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共和军(1921爱尔兰独立战争经过简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耳机独立声卡 爱尔兰共和军(1921爱尔兰独立战争经过简述)

爱尔兰共和军(1921爱尔兰独立战争经过简述)

#爱尔兰共和军(1921爱尔兰独立战争经过简述)|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爱尔兰内战是一场1921年12月6日签署英爱条约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冲突。

都柏林战役

1922年4月,200名反条约共和军战士在罗里·欧康纳领导下,占领了都柏林的四法庭,造成了紧张的僵持局面。这些反条约共和派想要面对面与英军对抗,希望以此团结共和军的两大派别对抗共同敌人。

但是对那些决心要使自由邦成为现实可行的自治爱尔兰国家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叛乱行为,不得不“由他们”而不是英国人来镇压。亚瑟·格里菲斯倾向于立即用武力解决,但迈克尔·柯林斯想要尽一切可能避免战争,并不去整治四法庭军营,直到1922年6月受到英方压力动手。

讽刺的是,英国人被柯林斯下令实施的行为搞得失去了耐心。他在伦敦暗杀了一名英国退休将领亨利·休·威尔逊,因为他负责北爱尔兰对天主教徒的攻击行动。

温斯顿·丘吉尔咬定反条约共和军对暗杀负责,并警告柯林斯他会使用英国部队进攻四法庭,除非自由邦采取行动。

自由邦政府的最后希望在6月27日来到,四法庭的共和军营劫持了JJ·“生姜”·奥康奈尔,一名新成立的国民军将领。柯林斯在给予四法庭军营离开大楼的最后通牒后,决定结束僵持状态,用炮击四法庭军营使其投降。

政府随后指定柯林斯为国民军总司令。这场袭击不是战争的第一枪,英军移交军营之时,全国各地在支持与反对条约的两派共和军之间已经冲突不断。但是这场战斗代表着“转折点”,双方全面宣战,内战正式爆发。

迈克尔·柯林斯接受英方提供的火炮供新的自由邦军队使用。四法庭的反条约部队只拥有轻武器,在两天的炮击和自由邦部队的冲锋后投降。

激战直到7月5日仍在都柏林继续,奥斯卡·特雷纳领导的都柏林旅反条约共和军部队占领奥康奈尔大街,引起长达一周的巷战。这场战斗造成双方65死28伤。死者中包括共和派领导人卡哈尔·布鲁阿。另外,自由邦逮捕了500多名共和军。平民伤亡被认为超过250人。

都柏林的战斗停歇之时,自由邦政府已牢牢控制爱尔兰首都,反条约武装则分散至全国各地,主要在南部和西部。

反抗武装

内战的爆发迫使支持和反对条约者选边站。条约支持者被称为“条约赞成派”或“自由邦军”,法律上称作“国民军”。反对者称作“反条约派”、“非正规军”或“共和派”,而且继续自称为“共和军”。

反条约共和军宣称它在保卫1916年复活节起义期间宣告成立,并被第一届爱尔兰国会确认,但之后被接受自由邦妥协者抛弃的爱尔兰共和国。埃蒙·德·瓦莱拉宣称他会像一名普通共和军志愿者一样为国效劳,并将反条约共和派的领导权交给诸如共和军总参谋长廉姆·林奇这样的军事指挥官。

内战分裂了共和军。内战爆发时,反条约共和军数量上超过了支持自由邦的部队——大约15000人对7000人,即超过二比一。但是反条约共和军缺少有效的指挥体系,明确的战略和足够的武器。战争开始时他们只有6780支步枪和少数机枪。大多数战士仅装备猎枪。他们也从英军手中取得少数装甲车。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火炮。结果是在整场战争中他们一直被迫采取守势。

相反的,自由邦在战争开始之后飞速扩充部队。迈克尔·柯林斯和他的同僚们有能力建立一支能制服田野中的游击队的军队。英国补给的火炮、飞机、装甲车、机枪、轻武器和弹药对支持条约部队帮助极大。

国民军至1922年8月达到14000人,1922年末达到38000强,至战争结束时已膨胀至55000人,3500名军官,远远超出爱尔兰自由邦和平时期所需支持之武装。柯林斯的最冷血的官兵来自他在爱尔兰独立战争中指挥的都柏林“现役部队”,特别是他的暗杀“小队”。在国民军当中,他们被称作都柏林卫队。

从战争开始到结束,这支部队卷入数起恶名远扬的对反条约游击队的施暴事件。多数国民军军官和士兵是支持条约的共和军人。但是新军队的许多新成员是一次大战中曾在英军中服役的失业老兵。前英军军官也被招募作为技术专家。共和派利用此事大肆宣传——宣称自由邦只是英国的代理人部队。

但是实际上自由邦士兵中的大部分是新兵,没有在一次大战或爱尔兰独立战争中的任何军事经验。

自由邦夺取主要城市

都柏林落在支持条约派手中,而冲突则蔓延到全国。战争以反条约武装占领科克、利默里克和沃特福德自行宣布成立独立的“芒斯特共和国”为起点。但是,反条约一方的装备不足以发动常规战争。他们缺少炮兵和装甲部队,自由邦却可从英国获得。结果是廉姆·林奇不能够利用共和派初期在数量和领土上的优势。他仅仅希望“芒斯特共和国”支持足够久以迫使英国重新就条约进行谈判。

但是,爱尔兰的大城市全部在1922年8月比较轻松地被自由邦夺取。

相关关键词:爱尔兰共和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