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流程、 常见有形成分及案例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肺部灌洗是什么意思啊 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流程、 常见有形成分及案例分析

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流程、 常见有形成分及案例分析

2024-07-13 1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进行抽吸,收集肺泡表面液体(诊断性)及清除充填于肺泡内的物质(治疗性), 进行炎症、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的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帮助治疗等目的的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BAL 回收的液体。

二、BAL 适应症:

1.为了明确肺部肿块、复发性或持续性肺不张或肺浸润、肺部弥漫性疾病等的病因诊断

2.支气管-肺感染需要获取标本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查以及作药物敏感试验者;

3.为研究支气管-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需要获取标本者;

4.需要冲洗和清除呼吸道和(或)肺泡中滞留的物质者。

三、灌洗操作:

1.灌洗部位:病变局限者选择病变段(特别是出现新的或进展性的浸润性病变的叶段);弥漫性病变者选择右肺中叶或左上叶舌段。

2.灌洗剂量:1ml/kg,总量不超过 5~10ml/kg。

3.负压吸引:负压 100~200mmHg,回收 40%~60%。

4.影响因素:BALF 操作时混入血液,混入大气道分泌物,吸引负压大小,灌洗量,回收量,灌洗液在肺内停留时间的长短以及肺泡上皮通透性的改变等。

四、标本收集及送检

(一)BALF 收集:

1.病原学分析:无菌容器收集;

2.细胞学分析:硅化的塑料容器或玻璃容器以减少细胞的黏附。

3.考虑大气道疾病时,建议第 1 管回吸收液单独处理;

4.非大气道疾病时,可将所有标本混合后送检。

(二)标本送检:

1.普通项目:室温 2h 内送至实验室。

2.BALF 的 GM 水平在 4℃ 条件下 24h 内保持稳定;血清和 BALF 的 GM 水平在 -20℃条件下可以存放 11 个月保持相对稳定。

3.不建议将标本保存 24h 后再应用于检测、分析。

(三)BALF 合格标准

1.鳞状上皮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比例<1%;若>1%,提示被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

2.柱状上皮细胞<5%;若>5%,提示 BALF 并非来自于远端气腔。

3.BALF 没有大气道分泌物混入;

4.回收率>40%,存活细胞占 95% 以上;

5.红细胞<10%(除外创伤、出血等因素);

6.涂片细胞形态完整,无变形,分布均匀。

注*BALF 标本质量不合格也可以检验,但应在报告单中注明。

五、BALF临床运用:

1.肺部感染性疾病:细胞学检查、微生物学涂片、培养、GM、抗原、核酸。

2.肺部恶性肿瘤: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流式免疫表型。

3.间质性肺疾病:

六、细胞分类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计数 ≥25%:提示肉芽肿性肺病【如结节病和过敏性肺泡炎(H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NSIP)、慢性铍尘肺、药物反应、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COP)、 淋巴瘤;

2.淋巴细胞计数 >50%:高度提示 HP 或富细胞型 NSIP;

3.嗜酸粒细胞计数 ≥25%:临床表现符合则可诊断嗜酸性肺病;

4.中性粒细胞计数 ≥50%:强烈提示急性肺损伤、吸入性肺炎或化脓性感染;

5.肥大细胞计数 >1%:同时淋巴细胞计数 >50% 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3%,则提示 HP;

6.细胞分类以含有吸烟相关物质的巨噬细胞为主:其他细胞分类正常或轻度异常,则提示吸烟相关的 ILD,如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 (RB-ILD)或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PLCH)。若临床表现符合,建议进一步追加朗格罕细胞的鉴定和计数,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7.细胞分类主要为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提示慢性或隐匿性肺泡出血性疾病,如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或弥漫性肺泡损伤。

七、检查流程(本实验室):

(一)外观

1.颜色(不离心):无色、黄色(肺泡出血)、红色(损伤出血、肺泡出血)、灰白色(牛奶或 淘米水样,放置 15min~20min 后可见絮状物沉淀则高度提示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2.清晰度(不离心):透明、微浊、浑浊。

注*BALF 粘液絮状物和组织坏死物是干扰 BALF 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二)湿片显微镜检查(不离心)

1.冲池:混匀;一次性定量计数板冲池。

2.形态观察:低倍镜观察、高倍镜确认:有无病原,真菌菌丝,细长、成团细菌,寄生虫幼虫 (运动),虫卵(一般是 WBC 大小 3 倍以上),原虫(运动,需要与纤毛柱状上皮相鉴别), 夏科雷登结晶,异常细胞(体积巨大、成团、可能是肿瘤细胞、儿童罕见,需要瑞姬染色)。

3.细胞计数:高倍镜计数有核细胞(90个小方格,*/μl),同时估计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占有核细胞百分比;计数红细胞(*个/HP)。

4.制片(离心):混匀,取约 1ml 离心 (3000 转/min,5min),去除上清,沉渣推片/拉片。

5.制片(甩片):混匀,取 3-5 滴,加入细胞收集器,1500 转/min,10min 离心。

(三)染色:瑞姬染色

(四)染色后显微镜检查

1.形态观察:低倍镜浏览:制片、染色、各部位以何种细胞为主,有无真菌菌丝、异常细胞、疑似成团耶氏肺孢子菌滋养体,油镜:浏览更多视野,估计细胞分类情况,观察有无球菌、杆菌、 真菌菌丝、疑似隐球菌、疑似耶氏肺孢子菌滋养体、包囊、疑似抗酸杆菌、含铁血黄素颗粒细胞,观察有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现象。

2.分类计数:选取合适部位,油镜计数 200 个有核细胞。

(五)特殊情况加染:

染色方法

1.细胞学检查:瑞-吉染色

2.明确细菌阴、阳性:革兰染色

3.耶氏肺孢子菌:六胺银染色

4.真菌:荧光染色、六胺银染色

5.隐球菌:墨汁染色

6.奴卡菌:弱抗酸染色

7.抗酸杆菌:抗酸染色

8.鞭毛虫、棘阿米巴:铁苏木素、三色染色

9.肺泡蛋白沉着症、检测脂蛋白物质:糖原染色 (PAS)

10.慢性肺泡出血:铁染色

11.吸入性肺炎、细胞内脂肪染色:油红O

02

有形成分: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包括尘细胞);恶性细胞(原始细胞、淋巴瘤细胞、非造血系统肿瘤细胞等);鳞状上皮细胞、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基底细胞;细菌、真菌、包涵体、寄生虫及结晶等。

(一)巨噬细胞

1.形态:直径 10~30μm 或以上;不规则、圆或类圆形;胞质丰富,灰蓝、淡蓝,可含细小灰红或紫红色颗粒;胞核圆、类圆或不规则形,核常偏位;染色质呈疏松网状,细致均匀,偶见核仁。

2.参考值:≥85%。

3.意义:吞噬功能、清扫功能,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 损伤修复反应等。

(二)双核和多核巨噬细胞

1. 定义:两个及以上多个核组成的巨噬细胞。

2. 意义:慢性炎症、结核、结节病、梅毒等。

3.朗罕氏巨细胞:一类多核巨细胞,胞体巨大,胞质丰富,着色较浅,着粉红色,胞核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可达上百个,胞核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薄,染色质细颗粒状,无核仁。

(三)泡沫细胞

1.定义: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质或某些病毒 (HCMV) 可促进巨噬细胞(体积增大)摄取氧化性的低密度脂蛋白,造成脂质聚集。

2.形态:胞质呈泡沫样、空泡样改变,苏丹Ⅲ染色阳性。

3.意义:慢性吸入引起的脂质性肺炎、使用油脂性滴鼻药、HCMV 等病毒感染等。

(四)尘细胞

1.定义:巨噬细胞吞噬灰尘、粉尘、烟尘以及金属粉尘等颗粒。

2.形态:胞质颗粒增多增粗,分布疏密不一,胞质呈深蓝色或黑色。需与含铁血黄素细胞鉴别, 需铁染色。

3.意义:成人:长期接触粉尘烟雾,如从事煤碳、矿石、大理石、金属磨料加工等。婴幼儿:吞噬异物。

(五)含铁血黄素细胞

1.定义:巨噬细胞吞噬 RBC 并由其溶酶体降解,使 HGB 的 Fe 3+ 与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微粒,微粒集结而成色素颗粒,称含铁血黄素。

2.形态:灰黄色、棕黄色、棕褐色、黑褐色及紫褐色等。

3.铁染色:在酸性条件下,铁蛋白中 Fe 3+ 与亚铁氰化钾作用,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颗粒, 呈蓝色,确证染色。

4.意义:BALF 中含铁血黄素细胞 ≥20%,常提示肺出血性病;大量的含铁血黄素细胞是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关键性标志;阴性不排除近期(48 小时内)或远期(超过 12 天)肺泡出血的可性;含铁血黄素总清除时间大致在 2-4 周,可能到 2 月仍不能被完全清除,特别是慢性出血时,会大量持续出现;正常的吸烟人群、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少量含铁血黄素细胞,一般不超过 10%。

(六)肺泡上皮细胞

1.肺泡:Ⅰ型肺泡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组成。

2.Ⅰ型肺泡上皮:扁平,覆盖肺泡约 95% 的表面积,镜下难以辨认,无增殖能力,损伤后由Ⅱ型肺泡上皮细 胞增殖分化补充。

3.Ⅱ型肺泡上皮:呈圆形或立方形,胞核圆,胞质着色浅,散在凸起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之间,覆盖肺泡约 5% 的表面积。

4.两类细胞镜下难以鉴别;偶见;易误认为核异质细胞或癌细胞。

(七)单核细胞

1.形态:与外周血相同,需要与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区别。

2.参考值:正常人基本没有。

3.意义:多见于慢性肺部炎症、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八)淋巴细胞

1.形态:小淋巴细胞为主。

2.参考值:6%~15%

3.意义: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结核、金属(铍)中毒等。淋巴细胞计数 ≥25%:肉芽肿性肺病[如结节病和过敏性肺泡炎(H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慢性铍尘肺、药物反应、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淋巴瘤。淋巴细胞计数 >50%:高度提示 HP 或富细胞型 NSIP。

(九)激活淋巴细胞

1.形态:需要与淋巴瘤细胞相鉴别。

2.意义: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

(十)中性粒细胞

1.形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噬菌细胞:胞内吞噬有细菌(≥5% 时较有意义)。

2.参考值:≤3%。

3.意义:增多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吸入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特发性肺纤维化等。中性粒细胞计数 ≥50%:强烈提示急性肺损伤、吸入性肺炎或化脓性感染。

4.探讨:轻度升高:3%~30%、升高:31%~50%、明显升高:51~80%、显著升高:≥81%。

(十一)嗜酸性粒细胞

1.形态:多为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2.意义:增多见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病、哮喘、药物、寄生虫、真菌感染等。嗜酸粒细胞计数 ≥25%:临床表现符合则可诊断嗜酸性肺病。

(十二)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1.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共同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2.嗜碱性粒细胞:骨髓中分化成熟释放入血。

3.肥大细胞:成熟于周围组织,分布于内脏黏膜微血管周围及皮下组织。

4.血液循环中存在的肥大祖细胞,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如过敏性肺泡炎,促使肥大祖细胞加速进入肺组织,在肺泡隔组织中分化发育成熟。

5.两类细胞的颗粒:含肝素、组胺、5-羟色胺等颗粒成分,释放可引起变态反应

6.形态:圆形或类圆形、拖尾形等;胞质含有明显粗大而密集分布的深紫黑色或深紫红色嗜碱性颗粒;嗜碱性颗粒大量覆盖于胞核上时,镜下胞核不清晰,但也可见颗粒较稀疏、胞核清晰的肥大细胞。

7.意义:增多见于某些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肺泡炎、药物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哮喘和结节病)、恶性肿瘤等。肥大细胞计数 >1%:同时淋巴细胞计数 >50% 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3% 则提示 HP(过敏性肺泡炎)。

8.BALF 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与肥大细胞增多意义相同。

(十三)浆细胞

1.形态: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胞质量多,深蓝色或灰红色,可有空泡;核圆形,常偏位,核旁有淡染区。

2.意义:增多见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药物性肺炎、浆细胞疾病等。

(十四)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1.形态:圆柱状或类圆柱状,似保龄球、鸡腿菇样等;胞体约 8~18μm×20~50μm;胞质丰富, 细胞游离端胞质宽平,表面有密集而纤细的纤毛,形成纤毛柱状形态;胞核呈圆形、椭圆形, 直径约 10~15μm,常偏于一侧,多位于细胞中下部的基底端,着淡紫红至深紫红色,核染色质 较细致均匀,有时可见核仁。

2.活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见纤毛摆动,极易误认为寄生虫(如蠊缨滴虫)。

3.意义:比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