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diss了希特勒,用漫画感动世界80余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联合国讽刺漫画作品 他diss了希特勒,用漫画感动世界80余年

他diss了希特勒,用漫画感动世界80余年

2024-07-12 2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本书真好看》

当这对父子的幽默与温馨风靡世界,让我们捧腹大笑之时,又有多少人知道《父与子》背后的故事有多心酸,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1903年的3月18日,埃·奥·卜劳恩出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原名埃里希· 奥赛尔。

卜劳恩本人及自画像

在他四岁的时候,由于父亲调动工作,全家人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

卜劳恩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在他12到14 岁的时候,卜劳恩将自己听到和读到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描绘下来。遗憾的是,这些最初的艺术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遗失了。

《汽车不给力》

14岁时,卜劳恩以优异成绩从公立学校毕业,但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卜劳恩没能上文理中学。听从父母的安排,卜劳恩去当了一个钳工,工作艰辛枯燥,十分不容易。

但是三年辛苦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卜劳恩对艺术的追求。学徒生涯结束后, 他说服父母,独自一人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的求学之路。因为未满18 岁,只能先进夜校补习班学习。

18岁时,卜劳恩正式就读于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前两年他边打工边求学。

19 岁,卜劳恩的作品首次在卜劳恩市的画展上亮相,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开始参加各类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频频出现在报刊上。从此,稿费成了他的生活来源之一。

《航空恶作剧》

在求学的这五年中,卜劳恩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并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戏剧家和出版家,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卜劳恩和他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21 岁的卜劳恩和后来的太太玛丽加尔德· 班塞尔相遇,成为同班同学。

在他28岁时,爱子克里斯蒂安· 奥塞尔出生。他就是《父与子》漫画中的主绝原型。

卜劳恩和爱子克里斯蒂安· 奥塞尔

从1921到1933的这几年, 应该是卜劳恩生命中最快乐的时期,爱情、家庭、事业、友谊都一齐拥向他。这一时期,也是他的创作高峰期。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包括商业广告、图书封面、讽刺漫画等,还为他的挚友、作家埃里西· 凯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过插图。

同样在此期间,卜劳恩发表过一幅政治漫画,传遍了整个世界:在一面巨大的立镜前,蹲着极其矮小的、充满悲哀的希特勒,他头发盖在脸上,双手捂着眼晴,一副完全绝望的样子。画上写着:“唉,我怎么显得如此丑恶!”后来的纳粹掌权者们,此时已开始重点关注卜劳恩。

卜劳恩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33 年,那一年的他30岁。

1933年的1月30日,全世界人民厄运开始的日子——希特勒上台。

同年的5 月10 日,卜劳恩曾为好友凯斯特纳绘制过讽刺插图的图书,被纳粹统治者拿到柏林歌剧院广场公开焚烧。

他的政治漫画作品被禁止发表。之后,由于《柏林画报》的交涉,纳粹当局才取消了对他的职业禁令,但只允许他在《柏林画报》上发表无任何政治倾向的漫画。

因为自己的名字已经上了纳粹的文艺黑名单,百般无奈的他如果要发表作品,不能使用自己的真名。奥赛尔正式改用笔名埃· 奥· 卜劳恩,这个笔名是由他姓名的第一个字母(E 和O),以及他童年生活过的城市卜劳恩构成的。

《跳烟圈杂技》

1934 年,为逃避纳粹当局迫害,卜劳恩带着妻儿离开柏林,寄居在马尔堡市的岳父母家。

年中回到柏林。

也是在这一年的12 月13 日,他开始在《柏林画报》上连载《父与子》,第一个故事《糟透了的家庭作业》刊登在《柏林画报》1934 年第50 期上,随后每周发表一个《父与子》故事。

糟糕的家庭作业

《父与子》首度问世时,天真无邪的克里斯蒂安年仅3 岁,当时德国《斯卡拉》杂志发表了一幅卜劳恩伏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的照片,并注释道:“尽管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很短暂,但连环漫画《父与子》的素材多来源于此。”正是这种爱和真实,使作品《父与子》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父与子》漫画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随后,第一本《父与子》连环漫画集出版,《父与子》犹如一片人性的绿州,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出版后即畅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因纸张紧缺,才没有重印。

《父与子》的故事深入人心,市面上也很快出现了许许多多“父与子”形象造型的玩具、食品、瓷器等商品。

《成名的烦恼》

过了一年,第二本《父与子》连环漫画集出版。

1937 年,《父与子》在《柏林画报》上的连载结束。

卜劳恩能在政治气氛那样紧张的境况下在3 年里完成近200 幅杰作,他的精神动力主要来自对儿子克里斯蒂安和父亲保罗· 奥塞尔真挚深沉的爱。

1944 年,这一年,卜劳恩41 岁。虽然德军在二战中已经全线崩溃,但是对国内的控制却愈发紧张起来。

卜劳恩向来性格耿直,直言直语,早就看不惯纳粹的统治。和朋友叙旧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批判社会,讽刺纳粹几句。

在卜劳恩的老朋友埃里希·克瑙夫的一次拜访后,他们俩人便遭到了逮捕,纳粹政权指控他犯了“反国家言论罪”。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新邻居,竟然是纳粹盖世太保的告密者。

对于卜劳恩来说,他是有反纳粹前科的社会名流,他住在恐怖统治最为严厉的柏林,他是纳粹又恨又怕的文艺界的一员,因此纳粹早想除之后快。

《错量身高》

这一年的4 月5 日(审讯前日),卜劳恩在牢中自杀,他死前愿意承担全部指控,想以此为与他有关的好朋友们开脱,但是却不能如愿。一同被逮捕的克瑙夫也惨遭杀害。

几周后,妻子玛丽加尔德收到卜劳恩的诀别信,信中写道:“……我为德国而画画……还望你把他(克里斯蒂安)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纳粹德国的疯狂只维持了十几年不到,便被人民所唾弃。

但《父与子》却在之后的八十年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了人类最伟大的漫画作品之一。

那对普通而又平凡的父与子,唤起了世界上无数读者内心最真实而又最温暖的爱,关于父亲,关于生活,关于人性。

这是纳粹政权怎么都想不到的。

也是画家终其一生未见的遗憾。

《先做慈父,再做严父》

画家童年生活的那个小城卜劳恩,为纪念画家,在市中心广场设立了《父与子》座雕像。《父与子》中的人物,出现在当地的店铺和公交车日程表上。

卜劳恩家族墓地中,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最终葬在一起。

《父与子》在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传入我国,鲁迅先生非常喜欢这本漫画集,丰子恺先生也高度赞扬,更是推荐给出版社出版。

伟大的作品,尤其是喜剧作品,就是这样让你笑着流泪,同时也能像镜子一样照见现实中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而这些细节里藏着的才是绵密真挚的爱。

这一切都应该感谢埃·奥·卜劳恩,感谢这个勇敢又真诚的男人,他勇敢地把尖锐的讽刺留给纳粹和希特勒,又用真诚的爱感动世界八十余年。

《再见啦,朋友们》

- END -

《父与子》

“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凯叔倾情推荐版本!亲子共读经典超值精装跨越国界和语言的父爱与幽默献给还未长大的你

///

崔彤 《追》

纸本水墨

///

星标我们

编辑、整理丨明清 Ξ 图 | 网络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