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胃癌发病率翻番,从“胃炎”变“胃癌”,一共分几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胃病怎么得的快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翻番,从“胃炎”变“胃癌”,一共分几步?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翻番,从“胃炎”变“胃癌”,一共分几步?

2024-07-13 0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6岁的王先生,平时应酬比较多,是个典型的“外食族”,喝酒更是少不了。最近大半年,他总觉自己胃部隐隐不适,感觉放不下心,终于鼓起勇气到医院做了次胃镜。没想到做胃镜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可怕。检查结束后,医生告诉王先生他惹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

王先生疑惑道:“胃炎,很多人都有的吧?要紧吗?会变成胃癌吗?”

确实,胃炎的发病率极高,所谓“十胃九病”,统计估算,我国人群胃炎发病率高达85%。返酸、嗳气、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许多人对这些症状都不重视,觉得忍一忍、吃点药就过去了。

然而,但从“胃炎”到“胃癌”,其实就像过马路连续闯了红灯,并非遥不可及。

癌症的形成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阻断,其实,“胃炎”变“胃癌”一共也就四步,大概也就10-15年!

警钟敲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指数。其中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57万例,胃癌新发病例48万例,胃癌死亡病例37万例,都是位居第三位。

近5年来,我国19-35岁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1

从胃炎到胃癌,一共分几步?

常见的慢性胃炎如何就变成让人闻声色变的胃癌?

根据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从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演进过程:

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 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阶段: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普通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大多数都会得到这个诊断。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胃病”,无需惊慌。除了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之外,如果幽门螺杆菌(Hp)检测也为阴性,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第二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

吃麻喝辣、任劳任怨的胃,长时间经受辛辣重口味食物、腌制食品以及烟酒等刺激,或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未得到及时彻底地治疗,有部分会演变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它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一般不以症状的轻重来判断是否患有萎缩性胃炎。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比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患者未必会有胃粘膜萎缩。

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明确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需要引起重视,由专科医师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

第三阶段: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胃粘膜慢性炎症经久不愈,粘膜受损后又反复修复,结果胃粘膜里出现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被称为“肠上皮化生”,这一般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加处理,有部分病变继续进展,就会演变成早期胃癌。

第四阶段:胃癌

经过前面不同阶段疾病的逐步进展,部分常见的慢性胃炎这时已经变成让人闻声色变的胃癌。

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发病早期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因而经常发展到中晚期,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导致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从胃炎到胃癌,需要多少时间?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成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较高,据报道其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从伴有高危因素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的演变过程大约经历10-15年,在此癌变过程中,遗传突变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过表达及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等多基因变异的积累。

3

要阻断“胃癌进程”,需要做什么?

胃癌前病变被认为是肠型胃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关键环节。胃癌前病变发展成胃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和随访监测,阻断其演变过程,可以显著的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早期胃癌的治愈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断胃癌发生发展链的重要环节,早期全面地评估萎缩性胃炎的程度以及判断是否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情况,从而进行积极干预是可能阻止胃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那么问题来啦,你是不是应该去做个胃镜呢?来做个测试吧!

5道题看你要不要做胃镜

快来看看你有几分

1.你现在的年龄是?

A. 0-49岁 0分

B. 50-59岁 5分

C. 60-69岁 6分

D. >69岁 10分

2.你的性别是?

A. 女性 0分

B. 男性 4分

3.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体?

A. 有 1分

B. 无 0分

4.血清胃蛋白酶原是多少?

A. ≥3.89 0分

B.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