竞赛成绩如何,思维能力几乎都提升了,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考生的日常学习效率。

负面作用:

如果对学科竞赛没把握反而会因为耽误太多时间在竞赛上而耽误了平时的学习,得不偿失。

其次,要知道学科竞赛是一个拔尖的过程,并不是“只要付出,就有收获”这么简单。

有些学生想学,也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长此以往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浪费时间,不如踏踏实实搞好平时成绩。

学科竞赛与自主招生

1、用学科竞赛奖换取自主招生“门票”

自主招生通常分为初审和复试两个环节,其中初审以学生提交材料,高校专家进行筛选的形式进行,通过初审才能参加后面的选拔,相当于一张“门票”。

每年各科奥赛的国决现场不仅是竞赛生的对决,也是各大名校抢人的对决。一般金牌选手会被清华北大争着签约,一般是直降一本线;银牌选手面试表现好的话,也有签清北的机会;铜牌选手则一般签约复旦、中科大等次一级的名校。

没有国决奖项的竞赛生,如果拿到省一奖项,几乎也能通过大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初审。尤其在2018年教育部大面积取缔“野鸡”奖项后,学科竞赛奖项的含金量就更高了。

2、学科竞赛好更容易通过自主招生复试

通过自主招生的初审还不算完,接下来还要复试。大部分自主招生院校复试采用的是“笔试+面试”的形式,由于是选拔性考试,所以复试难度也是高于高考的,且出题思维更深,范围更广。

这时,竞赛生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对普通高考生而言的“难题”“偏题”对竞赛生而言不过是日常训练的一部分,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自主招生与高考

1、通过自主招生可被高校降分录取

自主招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获得高校的“降分录取优惠”,举个例子。吉吉的成绩在一本线上20分左右,上一本基本没有问题,但吉吉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想上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裸分”又达不到专业分数线。但是吉吉在计算机方面特长十分突出,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获得了直降一本线的优惠。这样一来,吉吉就考上清华的计算机系。

数据显示,2018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获得降分的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6100人,占其计划招生总数6700人的92%!想凭“裸分”上清北,已经极其困难了。

2、通过自主招生可多一条途径上名校

除了上面说的,自主招生对一些考生来说还是一个保险。有的考生成绩可能浮动较大,超过一本线,但不一定能上985或者211。这个时候,如果考生通过了某985或211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拿到降分,那么对考生来讲无疑是为上重点大学上了个保险。

3、准备自主招生考试也是复习高考拔高题

和竞赛与高考的关系异曲同工,自主招生作为选拔性考试,难度也是大于高考的。目前,自主招生笔试趋于稳定的风格是,在高考考纲边界附近游动,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自然延伸出的一些知识点和方法上,难度超出高考,部分达到竞赛难度。所以,在准备自主招生考试的过程中,会连带提升考生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对考生参加高考也是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竞赛,对高考都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需要提醒家长和考生的是,不可一味盲目的追求自主招生和学科竞赛,考生的平时成绩也很重要,毕竟即便拿到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优惠,高考最低也要考到一本线才可以。

而想要通过竞赛保送名额毕竟太少。所以,精力重点放在平时学习上,其次参加自主招生获得名校降分优惠,才是性价比高的做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