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那些讲中国故事的美国大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能体现美国文化的电影叫什么 《花木兰》:那些讲中国故事的美国大片

《花木兰》:那些讲中国故事的美国大片

2024-07-09 10: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全球化”一词的诞生开始,其内涵就不断的发展,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扩展到文化全球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跨国媒介的全球传播,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空前繁荣。

影视产业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也慢慢得以突现,主要反映在跨文化传播的形式的变化、跨文化题材影片的增加、以及两国合拍现象的增多。

在跨文化题材上,美国的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闻名全球的动画制作公司都特别善于对各国的文化、题材、元素进行改编,《阿拉丁》、《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等都是取材于世界各国,当然也包括《花木兰》与《功夫熊猫》。

经济因素:满足多元需求,打入中国市场

为了迎合观众多样化的品味需求,美国电影制作方需要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寻求各种题材来运用到自己的电影中,一来可以增加电影的选题,扩展视野;二来可以更容易的打入题材来源地,得到当地观众的认可。

另外,中国经济蕴含的巨大潜力已经不可忽视,更多的发达国家看到了中国潜在的商机,纷纷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中国,美国传媒集团自然不会放过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文化方面,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故事等待挖掘,中国无疑是东方一颗古老而神秘的明珠,不但吸引着不同国家众多学者的探究目光,也吸引着电影制作者踏上这片神秘的而古老的土地。

二、文化转换:被“误读”的木兰

文化转换(transculturation)也被翻译为“文化转移”)由社会学家费南多奥提兹提出,该概念主要形容文化融合和趋同现象。

他指出,文化转换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最终完成对文化形式的更新,是目的性很强的一个渐变过程。

费南多奥提兹还特别提出,这样的过程一般是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产生碰撞的时候,且弱势文化一般会“委屈”于强势文化。

在动画片《木兰》中,迪斯尼以其惯用的手法从叙事结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转化,使中国的木兰故事以合乎西方人审美习惯的方式进入到西方的文化视野。

在中国文化中,木兰冲破父权男扮女装、欺君冒名出征的初衷是对国家对皇帝的忠、对父亲对家庭的孝,而在迪士尼动画片里,木兰在全球化语境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自我实现”与“爱是一切”。

在影片中,“服从”并非是种美德,而被看作是对个性的扼杀。木兰替父从军并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在战场上以机智勇敢使得突厥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也不顾军令独自冲入敌阵……

而且,在影片中,亲密无间的父女之爱以及荣耀家庭的渴望才是木兰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初衷。木兰也在战争中说道:“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我自己,这实际反应的是女性的独立意识。

这样,在这部影片里,木兰身上既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忠孝观念,又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女权主义思想。对好莱坞来说,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协商,它实现了将外来文化本土化继而全球化的目的。

三、西方视角下“他者”的想象

美国电影制作方在塑造自己理想形象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展现着自己眼中的异国形象,这就是为什么真人版电影预告片中的取景地点会在福建土楼——木兰不可能生活的地方。

制作人刻意追求“中国味”,无视“中国历史”,在拼贴的场景里,刻意凸显放大了的“中国元素”,在视觉等各种细节上重复着“想象的地理学”,展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可以引起猎奇与满足心理的东方形象,而不是真实的中国。

之前推出的动画片《木兰》也是如此:唯美的烟火天安门、水墨画铺展开来的长城佛洞、灯笼扇子下的仕装宫女……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中呈现出绚丽而又神秘的色彩。实际上,这也是西方观众欣赏东方题材电影时早已熟悉的视角。

这种视角主要继承的是流行于十八世纪“中国潮”时期那种唯美而怪诞的东方情调想象传统。长期以来,这种唯美的东方情调想象在西方都很有市场。

动画片《木兰》的制作人期望中国味可以从每一个细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迎合观众对东方奇特文化场景的猎奇心理。

四、结语

在全球日趋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国人自然希望中华文化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主流文化的认可。

《花木兰》的出现在带给人们诧异、获得承认重视的欣喜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原文化被篡改歪曲、强势文化对本土文化入侵与威胁的担心。

在《花木兰》海报发布以后,韩国网友甚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报换脸活动,将刘亦菲的脸换上了自己的爱豆,俨然一场选美大赛。

看似热闹非凡,但真正了解《花木兰》故事内核的韩国人,又有多少?这算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成功,还是失败?

其实,早在1926 年,我国就制作了首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大闹画室》。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拍摄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一系列极具纯正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更是在国际影展上大放异彩。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动画却已被慢慢的抛落在后。

希望在不久的某一天,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可以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与外国动画在文化上“互动”起来,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不再在转述过后的动画语境中去欣赏那夹生的中国文化大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