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天逸510S台式机装win7系统及bios设置教程(新旧机型安装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联想天逸510win10改win7 联想天逸510S台式机装win7系统及bios设置教程(新旧机型安装方法)

联想天逸510S台式机装win7系统及bios设置教程(新旧机型安装方法)

2024-03-24 2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制作完成后,插入制作好的U盘启动盘,重启按F12或FN+F12调出启动管理对话框,选择efi开头或uefi开头的USB HDD识别到U盘启动进入efi shell模式;

选择u盘进入pe

9、制进入efi shell模式后,我们接着输放相关激活csm的代码,如:M2VK开头的激活代码AmiSetupWriter.efi 0x7D5 0x1(特别注意:不同的BIOS版本输入的激活代码不同),输入后回车即可开启csm兼容模式,如下图所示;

输入开启csm命令

相关bios版本激活csm的代码如下:

BIOS版本054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A69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M2V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7D5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04H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AD2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M4P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7E2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M31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802 0x1 (CSM改为允许)

如果M31K开头的BIOS,独显为RTX 16系列和20系列输入以下两条命令 

AmiSetupWriter.efi 0x80b 0x2

AmiSetupWriter.efi 0x80c 0x2

BIOS版本04M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1B3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M2W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7AB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S08K开头的和M2T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79E 0x1 (CSM改为允许)

M2TK开头和S08K开头的bios需要多输入第二个命令AmiSetupWriter.efi 0x7A7 0x1,再重启,否则集显黑屏.这个BIOS的video模式默认是legacy模式,一旦打 开了,video就成了legacy模式,而10代以后集显不支持legacy模式,所以要把 它改为UEFI模式。

BIOS版本M2TK开头的激活代码,独显为RTX 1660S输入以下两条命令 

AmiSetupWriter.efi 0x79e 0x1 (CSM改为允许)

AmiSetupWriter.efi 0x7a4 0x0

BIOS版本M31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802 0x1 (CSM改为允许)

BIOS版本M3GK开头和04HK开头的(11代CPU)的CSM已确定删除,不再支持CSM,可直接加独立显卡安装WIN7。

BIOS版本SOAK开头除了是16和20系列显卡除非,关闭安全启动将显示输出改为peg即可安装WIN7。

BIOS版本M42K开头的激活代码AmiSetupWriter.efi 0xCD5 0x1  (允许CSM)

AmiSetupWriter.efi 0xCDB 0x0

AmiSetupWriter.efi 0xCDE 0x2

AmiSetupWriter.efi 0xCDF 0x2

以上4条为M42K开头的代码,需要输入4条激活命令,需要一次性设置完成后重启。

BIOS版本M49K开头的激活代码

AmiSetupWriter.efi 0xC96 0x1 (开启CSM)

AmiSetupWriter.efi 0xC9C 0x0 (开启传统支持)

AmiSetupWriter.efi 0xC9F 0x2

AmiSetupWriter.efi 0xCA0 0x2

以上4条为M49K开头的代码,需要输入4条激活命令才支持uefi安装,需要一次性设置完成后重启。

如需恢复操作,在BIOS设置最后一项里面选择默认即可,或者设置BIOS恢复跳线和扣下BIOS电池也可以恢复出厂设置。更多激活代码可以参考此教程(联想台式机10代/11代/12代cpu启用csm装win7系统方法教程(原创首发) )。

 

10、执行成功后就显示如下图所示的图,代表启用csm成功;

执行成功 

接下来就是BIOS设置及分区安装系统步骤,详情按下面步骤操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