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腾龙、适马这几家镜头各有什么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腾龙28-180mm 2022 年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腾龙、适马这几家镜头各有什么特点?

2022 年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腾龙、适马这几家镜头各有什么特点?

2023-04-13 08: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就说说副厂的腾龙和适马吧。

这两家传统日厂可谓历史悠久了,“适马的定、腾龙的变”,自单反时代以来两家镜头的素质都是有口皆碑的。无反时代,由于佳能和尼康暂时并未开放卡口,两家厂商“沦落”为个别厂商卡口的专属副厂,一时间也涌现了很多新时代的镜头产品,让C、N家的朋友们都直呼羡慕。

腾龙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索尼是腾龙的大股东,有报道就指出2020年的时候索尼持股约为12%。之前也有传言说很多索尼镜头都是由腾龙设计代工的,可见两者关系紧密程度。腾龙第一支索尼E卡口的全画幅变焦镜头是2018年6月发布的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自从上市之初就获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也是奠定了腾龙在E卡口开发战略的良好开端,其后也有多支口碑非常不错的变焦镜头上市。截止目前为止,算上刚刚公布的50-400mm F/4.5-6.3,腾龙目前的E卡口镜头阵容主要有以下这些:

腾龙全画幅变焦镜头代号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28-75mm F/2.8 Di III VXD G2A06328-200mm F/2.8-5.6 Di III RXDA07135-150mm F/2-2.8 Di III VXDA05870-180mm F/2.8 Di III VXDA05670-300 F/4.5-6.3 Di III RXDA047150-500mm F/5.6-6.7 Di VC III VXDA057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A067腾龙全画幅定焦镜头代号20mm F/2.8 Di III OSD M1:2F05024mm F/2.8 Di III OSD M1:2F05135mm F/2.8 Di III OSD M1:2F053腾龙APS-C画幅变焦镜头代号11-20mm F/2.8 Di III-A RXDB060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B070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B061

随着去年富士开放卡口,18-300、17-70也先后推出了X卡口版本。对了,尼康前些日子还发布了一支Z卡口的28-75mm F2.8镜头,虽然没有明说是和腾龙合作的,但是大家懂得都懂。

这里我顺便介绍一下上面镜头列表中出现的镜头缩写代号含义。

Di III 是指腾龙无反镜头Di III-A是指腾龙APS-C画幅无反专用镜头新的类别名称RXD 是指高速超静音步进马达VXD 是指音圈超高转矩马达OSD 是指优化静音马达VC 是拥有镜头防抖G2 是指第二代镜头M1:2 是指最大摄影倍率达1:2

腾龙镜头有哪些特点呢?我这里分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外形统一轻巧:首先是腾龙变焦镜头有着优秀的光学性能,兼顾了轻便小巧。腾龙镜头的设计初衷,就是让镜头分辨率能够适配目前最新型高像素传感器,又能拥有美丽的虚化效果,同时还不受重量的影响,尽情享受拍摄的乐趣。拥有近摄能力:拥有近摄性能也是腾龙E卡口镜头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广角或者是长焦段,腾龙变焦镜头都能拍摄一定程度的微距照片。统一67mm镜头口径:腾龙E卡口镜头系列,将全系的镜头口径统一设计成67mm口径,可以彼此共用ND/CPL/黑柔滤镜等各种滤镜,降低了成本。(35-150和150-500mm这两支镜头除外,镜头口径比较大)为无反微单优化设计:腾龙的索尼E卡口无反镜头,可兼容相机内置的多项先进功能比如高速混合自动对焦/眼部对焦/全时手动对焦(DMF)/机内镜头矫正(暗角,放大色差,畸变)/通过相机升级镜头固件等。

我用过很多腾龙E卡口的变焦镜头,挑几支讲讲特点吧:

17-28mm F2.8 Di III RXD

腾龙的这支17-28,重量仅为420g,比索蔡那支F4光圈的16-35还要轻巧很多,最近对焦距离为19cm,有一定的微距拍摄能力,虚化不错,色散控制优秀。极短的对焦行程拥有极快的对焦速度,这支镜头静态拍摄素质优秀,同时也是一支不错的Vlog视频头,内变焦加上轻便的体积非常适合上稳定器。不过刚刚适马16-28mm F2.8也发布了,17-28在焦段和画质上都不具优势,有传言说17-28的二代版本也快来了。

28-75mm F2.8 Di III RXD28-75mm F2.8 Di III VXD G2

腾龙28-75在回答一开始我也说过了,这只变焦镜头重量为550g,防尘防泼溅设计,镜头使用了多种特殊玻璃材质,兼顾高画质与小型轻便。28-75一代刚面世的时候已经是一枚非常不错的镜头了,刚发售就一度缺货加价销售。镜头在当时也是获奖无数,包括DPReview的年度最佳变焦镜头、TIPAAward年度最佳无反标准变焦镜头等。完全是为整个腾龙无反变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如今来看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两端的边角锐度没有这么锐,焦外稍显杂乱,没有额外的按键,功能较为单一等。

目前这支镜头已经有二代版本了,28-75G2在画质对焦上还在不断进步,采用了最新的VXD线性马达,对焦比起一代更加迅速。广角端和75mm端端锐度进一步提升,让两端画质不再成为短板,近摄能力也有所提升,广角端28mm处的最近拍摄距离为0.18m,最大摄影倍率为1:2.7。外形设计也比一代更高级了,新的外观涂装,有效提升耐磨性。这款新镜头也可使用腾龙新开发的专用软件TAMRON Lens Utility。通过镜头上的usb口,可对镜头进行各种功能的个性化设置及更新固件等操作。不过二代镜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涨价的。

下面几张是一代28-75拍摄的:

70-180mm F2.8 Di III VXD

这支腾龙70-180mm F2.8在外观上继承腾龙一贯的E卡口极简风设计,机身上只有一个变焦锁定拨扣,大小上比自家的腾龙28-75高出那么一截。比起原厂70-200GM来说,轻便了非常多,放入普通的摄影背包中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背着出去扫街也十分低调。镜头口径还是一如即往的67mm,镜头的画质算是非常不错了。相较于一般大三元长焦端的200mm,腾龙在长焦端少了20mm,这点其实倒不用多在意,长焦端的差距远没有广角端明显。与70-200GM对比画质,腾龙70-180几乎不落下风,一些焦段下锐度更优。轻便的重量和小巧的体积,价格也十分厚道,我觉得不失为一个E口长焦大三元的好选择。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这支天涯镜覆盖了28mm到200mm巨大的变焦范围,不但能无缝连接17-28,也能达到最远200mm端,长焦段有很强的虚化能力和空间压缩感,也是旅行拍摄的利器。值得一说的是,这支镜头的广角端28mm的起步光圈就达到了F2.8,在这种大变焦比的镜头中是非常难得的。大光圈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在28mm获得更大的通光量,在弱光环境直接可以用到F2.8大光圈,获得更好的画质。除了光圈大,这支镜头的画质还非常的好,我也测试过和腾龙的28-75mm F2.8、原厂24-105G的画质对比,28-200仅在边缘画质上稍稍弱一些,28mm端会有轻微色散,其他焦段问题不大,镜头的中心画质还是不错的。我之前也写过体验文章,可以跳转阅读:

“一镜走天下”的腾龙28-200mm F2.8-5.6值不值得买?

35-150mm F2-2.8 Di III VXD

这支镜头也是腾龙在无反时代给人像摄影师带来的新福利。焦段覆盖35mm小广角到150mm长焦,广角端最大光圈达到了F2。这是一支高解析力的人像变焦镜头。让人像摄影师无需更换镜头就可以实现无缝人像拍摄,尤其是在节奏比较快、场景变化频繁的人像摄影中,不会因为频繁换镜头而错过拍摄瞬间。腾龙号称的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实现高光学性能,还有高速、高精度自动对焦的VXD马达,35mm广角端的最近拍摄距离为0.33m,最大摄影倍率1:5.7。镜头上还搭载了usb端口,和28-75G2一样,可以进行固件更新及镜头自定义设置。这支“超三元”镜头自从上市之日起就受到了颇多关注。

新镜头的展望: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

如何评价腾龙 50-400 F4.5-6.3 VC镜头?适马

早先时候适马镜头是出了名的堆料狂魔,镜头锐度喜人,但同时重量也非常重,以至于大家又爱又恨,都叫它“健身器材”。在无反时代,一开始适马把一众单反镜头直接改一改屁股卡口就上到了索尼E卡口,这两年适马也在开发新一代的无反镜头(比如“I”系列),在重量和画质上取得了平衡。从今往后,健身马这个印象很可能就要改观了。适马除了有E卡口,还有自家马徕松联盟的L口,基本上新镜头两个卡口都会同时面世。APS-C画幅方面,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适马三剑客”(16/30/56mm F1.4)三支定焦头了,横跨M43卡口、L卡口、索尼E卡口、佳能EF-M卡口和富士X卡口,真的算是劳模镜头了。。18-50mm据消息晚一点也会上富士X卡口。

适马镜头主要有三个系列,分别是主打高性能、紧凑和轻量级的Contemporary系列,高画质的ART系列,主打体育运动的sports系列。

目前适马的无反镜头大概有以下这些:

适马全画幅镜头20mm F1.4 DG DN24mm F1.4 DG DN20mm F2 DG DN24mm F2 DG DN24mm F3.5 DG DN35mm F1.4 DG DN35mm F1.2 DG DN35mm F2 DG DN45mm F2.8 DG DN65mm F2 DG DN70mm F2.8 DG MACRO85mm F1.4 DG DN90mm F2.8 DG DN105mm F2.8 DG DN MACRO14-24mm F2.8 DG DN16-28mm F2.8 DG DN24-70mm F2.8 DG DN28-70mm F2.8 DG DN100-400mm F5-6.3 DG DN OS150-600mm F5-6.3 DG DN OS适马APS-C画幅镜头16mm F1.4 DC DN30mm F1.4 DC DN56mm F1.4 DC DN18-50mm F2.8 DC DN

镜头命名含义如下:

DG是指全画幅镜头 DC是指APS-C画幅镜头 DN是指专为无反开发的镜头 MACRO是指微距镜头 OS是指有镜头防抖

适马定焦、变焦各种规格都有更全面的覆盖,下面我也结合适马镜头的优势挑几支讲一讲:

28-70mm F2.8 DG DN

这支适马的“大三元”镜头是目前最轻,体积最小的F2.8恒定光圈标准变焦镜头,它的重量只有470g。镜头的对焦迅速非常快,无论是长焦段还是广角端,画质也都不错,焦外过度也比较柔顺。如果是比较在意重量,想尽可能的降低重量的,这支镜头就非常不错了,它目前的价格也比上面的腾龙的2875 G2更便宜,可以说性价比很高了。

14-24mm F2.8 DG DN

适马这支超广角风光镜可以说是众多风光爱好者的首选了,这支镜头比起常规超广角大三元拥有14mm更加极致的超广视角,能获得更具冲击力的画面。画质也非常不错,F8光圈下从中心到边缘都非常锐利。就是为了得到14mm超广的视角,采用的是灯泡头的设计,在滤镜上需要留足预算了。

16-28mm F2.8 DG DN

适马刚发布不久的新16-28mm F2.8,这支镜头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拍摄风光和拍照视频兼顾的用户的,镜头仅重450g,采用了内变焦设计,拥有不错的密闭防护性能,非灯泡头也能佩戴常规风光滤镜。这支镜头的出现也给了大家一个新的选择,尤其是喜欢轻量化出行的朋友,可以无缝衔接适马自家的28-70,两支镜头加一块也只有900多g,已经非常便携了。

35mm F2 DG DN

这枚适马“I”系列的35mm F2,金属镜身,做工扎实,体积小巧,也是适马在无反时代探索的新产品线。优异的光学素质与紧凑的体积相结合,一改适马定焦镜头“大黑粗”的刻板印象。在画面锐利度上也略胜原厂的FE 35mm F1.8。这支镜头的焦外柔和,色彩算是比较淡雅的,非常适合人像和皮肤的展现。整个镜头造型复古,磁吸式镜头盖,颜值还是很高的。

85mm F1.4 DG DN

85mm是经典的人像焦段,也可以拿出去扫街。适马这支85mm F1.4 DG DN重量只有635g,光圈全开的锐度就很强,各光圈下的整体画质非常不错,镜头的锐度和色散控制也要好于85GM。要说缺点的话也就是畸变比较大,不过有机内矫正或者是镜头配置文件矫正也不是大问题。最主要的是价格真的比85GM便宜了很多。这个价格,拥有比85GM更好的画质,也可以算是副厂之光了。

20mm F1.4 DG DN24mm F1.4 DG DN

新镜头展望,直接看这个回答吧:

适马新款 20mm F1.4 和 24mm F1.4 镜头曝光,该产品性能如何?

还有独此一枚的35mm F1.2 DG DN,小巧高画质的65mm F2 DG DN,风光超长焦100-400等等,适马优秀的镜头数量繁多,难以在有限的篇幅里面一一尽数。

2022年,作为一线的镜头副厂,腾龙和适马分别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画质优秀的镜头。未来这两家厂商还会带来什么惊喜呢,我也是充满期待了~

往期推荐

相机选购】新手微单选购指南、索尼微单推荐、佳能微单推荐、尼康微单推荐、富士微单推荐、拍立得推荐 【配件选购】摄影包、风光滤镜、摄影配件、存储卡、修图/剪辑显示器 【索尼专区】索尼E卡口镜头推荐、索尼配件推荐、腾龙镜头盘点、索尼存储卡、标变镜头选择 【尼康专区】尼康Z卡口镜头推荐 【佳能专区】佳能RF卡口镜头推荐、佳能配件推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