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心理学:视觉空间的联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联想设计海报 感官心理学:视觉空间的联想

感官心理学:视觉空间的联想

2023-03-20 0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重力的概念经常运用在物体和图形上,也包括视觉设计。这也许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里说的可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重力,它也不能把一个二维物体往下拉动,而是一个我们基于视觉空间的联想。我们潜意识中对于重力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如果我们也把它转化到二维物体上,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以下面的左侧图(图1)为例,这个圆球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可能从上方降落,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有些惴惴不安。我们再看看下面右侧图(图2)这个相反的图像,这个结构的圆球应该不会让人觉得它会往下落了,而是更像是稳稳停在页面的底部,让人看起来很安心。

左:图1、右:图2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正因为这样,左边的物体一般被认为是将要进入到画面中,右边的物体则被认为是离开。图3中左侧有一个左侧半圆,受我们从左到右阅读顺序习惯的影响,这个半圆看上去像是进入这个画面,而它的另外一半圆似乎是被遮挡,还没有进入。而图4中出现的右侧半圆则感觉像是要走出去,而它的另外一半圆似乎已经走出了画面,已经看不见了。通过视觉习惯性的动线,你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表达出一些特定的情感。比如图5中左下角的1/4圆,看起来是不是有从角落里偷偷伸出来张望的感觉。当然你想传递一个物体(或角色)落荒而逃的感觉,把画面设计成下面图6的样子,因为这里是视觉动线结束和离开的地方。

左:图3、右图4左:图5、右:图6

由于受阅读顺序习惯的影响,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先注意左上角的物体,然后视觉动线会移动到右下角以及接下来其他的内容元素。就算所有的东西在形状、颜色或大小上一致,根据物体摆放位置的不同,它们的重要性也会不一样。图7中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圆,如果你从小到大的环境用得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习惯,那么你的视觉动线顺序应该是先看到左上角的圆,然后才是右下角的。基于这样的动线路径,那么左上角的圆感觉上要比右下角的圆更优先地抓住吸引我们的眼球和注意力。

图7

图8中都是大小不一、排序杂乱的尖锐三角形,就好似不小形状的尖锐石块凌乱堆砌在一起,随意都有倒塌和坠落的风险,让人心生一种紧张的感觉,我们日常中一些视觉空间上的紧张感常与相关。图9中圈出的区域是引起我们的紧张点。这些紧张点都有一些特征就是尖角的连接处,或尖角伸出画面的延伸处,这些地方让我们联想到尖锐物体相互碰撞将会产生的伤害和破损有关。刻意地运用这种视觉紧张感可以吸引别人的眼球,并且制造一种焦虑气氛。也许你设计的是一张游行示威海报,又或者你想引起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注意。在那样的情形下,确保那些紧张感是有意而为之的,而不是看下来像个失误。同样的构图下,图10这个设计有意地让紧张点感集中在了一个特别的位置。

左:图8、中:图9、右:图10

静态水平的构图时常让人感到平淡无奇。一个水平线倾斜的画面会让人觉得更富有动感,图11是一幅平淡无奇的静态图,如果将它的水平线倾斜后,整个城市风光看起来是不是更具动感了(图12)。如果想让构图变得更有具有活力,可以利用物体的边缘特点将其图形往画面外延伸,参考如下图13的成角透视构图:

左:图11、中:图12、右:图13

负空间也指物体之间的空间。你可以用具有方向性的形状把负空间激活到一个特定点。方向力过小的话,和负空间之间起到的效果不会太大。图14是一个把你的注意力往上吸引到右边的图形例子。可问题在于,当你的视线到达页面最右上角时,你的注意力也差不多到头了。右上角的空间没有足够让你的眼球定格在那的吸引力。那块空间仍然是静态的。不过如果你尝试裁剪图片大小或按比例重新排版的话(图15):图像周围的空间一瞬间变得有意义且复活了。这说明,如果你想让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动,可以想象一下静态负空间所能产生的作用。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你的手指指着某个物体,来引导大家的视线顺着你指的方向望去。当然你也可以来尝试尝试调整你的排版( 可以是图形或边缘线 ) 让负空间活跃起来。

左:图14、右: 图15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