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各国之间与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贫困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联合国的贫困线和绝对贫困标准一样吗 联合国报告:各国之间与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贫困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联合国报告:各国之间与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贫困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2024-06-26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多维贫困指数”在经济收入之外,还将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纳入考量,以判断个人和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状态,考察指标包括健康状况、工作质量,以及是否面临暴力威胁等。

贫困现象遍及全球,各国内部差异明显

报告表示,全球“所有的发展中区域都急需采取减少贫困的有针对性的行动”。全世界的13亿贫困人口中有84.5%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地区,而在这两个地区,各国之间和各个国家内部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虽然同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南非的贫困率为6.3%,南苏丹的数字则高达91.9%。而在南亚地区,贫困人口在马尔代夫占到人口总数的0.8%,在阿富汗则占到55.9%。

报告所涉及的许多国家在贫困程度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国内差异。以乌干达为例,首都坎帕拉的多维贫困率为6%,而在东北部的卡拉莫贾则为96.3%。

儿童承受最大负担

报告显示,在全球的13亿贫困人口中,有超过半数,即大约6.63亿人的年龄在18岁以下,其中大约三分之一,即4.28亿人的年龄在10岁以下。

上述贫困儿童中有近85%都居住在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两地的贫困儿童人数相差不大。其中,布基纳法索、乍得、埃塞俄比亚、尼日尔和南苏丹的情况尤其严重,有超过90%的10岁以下儿童处于多维贫困状态。

消除贫困取得一定进展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项提出,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报告也对这一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

报告指出,全球有十个国家在消除贫困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涉及人口总数约20亿,其中进步最快的国家是印度、柬埔寨和孟加拉国。

然而,报告同时提醒,目前尚没有一种衡量方法能够同时针对多维贫困和不平等两大问题,在制定有效减贫政策的过程中,多维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以及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等指标,都拥有各自不同的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