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农村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腾龙70—300优缺点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24-01-19 16: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痘姆古陶发源于潜山市痘姆乡,与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的薛家岗人类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同出一脉,被考古界公认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潜山市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创建痘姆古陶特色村镇,让古陶焕发出勃勃生机。

潜山市整合财政和市场主体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古陶抢救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加固改造龙窑,建成非遗客厅、三宝国际陶艺馆、艺术家工作室等系列产业场馆3000余平方米,形成年产5万件餐器、茶器、花器、酒器等文创产品的能力。

通过举办痘姆陶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龙窑点火等200场次研学社教活动,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35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名留学生、艺术家前来交流;以改造、喷绘、涂鸦等形式将古陶文化搬上墙,结合民宿业态建设百业工坊,让村民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打造特色陶村,形成了“非遗+研学+旅游+文创+特色村落”的多面性融合,让“冷手艺”变成了“热产业”。

通过“内育外引”,潜山市引进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李见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凤琴等陶文化领军人物,培育国家一级技师程柏全等2人、农业农村部“乡村能工巧匠”叶成周、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4人、陶艺工近200人。

同时,加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校地合作,引进更多青年学生参与陶艺创作;创新古陶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大力培养产业人才,选树黄成红等典型,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联结带动农户。

痘姆古陶先后参展北京世园会、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获得15项国家和省市级奖项,扩大了非遗文化影响力,并作为安徽礼品走向海内外。痘姆古陶传习基地现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痘姆陶器柴烧技艺于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22年12月安徽省推荐古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与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合作,结合陶艺研学,在延续非遗烟火的同时,让非遗文化植根于孩子心灵。开展古法制陶、龙窑点火、陶艺体验等文旅体验活动,带动当地700余名群众从事陶业加工、经营和服务,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10个以上村庄及农户增收。

痘姆古陶基地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最初是由当地几个农民经营自建的小土窑,以煤为原料,污染严重。痘姆古陶研学基地通过中央彩票公益金和“四宜”村镇等项目支持,实施“景区化”改造提升,杆线入地、雨污水分流处理、建设清洁公厕、有序堆放成品。全面提升古陶基地周边,高标准打造陶村入口微景观,建设生态停车场,开展路域环境、水域环境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美化、绿化、亮化程度,小村面貌焕然一新。

(华恒奇 高方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