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理到复旦:步入成年的我决定再为自己的青春奋斗一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背四级单词软件 从华理到复旦:步入成年的我决定再为自己的青春奋斗一次

从华理到复旦:步入成年的我决定再为自己的青春奋斗一次

2023-03-25 2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步入成年的我决定再为自己的青春奋斗一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插班生这条道路。(先附上我的成绩)

然而插班生这条道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得多。这条道路上并没有高中那种集体游行,你需要根据前人的经验和目前具体实际情况走你自己的道路,并没有人告诉你一套固定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作为一个外地人,暑假里我并不了解插班生这个政策,所以真正准备是在大一上十月份才开始的,我在开学之后了解到了插班生机构,最终选择了HS。

刚开始的时候,我跟着小元老师学习高数,一边做,一边完成习题。我认为我的高中数学底子还比较好,一旦我把一节的内容理解透了,弄清楚它的本质是什么了,那么几乎所有的相关的题目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因为我知道,一道题再特别也是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我认为高数最重要的不是死记公式,而是弄清楚它的本质并且理解它。

在这个时候我在学校做完了华理的高数自测题,但是毕竟是走过高考的人,一些简单题直接跳过了。同时做小元老师编写的插班生基础阶段的辅导讲义。完成了一章的内容后,我还会在网上、公众号、图书馆等各个地方找各种各样的题做并把那一章的经典类题型做遍了,也就是在尚未接触竞赛的前提下做到没有遗漏任何一类题型,并且已此加深了自己对高数的理解,弄懂高数的本质。这也为我的成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在HS学习时,大概大一上就已经完成了高数上下册,但是下册的无穷级数还只过了一遍,当时对其的理解尚且不够到位,还没有仔细琢磨。同时我的线性代数大概完成了一半左右。

接下来就到了寒假阶段,我在寒假刚开始的时候就把无穷级数又过了一遍,这一遍算是吃透了。在理解过后,我同时开始了线性代数的学习,当时的我在想尽各种办法理解线性代数的本质,想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很费劲的过程。但是现在想来,就单纯接受课本上教你的,网课中老师讲的,背熟公式,做一做题,弄清楚规律,这对于应付考试完全是没问题的。寒假期间把小元老师线性代数的网课又听了一遍,琢磨琢磨了它是个什么东西,做了做类题型,很快线性代数这一块就解决了。同时,听了一个沪上学长的建议,我开始做复旦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这本书上的例题非常的好,后面的一些难题也非常的好,涉及到了很多问题的本质,加深了我的理解。我也算是多管齐下,同时我开始做一本黄皮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辅导指南和陈兆斗的那本大学生数学竞赛习题精讲。不仅如此,我还向图书馆借了一本竞赛指导书,在寒假期间经常翻来看,这本书对于我去掌握基本的竞赛习题解决方法有很大的帮助,为我学习竞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到了大一第二个学期,就到了冲刺阶段了,在把HS的资料以及复旦的那本紫皮书赶完了之后,我花了一段时间苦钻陈兆斗的那本大学生数学竞赛习题精讲,出乎意料地来得及完成了所有的我认为有必要做的部分。做完之后,我开始把我做过的题再做第二遍。同时我经常翻看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根据自己的薄弱项,我看无穷级数那一块比较多。

同时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竞赛队,刷了很多竞赛题,考了比较多的竞赛卷,现在想来这对我考插帮助很大。期间我还经常性地刷考研数学真题,但是到那个时候,我已经觉得考研的数学题已经对我构不成任何挑战,三个小时的考试卷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完,正确率还非常高,做了也感觉进步不大,后来就没做了。直到考试的时候,我正在第三遍做复旦出的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例题+习题一起来做),同时陈兆斗的那本大学生数学竞赛习题精讲过了不下两遍。我觉得,也正是这样的回顾才让我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变化。

至于英语这一科,是坚持不断地学习使我在考插中拿到了106分。

自开学起,我就一直在手机上用有道词典背记单词,后来听学长的推荐,开始用软件拓词。并且我经常用软件扇贝阅读来读外刊,还会用软件wiki How来进行英文阅读,但是wiki How里的英文文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很地道,可以用来保持自己阅读英语的习惯,但是它的难度还是不及复旦的英语插班生考试的难度。 而扇贝阅读中,我一般都是挑那种难度在六级考研,以及专四托雅的文章来看,虽然说扇贝阅读中的有的文章难度的标签贴的很不合适,但我觉得扇贝阅读对我帮助确实不小。

大一上的整个学期,我完成了六级真题和考研英语二的真题,感觉还接受的来,同时我一直在手机上背记单词,熟悉词意。主攻四级单词和考研单词,但是四级单词和考研单词还比较简单,因此这个时候其实还可以更快。同时我在大一上期间看完了一本tripe your reading speed这本纯英文版的书,用来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同时也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同时在大一上后期,我听之前的考上的学长推荐,开始做一本专四语法与词汇,学习语法同时开始掌握词汇。不仅如此,我还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四级单词的内容详尽的书,这对于我对于英语的运用和接受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也激发了我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是在大一后期,在一位学长的建议下,我开始使用小站托福这个软件,做里面的托福题,虽然感觉很难,但是我始终还是没有放弃,不懂的查词典,上网搜。在整个大一上,我几乎每天都会坚持读外刊,背单词,不得不说,对于英语的学习,阅读非常的重要。正是大一上的没有规章但是坚持不懈的学习对我英语水平发生质变和兴趣的产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到了寒假,我的英语学习依旧不停,兴趣是我的一个强大动力。HS胡老师自身就是对考研有多年研究的老师,他建议我们开始做考研题型。因此,我开始做考研英语一的真题,但最开始感觉不好做。但是毕竟走过高考这一遭的人,我知道遇到这种困难,一定要冷静分析,找到到问题所在。我认为考研英语一的阅读题很不好做,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全篇理解,这样做题才能保证正确率。当时做研一的英语并没有要求快,大概将近九、十分钟一篇,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在状态好(不疲劳,全神贯注)的情况下,能保证百分之八十及以上的正确率。同时在寒假期间,我开始看一本托福新阅读,学习里面的阅读方法,看里面的托福阅读题。学的太累的时候,我会把那本详解四级词汇的书翻出来看看,这于我而言是一种兴趣使然。同时,我开始抠专四语法与词汇这本书中的各种知识要点,并且加强背记。大概寒假期间就完成了一半的新托福阅读上的阅读文章(完成了单词的背记和文章的深层理解和练习阅读方法),专四语法语词汇也完成了大半,小站托福上的题也做了少部分,研究生英语一真题完成了大半,扇贝阅读的文章几乎每天都是3~5篇,考插英语书上的题加上上学期做的完成了大半。对于英语学习的深刻体会就是,坚持不懈的学习比一曝十寒的学习重要的多。

到了大一下,在冲刺阶段,坚持英语学习的习惯始终没变。但是自己的精力也确实是有限,当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就是在完成了每天固定的英语阅读量和单词背记量,和考研英语一以及考插的英语书上的一定阅读量之后,必须再完成三篇托福阅读题,但是遗憾的是,这个目标在前几天还能做到,在后面的几天里,囿于精力实在有限,即便每天学到很晚,但也还是完成不下来。所以,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能坚持做下来,考插中的英语分数或许会高一些。在大一下学期,我坚持了我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仅将沪上老师出的所有题目完成,还把托福单词背记了两遍,手里的研一英语全部完成,专四语法语词汇中的知识要点背记了不下两遍,六级词汇背了不记得多少遍,扇贝文章读了上百篇,学校书店买的考插英语书中的阅读题完成了许多,托福新阅读中的阅读文章全部啃完,并且回顾了很多遍(以此来练习自己的阅读方法),小站托福中的阅读题做了二十篇左右。(目前我记得的)。

现在想来学习这个事业,学的快倒不如学的精。

以上是我在校期间为考插而做出的准备。在十月份报了HS插班生,我的学习生活正式启动之后。HS每周五的高数线上网课我都按时在听,深深地体会到在小元老师的带领下的学习比自己看书学要快得多,为你节省很多的时间,但是自己的琢磨,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很喜欢小元老师的教学风格,小元老师的课听起来课通俗易懂,而且还浓缩了很多精华,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每周六的线下课我都早早从华理骑自行车到上课的地方准时参加,一次也没落下。现在细细想来,成功的路是自己骑出来的。我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我会经常向小元老师请教,小元老师也很热心,帮我解答了很多问题,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在寒假期间的数学、英语线上课也让我收获颇多,其中的胡老师的英语课让我学习到了英语考试中我从来都没有意识过的问题,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感叹竟然还有这一套。不仅如此,在大一下,我很喜欢韦老师的英语课,每一次听课都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于我而言,学英语也是一种兴趣。在大一第二个学期,HS的课我依旧一次也没落下,同时我还积极参加HS的模拟考试,这让我对于插班生考试心中更有底了。同时HS的哥哥姐姐们都非常热心,让我没什么距离感,感觉很亲切,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在这里感谢HS对我的栽培,也感谢沪上陪伴了我这八个月。

也正是经过了这八个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记得准备期间太累的时候,头靠在桌子上,心里想着,如果能上岸该有多好。如今转眼一切都结束了,好像做梦一样。所有的开始就是为了奔向结束的,又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你的努力和奋斗一定能为你的青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看着许多刚高考完的学弟学妹们在准备考插,看着你们走我来时的路,心中有许多的感慨。心中有许多想说的,到了嘴边,其他的不多说,就送上我最好的祝福:

2022,考插加油!

当然,欢迎想考插的同学可以dd我,我会给你们解答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